颜所为,中外翕然,称为贤相。无奈帝性优柔少断,纪纲废弛,政治日紊,灾异迭见。雨血于汴梁,着衣皆赤;天雨毛,如线而绿。民谣云:“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湖广、河南大旱,至三月不雨。至于八月,太白屡昼见经天。京师地震,鸡鸣山崩,陷为池,方百里,人畜死者甚众。浙江自春间不雨,至于八月,民大饥。有星孛于王良,没于贯索,彗星见东北,凡六十四日,自昴至房,历十五宿而灭。上都雨雹大如拳,有小儿、狮象、龟玦之形。汀州大水,平地水深三丈,没民庐舍八百余家。常州山水溢,势高一丈,坏民庐舍。彰德有赤风自西北,如斧形,削之有屑,击之有声。
饶、信等路雨黍,民取而食之。陇西地震,百余日不止,陵谷变迁。会州公廨墙崩,获弩五百余张,长者丈余,短者八九尺,人莫能挽。霍山崩,前三日,山如雷鸣,禽兽惊散,陨石数里。
大都无云而雷。汴梁城东汴河水,皆成五色花草,文采如绘画,三日方解。湖广雨黑雪。陕西有一山,西飞十五里。山之旧基为深潭,有两日相荡。又日傍有一星一月。彰德李实如黄瓜。
先是童谣云:李生黄瓜,民皆无家。“大名有星如火,从东南流,芒尾如曳彗,堕地有声,火焰蓬勃,久之乃息,化为石,青黑光莹,形如狗头,命藏于库。司天监奏天狗星陨,血食人间五千日,始于楚,遍及齐赵,终于吴,其光不及两广。有龙斗于乐清江,飓风大作,所至有火光如球,死者万余人。大都昼雾。静江路山崩地陷,大水。大同路夜间黑气蔽西方,有声如雷。东北方有云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见火光,空中有兵戈之声。山东地裂,天雨白毛。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飞蝗蔽天,壅塞人马,不能行,民大饥相食。彗星见于危室,光芒长丈余,色青白,行过大阳,惟有星而无芒,行至昴宿,凡三十四日始灭。长星现,其形如练,长数十丈,在虚危之间,后四十余日乃灭。山东有赤气千里。大都雨氂,长尺许。绍兴卧龙山裂。绛州天鼓鸣,有如空中战斗之声。皇太子寝殿后新甃井中,有龙出,光焰烁人,宫人皆震慑个地。
乃帝不思反躬修德,惟事逸乐,不理朝政,加之以水旱虫灾,于是民愁盗起。盗扼运河,劫商旅运船三百艘,无能捕之者。盗窃太庙神主,盖神主以金为之也,捕之不获。沿河盗起,剽掠无忌,有司不他禁,广州朱光卿兵起,自称大金皇帝,寻灭。台州黄岩民方国珍,世以贩盐为业,怨家陈氏讼其与海盗通,国珍戕杀陈氏,捕者至,国珍格杀捕者,遂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等六人入海,聚众数千起义。帝命浙江参政朵儿只班讨之。国珍知事危,焚舟将遁。元兵忽自相惊溃,朵儿只班反为国珍所擒。国珍迫其上招降之状,朝廷从之,授国珍兄弟以官。国珍等不之官,纳赂执政,使无讨己,以海为巢穴,据台温、庆元、衢州之地(庆元今宁波府是也)。叛服不常,势益振,天下闻之,遂群起响应矣。其后国珍据浙东二十余年,元官为太尉,封衙国公。明太祖讨降之,以善终。见下回。
黄河决,脱脱集群臣廷议。漕运使贾鲁以为必塞北河,疏南河。使复故道,役不大兴,害不能已。于是遣成遵等行视河,成遵力言其不可,且曰:“山东连岁荒歉,若聚众二十万于此地,恐为他日忧。”脱脱曰:“汝谓民将反耶?”勿听。命贾鲁以工部尚书充河防使,发河南北兵民十七万治河,兴工五阅月,诸埽堤成,河复故道。先是河南北童谣云:“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及贾鲁治河,果于黄陵岗得石人一只眼。于是颍州人刘福通兵起,以红巾为号,陷颍州。栾城人韩山童、祖父以白莲会烧香聚众,至山童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及江淮人民翕然信之。福通等复诡言山童实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欲同起兵。事觉,福通遂反,山童就擒,其妻杨氏及子韩林儿逃之武安。刘福通既破颍州,遂据朱皋,攻破罗山真阳,寻攻舞阳、叶县等处,刘福通陷汝宁府及息州、光州,众至十万。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立为帝,号小明王。建都毫州,国号宋,以为宋徽宗九世孙也。改元龙凤。宋将毛贵破齐南路,元河南行省董抟霄与战,死之。抟霄被杀,无血,惟见白气冲天。是日,其弟昂霄守淮南,亦死。宋刘福通破汴梁,迎其主韩林儿徙都之。宋将关先生攻保定路,不克,遂逾太行,焚上党,破辽、晋、冀、云中、雁门、代郡,烽火数千里,复掠大同,破上都,焚宫阙,大掠塞外诸郡而还。
