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禅录影》第35章


粒鹗;巴妨α亢艽螅皇腔巴返牧α浚俏颐堑男牧Α>裢骋缓螅鲎匀挥赡阕鲋鳌2皇强嫘ΑG嗄昱笥衙亲⒁猓√崞鸹巴罚蛲搿?br /> 参话头不是念佛,念佛要相续不断,信心到底。参话头要起疑。向自己内在追一个“参”字,包括了研究、怀疑等等,要努力提起话头参!上座。
(两点半坐第三枝香)
佛门为什么要敲木鱼呢?传说鱼昼夜不闭眼,要我们效法鱼儿不休不眠,去掉睡魔,修行,如果睡魔来了,可以闭一口气,把眼睛张开。(三点五分下座)
参话头亦可当咒子念吗?心不诚,心不专,什么咒子也不灵,心若诚时,参话头当咒子念也会灵。
刚才大家都在半昏迷状态,现在都不昏迷了,但是妄想又太多了,反而希望大家进入半昏迷状态了,管好自己的眼睛,慢慢地心就会收拢来了。提起念头!头抬起来。
(三点二十五分坐第四枝香)
时光如闪电,要努力用功,腿子受不了时,可以放松,但是内心不可放松,要提话头,如果可以忍受,还是要忍一下。单提一个话头,并不是叫你压制旁的念头。单提一个话头,杂念自然就没有了。已经略有所入的人,也要提起话头,如人持杖走路,杖虽不能替人走路,但你若持杖走路,总会舒服些。
(三点五十五分起休息十分钟)
要提起话头,不要放松;要照顾话头,不要放逸。参话头有几个岔路,有的人话头也在参着,妄想也在打着,不能得力。纵然有些心得,只是空花水月,不会有成就;有的人在鬼窟阴沉沉的、冷冰冰的;有的人气机发动,认为道来了,要一概不理他。都是参话头不得力,要一心专一,更不可自己给自己讲道理,那都是妄心,学而无根,万万不可下注解。嘴上讲的那些理,都是口头禅。欧阳竟无先生为一代宗师,临死时和弟子们说:“一生所学,到此都不得力。劝大家老老实实念佛吧。”我们这次打七,要各自精进,机缘难得,时光易逝,总要弄出个结果来。
(四点半坐第五枝香)
(一)内心先做功夫,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二)外形(姿势)先弄好,所谓因戒而生定慧。张同学眉头展开,带些微笑。(五点五分下座)
禅门日诵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于鱼.斯有何乐?”功不捐唐,用功夫绝对不会徒劳。人最难管理的就是自己。阳明先生
云:“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之贼难。”自己的心尤其难管;骨些人释迦为何拈花,迦叶为何微笑,究竟如何?好好参!这一天算过去了,这一个课题,要你们自己做答案呀!
(五点半坐第六枝香。六点五分下座。)
这一堂有些人坐得很好,只是腿子差一点。
黄龙南对参话头有一个比喻:要“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 据地,诸很顺向,首尾一直。”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不要去猜, 要你去证。话头参透,就可以解这个大谜,即是破参,为禅宗第一步。世界上至高无上的真理,其实绝对平庸。世人无智慧、偏去找玄秘。修道的人,要找到这个不值一钱的无价之宝。悟了以后,方见到至高的是最平庸的。提起话头来,不要放松,今日不寒不热,好天气,正好用功。
(七点十分开示——)
像我们今天这样参话头,不会有成就,必须把自己弄成一个活死人,不达到这个程度,不算上路。天地间的事,要放下就要不顾一切地放下,譬如我们打禅七,不是也把山下的事放下吗?道理到了,功夫没有到,没有用;功夫到了,道理没有到,也没有用。古人求道,为法忘躯。我们在几十年以后,也要做古人,要留个榜样给后人效法。 
(晚七点半坐第七枝香,八点整下座。)
这次打七,宽些严些都对。能想的是谁?要把一切念收归参话头这一念,追到底,不要在身体上用功夫。
(晚间八点二十五分坐第八枝香,九点整下座。)
小参――晚上九点十分开始
师云:本来打坐应坐到十一点半,今天要放松一点。明晨六点,起床,六点半开始打坐行香。每晚有小参,有问题的可以发问,没有 问题我要考问。
黄老居士:我过去参话头,只是下注解,如果参话头为制心一处,身心皆亡,是否与念佛净念相继相同,请老师开示。
()好看的txt电子书
师云:参话头并非制心一处,不是达到身心皆亡为目的。那么, 目的是什么?自己参!
