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松手啊》第119章


这句话把吴莫虞给问住了,他脸色有些难看:“这理论上来讲是不该出现这种情况的,引魂灯也没有灭,他可能不是通过引魂大阵回来,而是一些其他的途径。”
晏青时的脸色忽然变了:“什么途径?”
吴莫虞摇头:“夺舍献舍不可能,那就只可能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用着不同的方法,将他的魂引了回来,目的不明。”
晏青时不管别的,他问道:“这样会对他有伤害吗?”
吴莫虞摆摆手:“没事没事,都这么长时间了都没什么大事,你放心吧,你宝贝徒弟好着呢。”
晏青时这才脸色稍霁,即使吴莫虞这话听起来有些不靠谱,可他还是确定的,这么多年来,吴莫虞确实说什么就是什么。
“引魂大阵可还在?”
吴莫虞点头:“引魂灯没灭我就没动它,怎么?”
“你回去一趟,去把它拆解了吧。”
吴莫虞有点不愿意:“那我最近也回不去。”
“为何?”
吴莫虞白他一眼:“我就不能有自己的事,我天天跟你屁股后头忙活啊?”
晏青时:“”
见晏青时说不出来话,吴莫虞道:“唉,你真气人,你一来我就光顾着你的事了,我把你叫出来的本意还没说呢。”
晏青时一脸坦然:“你说。”
吴莫虞打算不跟他计较,道:“你们要在瀛洲停留多久?”
晏青时摇头:“我并不清楚。”
吴莫虞一脸“我要你有何用”的表情。
晏青时确实不清楚,他只一直跟着穆书凝,只要有穆书凝在,他也不会管要留多长时间。
吴莫虞开口:“罗渚那小兔崽子跟着你们家书凝,我前两天算到他有一劫,但是我刚一算到这个劫数,天道就现出大凶之兆,我若是再强行算下去,恐怕要招是非,就只算出了个大概,我有点担心小兔崽子出事。”
他们进行推算的时候,若是小灾小难,不影响天道运势的,推算出来就推算出来了,可一但靠近天道规律核心的,比如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大劫难或者是福运,若是有人企图强行推算,天道就会来加以干涉,以强力阻挠。
这也是吴莫虞无法继续进行详细推算的原因。
晏青时一语中的:“那这些日子你都要跟着他?”
吴莫虞苦笑一声:“不然呢,养了这么久的猪,突然得病了,你也得给他治吗不是。”
吴莫虞把罗渚比作猪,相当过分了。
晏青时脸色毫无变化,别家师徒的家事他管不着,只说出自己最确定的:“你可知罗渚他最近与百里寄越走得有些近?”
吴莫虞一脸茫然:“百里寄越是谁?”
晏青时淡淡瞥他一眼。
吴莫虞是真的不知道,他眼睛转了两圈,仔细琢磨着这个姓氏,百里这个姓在皓月大陆上算是稀少的,姓这个姓的,好像大殷王室那一家子是吧
吴莫虞的眼睛立马瞪圆了:“大殷这边的人?我记得现在的殷王就是百里寄越是他弟弟?”
晏青时给了他一个眼神,似是在感叹吴莫虞还不算傻。
吴莫虞一脸严肃,涉及到罗渚的事情,他就绝不含糊:“怎么回事?”
晏青时却不打算告诉他:“你自己去问他。”
“我去问他肯定不告诉我!”
“那你就问他直到他回答你为止。”
吴莫虞直撇嘴:“那小兔崽子,叛逆期,现在不管我说啥他都得跟我呛上几句,我问他他要是能好好跟我说话,那就怪了。”
晏青时向他投去怜悯的眼神。
奇了怪了,明明晏青时眼里黑漆漆的,吴莫虞就觉得晏青时他好像是在嘚瑟,还相当嚣张不掩饰的那种。
吴莫虞心说:咋的,你跟我显摆你徒弟听你话呢?我呸,不是当初你求我布引魂大阵的时候了。
晏青时似乎良心发现,道:“你说的那道劫,也许与此人有关,你注意一些。”
吴莫虞好像反应过来了什么,后背一下挺直:“小兔崽子,他他不会”
晏青时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吴莫虞做了个吞咽的动作:“对这个百里寄越有意思吧。”
晏青时轻飘飘看他一眼,转身便走。
吴莫虞一瞬间就追上去:“诶,你跟我说清楚点啊,我还啥都不知道呢!”

