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有九条尾巴》第52章


他的动作却让攫取的人想要更多,更深。
李霖极力克制了自己深=入的欲望,有些不舍地分开,看着面若桃花,眼波流转的少年。
李霖挪开后,谈昌还是半点没喘过气。脸烧的热辣辣,胸口的动静大得惊人。从未有过的感觉,让他第一时间想要逃避。
“那个,决明说你醒了我去叫他。”谈昌开始悄悄往外挪。“我去叫他。”
决明应该是有要事回禀。至于这小家伙,应该是害羞了。李霖扬起嘴角,决定不为难他,体贴地说:“去吧,小心点。”
谈昌立刻变成了狐狸飞奔出去。
“殿下,可好些了?”决明跪地行礼。李霖靠在床边的靠枕上,先问道:“死伤如何?”
“无一死伤。”
“唔?”李霖短暂一愣,随机便问:“谈昌做的?”
“应该是。”决明决定,关于殿下的九尾狐的一切,他还是少说少错为妙。“当时属下被困在外面,是他把您拖出来的,然后就让属下先去救别人了。”
李霖点点头,不过眼底的笑意还是透露出他心情大好。“你做得很好,查出是怎么回事了吗?”
决明的神情立刻严肃了很多。“殿下,这应该不是意外。”
谈昌把他推去营救别人时,决明就意识到,保证太子殿下的安全后他要做的就是,迅速查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先起火的灯笼烧干净了,但是旁边的木杆上都是泼过桐油的。”说到这儿,决明愣住,顿了顿。“殿下您的行踪泄露了?”
“恐怕在谈宅的时候就被人盯上了。”李霖毫无意外。
“这。”尽管做出了这样的推测,但是决明心中还是犹豫的。毕竟敢对太子下手,这真的是丧心病狂。不过听着李霖的话,他突然灵光一闪。“您是说,他们不是从宫里跟过来的?”
李霖没有说话,把食指贴在唇上轻轻嘘了一声。决明这才意识到失言。
“谈昌在做什么?”李霖问。
“他在练字。”
李霖的手指托着下巴,若有所思。“二弟离京的日子还没选好么?”
“国师那儿,还没有动静呢。”
什么都要国师选日子,要钦天监何用?李霖冷笑,“你且看着吧,拖不过夏的。”
决明不是詹事府的先生们,李霖谈论朝事,他也只有在一边听着的份儿。
李霖又强打起精神把白天收获的消息捋了一遍,突然脸色大变,“那些手稿,谈宅中带出的手稿何在?”
决明连忙解释道:“谈昌收起来了,他在临摹的应该就是。”
“嗯。”学徒说谈太傅的去世前进宫,给先生诊脉的太医回来之后烧掉了脉案与药方,每两年也因火灾去世了。而谈先生留下来了部分《起居录》,在一个只有谈昌能进去的地方……
“原山驸马最近有什么动静?”
决明跟在李霖身边,他手下的人则深入到京中的角角落落,把挖出来的信息报给李霖。
“原山驸马近来常约人去道观上香,还常去真元观讨教。”
李霖的鄙夷不加掩饰。“三弟也太心急。”想了想,他又说:“叫你的人好好盯着他。再有,当年张御医家的那场火灾,灯会的这场火灾,究竟是怎么回事,叫人给孤查个明白!”
“属下遵命!”
临了,李霖又命他把突然勤奋,主动练字的小狐狸拎了起来。
“都三更了,你不困么?”
谈昌拼命地摇脑袋。“吱,吱吱!”
“听不懂,变成人再说。”李霖似笑非笑。
他是故意的。谈昌可以确定无疑,就算听不懂自己说话,怎么会看不懂自己摇头?可是就算是洞察了对方的意图,谈昌也想不出合情合理的方式拒绝在自己刚刚接受告白的人面前变成人形的要求。
少年变成人形的时候,脸还红着。
难得这小家伙也有这么害羞的时候。李霖冲他招了招手,“过来,睡觉了。”
谈昌的脸噌的一下烧了起来,恶狠狠看着这个臭不要脸的家伙。自己怎么能因为一时大意就忘了这家伙的本性?
李霖终于忍不住,噗地一声笑了。“想什么呢,快过来,真的要睡了。”
“我,我是狐狸,夜晚才是活动时间。”谈昌忍不住再徒劳地挣扎一下。
“既然变成了人,就要有做人的觉悟。”李霖故意拉下脸,“过来!”
