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到民国》第123章


苏披肩,青丝垂腰,眸光清澈夺目,十分的清纯可人。
“来,来!认识一下,这是我的外甥女文静,刚从美国回来的!”宋齐与霍家华有些熟稔,此时并不多套话,直接向霍家华介绍。
霍家华转身静立,嘴角含笑,他微微点了一下头,一双好看的眼眸注视过来,淡然的神色如玉之冰凉,清澹的眸光如万千世界尽蓄其中,深邃而无法探究分毫。
文静不由自主地心旌摇动,痴痴地落入那双深沉的眼眸里。
宋齐一看这两人已然互相凝视,忙道:“我这会儿看到一个朋友了,你们年轻人多聚聚!”说着向文静使了个眼神,拔脚走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给这两人制造机会。
文静羞涩地低下头,霍家华大方和她握手道:“听宋副会长的介绍,原来文小姐是刚从美国回来?这令我想起一个人,和你有着相同的经历。”
“咦,将军说的不知道是哪位呢?也许会是我认识的人!”文静笑道。
霍家华从怀里掏出一只怀表,打开表盖,在表盖的里层,镶嵌着一幅小像,像片看似是从别的地方翻拍而来,而且经过摩挲和擦拭,有些模糊不清了,但是像中的人二八年华,巧笑倩兮,即使有些模糊,依然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美丽清纯的女子。
“这是我的未婚妻,因为一些原因,暂时远离,但是我相信她始终会回到我身边!”
“您的……未婚妻?”文静忽然觉得说话有点困难。
“是的,我的未婚妻,她现在就在美国,”霍家华嘴角噙着一丝温柔道,“我等着她回来举行我们的婚礼。”
“您。。。。。。已经订婚了?”
“是啊,我跟我的未婚妻,自小认识,那时我们为了一颗草莓还打了一架,你不知道,她小小的,可是真凶悍,一脚把我踢进水里去!”
霍家华眉目带笑,“但是她真是心软又善良,亲自下水来救我,小小的身子,背着我比她长大的个头,一气背出了水面,然后我就亲了她,你不知道那时的她有多可爱!我们的鸳盟从那个时候就定下了!”
文静脸色快要哭出来,霍家华道:“文小姐你不舒服吗?”
文静连忙摇头,“不,我,很好!只是听着很感动!您的未婚妻真是一个……幸福的人!”
“你们的婚约…。。。真好!”她匆匆找了个借口离开,只怕忍不住眼泪落下来。
文静走后,听了半天壁角的徐瀚江从一个座位后走出来,摇头,“老哥,你看!你又把一个恋慕你的好女人给吓得知难而退了!”
“这叫惊吓?你也太不懂得用词了!”霍家华举着酒杯喝了一口。
徐瀚江撇了撇嘴,他是觉得那女人的脸色比受到惊吓还要难看,简直伤心欲绝,好吧,他大哥的腹黑程度无人可及,明明一副春风化雨的样子,说出来的话却比刀子还要毁人的心思!
“是!你懂!你编的这套说辞连我都要相信了,这下绝对没有一个人会给你说亲事了!你就是糊弄母亲来着!枉费她一个劲地给你张罗,你全给她拆了台了!”徐瀚江翻了个白眼,“连我都要娶妻了,你还是光杆司令一个,难怪母亲着急了!”
“光杆司令啊,也没什么不好,”霍家华脸上现出一丝痞气,摇了摇酒杯,“这样不是正好让某人放心吗?”
“什么光杆司令?”有人朗声问道。
112、卷三。8() 
?? 来人是张治中; 原来是黄埔军校军官团团长; 现任中央党校的教育长,和霍家华私交甚笃,这次有事情来到南京; 听说了霍家华就任上海警备司令的事,特地绕路过来观礼。霍家华连忙迎上去; 道:“教育长先生,欢迎光临酒会; 学生不胜荣幸!”
“少来!我可知道你; 表面文章做得冠冕堂皇,把人糊弄的一怔一怔的,我可不吃你这一套!说说看; 怎么军队不带了; 来做这个警备司令?”