瀛洲其实很无聊,再加上现在正值战乱,每个人的心里记挂着的都是生计问题,哪还有时间去享乐,不断有大量人口涌入瀛洲,都以为到了瀛洲了,就能逃过一劫。可谁都没有想到,资源就那么点,后方供给不足,来瓜分的人却越来越多,已经要有不够分的趋势了。物价疯狂上涨,钱币却越来越不值钱,私人钱庄暗地里不断重铸不足值的银钱,钱币贬值,民不聊生,这又是一劫。
南方那边不断传来急奏,信使跑过一轮又一轮驿站,马都跑死了好几匹,奏折送进宫里,却像石头进了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
朝堂大乱,百里晋杨已经拒绝任何朝臣觐见,整日惶惶,却选择沉浸在了后宫的温柔乡里,不思朝政,不思天下,但凡百里晋杨有一点作为,就不至于天下大乱。
大殷,完了。
穆书凝与罗渚一齐等着国祭日的那天,国祭日的时候,百里晋杨作为天子一定会出现,那天百里寄越如果想有动作,确实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这一个多月来,穆书凝一直都在冷眼旁观,瀛洲的情况他也看了个清楚。
百里晋杨终将被取代,这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现在百里晋杨聪明一点,他就会主动禅位,落得个好一点的名声,不至于死得太惨。
可显然,百里晋杨似乎并不是活得太明白的人,他被王权和王位蒙住了双眼,想在这个位置上再继续享乐。
只可惜,这个位子并不是让人来享乐的,位子越高,责任便越大。
穆书凝坐在窗边,从他这间屋子里望出去便直接是一条主干街道,现在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即使有几个,也都是行色匆匆,面容饥瘦。
晏青时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他朝穆书凝走去,手搭在穆书凝的肩膀上,道:“明天是国祭日了。”
穆书凝嘴角挂起一抹冷笑:“是啊。”
第109章 国难() 
从现在的日子再往上捋个几百年,大概是百里璧的父皇的父皇的父皇那一代,那时候大殷的版图远比现在要大,西北边境线远比现在要宽,那一块地方富有各种矿石和煤矿,只可惜那时候的殷王不作为,软弱又极容易妥协,西北和西南那边的少数民族骁勇善战,而且他们那有些能让人上瘾沉沦的新鲜玩意,那个时候,那些少数民族凭着这些不入流的东西,打开了大殷的国门,放松了大殷的警惕,再加上殷王又是个没本事的,泱泱大国,最终居然落得了割地求存的地步。
最好的资源被分了出去,国境线一缩再缩,正好是七月中旬的那一天,殷王与少数民族首领签订了最耻辱,也是最后一条割地的条约。
后人也就把这一天定为国祭日。
不过幸好那代的殷王还算个看得清形势的,知道大殷在自己手里得毁了,当断则断,禅让退位,把自己王位让给了太子。
太子是个狠人,受不了这窝囊气,最后虽然追回一些土地,但最宝贵的那一块,却无论如何都追不回来,也就是西北那边最矿产资源最丰富的那一块。
这是那位临危受命的太子到死都没有解决的一块心病。
而把那天定为国祭日,并且每年都要由殷王祭天,就是为了让后人不忘国耻,以史为镜。
可显然,百里晋杨他又重蹈了当年的覆辙,而且情况貌似比那时还要惨烈。
那时只有外患,全大殷团结一致,一致对外,从匹夫到君王,全都拧成了一股绳。可现在却是内忧,并且时时都有发展出外患的可能,君王不作为,民不聊生。
穆书凝转身,看向晏青时:“这次,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我就回静穹山。”
晏青时先是一愣,然后笑容便一点一点绽开,由小变大:“好。”

七月酷暑,天子却要穿着繁冗复杂的礼服,一步一步地迈上祭坛那百级台阶。
穆书凝和罗渚以及晏青时站在远处,齐齐沉默地望着百里晋杨。
吴莫虞嫌热,也嫌晒得慌,留在客栈里没出来。罗渚巴不得他别跟过来添乱,跟着穆书凝和晏青时,一脸轻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