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仙道》第63章


“进来吧。”唐易回应。
房门轻开,正是安妍。
“何事?”
安妍果断的抛开最后一丝犹豫,在唐易平淡的目光注视下,长稽一礼,“晚辈不知道途,望前辈指点迷津。”
“嗯。”唐易笑笑,轻声道:“见你几次犹豫,今日总算开了口。”
“晚辈惶恐,望前辈恕罪。”安妍语气很是恭敬,头也不敢抬,却不带一丝迟疑,显然是下定了决心。
沉默片刻,唐易说道:“若你不主动开口,此次我定不会提点与你。”
“谢前辈。”安妍大喜,庆幸自己做了正确决定。
安妍的心思唐易一直很清楚,他了然症结所在,因此迟迟未主动提点。安妍身为一派之长,可谓尽心尽力,正因如此,瞻前顾后太多,反而失了机缘。若此次她无勇气主动求教,即便唐易指出亦是无用,今日她既然能迈出这一步,日后还丹的希望大大增加。
“以安宗主之龄,分心门派诸事下,还能如此快的筑基圆满,算是难得。”
“前辈过奖。”
“非是过奖,修行界中众多修士即使心无旁骛,修行的速度也不及安宗主,更何况许多人连筑基这关也过不了。”唐易说道。
“还望前辈指点。”安妍很是诚恳。
“指点谈不上,只是建议罢了。”唐易停顿了一下:“你的根基浑厚,单说修为若还丹应是无碍,症结便是心境因素。”
“晚辈愚钝,堪之不透。”安妍暗自苦笑,她心知肚明关结所在,然明白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
“何必非要堪透。”唐易语气平静:“人生来便有执念,或权势富贵,或境界修为,或人世亲情,说到底,这修道不亦是一种执念,只是自身格局有所不同。世间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道亦是如此。偏居一地,便如坐井观天,不识天下之大,死抱着功法道诀修习,亦是无用。”
这番道理并不复杂,对安妍来说却如醍醐灌顶,她原先总以为是对门派的执着束缚自己,皆因不能破除执念,由此不得超脱,却是越陷越深。
“若有机会,安宗主放下宗内杂事,到这天下走一走,看一看,说不得便能触到另一番天地。”唐易微笑道。
“谢前辈。”安妍很是感激,仿佛看到了希望,虽不知这希望是真是幻,可总算是一条前路,自己走上一遭,通与不通,总是胜过漫无方向。
看着安妍恭敬告退,唐易若有所思,无论是师尊,还是林立可,甚至程孝先,对门派的眷恋和执着并不亚于安妍,却未妨碍他们成就还丹,自不是他们放下了仔肩,而是这些并未成为还丹的障碍。安妍身为宗主,见多识广,而这些年她的见识只是以一位宗主的视角去看待,不够纯粹,太过片面,若换种方式去体验,想必能收获甚多。
正如同唐易于小千世界一般,他之前的根基虽然很是浑厚,然心性太过平静,太过清冷,这种心境利于求道,亦有弊端,于这样想丹成一品,便绝无可能。还丹即是脱凡,当得真仙之名,若连凡人都未曾做好,何谈登仙。
第95章 初始() 
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当然此世无牛郎织女的故事,自然更无这个节日,就连悬挂于星空中的天河应也有另一番动人的传说。对众人而言,这只是个寻常日子,不过从今之后,它便名载史册,成为修行界历史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新篇章。
天色蒙亮,世间一片安详。
碧落山和黄泉城却是最早醒来。碧落剑派再为庞大,亦容纳不下天下同道,一些并无邀请函的门派在拜访碧落后,获取了参加论道的资格,便退回黄泉城居住。他们亦是最积极的一批修士,早早集结,静候登山之时。
今日月华气清,和风细腻,朝阳虽未升起,料想也是个绝好的天气。
寅时,碧落山巅缓缓传出阵阵钟声,足有九九八十一下,声声震荡心神,浑厚之音弥漫万里山川,清晰可闻。
半山居内,静思的唐易也被这钟声吸引,出了门。
缥缈宗众人早已收拾完毕,于外恭候。
