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章》第386章


是好了。”
姜壖不知供书里写了什么,牵扯到何种地步,毓秀越是把话说的模棱两可,他心中越是不确定,“皇上可否把供书给老臣看一看?”
他一句话说完,也不等毓秀应允,就叫身边的侍从到上首去拿供书。
毓秀像是没看到走上前来的侍从,直直望着姜壖说一句,“若案件的真相真如三人供书中所述,我西琳的官场腐坏的程度,就不是简单一个损毁梁柱能说清的了。”
姜壖的侍从僵立在桌旁进退不能,毓秀一双眼环视坐着的众臣,程棉第一个起身,迟朗紧随其后,待灵犀与凌寒香也起身之后,姜壖与其余四部长也不得不起身,众人齐齐对毓秀行拜礼,“皇上息怒。”
姜壖的侍从趁势退回他身后,姜壖看了那侍从一眼,眼神冷冽,让人胆寒。
毓秀颓坐在座上,着实是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众人拜了半晌,她也不动不说话,姜壖等难免要怀疑她故弄玄虚。
灵犀一皱眉头,从座上走到上首,伏在毓秀耳边小声说一句,“供书中到底写了什么,皇姐竟忧心如此?”
毓秀一声轻叹,将供书递到灵犀手里,灵犀匆匆读了一遍,目光越发深沉,“此事非同小可,皇姐恐怕要亲自审过才好服众。”
姜壖一听这话,哪里还稳得住,亲自走上前对毓秀重拜,“供书中到底写了什么,皇上可否准老臣看一看。”
毓秀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姜壖,招手让他到身边,灵犀侧了半边身子,他便就着别扭的姿势将供书的内容读了。
读过之后,喜忧参半,喜的是那三人的供述中并未牵扯都察院以外的人,忧的是,都察院被停职的几位堂官,都被指认成主谋。
姜壖向来诟病关凛的人品才学、办事能力,却又不能不保他,若关凛落马,即便对他的掌权没有实质性影响,他的颜面也会因此受损,跟随他的人心就会动摇。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决不能允许这种事发生。
灵犀才要再劝毓秀当堂开审,姜壖就挥袖阻拦了灵犀的话,小声对毓秀道,“老臣有几句话对皇上说,请皇上恩准。”
“姜相请说。”
姜壖轻咳一声,“臣有几句话要对皇上私说。”
毓秀故作懵懂地点点头,“原来如此,那就请姜相随我到后堂来。”
姜壖一口闷气顶到喉咙,恨不得将毓秀千刀万剐,待二人走到后堂,他才稍稍缓和了脸色,拜道,“三人供书中认定关凛是幕后指使,不管是真是假,于朝廷都无益。”
毓秀哀叹着坐到座上,指着下首的座位对姜壖道,“姜相不必心急,你想的就是我想的,否则我也不会带你到这里商量对策了。”
姜壖拜道,“皇上圣明,如今都察院四位堂官皆已停职,若追究到底,恐怕要掀出一场血雨腥风,不如就依照皇上的意思,置换堂官,暗下肃清整顿。”
毓秀点头道,“朕何尝不想如此,昨日之所以没有当着众臣的面审问王育到底,也是想给关凛留有余地。可如今看来,林州案的牵涉绝非都察院一部事,关凛是否对外勾连也未可知,若暗自压下都察院这一条线索,林州案也审不下去,这又如何是好?”
姜壖见毓秀眉头紧锁,面上却并无纠结之意,显然是故作姿态,心中恼怒难当,“皇上已顺从心意将都察院收入囊中,当真要对关凛赶尽杀绝?”