夏医官:下午腿痛,妄想更多了。
林同学:妄想屡生,不能抑制。
文光:今天很困,一直在昏沉。
程局长:老师告诉我怎么做,就怎么做。
张同学:一年来亲近老师,但是对佛学没有下功夫。我所学的逻辑,在参话头时,一直没有脱离辩证。想自杀,又想丢手榴弹。将来我可能会反玄学和佛学很厉害,也许可能下地狱。
鲁居士:希望中午睡觉多睡一下,免得在打坐时昏沉。
刘老居士:从前参加禅七,弄的很乱。今天话头也没参上路,气脉转动。仍能参话头。
刘居士:今天一直在昏沉散乱中。
孙先生:参禅抱怀疑观念,觉得越参越烦,参话头我以为有所执着。我只是内视,天地合一,话头也没有忘掉。
张教授:下午四点至五点很好,以前都很昏沉,在家里十几分钟神就静下来。参念佛是谁,不能放松,反而觉得紧。
傅太太:下午参念佛的是谁,不如前年参上路,坐也坐不下去。
汤小姐:参话头总想解答,又想哭,真正参上路,只是一小段时间。
周太太:参念佛是谁。
杨太太:我立志要用功,决心好好参。
萧先生:今天的开示,给我的启示很多。
傅居士:第一段参无梦无想,自己下注解,第二段以为参话头是制心一处。下午四点后稍好一点,两枝香放下不参反而清净些。
金先生:我很恐惧,因为看经少,也没下过功夫。下午四点倒有一段好境界,很舒服,两个耳朵气通了。
杨管老:参话头今天是第一次,打坐不过是修行的一种功夫,下午参念佛是谁,比较上路,我下决心要参出个结果来。
谢教授:参静坐的是谁,念头没有了的时候,就不去参了。
刘君:我只能参话尾,而不能参话头,希望能达到桶底脱落的一天。
项教官:过去妄想很多,今天参话头,妄想少多了。
师总答:一、有人怀疑话头。二、放下话头不参。三、只糊弄自己的一套。这些都可放过。只有张××不对,把以前所学的不肯丢掉,不肯把自己的心静下来。今天的成绩总算不错了,话头提起不提起,随你们。但是希望你们上我七天当,听我七天,一切听我的。我的话有毒,不可听,话不听又医不好你的病。功夫是功夫,不是道。要注意!
第二天………习禅录影
第二天――农历正月初三
(上午六点十一分行香时开示――)
刚刚醒来,手脚未动,正好修行。老子说的“柔”字,孟子说的“夜气”,心地很清明,如果一天到晚保持平旦时的清明在躬就好了。张同学抬直头来,挺起胸膛来,就是打妄想,也是高明的。刚刚醒来,就参怎么醒来的,真正用功的人无不是在此处留意的。古人用功都修苦行,今人亦然。
昨天做功夫是以参话头的方法,宋元以后从高峰祖师开始起用。现在人以口头禅为禅学。宋以前有话头而不参。问什么是佛?答心即是佛。问什么是心?答不是心,不是佛。话头分为两类:(一)是有道理可讲,如念佛是谁等属之。(二)无道理可讲,如干屎橛、庭前柏树子。
禅宗只讲智慧解脱,但自古以来,无有不从定静之中开悟的。祖师们说:不能开悟的修行去!如何修行?持戒、修定、求慧也。严阳问:一物不将来如何?赵州大喝道:你给我放下!严阳问:一物不将来如何放下?答:放不下挑起走!(此唐宋以上的路子也。)
平旦之气,不使有一毫不平之气也。孟子说养其“夜气”,久之,使其充塞于天地之间。“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大丈夫当如是也。古人有在富贵场中悟道的,有在声色场中悟道的,都不与释迦佛同一个路子。
“ 心即是佛”。什么是心?一、妄想心。二与天地合一的心。“不同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不是妄想心。如果认为亡心就是禅,大错特错也。
“ 座中有妓,心中无妓。”经验多了能达到这外境界,有什么奇特?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所现。这个心动吗?心在哪里?参!放下放下,万缘放下!当下即是。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是不是他?为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