霍家华笑道:“腿疾犯了,正好退下来; 军队都交给陈成去剿匪; 留在上海就是为了休养。”
知情人心知肚明,徐长林退居天津,留下的浙江的地盘和军队,表面上是由徐瀚江接手,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虚职; 真正的实权都在霍家华手里,但是蒋某人最忌惮的就是地方实力军阀,怎么会容许霍家华保留自己的军队。所以他主动提出来上海; 离开军队。
张治中瞪眼,“不说实话是不是?”
霍家华无奈笑道:“实话就是,为了来上海,我答应了陈成把浙江的一部分军队交给他去剿匪,另外我还在校长面前立下军令状,一心投入国防建设,要在十年内在上海建立起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工业体系。校长十分支持啊!”
“哼,支持?”蒋某人嘴上说得好听,可是心里打着从外国获得支援的算盘,武器、物资的来源不如从国外借来更加快捷,所以对于所谓的国防工业体系建设是毫无兴趣的,资金、人力无一提供,全部要靠霍家华自己筹措。这其中的困难,张治中自然能够想得到,他很遗憾,霍家华这样才华横溢的将领,由于在“四一二”分共中态度不够明晰,又不肯亲自剿共,而受到蒋某的猜忌,不得不以腿疾为名,将自己的军队交给别人去带领。
张治中道:“真是可惜,你就甘心大好前途就这样虚掷?我可听说你的族兄陈成现在校长面前得到重用。日后他去剿匪,得到的信任肯定比你更重!”
“我和族兄陈成既不是瑜,也不是亮,我们家里只要有一个人对校长示以忠诚就可以了,他有他的路,我也只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对校长,对党国有用,任何时候我和陈成都是肩并肩的兄弟!”陈成以后走的是纯臣的路子,而他霍家华的定位是“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却不为某一个人,当然这种真实想法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在蒋某人独揽大权的苗头已经露出来之后,表面上,他会表现得比谁都要恭顺。
他虽然把浙江的军队交给了陈成去剿匪,态度坦荡,但是蒋某人反而有了一定的顾忌,而且他和陈成两个人之间达成一定的默契,陈成一定会给他把握好了,既不会让他的军队损失太大,也不会在某人面前无法交代。
“据说贺衷寒等人正在组成蓝衣社,我看你在浙江的作风,和蓝衣社的宗旨也有一些相似啊!”
“不!我走的是实业救国的路子,和蓝衣社没有任何关系,我要做的是大力发展工商业,同时促进农业,进而通过工商收税,减轻地租和农民负担,然后改变浙江基层干部的结构和思想,真正让三民主义渗透在每个人的心里。”霍家华说起这些滔滔不绝,和张治中相视一笑。
张治中道:“还是实干好啊!所谓蓝衣社不过是一批热血青年,青白团全凭一股对于党首的忠诚,这些都是党内的精英,可是其党纪党规,其组织严密都不如**,基层普及也不如,未来三民主义之实行实在堪忧!”
张治中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他和霍家华一样,不愿意参加任何一个党派小团体,只想做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保家卫国,抗击外辱。两人交谈了许久,方才散去。
酒会之后,霍家华回到官邸,几位副官已经在等候汇报。
“东北张学良将军来电,为缓解日本军部对东北施加之压力,决定采纳少将之建议,启动密折计划!”
霍家华收敛了酒会上的谈笑风生和随意,冷声道:“把草稿给烧了,一切痕迹都消除,决不允许对外透露一个字!”所谓密折计划,是要揭露日本人意图侵略中国的阴谋,造成舆论,对日本人口诛笔伐,虽然早在五年前文京事件中就已经揭示了日本的侵华野心,但是麻木和善忘的中国人显然还不够清醒。
“告诫汉卿,大帅危矣!警惕日本人可能不计任何手段对他父亲下手,”霍家华眼睛里掠过一片阴云,“前车之鉴!我心恋的女人就是被日本人给炸了!”
副官的手一抖,不知道该不该把这段话发送到电报里面。霍家华摇摇头,“算了,汉卿明白的,就说小心日本人在交通、密室内做有手脚,尤其是炸药!这是血的教训!”
“日本领事抗议,《文京血窟》有辱帝国尊严,必须坚决销毁,不得放映!”又一个副官汇报。
霍家华批示道:“这件事我已经和工部局打了招呼,日本人再抗议也没有用!文京事件惹了众怒,日本人臭名昭著,连英国人也不待见!正好借助这部电影让人们重新回忆起来,加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