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风流》第528章


等中洲和西洲反应过来,已经因内战元气大伤,而东洲四巫部完全没损伤,还在月星上修养以逸待劳,中洲和西洲的巫族也因互不信任没法联合,只能任由月星被东洲巫给占据,转而认真经营自己的地盘。
而留在大东洲繁衍的鹰羽蒂安族部落,都是没有巫灵根的普通血裔,只能留在地星上,但他们的后代中如果有觉醒血统的,也会被玛雅人接到月星上。还有修炼中洲或西洲的道达到宗师境界的鹰羽族武者法师,也会被接引到月星去。留在大东洲丛林深处的各处玛雅神庙遗趾,就是这些后裔向月星联络的途径,达到洞真境后就能触动四大巫神石像上的神魂,将他们的存在发送到月星,便有月星上的使者前来引领他们。
阁主说:“月星对一心求道的宗师来说,是元气纯粹的修炼之地,所以大东洲武道不昌,因为晋入宗师的都去了月星,有的宗师‘飞升’时还带走了潜力极好的登极境后辈。”阁主风趣道,“所以鹰羽族也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类似说法,就是这种‘飞升神迹’流传下来的。”
李毓祯思忖,月星也是在混乱虚空的包围圈之内,有这样一群实力强劲的巫族后裔,高宗定下的天启计划中不可能没有他们,师尊和她说这么多,应该就是与天启有关,毕竟月星的元气再纯粹,终会有枯竭之时……只是看支持时间的长短。
她问道:“月星的星核是要死亡了吗?”
星球的生命来自于星核,如果一颗星球上没有任何动物植物——这些生命物质存在,就说明这颗星球的星核已经死亡或者正在走向死亡,月星的星核已经在走向死亡了,而且这个走向死亡的过程可能已有两百万年。……月星还能支撑多久呢?应该不会再有一个百万年。
而星核在步入死亡时,对宇宙能量的吸入就是停止了,所以月星上没有大气,玛雅人修炼的纯粹元气,应该是星核本身的能量,修炼越多,修炼越勤,星核的能量失去得越快,星核就死得越快。
但玛雅人能停下修炼吗?……修炼可能还有生,不修炼就是死。除非他们甘心回到地星,做个“神裔”血统消失的普通人——又怎会甘心呢?不是求道者不会明白这种执念,那是宁死也不能放弃。
阁主微微点头,“所以,玛雅人也急了。”
如果说七千年前迁移时还不急,现在也得急了。
按月星的星核能量的消散速度算,估计还能撑个两千年……两千年后就是彻底的死星,只剩一个无核的空星球,不知哪个千年后成为宇宙陨落的流星。
两千年,对于普通人来说很漫长、很遥远,但对先天宗师来说并不悠长,也就三四代宗师的更替。
正因此故,当年高宗提出的天启计划,需要月星上的玛雅人付出甚多,但四巫神部慎重考虑后,毅然同意了这个约定。
阁主看了一眼大玻璃窗外的蒙蒙天色,说道:“现在,玛雅的使者应该已经在过来的路上了。”
七十七万里的距离,以虚空中的瞬移速度,大约三个小时,就能在大东洲丛林中与墨白相会。
……
李毓祯从宜秋宫出来,一路上还在思考着,师尊最后说的,高宗与玛雅的约定。
她心想,如果是这样,和乌古斯的合作,步子还可以跨得更大一点。
等二师伯和玛雅使者会谈后,燕周西北的战争就可以开始了。
在大幕拉开前,得让沈纶和乌古斯使团在燕周都城的谈判陷入“激烈斗争”中,互不退让,两国前线军中的气氛也要营造紧绷,显露出——两国的同盟有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争端而合作破裂,至少会有裂痕产生。
这种烟幕能迷惑住欧罗顿和大食最好,纵然不能迷惑,也要让他们生出大唐和乌古斯的同盟不稳的感觉。
清晨的风拂过她鼻端,清新又寒凉,令人精神一振。
李毓祯抬头望向天边。
天光已经亮了,天边被朝日映出朱紫橙红的彩霞。
又是新的一天。
……
第三四四章 将要倒霉() 
八月下旬天气愈凉,清晨的风清新又寒凉。
沈清猗用完早膳走到廊上,便见道侍松音拿着一封信函从院外进来,上廊禀道:“道师,从道门转过来的信。”
沈清猗微讶,伸手接过信。
信函上的笔迹熟悉,字体清秀平和,娴静婉丽。
是魏子静的信。
沈清猗微挑了下眉梢。
这几年魏子静虽然和她有书信往来,但并不是那么密切,这封信是魏子静的信,还是萧琮的信?
