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不让本皇子拍吻戏[娱乐圈]》第12章


但冯巧岂能让他如愿,她跟钱理唱起了反调,摆出一副照顾新人的架势:“你先别急着怼自明,万一他真的看出点什么呢?”
主持人也是专业的,立马看出其中有戏可做,他反而拦住了想要说话的钟自明:“不如我们先让专家给出意见,到时候再来看看自明看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三位专家戴着白手套上前来看了一番,又交流了几句。书画赵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便由他来发言:“我们一致认为,这幅《踏青图》的风格与用笔方法是燕文贵的风格,因此这画是……真的。”
书画赵说出结论时莫名有些心虚,他们几位专家都没看出来问题,一致认为是真迹,但是钟自明那句“有问题”还是在他心里留下了一点疑问。他倒是不曾将这些明星艺人放在眼里,但是他感觉到了钟自明短短一句话中的自信,这和前些期节目中的嘉宾都不太一样。
“这回自明说错了吧,”冯巧温和地笑着安慰钟自明,“不过没关系,后面还有很多机会的。”钱理没说话,只是轻蔑地笑了笑。
但钟自明却突然站了起来,脸上写着疑惑:“这漏洞如此之大,为什么你们会认为是真迹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可以猜猜看,这个画有什么漏洞,线埋得比较深,所以猜对了有奖(我觉得应该没人猜对的)
'注'燕文贵确有其人,是北宋年间著名画家,擅山水画。但文中提到的画作是我编的,其中的题诗参考了南宋画家马远《踏歌图》中的题诗,为剧情需要进行了改变。在此说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第11章 赝品鉴别() 
主持人也蒙了一下,但专业素养很快让他反应过来:“那自明来说说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钟自明从嘉宾席上走下来,站到画前,戴上手套后隔着几厘米指着题诗中的一行:“请诸位看此处,丰年人益乐这句。”
“这不就是一句诗,有什么问题吗?”冯巧问道。
而没等钟自明开口,专家席上传来一阵大笑,是玉石金摩挲着手中的折扇笑道:“老夫先受教了。”他看了一眼身边黑脸的书画赵,又对钟自明说:“看来这里有不少人还没明白,不如钟小友为大家详细解释。”
钟自明做了个恭敬的手势,然后徐徐开口:“根据落款可知,此画作于天圣八年,是宋朝仁宗赵祯在位期间。”
钟自明看着脸色愈发不善的书画赵,给余下尚未明白的人详细解释道:“赵祯在得封太子前,原名赵受益,因此仁宗一朝,受益二字均为名讳,甚至连同音字都要有所规避,更遑论在书画中光明正大地写出‘益’这个字。”
“那就不能是画家一时忘记了?谁还没有个犯错的时候呢?”钱理还在嘴硬。
钟自明却不卑不亢:“这是万万不会的,燕文贵于太宗朝进入翰林画苑,身为宫廷画师,犯名讳可是掉脑袋的罪名。就像如果你是公务员,会写错领导人的名字吗?”
钟自明一番话掷地有声,先前一直在挑事的钱理再无话可说。而负责鉴定这幅《踏青图》的专家,书画赵,脸色白一阵红一阵,各种颜色好看得很。
玉石金先打破尴尬的气氛,站起来为钟自明鼓掌:“年轻人说的好,是我们几个老眼昏花看错了真假,还要感谢小友赐教。”
钟自明恭敬地朝前辈拱手:“万万不敢当,是在下逞一时口快,顶撞了前辈们,还望前辈们恕罪。”
他话中确是谦卑,不带冒犯之意,也给了书画赵一点台阶下,再加上能成为这个节目专家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大风大浪经历过不少,见钟自明态度恭敬,脸色也都缓和不少。
只有钱理依旧黑着脸不发一词,而冯巧的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又落到钟自明身上。她站起来给钟自明鼓掌:“自明好样的!我们被虐了这么多期,你总算给我们扳回来一局。”
钟自明不好意思地笑笑,走回了座位,冯巧站起来在他肩上一拍:“自明真棒,也让我们艺人组扬眉吐气一回。”
