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碎乾坤》第152章


“你觉得你还笑得出来?”欧阳成有些不解的看着戚如松。
“有什么笑不出来的,既然已经失守了,我哭难道还能解决问题?要是可以的话,长江黄河我都能给你哭出来。”戚如松继续说道。
“你就没有一点心理压力?”欧阳成问道。
“没有,现在雁门已经失守了,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该那帮政治家考虑的了,跟我没什么关系。”戚如松说道。
“什么问题?”欧阳成问道。
“当然是大明的未来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我觉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算我想了,也未必有用。”戚如松说道。
“所以你就不管了?”欧阳成问道。
“不,管还是要管的,只不过绝对不是这么管。”戚如松说道。“之前要说在守城一千兵丁加上雁门的三千士兵,应该说是毫无问题的。按照我的预计,之前雁门的兵力最少可以守半个月的,但是居然昨天就失守了。说明了这股倭人和早川龙井是不一样的,他们不但有想要攻击的决心,更有想要攻击的能力。现在要是过去的话打的是攻城战,连防守都败了的,攻城怎么可能赢?”
“你说的不错,那你想怎么管?”欧阳成问道。
“给他萦绕一种大明大军将至的错觉,让他在雁门不敢前进一步。”戚如松说道。
“我想,现在大明的决策者们,肯定是希望拖时间的,只要拖够了一个月,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戚如松继续说道。
“你是说那些武进士?”欧阳成说道。
“不错,就是他们,不要小瞧那几百人的武进士,我敢跟你打包票,只要朝廷可以吧他们的指挥权给我,那么,我可以让倭人在三个月之内,蜗居在雁门,不会前进一步。”戚如松自信满满的说道。
“然后呢?”欧阳成问道。
“然后,就给朝廷那帮人挤出时间了,他们干完那些不为人所知的计划之后,肯定就会挥师北上的。”戚如松说道。
“那么,你现在要做什么?”欧阳成问道。
“去雁门,但不是这么正大光明的去,化整为零,以普通民众的身份进入雁门,之后再集结。”戚如松说道。
“好,我相信你的做法,现在是不是该给你准备笔墨纸砚了?”欧阳成笑道。“我都成了你的书童了。”
“知足吧,我没让你给我写就算好的了。”戚如松说道。
“你把那文人的玩意拿来给我,你是不想活了吧?”欧阳成说道。
“哈哈哈哈。”戚如松笑道。
——————————————————
“该死,怎么会这样。”早川龙井一早就接到了来自大本营的书信。内容只有两个,一个是告诉自己雁门已经被打下来了,第二个就是责怪自己作战不利,毛利辉元都将雁门打下来了,自己居然连泗水方圆一百里都没进去。
“他们到底知不知道惹恼大明是个多么愚蠢的选择?!”早川龙井在一个山洞中愤怒的说道。
“早川大人,您觉得,这回毛利辉元是要到头了么?”武场说道。
“不,现在大明根本就没有实力阻挡我们,要是毛利辉元长驱直入的话,说不定还能一路打到直隶。”早川龙井摇了摇头,把自己的判断告诉了武场。
“既然这样,当初我们为什么不拿着个头功呢?”武场不理解。
“我跟你说了,大明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战争机器,一旦把他逼急,咱们这几十万大军会死的连渣都不剩。”早川龙井说道。“而且,我并非在一味地踟蹰不前,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罢了。”
“机会?”武场不解。
“对,一个可以把大明置于死地而不用担心大明报复的机会。”早川龙井说道。
“难道就是大刘村的”武场似乎明白了什么,为什么早川龙井一到这里来就要首先攻下大刘村,因为大刘村有着太多太多的秘密了。
“对,但是,现在老天爷似乎都不帮我们了,这里的积水,恐怕要到几个月之后才能消退吧。”早川龙井说道。
“这里真的有那个东西?”武场问道。
“应该吧,我也不确定。”早川龙井说道。
“会不会是假消息?咱们在这里待了一年多,还从来没有见过那个东西,咱们找了整整一年啊。”武场说道。
