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色天下》第73章


新婚次日,镇北王与王妃进宫谢恩,端静皇后安排了小范围的家宴,笑语嫣嫣拉着审密云凤的手:“凤儿快快免礼,既是一家人以后就不要这般客气。大婚安排时间上紧促了些,凤儿勿怪。”
审密云凤仿佛一夜间长大”没有了小女儿的狡黠、调皮情态,变得端庄大方沉默寡言,闻言施礼道:“谢母后,儿媳不敢。”除去脸色略略有些苍白,与镇北王站在一处,确是郎才女貌新人如玉。
“王府住得若有不合意的地方,只管和母后讲,千万不能委屈了母后的媳妇。”皇后关切的笑着说。
“母后居然与儿臣抢媳妇?凤儿可是镇北王妃呢。”耶律楚雄故意和皇后开玩笑,看皇后别有意味的看着两人,亲昵的侧首对审密云凤宠溺的笑了,完全是一副新婚小夫妻卿卿我我的情态。
端静皇后笑得很是欣慰。
平日总是多话的三公主耶律琬云今日却很是沉默,除去和新皇嫂端正的行礼,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二皇兄眼神有点忧郁。审密云凤低眉垂目,唇角微扬,看上去有着新妇的娇羞和端庄。
耶律楚飞坐在一侧,新皇嫂看过来的眼神令他略觉异样和不安,所以家宴毕便转身长步离去,孤傲的身影很快诮失在渐行渐深的高墙大殿中。
审密云凤只是微微抬了眼帘,脸上波澜不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
沿着两排飞龙腾云的深红色盈柱走去,层层叠叠的罗帷悄然静垂,跨过一道道雕金嵌玉的高高门槛,眼前便是画角飞檐的武英殿。
耶律楚飞在高高的台阶下站住身形,负手而立,静静看着大红的殿门口中午的太阳,拖出他短短的身影。
那夜审密凌风半夜来过,对云凤的婚事无语长叹。可惜自已也没办法帮上忙,何况,其中还和自已有关。她就象自家的妹妹,心疼,但却只能无奈的看着。
武英殿侍卫和内监、侍女静立无声,殿常侍上前微微躬身,耶律楚飞点了点头,迈步进入了寝殿。
都蓝帝静静躺在龙榻上。耶律楚飞他从未想到老病袭来,人竟是那样的脆弱,与几个月前父皇殷殷拉着自已的手,细说出兵漠西时相比,竟判若两人。那一向威严有加、充满智慧的眼眸紧紧闭着,眼角深深显现着岁月的足迹,就那样无声的躺着,恍如一床败絮。
寝殿里令人屏息的寂静。风吹过,拂动层层罗帏,平添几分凄凉。
看了许久,耶律楚飞轻轻叹了口气,漠北是父皇剑建的基业,尽管手上还有一些筹码,但让它平生烽烟,也非自己所愿,或许皇兄也能认真慎重对待吧。
那夜和审密凌风谈过,自己也拜访过左相,争个鱼死网破只会两败俱伤,因为父皇州准备栽培自已,但并没有留下诏书,现在母后一心向着皇兄,形势一看即明。
“王爷,您慢走。”半垂的云幄轻轻被拨开,殿常侍轻轻走了进来:“王爷,襄王在殿前等候。“耶律楚飞微微一愣,想不到襄王竟在这里等自己。
微微点了点头,耶律楚飞眉眼温润,转身慢慢走了出去。
武英殿外,头发露出一丝花白的襄王站在殿角,耶律楚飞微微侧首,想起他和父皇一般,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
襄王转过身来,等耶律楚飞走到自已面前,慈爱目光落在他温润如玉的脸上:“怎么也无法相信陛下病痛至此,看到陛下,老臣就想起当年一起并肩挥戈铁马的岁月,哎”比如尚在昨日一般。”襄王抬手轻轻拍了拍耶律楚飞的肩膀,语出感慨。
耶律楚飞自是知道襄王和父皇不同一般的生死交情,下意识抬起了眼帘,心底长长叹了口气。
两个人相视无语,一前一后向奉夭门走去。
“今日老臣有些话要和王爷说,若不嫌弃,请至舍下小坐。”襄王出言相留。
耶律楚飞微微一愣,襄王素日和自已不远不近,更少有独处的时候,今天居然于众目睽睽之下在武英殿外等待,并邀约自己去襄王府,究竟是为什么?