打从萧琮知道她与萧琰定情后,萧琮给沈清猗的信就多是魏子静代笔,虽然萧氏还没承认她与萧琰的关系,但是萧琮已然将她视作自己妹妹的未婚妻室,很自觉的避嫌。
沈清猗直觉这封信是与萧琰有关。
她心口陡然紧缩,是有……不好的消息?
急步到书房将信拆了。
一目十行览过,心口一松的同时,眸色冷冽之极。
她就知道!
萧琰遇上了慕容绝,就没有好的!
一时咬牙气痛,一时又心疼。
萧琰若是慕容绝那般冷情冷情的该多好,省得她对谁都那么温柔,尽心尽力,置自己于危境都不顾……
但萧琰若真是那么冷情冷性的,沈清猗又怎会为她动心?……少时教导她也不会那么尽心,又怎会被她一点点渗透心防?
她喜欢她的,恰恰是她的品性纯挚和至情至性啊。
只是……所爱之人太好,也是让人烦恼。
沈清猗轻叹口气,蹙了会眉,又摇头失笑,纵然是烦恼也是甜蜜的烦恼啊……
想起她心都软了。
又哪里能恼得下去?
沈清猗又叹口气,心底的思念再次溢了出来。
冷冽的眉眼已经柔和。
但是……
信中还是要责她:一是不爱惜自己,让关心她的人为她心疼;二是受伤之事竟然还瞒着她,此谓欺妻,大过也……
沈清猗一边写一边冷哼。
一边侍墨的白苏暗底打了个抖。
沈清猗写完信上好封泥,便立即让道侍拿去无量观派人快递,扫了眼书案上的座钟,时辰已经不早了,便起身去内室换了道袍,坐上无量观的马车去帝国医学院继续参加交流会。
已经是九月初五,长安的天气越来越凉了,交流会的热度却是很高。
由于六天前太医署提出的分子药学遭到了与会者的激烈反对,连续争论两日都无果,为不影响后面的议程,太医令便宣布将此议题暂时搁置,继续后面的流程,到最后一日再来总结讨论。于是这几日都是新医药成果的发布会。
这届交流会的成果比上届还多几项,但再多的成果也压不住第一天推出的种痘术,在它耀眼的光环下,其他所有成果都黯然失色,只能说,这届出了成果的医家药师有些“时运不济”。而且与会者心里都存着事,被分子药学这个议题给影响,对这届的新药新治疗方法就没有像往届那般热情。
这十几天的医药学交流会也引起了长安城百姓的关注。
这届交流会的规模虽然比往届更大,但仍属于专业性强的行业会,按说不会引起京城官民百姓的关注,但因为京兆府的公告,京城民众都在关心——交流会开到第几天了?要结束了吧?结束了就可以种痘了吧?虽然大家关注点不对,但也让这个属于医药行业的大会得到了许多额外的关注,就连政事堂的宰相上午碰头时也会提一句交流会,微观医学和分子药学便也进入宰相们眼中。
时间过得很快,十五天的交流会就走到了落幕的一天了。
这是最后一天,也是确定微观医学和分子药学是否列为医学和药学科目的一天。
意识到这是决定性的一天,很多德高望重的大医家痛心疾首的愤慨发言,严厉抨击说,这是对本草医道和本草药学的背离!是对《黄帝内经》和神农氏的背叛!……更多医者和药师群起而攻之,报告厅里都快炸锅了,总之:支持的少,反对的多!当然,保持沉默的也有一部分。
有这么多沉默的人还是因为道门的表态。
之前两天争论的时候,沈清猗都只是静静听着一句话也没说。这是情理之中的考虑,药殿如果一说话,其他人说话恐怕就没用了?太医署这个官方权威加上药殿这个在野权威,谁还能抵抗?“权威”有时不仅指专业,还指有权有威。这对于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