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谍》第243章


“近墨者黑嘛!”周碧青指着徐根宝。
徐根宝见周碧青这晚上连连失态,也就随她指摘,心想等会儿回房间可要好好批评她。
“老徐呢?有什么感想?”董知瑜又问。
“这次行动有几次都是虎口脱险,尤其是住到那旅馆后,谁知道能半路杀出个幸子!不过最后的成果基本上是让人满意的,很荣幸能加入这次行动,也感谢怀参谋的鼎力相助。”
怀瑾点了点头,“谈不上吧,这是身为韬国人的责任。”
“好了,如果没有别的事,我们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大家一定注意安全。”董知瑜对周、徐二人说道。
周碧青赶紧拉着徐根宝下楼去了。
怀瑾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缓缓开口,“她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谁知道呢,这小妮子,看来我们得小心一些了。”
怀瑾莞尔,“等我走了,她自然也现不了什么了。”
“怀瑾别这样。”
“喜怒都在脸上,你用她,恐怕不太安全。”
“我会注意的,”董知瑜想避开这个话题,“刘妈安置妥了吗?”
“她不愿去别家做了,我给了她一笔钱,够她几年吃用,过两年她家虎子也该成家了,后半辈子就享享天伦之乐吧。”
董知瑜点点头,“她能找到你这样的东家,也是福分。”
“她帮了我那么多忙,也该是个有福的人,”怀瑾说到这里,右眼皮突然激烈地跳了起来,她很不喜欢这感觉,从椅背上坐直起来,“去歇息吧。”
一周之后,周碧青不知什么原因从机要处被调到了总务科,薪水涨了,差事闲了,别人不知晓,董知瑜想,这大概是怀瑾临走前送给大家的“礼物”了。
这一天怀瑾在明故宫机场与大家辞别,对于这名抗战时期当风秉烛、九死一生的功臣,蒋经纬特批了专机,将“配边疆”做成了“加官进爵”,可笑的是,即便是当初潜伏在汪伪时,前来给她送机的人都比眼下要多,做了这许多年的谍人,她没有热乎乎的同僚,有的只是同样被打入了“冷宫”的伙伴傅秋生和来自对立阵营的董知瑜,前者已在渝陪等着她,后者呢,从此将要相隔山山水水、日升日落
“瑜儿,我会常来看你,”怀瑾将太阳镜戴上,她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泛红的眼眶,“我不求别的,只希望你太太平平地熬过大战。”
“你放心到了渝陪给我报个平安。”
“嗯。”怀瑾应着,揽过她,轻轻抱了抱。
“我爱你。”董知瑜在她耳边轻声说。
“我也爱你。”
飞机起飞了,怀瑾闭着眼睛,她终是没能带走她的瑜儿。
手边箱子里放着养父的那幅字,当年在影佐的会客间里,那四个字总像有一种魔力,每次看见,她都无端生出一腔悲凉。
如今她懂了,那可不就是对自己事业和爱情的一语成箴。
烟水茫茫去路遥,暮寒彻骨酒全消。瞢腾一枕蓬窗梦,过尽潮来十二桥。
(卷四完)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227 第二二一章 鹭城() 
“浮云散; 明月照人来”
韬国真是大; 到了1948年的这个秋天,北方早已是连天烽火、遍地狼烟; 一座接一座城池在改旗易帜; 恍如隔世; 而在最南方的这一隅; 椰树影下依旧一片纸醉金迷,歌女们仍犹无知无觉地唱着花好月圆。
亨利酒店的高级包房里,一个风姿卓越的女子款款坐在深蓝色的丝绒沙发上,女子妆容精致,眉目如画; 她偏过头凝视眼前的男子,天花板上吊灯的光华便落入她的眸中,“蒋家王朝气数已尽; 蒋经纬正蓄谋将国库资源悄悄分批转移到南岛,我们的任务就是制造摩擦,破坏敌人这一恶行。”
“我们鹭城的同志该怎么做?”对面沙发上身着白色西装、梳着倜傥分头的眼镜男子问道。
“鹭城是蒋氏转移国资的第一站; 大批的黄金白银以及外币将被装箱,秘密从沪都和玄武的银行运送到鹭城; 经由鹭城入南岛,这些国资到了鹭城后还是会由你们银行接入金库; 你组织工人们大闹罢工,将蒋家私吞国库的消息放出去。这段时间我都在鹭城,有关国资的船期等情报我会陆续给到你。”
“我明白了。”