“走吧。”唐易先行,安妍等人随其后。
众人并未登顶,而是去了山门,这里早已聚集了众多修士。
大典是在山巅举行,这山门是为还丹之下修士而准备。由此设下一道考验,根据结果决定众人位次,这些考验皆由举办宗门制定,各不相同。碧落剑派是首次举行论道,故而众人也在猜测其是何种考验。当然,若是随同还丹宗师而来,亦可免去此关,直接登顶。
唐易本不用来此,但头次参加论道,不免好奇。今日云禁散开,虽说这山再高亦影响不了神念,可如今的唐易更喜欢用眼睛去看,去观察。
唐易一行很是惹人注目,女修门派不奇怪,但中间多了个男子,就甚是罕见,故此他的身份很容易被猜到。众人面对唐易,俱恭敬有加,不敢无礼。
此时集聚的修士越来越多,人群从山腰蔓延到山下,声势浩大,有门派中人,亦有散修。论道庄严,自然不会吵吵嚷嚷,除非相熟之间偶尔闲聊几句,大多保持一定的距离。
缥缈宗的周边最是空旷,即便有相熟安妍之人,也不好贸然前来,恐惹唐易不喜。
不过也有人不在乎这些,“唐施主。”说话的是一位和尚,身后还跟着几个小沙弥,一身袈裟,宝相庄严,正是济宁。
唐易转身笑道:“大和尚,多日不见,怎的不去山顶,难不成是来寻我?”再次相遇,发现济宁身上的气息愈发不稳定,想来他的执念对自身影响太大,并非朝夕便可解决。
“阿弥陀佛。”济宁轻念佛号:“这几日皆在黄泉城居住,不来山门怎入碧落剑派。未曾想得遇施主,如此有缘。”
“有缘无缘不好说,大和尚倒是好勤奋。”唐易明了,以济宁的修为虽未必能入得半山居、林谷之地,但碧落剑派定为其备好了住处,想必是为了宣讲佛法,才身入黄泉,不避人间。
……
山顶之间,郁郁森森,奇花异草无数,团攒着间间阁楼。这些阁楼形态各异,虽是简单小巧,但俱古朴典雅,精致可观。那些宗师真人,早已请入其中。
林立可自是在最顶层一间,林晴和张远并未跟随,而是去了山门。碧落有如今威势,自然非因取巧,定有独到之处,由此让二人前去体验一番。
周边阁楼中人都算相熟,皆是天下顶尖仙门佛寺或散修中的绝顶宗师。
林立可与韩非偶尔聊上几句。
韩非本有自己的位置,在略下一层,他向来我行我素,不过以客人的身份来此,无人能说什么。
孙若谷几人则不同,只能待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们有门派在身,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
林立可和韩非二人虽在闲聊,目光关注的却是山门那边的唐易。
此时瞧见唐易身边又多了位和尚,二人虽不识得,却也猜到,能登得龙华又与唐易熟悉,应就是济宁。济宁自百年前出手伏妖后,再未踏出舍利塔一步,也就最近才破了禁门,因此二人也只是初次得见。
“这么多秃驴中,也就这个顺眼一些。”韩非嘟囔一句,他向来看不惯佛门。
林立可微微一笑,心知韩非此话已算是称赞了。宝光寺起初默默无闻,更谈不上什么底蕴,没想到不声不响中却出了个龙华真人,着实不易,难免有些欣赏。特别是济宁那一番心魔之论,流传于天下,虽有些佛寺痛斥其为异端邪说,只知小我,而不救苍生,但林立可却是动容,更是认同。
“这一众的龙华真人,皆在安坐,以他如今状况,还能一直在黄泉城传法,也属不易。”林立可说道。
“这倒也是,那些秃驴总言拯救天下苍生,可这苍生何需他们拯救。登得龙华后还自持修为,一个个装作清修大德,轻易不履红尘,生生学足了咱们道家一脉,给自己脸上贴金,岂不笑话。”韩非有些嘲讽。
林立可只是一笑,没有说话。其实韩非也只是不喜佛门,也明知自己的话有失偏颇,虽皆求超脱,但路有不同,实无可指摘之处。深入红尘是修行,远避人间亦是修行,只求顺心而已。
第96章 望众() 
朝阳初起,万物生辉,悠悠白云点缀着无尽苍穹。
在山门旁的济宁和尚不知此时有两位绝世人物正在谈论自己,他低声与弟子交谈着。这几个小沙弥修为虽不出色,但颇有慧根,日日持修,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