“不,应该不会,这是我的内线告诉我的,你要知道,现在泗水的总兵,可是当初那个人的心腹。他都认为这里有那个东西的存在,那么就是肯定有的,没有人做骗局的时候,会连自己都一块骗进去。”早川龙井说道。
“但是,现在毛利辉元他们得到了大本营的嘉奖,恐怕我们以后的日子会变得越来越难了。”武场说道。
第一七五章 想法() 
“其实你有没有发现,雁门失守了,大明面临的压力其实小了不少。”戚如松看着欧阳成说道。他已经把信件写好了。
“肖翔文。”戚如松喊了一声。
“老大,什么事?”最近肖翔文已经包揽了戚如松的安全问题,成为了戚如松的保镖了。
“把这封信,六百里加急,送到直隶兵部尚书大人手上,你亲自去。”戚如松吩咐道。
“但是老大,你”肖翔文有些担心戚如松。
“放心,我身边这位可是修行者,不会有事的。”戚如松知道肖翔文的忧虑,于是说道。
“那好。”肖翔文接过了信,然后立刻离开了营帐。
“你刚才说什么?”欧阳成看着戚如松。“什么叫雁门失守了,大明的压力小了很多?”
“之前大明是腹背受敌,有仙门,山姆和东瀛,都对大明虎视眈眈的。现在,东瀛一路长驱直入,那么就给大明一个绝佳的喘息之机。”戚如松说道。
“此话怎讲?”欧阳成不明白戚如松的战略眼光,也不知道他看到了哪一步。
“话是这么说的。”戚如松说道。
“当时,大明面临着国内外的压力,民众甚至都开始上街游行了,抗议大明在使团被害案中的不作为。”戚如松道,“但是,现在,我想应该没人去游行了,就算是有别有用心的人挑动也是一样的,因为大明的百姓知道,现在我们的敌人不是山姆,而是东瀛。那么,朝廷就很轻易地可以掌握舆论,告诉大家,只要支持和山姆和谈,那么东瀛人就会被我们驱逐,你说这对于大明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说的,似乎前后矛盾啊。”欧阳成说道。
“你说了,大明的决策层肯定会牺牲雁门让对方进来,甚至一路攻击到直隶,就是为了某个巨大的计划。既然有你说的那么好的办法,那么大明为什么还要把东瀛人放进来,赶快和山姆和谈不就行了?”欧阳成问道。
“不,你错了,我说的那些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借口罢了,所谓的借口就是一直能用的借口。所以,其实,大明并不会挥师北上的。所谓的那些话也不过是编出来的,用来缓解国内的危机罢了。”戚如松很有条理的说道。
“既然都和上和谈了,为什么不趁机消灭东瀛人,让他们在大明的国土上作威作福,真的好吗?”欧阳成问道。
“这不是这单纯的一件事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大明现在极有可能在执行什么秘密计划,一旦抽离部队和东瀛人开战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可能会终止甚至是废弃那个计划。”戚如松道,“虽然我不知道这个计划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但是我知道,大明在这种危机下还要坚持这个计划,足以证明这个计划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就算是国内的政局缓和了,也不可能和东瀛人开战。”戚如松说道。
“所以你才要去雁门,帮大明堵住缺口,对吧?”欧阳成明白了戚如松的意思。
“不错,就是这样的。”戚如松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一旦这个计划成功的话,那么收益的,绝不仅仅是大明而已,甚至有可能这个计划关系到了整个人族。”戚如松对这种事情有着一贯的敏感。
所以他的判断可谓是非常的准确。
“那你有多少把握,在大明执行完这项计划之前守住雁门后面的崇山峻岭?”欧阳成说道。
“那里的地形你看过,知道的是连绵不绝的山,大规模的军团极其难以攻入这些山中,反而是东瀛那帮武士,因为他们的团体协作能力很差,所以在那个地方可谓是如鱼得水啊。”欧阳成说道。“你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