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的后宫路》第243章


最大的破绽?难道不是那两块一模一样的玉佩吗?
见贵妃眼中闪过疑惑;迎春好心的说道;“你父亲在对权势的争夺上;执着的可怕;如此人物;真的会送一个毫无心机城府的女儿入宫吗?”
吕阁老想在皇权更迭中延续吕家的风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将吕瑶送入宫中,期望搏一场富贵,若是吕瑶是个没有心机城府的;吕阁老又怎么可能会送她入宫?
能被吕阁老这个老狐狸选中送入宫,这本身就说明吕瑶的不简单。
但是,吕瑶在外的人设;确是直爽单纯不做作;这可能吗?
一个贪恋权势的老狐狸教养并寄予厚望的人,若真的是不慕权势、天真单纯的白莲花;那太阳怕是要从西边出来吧!
从吕阁老的心性;再到吕瑶入宫的目的;到吕瑶展现在人前的性格;这才是她最大的破绽。
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因为吕阁老藏得很深的心思没有暴出来;又因为吕瑶真的是一个善于掌控眼神的演员;从选秀的哪一刻,不也许是在更早的吕家时,就以及开始用眼神伪装了。
装的太久;也装的太好;既然让迎春觉得这个姑娘天真无城府。
再好的演员,也不可能一刻都不懈怠的演戏,第一个暴露的是吕阁老,在太上皇日渐颓势,新皇越加强力的掌控前朝后,吕阁老急于握紧手中的权势,彻底的将野心暴露在人前。
然后,那个时候,迎春虽然心有疑惑,但因为没有深查,从来没有怀疑到贵妃吕瑶的身上。
直到贤妃被算计心中有人的想法被揭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管皇上在不在乎,迫于皇上的身份和脸面,都不得不将贤妃幽禁在永宁宫。
那个时候,正是贤妃在宫中最为鼎盛的时候,那个时候皇上似乎有意立皇后,而贤妃在多方面胜过贵妃。
也就是那个时候,贤妃出事了,从皇后最有力的竞争者沦落为幽禁宫中,几乎是一辈子都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事后查明,揭露贤妃的那个人是先皇后崔氏的人,但是,真的如此吗?先皇后身边若是真有这种能将贤妃废了的人才,又怎么会被贤妃和贵妃逼的身亡?
此事中,最为受益的人,便是贵妃了。
从谁最得利这一点分析,她当时就怀疑上了贵妃,但是贵妃接下来的动作,打消了她刚刚冒头的怀疑。
第一手,贵妃向入宫向她请安的吕夫人发火,原因是因为吕家在贤妃一事上有推波助澜,坏了她和贤妃的情分;第二手,亲自去了养心殿,向皇上表明不堪配皇后之位的决心;第三手,亲去永宁宫,并没有虚伪的掩饰她对皇后之位没有想法,而是表明心迹,她想要公平的争夺,谁有本事皇后之位算谁的。
如此一连串的招数,很符合她塑造出来的人设,也打消了别人对她的怀疑。
但是等局势明朗之后再看,恐怕那时候吕家早就知道她不可能登上皇后之位吧,她登不上,所以最紧要的便是同样阻止别人对皇后之位的染指。
于是,她们舍弃了某些东西来达成这个目的,至于野心,只要将位置空下来,又将贤妃摁死,又有谁能再与她争锋呢?或许晚上几年,但皇后之位还是她的,毕竟,她是目前这皇宫之中的最高位,舍她其谁?
至于迎春,那时候的迎春低调,面上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再加上家世不给力,吕瑶完全没有想过迎春崛起,并渐渐有压她一头的趋势。
贤妃被幽禁之后,贵妃的各种表现,按理来说,是贤妃技不如人,以贤妃的心性,再加上贵妃对她和长公主曾有过救命之恩,应当不会迁怒于贵妃,从而和贵妃的关系从蜜月猛然降至冰点以下。
但事实是,贤妃当即便区别对待贵妃,不与她来往了。所以,那个时候,贤妃应当是察觉了,但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一直没有揭露贵妃。
事实往往是,那些看着有城府的人并不怎么可怕,而那些隐藏在单纯直爽下的城府,才最是狠辣!
