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宇宙》第28章


我们吃饭,嘴巴是不断地做咀嚼运动,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吃饭动作。如果从我们身体上的一个原子角度考虑,那么它只能观察到一群原子向一个方向运动,过了很长时间,这群原子又开始反向运动,它能搞明白这是人吃饭的动作吗?
因此,宏观物体有意识的行为,从微观上看是搞不清楚怎么回事。这就是不同的主体看到同一客体产生的认知不同。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被认知不同是绝对的,任何单元事物或静元事物在另一个单元事物看来是有一定的认知结果,但这个结果与其他单元事物所产生的认知结果是绝对不同的。
4.永恒真理
宇宙异质论是所有静元宇宙的普遍规律,原因在于:所有静元事物只要能被识别、被区分就意味绝对不同。静元事物的所谓相同只是静元事物在某些特征近似相同,如质量、空间、能量等,不能代表其整体全部绝对相同。
宇宙异质论是所有单元宇宙的普遍规律,原因在于:所有单元事物是由很多的静元事物组成,静元事物之间的绝对不同,反映单元物体也是绝对不同。而且单元物体不仅与其他单元事物不同,单元物体中的任何两个静元事物也是绝对不同。
宇宙异质论是所有单元宇宙的观察规律,原因在于:任何单元事物、静元事物被观察时,因为观察主体绝对不同,导致认知的结果是绝对不同。
结论:宇宙异质论是本书的一个奇点理论,它是单元宇宙永恒的真理,也是本书创作的缘起。
三、宇宙模糊
单元宇宙万物不同是绝对的,但是我们确实又形成了很多相同的概念,世界上难道没有两个人吗?
答案:相同不是永恒的,相同是建立在模糊的基础上,因为任何观察主体都具有模糊功能。
1.差别模糊
单元宇宙万物存在差别不同,可我们的观察功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将事物的所有特征进行观察,只能观察其主要特征,这样在主要特征近似相同的情况下,就形成相同的概念。
什么是人的概念?
我们认为人是个生命,具有自由意识的特征,两只手、两条腿、一个大脑等结构,当我们形成这样的认识后,就形成|人的概念。这个概念从产生开始就是模糊的,并没有明确规定手一定要有多长、脑袋一定要有多大才能算是人。因此,当我们遇见类似的生命结构时,就认同他是一个人,这样相同人的概念就形成了。
家庭也如此。
我们将人类以亲缘关系组成的小组织称为家庭,当我们形成这样的认识后,就形成家庭的概念。因为家庭概念产生是模糊的,并没有明确规定家庭应该有几个人、在什么样的位置、组织结构等特征,所以家庭有多种类型,单身、夫妻两人、三口之家、四世同堂等各种亲缘组织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家庭概念,也经常有小家和大家概念之分。
同理,我们模糊区分人类的部分特征产生家族、民族、国家、社会等概念;模糊区分形体、智慧、运动等概念产生人类、动物、植物等概念;模糊区分运动、变异等概念产生生物、物体的概念,以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模糊区分星体的物质结构形成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星体概念;模糊区分恒星组织、远近等概念形成星系、超星系的概念;模糊区分围绕恒星的物体形态和层次不同,产生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太阳系概念。模糊所见万物的整体组合概念产生宇宙的概念。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差别是绝对不同的,只是因为我们观察能力有限,当我们选择主要观察特征后进行归纳,就形成各种相同的事物概念。
2.变动模糊
我们对自身的变化是模糊认同的。
人人都有一个自我意识,我们把自我看的很重,我的钱、我的孩子、我的房子等等。实际人体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我们一直需要吸入空气,这意味有大量的氧气、氦气等气体进入体内,这中间还伴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入体内。我们体内将氧气消耗,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汽等体内其他气体。血液将氧分、水分、盐、能量等补充到身体各处,有的细胞刚刚成长,有的细胞处于分裂,有的细胞处于衰老、死亡。
这样的变化,实际上意味自我的形体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人的经历、思维方式、性格、知识也处于不断变化的,但我们仍执著有一个不变的自我存在,真实的原因是我们模糊忽略这样的差异变化,而认同自我延续不变。
家庭也如此。
小时候,我们是与父母、奶奶、爷爷、兄弟姐妹等生活在一起,我们的家是以父母为核心组成的家;长大后是以自己和爱人为核心组成的家;再后来是与儿女一起生活组成的家;再后来很多人又是和老伴一起生活组成的家,甚至孤单一个人形成的家。不同的时期,家的定义不同,家里的成员不同,而我们仍认同自己有一个家,原因这样家庭的差异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模糊忽略。
至于民族、家族等概念是基于血缘远近概念而产生:家族通常是以男性血缘为核心认同延续,模糊忽略女性血缘的延续而形成的概念。民族是以更长期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包含文化、地域、宗教等一系列的概念。
国家也如此。
所谓中国,是基于模糊忽略千百年的变化而形成的概念。从古到今,中国的疆土变化多少次,中国人的血统又变化多少次,中国的人口、文化、经济又变化多少次。这样的巨大变化我们仍模糊忽略差异,形成一个延续发展的中国概念。
企业也如此。
所谓百年企业,无论是股东、管理层、员工,还是企业的产业、产品、技术都出现巨大的变化,然而我们仍然认为这个企业还存在,没有死。这是模糊忽略企业的巨大变化,是从历史延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样才能有百年企业。
太阳也如此。
太阳每秒都要进行大量的热核反应,有很多的氢原子变成氦原子,否则地球上哪会有光和热。可我们认为太阳是不变的,人类始终有一个太阳,这也是模糊认同。
恒星也如此。
每个恒星的质量是各不相同的,体积、温度、密度、速度、光度也都不同,我们是按类似太阳的特征模糊认同有恒星概念。至于星系、超星系更是按围绕星核的星体群来划分的概念。
微观物体也如此。
同种的细菌、细胞的质量和体积是不完全相同,连它们的基因也有差异,否则就没有所谓基因突变、抗药性增强等问题了。所谓相同的细菌、细胞也只是指功能相同、基因大致一样而已。
原子、电子、质子等也如此,它们只是具有相同的理论质量、特征,实际它们的形态也是一直处于不定的变化中。
()好看的txt电子书
结论:单元宇宙万物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因为我们观察功能具有追溯性,我们将万物短期内的变化模糊忽略,这样就形成单元事物在有限的时间内是相同不变的概念。
3.认知模糊
在宇宙相对论中,云寒已经说明了每个人的视锥细胞组成是不完全相同,对同一个波长看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比如你看到的红色是100,我看到的可能是是。因为这之间差距很小,所以我们认为看到的世界是相同的,严格来说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色彩。
尽管真实的世界是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但我们在很多问题上却能形成共识,原因在于我们的视觉意识也具有模糊功能,如果我们看到的颜色是差不多的时候,那么大家就认为看到的是相同的。
声音也是,为什么我们一接到电话就能马上判断是某个熟人的声音?
这就说明尽管说同样的话,其实每个人的发音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能够区分是谁的声音。尽管我们能区分声音的不同,可仍然认为它们表达的意思是相同,这就是对声音的认知模糊。
文字也是,很多字的意识是需要想象才能理解的,只有处于一定的文化和环境中才能真正明白文字的意思。比如:中国队打赢了美国队,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这样的语言中国人都能明白,都是一个意思是说中国队胜利,可是美国人就搞不清楚,怎么打赢了和打败了都是中国队胜利呢?什么时候才能轮到美国人胜利呢?
结论: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