襄王府后园,远香堂北面有小山一座,上面遍植树木,深秋时节枫叶红透,枫叶丛中的待霜居,乃是襄王的书房。
二人落座,侍女奉上香茶,襄王挥挥手,侍女随从轻悄退出口看了看耶律楚飞,襄王站起身,自书案下拿出一卷画轴递过来。
耶律楚飞询问的看了他一眼,接过来,打开口只见画轴上绘着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风髻露鬓,淡扫娥眉,肤色如温玉柔光若腻,樱唇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轻垂平添几分风情,眼眸灵动慧黠,几分顽皮,几分娇媚。
看着那眉眼,竟隐隐有些熟悉感,耶律楚飞抬眼看着襄王。
襄王指了指画轴,神情悠远,曼声道:“这画上的人,是老臣的表妹,二十多年前,因为貌美而为陛下所喜,选入后宫,封作容妃,后来她产下皇子,却被暗箭所伤,血崩而亡,当时老臣拜托了刚晋位为皇后的三吴公主,她答应了老臣抚养皇子长大。”
耶律楚飞微微有些惊异,又一次细细审视着画轴,一边听襄王继续说道:“皇后没有食言,不过老臣也欠了她一个大大的人情。”
耶律楚飞唇角牵动,微微悸动,微微发冷,但他的声音依然平稳:“本王……我就是那个皇子。“疑问的话讲出来却是肯定的语气。
难怪这些年来,自己怎样努力在母后面前都不能和皇兄并驾齐驱,怪不得母后对自已有无形的隔离感,原来如此。
沉默了片刻,耶律楚飞淡淡问道:“王爷今日告知我事情真相,可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第三卷 美女当自强 第九十一章 情海深陷
襄王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轻合上眼眸,追忆似的缓缓说道:“老臣知道,陛下心里一直记着容儿,这么多年了,那段青梅竹马的惜意,可能怎么也忘不了吧……“耶律楚飞默然看着襄王,视线有些迷蒙,眼神似乎没有焦距。
襄王也不再说话,似乎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中。
深秋的风已是阴凉,亭外枫叶红透,变成近乎黑色,片片枫落。零落为尘碾做土,是为来年的新花再发吧。
耶律楚飞无力的闭上了眼睛,宫闱,从来就是杀人于无形的地方,步步为营步步局,也不过是为了那个位置。
想到龙榻上那个已昏迷的老人,耶律楚飞的思绪有些低落,日影斑驳洒在地面,使他更有尘影浮动”眨眼沧桑的慨叹,权也好利也罢,无声的岁月中,一切都会流逝。
突然想起那个纤柔而坚定的身影,那沉静淡然的微笑,地不把权势富贵看在眼中,可是因为历经了沧桑和浮尘?
骤然明了的、让自已无语伤怀的身世,近二十载的抚育之恩,突然清楚明白的摇在了面前,不就是为了那个位子?耶律楚飞黯然低头,也罢,我就让你,但是你须以社稷为重!
今天,左相、襄王、各部尚书等朝中重臣齐集武英殿前殿,这是都蓝帝病重从没有过的。
坐在上位的,不是一直昏迷不醒的都蓝帝,而是神情端肃的端静皇后。
长案上静陈着一摞摞未阅的本章,国不可一日无君啊。透过雕花的玲珑窗格,透过层层罗帏,殿外太阳的影子一点点映上地面,殿内一片静寂。
“陛下昏迷已有时日,国不可一日无君,本宫请请位大人过来,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不知过了多久,端静皇后曼声问道:“请各位大人各抒已见,关系国祚民生之大事,请各位切要知无不言。”
耶律楚飞低眉垂目,静默无声,一旁的左相若有若无的微微叹了口气。
“陛下昏迷,臣主张速立新君,尊陛下为太上皇,以益静养。”工部尚书谭延洪扬声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多个大臣都纷纷表示赞同。都蓝帝昏迷不醒已是事实,新君迟早当立,还不如顺了皇后的心意,也可以在新君面前有个好印象。
殿中片刻的静默,端静皇后看了看默默无声的襄王和左相等重臣,淡淡一笑:“那对于新君的人选,请位大人又是怎样的意见?”
问得实在直白,有心和善于察言观色的便有些明白过来,皇后问得这样直接,分明是胸有成竹,自信在握了。静默了一会,吏部尚书道:“自古长幼有序,既然陛下无立储诏书,臣以为当立镇北王。”
一时便有多人附议。
耶律楚雄面含淡笑,扫了耶律楚飞一眼。
“襄王爷,您是陛下的生死之交,当最明白陛下的心意,王爷的意见如何?”皇后闻言问道。
襄王是各部落最敬重的人物,声望不下都蓝帝,他的意见当然极有分量。所以请大臣便看了襄王,等着他的回答,支持镇北王的大臣心中暗暗得意,这襄王千金是镇北王妃,一旦镇北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