“我们的接头方式、地点会持续改变; 每次见面我会通知你下一次接头的有关信息。今天离开后,你留心圣约翰教堂门前的慈善箱,如果箱子里有一只红色的盒子,就在当天晚上七点来亨利酒店的歌厅与我碰头。”
“好的,我记住了。”男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我先出去。”
男子目送她站起身,向门口走去,她身上着的,是法国一家著名奢侈品牌的套裙和高跟鞋,腕上的皮包则是另一家奢侈品牌今秋的新款,女子侧过身,她利落而雅致的发束在门被掩上的瞬间留给他最后一抹倩影,便消失在了视线中。若是在街头遇到这样的女子,他是断不会相信对方竟是玄武来的同志的。
出租车的窗玻璃上映出她轻蹙眉峰的侧颜,八年了,八年前她也是这么蹙着眉,坐在沪都至玄武的那截列车车厢中,满目心思地看着窗外,八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八年前的天空仍笼罩在太阳旗的阴霾下,而彼时那截车厢中的她又是多么稚嫩,董知瑜戴上太阳镜,镜片后的双眸透出一丝笑意,为曾经的年少轻狂,也为前方隐约透见的黎明。
两年半前,大战一触即发,蒋经纬傲睨一世地宣称要在三到六个月内消灭赤空,那时的赤空则做好了用五年打倒蒋家王朝的打算,可如今,辽沈战役打到了尾声,蒋经纬自打了这两年的嘴巴不说,双方形势也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赤空方甚至认为,只需再来一年左右,便可彻底获胜。
出租车在一家茶餐厅前停了下来,董知瑜款款走了进去,她来鹭城是“度假”的,怀瑾当初将她安排进了银行,以为至少可以避免她利用职务之便做有悖党国利益的事,没想到在这一桩涉及国资转移的新任务中,她的职业给了她最大的便利。
茶餐厅里,靠窗的桌上坐着一对衣着体面的男女,女子膝上还坐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女子将一把小勺儿从孩子手里掰出来,那娃娃眼看就要咧开嘴哭出来了,女子朝门口一看,开心地将手挥了挥,“知瑜!”
膝上的娃娃霎时忘了刚才的气恼,从妈妈腿上爬下,蹒跚着跑向门口,张开双臂:“小姨”
董知瑜弯下腰,将娃娃抱起来,边往窗边的桌子走去,口中哄逗着:“海宁慢点跑,别摔了。”
“阿姐,姐夫。”董知瑜朝两人点了点头。
她和曾嘉黎一块儿长大,两人一直都直呼其名,现在天各一方,再见面倒亲昵起来,改口叫了“阿姐”。
男子长得儒雅,少年时期便随父母移居美国,之后就很少回韬国了。他站起身来,帮董知瑜拉开了椅子,“妹妹来啦。”
这对夫妇这趟回韬国,也是跟眼前山雨欲来的局势有关,两家都有些不动产遗留在沪都一带,父母辈年纪都大了,再经不起这上万公里的旅途,便让小辈赶紧在情势进一步变化前赶回来,将那些不动产折成真金白银带回美国。
而曾嘉黎这趟回来,还有另一个任务,便是将董知瑜劝去美国。董若昭年纪越来越大了,这简直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沪都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便约了董知瑜,南下鹭城,想边游玩边慢慢劝说她。曾嘉黎反正是想不通,这个韬国还有什么让董知瑜留恋的。
“海宁,快下来,到妈妈这里来,你看你把小姨裙子都弄脏了!”曾嘉黎对着女儿小声责骂道。
娃娃的名字是董若昭起的,沪都和玄武各取一个字,也是她对大洋彼岸故地的思念。
娃娃倔强地将董知瑜抱得更紧了,边拧起眉头,以示抗议。
“没事的,”董知瑜抚了抚娃娃柔顺的小辫子,“海宁喜欢和小姨待着对不对?小姨也最喜欢海宁了。”
娃娃听了这话,便有了底气,冲母亲恃宠而骄地笑着。
“别看她小,可晓得丑俊了,最喜欢漂亮阿姨!”曾嘉黎也笑道,“海宁,小姨漂亮吧?”
娃娃使劲点了点头。
“妈妈和小姨谁更漂亮?”曾嘉黎掐起了腰。
两岁的娃娃突然没了辙,看看母亲,又看看董知瑜,审时度势起来。
曾嘉黎“噗”地笑了出来,一旁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