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邸》第279章


夸的。从前如意在她们里头算是眼光拔尖的,跟你一比立时又差的老远。”
所以“她们”是指郡王府的丫头们,跟章蓉蓉没关系。
她是真为自己有一个眼光独到且还是直男的丈夫而高兴。
贺纶立在爱妻为他搭好的梯子跟前,笑了笑,垂眸不语。
这个话题总算被她糊弄了过去。汤媛暗暗捏了把汗,庆幸之余,又有一丝儿空落落的怅然,失了些力气,中间隔着的那一层倒是越发的明显,总觉得再要说什么,不如从前的随意,时时掂量,不想再出错。
想不出错就要避开章蓉蓉或者贺缄。
头一回她忽然觉得跟贺纶在一起很累。
汤媛按下翻涌的思潮,强笑道,“是了,今天的几个太太夫人里并无田氏。”田氏是李祐粮的嫡长媳,“李总兵似乎在有意疏远你,反倒是韦夫人的儿媳,异常亲切活络。”
李祐粮这个人并不能单纯的用坏人或者好人来定义,但当他的政治倾向越来越明显时,于贺纶而言,这个人就极其危险了。
贺纶淡然道,“他与甄阁老的交情不错,但对老大的品行格外看不上眼,是以这些年都是保持中立,如今老三风头无量,正合他意。”
也就是李祐粮现在明确了是贺缄的人。
忠于储君,说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所以贺纶对他不予置评。
汤媛心头微跳,“那如果储君行不义之事,他也会反对吧?”从李祐粮对贺缨的态度不难看出,这是个耿直之人。
贺纶道,“不一定,立场一旦选定就再无回头之路,不管是为了家族还是自己,他都会义无反顾的拥护老三到底。”
这便是人性。见汤媛眸中掠过惊涛,贺纶拍拍她的手,“别怕,鹏亲王和章简明还在甘肃呢。老三当初只顾着把人调离辽东,却不想父皇还没糊涂到不可救药,反把人安排到了甘肃,就相当于在徐子厚身后安了双眼睛,如果徐子厚不老实,也不会太好过。”
明宗旁的本事不见涨,就是相互制衡的帝王之术玩的溜溜。
汤媛却觉得齿冷。
贺纶倾身将她圈在怀中,“阿媛,如果有天我让你不高兴了,请你告诉我,别离开我好吗?”
说正事呢,怎么忽然又扯到了不相干的方面。汤媛任由他抱着,“你以为我傻呀,干嘛要离开?我可是赶都赶不走的,除非你把阿蜜给我。”她笑嘻嘻道。
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可见并不了解做了母亲的女人。
贺纶用下巴蹭了蹭她额头。
汤媛觉得箍在身上的那双臂膀,再用些力气,就能勒断自己。
老天爷仿佛觉得情况还不够混乱,同一时间的京师,明宗忽然昏迷不醒,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临危受命,代父监国。这下可好了,火器局军。火泄露的疑案自此全权交到了贺缄手上,他任用的也都是自己的鹰犬,谁还能从中揪到半分不是,纵然有所怀疑者,亦会明哲保身的闭上嘴。
韦胜春想要交代,贺缄就给他交代,不过是多拉几个替死鬼罢了,没有确凿证据,谁也不能奈何谁。
这日,贺缄坐在东宫翻了翻摞成堆的奏折,对身边人道,“再有两个月就是太后娘娘的千秋节,无奈父皇龙体欠安,大操大办是不能了,然而百事孝为先,让宗人府拟个章程出来,不管是亲王郡王还是各家宗亲,总要进京陪她老人家说说话才好。”
他既开了口,下面的人自然不敢懈怠。
旨意传到辽东那时,萧文达气得两眼直冒火星子,对贺纶道,“岂有此理,简直是欺人太甚,什么进京贺寿,卑职觉得太子分明就没安好心。”
这一去谁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当年明宗命贺纶在此思过,就再未召他回去,一则是惩罚,二则就是为了防止兄弟二人起嫌隙。
福宁馆那边,汤媛也是一怔,倒把这茬给忽略了。
藩王进京不易,可京师的人想见藩王,那真是再容易不过,一道圣旨的事儿。
贺缄以为太后祝寿的名义召贺纶回京,名正言顺,想必天下百姓都睁眼看着呢,那么身为万民表率的藩王,就算真病的爬不起来,抬也要被人抬入京师,这在前朝也不是没有过的案例。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去的,只不过无一例外,皆是起起兵谋反的种子选手。
