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宇宙》第23章


世界多数的宗教是有因果报应的说法。
佛教:有因必有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基督教:一个人播下什么种子,就会有什么收获。上帝会依照他的行为而判决的。
印度教:没有种植,什么也收成不了;只有你种树,树才可能长大。
犹太教:慷慨的人才是富有的人,供水者,别人也将供给他水。
因果论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因果论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
从社会道德角度,强调因果论,对社会是有益无害的。如果人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遵守社会秩序就要完全取决良心,一个人要是不相信报应,又抱有反正就是一死的决心,那么干什么坏事都不害怕。
结论:科学的发展将人从宗教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也破坏了因果论。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敢大肆贪污,很多富人比古代的财主还要贪婪小气的多呢?根本原因是现在人多数不相信轮回,不相信因果报应,单凭良心、道德的约束,社会风气能有多好呢?法律永远是事后的公平,而且是逮住后才能公平,何况多数人在干坏事的时候,心中总是希望自己是漏网之鱼呢?
2.映射因果
那么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呢?
云寒认为从万维宇宙绝对对称的特征来说,因果报应是肯定存在的,如果出现一个静元宇宙是你杀他人,那么必然对称存在另一个静元宇宙是他人杀你。
但是就单元宇宙来说,存在因果不对称,即你的行为未必马上就会有报应,因为完全对称的静元宇宙是很难立即连接的,这样的情况会导致生命丧失意识,单元宇宙就完全乱套了,它就形成不了生命体。
另外还有数量的不对称,即出现你打死一个蚊子的静元宇宙,是否存在一个蚊子把你打死的静元宇宙呢?
云寒认为不是不存在这样的静元宇宙,而是如果存在,这种对称的出现也是不对称的,因为蚊子和人是不对称的生命,将这样的事件立即对称的结果仍是不对称的。
这个问题与蚂蚁和大象的悖论一样,同样不好解释。云寒设计这个悖论是为了打跨因果定论的说法,因为因果定论等于否定自由意志,等于迷信,应该否定。真正因果报应和对称如何设计,这不属于因果思维能理解的范围,因为因果思维已经受到因果律的控制,它又怎么能解开因果本元呢?
只有宇宙映射论才能真正圆满地解释因果本元,因为映射理论是真正的无因无果理论。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是存在因果报应的,但是因果报应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结论:单元宇宙中存在因果不完全对称,其中因果数量也是不完全对称。单元宇宙因果有限对称才符合万维宇宙有无合一的特征。
3.无边之狱
宇宙是否存在地狱?
这个问题先不研究,不过从维护人间善良的本愿来说,宇宙应该有地狱,这样能给作恶的人以警示,给行善的人以安抚。因此,云寒祈求万维宇宙应设无边之狱,其狱无边,其苦无上。
古人曰:不敬师尊,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
教育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不懂乱教,是小罪;明知道自己不懂,还装懂,还糊弄学生,是中罪;自己水平不如学生,就乱讲,甚至打压学生的才华、剽窃学生的作品,是大罪;如果以老师的便利条件,对学生干起男盗女娼的行为,那么这是无边大罪,应下无边之狱。
古人曰:医者父母心。
医生水平不行,误人治病,是小罪;知道自己不行,还在装自己能治病,是中罪;因为拿了回扣,就不管什么人,胡乱开药捞钱,不是治病而是为了捞钱,这是医生吗,这和魔鬼又有什么区别?是大罪;如果为了自己捞钱,反而导致病人从小病变成大病,从大病变成死尸,倾家荡产,呼天喊地,那么这是无边之罪,应下无边之狱。
古人曰:皇帝是天子,为苍天之子,万民之父。
所谓当官就是百姓的父母,对待人民应该像对待子女一样好。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干不好实事,是小罪;如果没有能力又想当官,又抵抗不了送礼的诱惑,是中罪;如果不分清白,任人唯亲或任人唯钱,给国家造成损失,是大罪;如果自己贪污巨款,明知道要出事也不管,造成上亿元巨额资产的流失甚至生灵涂炭,那么这是无边之罪,应下无边之狱。
结论:云寒诚心祈求万维宇宙设立无边之狱,如果无边之罪的人都不入此狱,云寒愿下此狱。既然没有天理,那么我下此狱又有何妨?
章结:本章通过因果悖论,引出自然、人体、语言、数学、物理、规律、情感等对称现象,说明对称是普遍存在的。通过手性、宇称、粒子、时间、情感等不对称现象说明看起来对称的世界,实际是充满不对称的。
()
依托宇宙本元论,阐述对称本元和美的本元,并对因果本元进行初步论述。
本章核心:阐释对称非对的本元,揭示因果对称的现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章 宇宙循环论
第六章 宇宙循环论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
一、大小悖论
数学中关于数大小的定义为: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最小的数是负无穷,最大的数是正无穷。那么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实际也是荒唐矛盾的。
神学家兼数学家阿尔诺提出悖论,反对负数。比如,…1:1=1:…1,这个等式是符合数学定义的,如果仔细分析是有问题,前面是较小的数与较大的数之比,后面是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之比,怎么能一样呢?负数和正数到底谁大?
数学家瓦里斯提出悖论,当a是一个正数时,比值a/0是无穷大,那么把分母变成负数,即在a/b中,b为负数时,这个比就应该大于a/0,因为分母比0小,这个比就应该是大于无穷大,所以瓦里斯认为负数大于无穷大同时小于零。
那么现在问题是负数与正数到底谁大呢?
是正数大,已经出现悖论,是负数大,更是荒唐,就好比说一个人自己有亿万财产没有负债,结果你说他比一个身无分文却背有亿万债务的人穷,这不是胡扯吗?
如何解释?正数大,还是负数大?
二、循环万相
花开花谢,月圆月缺,单元宇宙的万物到处都是循环不息的现象。
1.运动循环
物体的运动循环:
我们已经观察到的地球、月亮、行星、太阳、星系等所有宏观物体,都是具有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自转即围绕自身的一个轴进行不断旋转运动,地球转一圈就形成一天这样的时间概念。公转即围绕其他星体进行运动,地球围绕太阳转,转一圈就形成一年的时间概念;月亮围绕地球转,月亮转一圈就形成一月的时间概念。哈雷彗星每隔七十年必回来一次,它绕过地球上空然后飞走。太阳带着一群行星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而且银河系又绕着更大星系群中心旋转——以此类推,无穷无尽。
宇宙中的公转并不是单一的公转,而是万维公转,即月亮不仅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围绕太阳、银河系中心等一切星体旋转,月亮只是因为与地球最近,受到地球的引力最大,所以对地球的公转是最明显的。
微观物体:已经知道的所有粒子都存在自转的现象。电子、质子这样的基本粒子都有自转轴,它们都是围绕自身的轴进行高速运动,正是因为电子有自转轴,所以才会存在保利不相容的原理:即同一个电子轨道,可以容纳两个电子,但是必须是自旋方向相反的。
电子及其他粒子也存在公转,即电子围绕原子核或者质子转,粒子的万维公转同样存在但是不明显,因为它们的质量都很小,万有引力作用很微弱,主要是遵循异电荷引力。
地球上的水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层,其余部分成为地面上山泉、小溪、江河、湖泊,这些水流汇合形成更大的江河,奔腾不息,最终回归海洋。
地球上的生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