毓秀听姜壖语气严厉,措辞粗鲁,心知他到了极限,就笑着说一句,“姜相这话是什么意思,朕只不过是就事论事,为重审林州案得到一个结果。”
姜壖示软不成,硬碰无果,只能破釜沉舟,兵行险着,对毓秀拜道,“皇上若一意孤行,据实审案,老臣也不便说甚,只看最后庭审的结果就是了。”
一句说完,他便拂袖而去。 166阅读网
340 18。05。09() 
?? 毓秀望着姜壖的背影,面上浮起一丝冷笑; 在外等候的侍从见门开着; 毓秀又没有要起身的模样,就知情识趣地把门关了。
毓秀都坐在座上动也不动; 好半晌才对着屏风的方向笑着说一句,“你出来吧。”
屏风后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毓秀也不在意; 起身走到屏风边; 隔着屏风说一句,“你出来吧; 我知道你在这里。”
一句说完,她就自回座上悠然喝茶。
半晌之后,屏风后终于走出一人。
正是陶菁。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毓秀本以为自己不会失态,却在看到陶菁雪白的一张脸的那一刻,心酸不已。
陶菁躬身对毓秀行一礼; 垂着眼没有抬头。
毓秀看不清陶菁脸上的表情,明知他刻意疏离; 原本想说的话也都哽在喉咙里。
二人沉默半晌,气氛尴尬诡异; 毓秀不叫陶菁坐,陶菁就一直站着; 直到毓秀喝完了一杯茶; 亲自起身倒第二杯的时候; 陶菁才微微抬起头,似笑非笑地问一句,“皇上怎么知道我在屏风后面?”
毓秀将倒好的茶递到陶菁手里,轻声笑道,“从我进入后堂的那一刻,就闻到淡淡的桃花香味,这香味只有你身上才有。”
或许是生病的缘故,他身上的香味已经比从前淡了许多,她要靠近了那扇屏风,才敢确定他确实在屏风之后。
陶菁在屏风后极力忍耐,才没有发出咳嗽声,如今后堂只有他与毓秀两人,他怎么也忍不住了,将手里的茶杯递回给毓秀,从怀中掏出一条白绢,遮住嘴巴压抑地咳嗽。
毓秀忙将茶杯发到一旁的桌上,伸手想扶陶菁,却被他轻轻躲过了。
毓秀的手僵在半空中,满心尴尬。陶菁退到一边,咳嗽声不止,还是不看毓秀。
毓秀苦笑着摇摇头,转身掩藏了失落的表情,自回上位去坐,待陶菁的咳嗽稍微缓和,她才开口问一句,“你身子抱恙,坐下说话吧。”
陶菁笑着摇摇头,沉音回一句,“不坐了。”
“为什么不坐?”
“坐下了,就不能走到皇上身边了。”
方才明明是他躲避她,现在又为什么说这种让她恍惚的话?
毓秀一瞬失神,呆呆望着陶菁半晌,并不顺着他的话说,“你是随程棉与白两来的?”
陶菁将唇边的白绢捏到手心里,眉头轻皱,眼神飘忽,目光还是没有落到毓秀脸上,“皇上以为我来干什么?”
毓秀一声叹息几不可闻,“子言昨晚去见你的事,我知道,你对他说的话,他也一点不漏转述于我。即便如此,你还是放心不下?”
陶菁长呼一口气,往前走了两步,终于抬眼看了毓秀,“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皇上真的不知道?”
二人对视的一瞬,毓秀像被陶菁的目光烫了一般,心跳的犹如鼓鸣,“我想亲口听你说。”
陶菁目光如水,望着毓秀往前又走了两步,面上竟满是哀伤,“我来这是抱着一丝希望。”
毓秀渐渐的就要喘不过起来,“你抱着什么希望?”
陶菁沉默半晌,眼中多了几分不可言喻,“皇上一再明知故问,难道真的要逼我说出那一句话。”
毓秀眼神飘忽,说话的声音也几不可闻,“你说吗?”
陶菁苦笑道,“我冒着风险,拖着残躯来这,不过是为了见你一面。”
毓秀如鲠在喉,心像被钝刀刺中,除了疼还是疼,“方才我叫你出来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出来?”
陶菁深吸一口气,走到桌边,一手扶着桌沿,“你进门的时候,我并没有准备好,你叫我,我才犹豫要不要让你看到我这幅样子。”
“哪副样子?”
“要死不活的样子。”
“这就是你方才一直不肯抬头看我的理由?”
陶菁笑了一笑,望着毓秀的眼睛又向前走了两步,“我原本打定主意不看你,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看了你,就再不能不看你。”
毓秀的防线全线崩溃,想起身,陶菁却已先一步走到她面前,一条腿跪到地上,抱着她,半伏在她腿上。
他的耳朵几乎就贴在她小腹上,像是在听什么,又像只是在无意中做了这个动作。
毓秀有孕之后,对人多了许多防备,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容许人靠近她的小腹,如今贴在她身上的人是陶菁,她心里生出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他们两个人此时此刻的位置就该如此,如此的亲近也是理所当然。
毓秀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一直都没有实干,即便那些让她不适的反应真实存在,她却从来也不觉得自己与从前有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