此番贺纶若是抗旨,光从品行和道义上就要落下乘。
贺缄这一招,让人不接都不行。
戴新月见汤媛说了一半陷入沉默,不由感到突然,急忙忙道,“娘娘别怕,郡王身边高手如云,为了太后的千秋节,京师必然早已戒严,即便是监国的太子也还做不到一手遮天,其实他比咱们更在乎名声呢。”
汤媛徐徐的叹息,摇了摇头道,“可他并非只召了贺纶,还有我和阿蜜。”
倘若只有贺纶一人,事情再难也难不到令她慌神的地步,然而圣旨写的很清楚,‘着怀平郡王一家’。
光召贺纶有什么意思,贺缄最想见的人是她,并深信,媛媛一定会乖乖儿的回来。
他曾是她最亲密的人,朝夕相处,耳鬓厮磨,又岂会不了解她的死穴。
遇强则刚,遇善则柔,这种人在逆境中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却逃不过真心。
她最看重的就是永恒的真心,一旦得到,必生死不弃。
徐太嫔是世上对她最好的人,无欲无求的好,单纯的好,干干净净,不求回报。她是汤媛的死穴。
太医断言,徐太嫔最多活不过三个月了。
所以她给汤媛的信,越来越少,最近一次开始以老眼昏花为借口找人代笔。
只要汤媛是个有心的,就不可能不托人去查,根本无须贺缄告知她威胁她,她就会乖乖的回京。
感谢小天使提出的“裳”bug,马上改正。至于颜色什么的,其实我是在古装剧里看见觉得挺好看也就这么用了,大家表较真啦,么么哒,爱你萌~二更的话因为娃还在闹腾,我不敢保证,所以大家就明早起来看,如果有的话就当是惊喜吧,谢谢~
晋江文学城付费小说
《潜邸》by周乙
您现在看到的是防dao章节,我是晋jiang文学签约作者周乙,正版订阅才能让原创健康的发展哦,想跟更多的小伙伴一起讨论本文,想给勤奋的作者菌多多鼓励吗,欢迎来晋jiang文学城支持我哦。正文字数永远大于防盗章,每章只会在第一次订阅时扣晋。江币,记住咯,只扣一次哦,此后不管替换的字数有多么多也不会再扣。稍后我会以正常内容替换。感谢大家的支持!
《梦溪笔谈》
象数二
作者:沈括
《史记·律书》所论二十八舍、十二律,多皆臆配,殊无义理。至于言数,亦多差舛。如所谓“律数者,八十一为宫,五十四为徵,七十二为商,四十八为羽,六十四为角。”此止是黄钟一均耳。十二律各有五音,岂得定以此为律数?如五十四,在黄钟则为徵,在夹钟则为角,在中吕则为商。兼律有多寡之数,有实积之数,有短长之数,有周径之数,有清浊之数。其八十一、五十四、七十二、四十八、六十四,止是实积数耳。又云:“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大吕长七寸五分三分一,太蔟长七寸七分二,夹钟长六寸二分三分一,姑洗长六寸七分四,中吕长五寸九分三分二,蕤宾长五寸六分二分一,林钟长五寸七分四,夷则长五寸四分三分二。南吕长四寸七分八,无射长四寸四分三分二,应钟长四寸二分三分二。”此尤误也。此亦实积耳,非律之长也。盖其间字又有误者,疑后人传写之失也。余分下分母,凡“七”字皆当作“十”字,误屈其中画耳。黄钟当作“八寸十分一”,太蔟当作“七寸十分二”,姑洗当作“六寸十分四”,林钟当作“五寸十分四”,南吕当作“四寸十分八。”凡言“七分”者,皆是“十分”。今之卜筮,皆用古书,工拙系乎用之者。唯其寂然不动,乃能通天下之故。人未能至乎无心也,则凭物之无心者而言之。如灼龟、璺瓦,皆取其无理,则不随彼理而震,此近乎无心也。吕才为卜宅、禄命、卜葬之说,皆以术为无验,术之不可恃,信然。而不知皆寓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故一术二人用之,则所占各异。人之心本神,以其不能无累,而寓之以无心之物,而以吾之所以神者言之,此术之微,难可以俗人论也。才又论:“人姓或因官,或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