时沈邱人察罕帖木儿,与罗山李思齐同起兵讨之,事闻,元并用之。察罕善用兵,转战无敌,军声大振。宋将李武、崔德破商州,攻武关,直趋长安,分掠同、华诸州。元豫王大惧,御史王思诚请求救于察罕。察罕帖木儿得书,遂与李思齐提轻兵五千赴援,转战而前,杀获无算,义军溃散。朝廷论功,遂以二人镇陕西。察罕帖木儿图复汴梁,乃大发秦晋军,诸路并进,攻拔汴梁。刘福通奉宋主走安丰,察罕进兵复山东,宋将田丰、王土诚以城降。察罕起兵围益都城(益都,今青州府是也)。田丰与王士诚阴谋刺察罕,察罕推诚待之不疑,田丰请察罕看营垒,察罕帖木儿行至丰营,遂为王士诚所刺。田丰、王士诚走入益阳城,讣闻,帝震悼,封忠襄王。使其子扩廓帖木儿,仍袭父职。扩廓攻益都城愈急,遂克之。取田丰、王士诚之心以祭父。余党皆伏诛。韩林儿称帝十二年,为吴张士诚将吕珍所破。珍入安丰,杀刘福通。宋主韩林儿走滁州,归于明,诸将欲奉之,刘基止之。后三年卒。关先生引兵欲复攻上都城,元孛罗帖木儿击降之。其与刘福通同时起兵者,又有蕲州罗田县人徐真,一名寿辉。寿辉为布贾,浴于盐塘。麻城人邹普胜以弥勒佛教,鼓煽湖湘,过而见其有异光。因与黄陂渔人倪文俊等共推为主,聚众反,亦以红巾为号。陷蕲水及黄州、饶信等处。以蕲水为都,国号天完,僭称帝,改元治平。陷汉阳、光国、武昌诸郡,安陆知府丑驴战败死之。攻江州,总管李黼出战,身先士卒,大呼陷阵,贼大败。既而诸路守贼皆遁。
黼无援,城陷,犹巷战,骂贼而死。寿辉兵遂陷南康路,分兵陷袁、瑞、岳、房、归等州。
时有沔阳渔人陈友谅,本姓谢,祖千一,赘于陈,遂从其姓,父普才。友谅生而多力,优武艺,尝为狱吏,不乐,往投寿辉,为倪文俊簿书掾,寻亦领兵为元帅。倪文俊破沔阳、汉阳、襄阳、荆州、常德、衡州、澧州诸路,倪文俊建宫室于汉阳,迎其主寿辉都之。寿辉本庸才,既居汉阳,权归文俊。文俊遂谋杀寿辉,不果,奔于黄州。天完将陈友谅袭杀文俊,自称平章事,居江州。陈友谅陷安庆,元守将淮南行省余阙死之。
友谅破龙兴,龙兴今江西南昌府是也,尽陷江西诸路。天完主徐寿辉闻陈友谅破龙兴,欲徙都之。友谅忌其来,佯出迎,而伏兵尽杀其部曲,惟存寿辉一人。遂以江州为都,居之。事权一归友谅,寿辉惟拥虚位而已。次年五月,陈友谅弑其主徐寿辉,称帝,改元大义,国号汉。寿辉凡称帝十年而亡,而友谅遂为强敌,凡五年,为明祖所灭。见下回。
初,随州人明玉珍,世农家,身长八尺,目重瞳,以信义为乡党所服。徐寿辉兵起,玉珍集乡兵于青山,往投之,隶倪文俊部下,镇沔阳。玉珍以兵克重庆、取成都,蜀中郡县皆附焉。及闻陈友谅弑寿辉,遂据蜀地称帝,国号夏,凡四年,传子明升。六年,明太祖讨之,降于明,封归义侯。见下回。其与徐寿辉同时而起者,又有萧县李二、彭早住、赵均用同起兵攻陷徐州。李二号芝麻李,亦以烧香聚众而起。
濠州定远人郭子兴,起兵据濠州,自称元帅。元将彻里不花率兵欲复濠州,惮不敢进,惟日掠良民,指称为盗以邀赏。
由是民益不安,多入城投子兴以自保。大明太祖朱元璋,在皇觉寺为僧,亦不自安。入濠投子兴,几斩,得释,收为步卒,两月余为亲兵。明祖战无不克,子兴配以养女马氏,日见亲爱。
时丞相脱脱见天下乱,亲请出征,至徐州,破芝麻李,败赵均用、彭早住。将次平贼,朝廷诏之班师还朝,而贼益恣。赵均用、彭早住既为脱脱所败,自徐奔濠州。郭子兴屈己下之,反为所制,居于兴上,遂据濠称王。明祖时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集作者:蔡东藩★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第一部《前汉演义》作者:蔡东藩自序吾国之有史,繇来旧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
- 最新章:第2019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作者:董郁青/濯缨子【由文《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书小引 民国二十五年(1936)季春 下浣濯缨子董郁青 记于斗斋久电灯光下《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重刊序一 1923年间,我在学校读书时,看到天津《益世报,很喜欢看它的副刊《益智粽。记得最清楚的是《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那时正写到慈禧病重时,向李连英问及光绪情
- 最新章:第584章
- 五代史演义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落英听雪】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Page 1-蔡东藩及其《中国历代演义》柴德赓中国历史悠久,史料非常丰富,单是一部廿四史就有三千几百卷,其余的史书更不知多少倍于此数。在史料丛杂、头绪繁多的情况之下,学者虽穷年累月,未必能尽读这么多的书;
- 最新章:第1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