谈昌果然被吓着了,一双狐狸眼水涟涟,可怜巴巴盯着李霖。李霖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方才的柔软触感,只能在心里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教谈昌那些如何与他人保持距离。
不过想想这小家伙对着德善、锦瑟乃至姚之远撒娇的样子,李霖又觉得,这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谈昌战战巍巍爬上=床,袍子都没脱,僵直身体躺下。不过令他意外的是,李霖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凑过来说:“叫我一声。”
“沐泽。”谈昌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叫了一声。
“乖,快睡吧。”
声音渐渐小了,谈昌也放松了许多,不知不觉昏睡过去。
听到身边人的呼吸逐渐趋于平稳,李霖掀开驼绒毯,无声地滑到地上,走到桌边,拿起从谈宅中带出的纸一一看起来。
“景和……七年。”这是母后去世的那年。
李霖捏住纸张的手指,渐渐收紧。
第44章 吱吱吱吱吱吱
谈昌醒来时; 已经自动变成了狐狸,李霖不知道去哪儿了,寝宫里并没有人。
内阁正乱成一片:钦天监上书择选吉日,请准延平王前往就藩。
这难免引人议论。毕竟当日大典赐宴上陛下的话不算秘密; 内阁的几位老臣都坐在前面; 听得一清二楚。
景和帝金口玉言由国师挑选吉日,钦天监怎敢擅专?
是以; 徐阁老看到奏折; 第一反应不是给同僚,而是把李霖叫到一边。“殿下; 这可是您的意思?”
李霖坦然地说:“二弟有此意; 陛下也已经准许,钦天监上书; 何罪之有?”
徐阁老叹气。但是想想那令人头大的三皇子,便一点头,算是认可了李霖的意思。“陛下想必不会看奏折; 内阁准了,就可以下旨礼部准备了。”
景和帝不上朝对于李霖来说的一件好事是,有些事只要过了内阁诸位大人的眼,就可以被视作陛下批准了。
礼部收到奏折,虽然疑惑为什么是钦天监选的日子,但是整个过程合情合理,他们也没什么说的,更何况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需要张罗:暹罗国派使臣前来朝贡。
大昭统一天下时; 分别和南方蛮族与北方部落都打了一仗,周围许多小国家见识过大昭的强大,纷纷降服,成为大昭的附属国。论理这些国家每年都要前来朝贡。但是时间一长,渐渐就有放松懈怠的迹象,有的国家托辞路途艰难,改每年纳贡为每三年、五年。也有的属国直接减免了纳贡。
对于这种情况,早年的景和帝也是气势汹汹派使者上门质问。但后来随着他修道,讲究无为而治后,也不大过问了。若非陈吉铭坐镇云南,只怕南边早已闹起来了。
在这些不安分的属国中,暹罗算是被陈吉铭打怕的一个,两年一次朝贡依旧。此次正赶上朝贡年,使臣一早出发,如今终于到达京城。
对于属国派来的使臣,一般由礼部的官员接待也就过去了。偏偏此次暹罗前来时,领头的是暹罗的王太子。
景和帝依旧是懒得搭理的,礼部不敢擅专,只能问内阁。内阁也没办法,也只能去找李霖。
李霖并不想管。
所谓接待使臣,也就是一起吃吃饭喝喝酒看看唱歌,再派人陪他们逛逛京城,玩够了,赐下一些赏赐,再把人送走。
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非得他出面?
李霖已经够忙了。内阁的奏折他都要代他父皇一一批阅,有的还得他亲自与内阁大员,们商议,再发下去实行。太子的课业也十分繁重,经史子集一个不落。回京以来,因为忙废黜皇商和开通外禁的事,他连校场都很少去,陪谈昌的时间就更少了。
想到谈昌天天喝锦瑟、德善黏在一起,李霖就满心不快。
最后还是谈昌劝住他。谈昌听宫人说了暹罗的种种传闻,眼睛亮晶晶地说:“我听说暹罗人为了驱使吓退大象,行军有火器。”
李霖一听眼睛就亮了。
大昭的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一大原因就是锋利坚固的铁制品,和北方草场饲养繁殖的骏马。但是南方环境潮湿,林木茂密,骏马不便前行,就很难发挥优势,对上暹罗的象群,更是瞬间被冲散。从前陈吉铭也与他闲谈说起,想要对付象群,最好的方式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