出于习惯,钟自明还是对身体接触十分抗拒,除了应然之外,任何人和他的肌肤接触,即便隔着衣物都会让他有些不适。
他尽力克制住将肩膀上的手抖掉的想法,冯巧在他肩膀上搭了一下,就抽回了手,而钟自明却敏锐地感觉到,冯巧的指尖在他脸和脖颈交界的地方轻轻划了过去。
他被长指甲刮得发痒,没忍住摸了摸,但转念一想,也许只是不小心碰到的,便没当回事。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件瓷瓶,依旧是明星三人组先上前查看,钟自明正弯腰认真端详那件瓷瓶,突然觉得腰部又被人碰了一下。他受惊回头,后面却没有任何人,他左边是钱理,右边是冯巧,两人也都在翻来覆去地看着瓷瓶,没人有任何异常。
但钟自明这回可以肯定,这不是巧合碰到的,确确实实是一次有意的触摸。他心里稍有判断,小步向钱理的方向挪了一些距离。
钱理自然是看不出来什么的,他一脱手套,破罐子破摔问钟自明:“你快好好看看,争取也看出来什么问题,那你可就厉害了。”
钟自明表情有些为难,冯巧安慰他:“没关系的,没看出来也正常,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
但钟自明只是纠结地望着专家席,有些欲言又止。
瓷器李远远朝他点头,示意他看出什么就说。而玉石金明显是三位专家中资历较高的,他也哈哈一笑:“有什么问题直接说便是,方才的画你能说的头头是道,这件更是不在话下了。”
钟自明小心翼翼地拿着瓷瓶,将底部展示给摄影机:“这瓷瓶号称康熙年间官窑的玉壶春瓶,但请看瓶底部款上的‘康字下部‘水部的写法,此处同标准词典一样是采用的五笔写法。然而实际上,康熙年间对于‘康这个字的写法,反而是写成四笔‘水字。这应该是在仿制过程中,只顾着临摹字体却忽略了字形的缘故。”
瓷器李赞同地点点头,玉石金也是笑眯眯地看着他。钟自明又接着说:“还有就是康雍乾三朝在玉壶春瓶形制好看流畅,但这个瓷瓶说不上是哪里不对,就是显得有些粗笨。”
“再说说?”玉石金鼓励钟自明,像是在鼓励初学的学生。
钟自明却突然为难起来,他一张脸皱成了包子,支吾半天才开口:“就是感觉不对,这个重量、声音、造型,就连颜色也有点不对。”
瓷器李却对钟自明的描述起了兴趣:“莫非你是见过康熙朝的真品?”
钟自明下意识地点点头:“确实是,我家里的花瓶就是康熙朝的一件白瓷玉壶春瓶,虽然不是青花瓷,但到底都差不多。”
这时,主持人终于能插上话了,他问道:“自明你在家里用清朝的玉壶春瓶当花瓶啊?”
“呃……”钟自明突然有点心虚,“是不可以吗?”
“倒也不是……”主持人被他真诚的眼神看得一愣,不知道钟自明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等钟自明说完之后,瓷器李拿出了专业鉴定瓷器的手持显微镜,连上手机拍了几张微距镜头下气泡的照片,最终确定了这是近代的仿品。
钟自明看着专家手里的设备十分好奇,等到气泡图被放到大屏幕上,他甚至还有些惊讶:“这是真的瓷器表面?明明那么光滑,怎么有这么多的坑?”
第三件藏品是一块玉佛,这个刚一拿上来,钟自明就诚实地承认:“这个我真的不懂。”而钟自明不懂玉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不喜欢玉器,在上辈子他周身的饰品中就几乎不曾出现玉石,更遑论拿出一块玉让他鉴别了。
玉石金抚掌大笑,为钟自明诚恳的举动连连叫好,他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一下几种玉的区别,全程对着钟自明慈祥地笑。
而接下来的录制仿佛也是钟自明的单方面表演秀。
一面铜镜冯巧和钱理认为是假的,理由是镜面过于清晰,但是钟自明却一口咬定是真的,古代的铜镜可以做到这个程度,最终经过鉴定也确定是真的。
还有一尊陶瓷马,钟自明甚至在只看到照片的时候就判断出了真假,理由是当时人们所骑均是身材矮小的突厥马,塑像造型中的人和马的比例明显不对。
将近六个小时的录制结束后,已经接近深夜,所有人都是筋疲力尽。这些素材会被剪辑成先后两期节目放出来,也即将成为钟自明出道首秀。
因此“见过会唱歌的,见过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