迎春想起她虽然相信了贤妃,但依然有疑惑的去永宁宫时,贤妃道出的真相,早在生下长公主后,她的身子便被败坏了,已经不能有孕,这么多年将这个消息瞒的死死的,不过是因为,宫中大面上的规矩,若是不能生育的嫔妃,便不能争宠。
为了全家族的生养之恩,她放弃了心中所爱入宫为妃,若是不能得到想要的,那她舍弃的感情会让她更加的痛彻心扉,为了祭奠被放弃的爱情,为了报答家族生养之恩,哪怕是头破血流,脚下全是荆棘,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迎春身边的宫人为贤妃把脉,证实了贤妃身体状况,贤妃这一辈子只能有长公主一个孩子,也算是解开了迎春心中最后的一点疑惑。
也就是这一刻,贵妃的所作所为彻底的浮在了水面上,让迎春看的明明白白。
鹤顶红() 
迎春说道;“贤妃说;你的东西她受不起;让本宫代她将玉佩物归原主。”
迎春身边的宫人上前;将那一块质地细腻做工精细但却有着裂痕的玉佩递向贵妃;至于完好的那一块;是证物;自然要好好保管的。
贵妃的脸色并不好,但此情此景之下,她伸手接过玉佩;都不用避讳什么便直接扔在了角落里,仿佛在告诉众人,她也不屑于留此物似的。
清脆的响声响起;本就有着裂痕的玉佩更是被摔的四分五裂;这似乎便是象征了几人四分五裂的关系。
“本宫只能说,淑妃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说的这些事情;本宫没有做过。”贵妃转身而去;好似不打算再理会迎春。“你若一心想要置本宫与死地;那就拿出证据来;谁是谁非端看皇上圣决;若是淑妃你不能拿出证据,那请你离开本宫的长安宫,否则;别怪本宫去皇上面前告你诬陷后妃。”
迎春嘴角弯了弯;但眼中没有丝毫的笑意,反而让人心中发凉。
“你终于是不再装了!”
此刻的贵妃,完全露出了她最真实的一面,城府深厚且富有攻击性。
不过,贵妃虽然不再伪装,但却一口咬死不是她干的,她是不是觉得,她们只能拿出这一块玉佩作为证物,其她的,就是查到了贵妃身上,贵妃也自信处理好了尾巴,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
“原本想着你能将皇后拉扯下凤位,还让贤妃替你背了黑锅,再到后来借着皇后的手一举将贤妃打落泥潭,你该是聪明的,不想今日的你不但愚蠢,还天真!”迎春评价道。
当初,在那么重要的场合,皇后的礼服出现问题,当场暴露了皇后有陈阿娇之好,这也成了皇后不容与后宫被废止的最直接的原因,因为在这个事件中贤妃积极运作,后宫之人还以为这一切是贤妃策划的,毕竟贵妃和贤妃相比,单纯又没有战斗力,但调查结果却显示,主谋是贵妃!
贤妃当初是替贵妃背了黑锅,同时,也为之后贵妃谋害贤妃埋下了伏笔。
贤妃在宫中风头无量的时候,贵妃借着之前埋下的伏笔,以皇后旧仆为皇后报仇的名义,让人揭发了贤妃入宫前做的不规矩之事,不单是扳倒了贤妃,还嫁祸到了已死的皇后身上。
一桩桩一件件,可以说贵妃一手导演了宫中的几次大事件,反倒是她和贤妃,成了宫中出手最少的人。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了,总是会留下痕迹的,哪怕很多的痕迹已经不能拿到场面上作为证据了,但知道真凶是谁,还是能确定的。
贵妃疑惑的挑眉。
迎春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淡定的说道,“贤妃说,若本宫后去了永宁宫,她怕是死路一条了。”
看,贤妃看的多清楚,只从她不计时机的夜中从西六宫赶到东六宫,就预测到了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不能提供证据将人光明正大的处理又如何,只要知道凶手是谁,自是有的办法将人处理了。
通向目的地的路,可永远不是只有那一条。
猛然间,贵妃的唬的脸色苍白,不住的往后退,嘴中虚张声势的道,“你敢!”
很明显,经过迎春的提醒,贵妃也回过神来了,但是,回过神的贵妃,却被恐惧占满了。
“本宫连明日天亮都等不了,下钥的深夜还从长乐宫赶了过来,你在看看本宫身后带着的都是什么人,你觉得本宫敢吗?”迎春说道。
她是能立刻处置了贵妃,但是,有些罪责,还是要贵妃亲自说出来的,就让她看一看,在死亡面前,贵妃可还依旧称口舌狡辩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