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荣宠之路》第279章


“是,夫人,”言林应了一声,大步走上前。
过了一会儿,言林重新走回来:“回夫人,前面有一对老夫妻饿晕过去了。”
宁仪韵蹙了下眉:“饿晕了?”
言林说道:“正是,饿晕了,倒在路中间,所以来了很多行人围着看。
现在两人已经醒来,江宁府衙的人也来了。几个衙役把这两人扶到路边了。
夫人,人群应该很快会散的。”
说话之间,人群便渐渐散开了。
人群散开,宁仪韵才看清前面的景象。
几个穿着公服的衙役把一对老人搀扶到路边。
随后几个衙役便离开了,留下两个老人坐在路边的青石板上,有气无力,唉声叹气。
宁仪韵叹了一口气,提步走到两位老人面前,她从腰包里取出一锭银子,递给这对老夫妻:“两位,先用这银子买些粮食吃。”
乔安龄是现任的两江总督,用这个时代的话说起来,就是江南的父母官。对于江南的百姓,乔安龄的肩上是有责任的,宁仪韵也不能袖手旁观。
老夫妻对视了一眼,随后,老丈伸出布满皱纹和斑点的手,接过这一锭银子。
接过银子,他立刻跪下:“谢谢,谢谢,您是好人啊,好人啊。”
宁仪韵弯腰,将老丈扶起:“老人家,您跪我,可是要折煞我了,您快起来。”
老丈年纪大了,又因为饿了许久,没什么力气,颤颤巍巍站了起来:“夫人,谢谢您,您,真是好人啊,您是哪家的夫人,我给您立个长生位。”
宁仪韵摆摆手:“不必了,两位是因为现在的粮价贵,所以才”
“唉,”老丈一叹,将手里的一锭银子放到了老妇手里,让她收好。
“就是因为这粮食的价格,”老丈又叹了一口气,“从前,我们老两口赚的银子还勉强可以度日,现在粮食价格那么高,我们赚的钱啊,已经不够买粮食了,刚开始每日还能吃上两顿饭,现在啊,每日只能吃一顿饭了
本来以为新任的两江总督上任,能管管这粮价,没想到这粮价反而是一日比”
老丈话没说完,他身边的老妇扯了扯他的衣衫,向他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再继续说下去。
老丈看了一眼宁仪韵,不再继续说,只又叹了一口气:“唉。”
宁仪韵轻声安慰:“两位老人家别担心,这粮价很快就会降下来的。”
老丈摇摇头,似乎根本不相信宁仪韵所说的话。
回到总督府,宁仪韵在总督府的书房里找到了乔安龄。
“回来了?逛了一天累不累?”乔安龄道,“快坐下歇会,我命人一会儿摆饭。”
宁仪韵坐下来,抬头道:“吃饭倒是不急,粮铺准备的如何了?”
乔安龄给宁仪韵倒了杯茶:“喝口水,粮铺今日已经准备妥当了。”
宁仪韵心中一喜:“准备好了,那我又可以开始做生意了,以前做棋馆生意,现在做粮食生意。”
乔安龄笑道:“以前你是京城三家棋馆的东家,现在要成了江南最大的粮铺的东家。”
宁仪韵桃花眼微眯着笑:“可惜这最大的粮铺是个临时的,我这东家也是临时的。
等事了之后,我的棋馆还是要在江宁城里开出来的。”
“好,”乔安龄说道,凑过去低声道,“到时候,夫人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为夫。”
“恩,棋馆事情还早,还是合计合计咱们这个粮铺的事情,”宁仪韵抵住乔安龄凑过来的胸口。
“恩,好,”乔安龄勾唇笑道。
“那些屯粮的商户,既然敢囤积粮食,就要做好血本无归的打算,”宁仪韵笑眯眯。
——
江宁城最热闹的街市,最中心的位置,一座五层高的商铺今日开张。
在高耸的屋檐下,有一副巨大的匾额,匾额上写着“宁氏粮铺”四个工工整整的巨大楷书。
从五层楼的地方伸出了一面旗子,旗子幅面巨大,普通棋招的五倍之大,旗子上只写了一个字“粮”。
大门口“噼噼啪啪”的鞭炮爆竹声震天响,从街头一直到街尾都可以听到。
街市上人不多,不过每个人都被这五层楼的新铺子吸引。
“这间五层楼的铺子是卖什么的?今儿新开张的?”
“是啊,今儿新开张的,这鞭炮声从早上起就开始响了,陆陆续续到现在都没有停。看上去好像是家粮铺。”
“粮铺,不应该吧?哪家粮铺有那么大店面,是酒楼还差不多。”
“看样子真是粮铺,不过谁家的粮铺要那么大?”
“不晓得,去看看。”
众人进了宁氏粮铺,见这五层大店面果然是卖粮食的。
一楼卖粮食,二楼三楼卖粮食。
四楼卖粮食,五楼还是卖粮食。
第254章 该走下一步了() 
“三爷,市面上出事了。”
吕三爷睨了一眼管家:“你年纪也不小了,做什么慌里慌张的?”
秋日的天气,管家的额头却是沁出了一层汗,听到吕三爷责备,没有镇定下来,神色反而更加紧张:“三爷,真的出事了?”
吕三爷端起茶杯:“究竟是什么事?值得你这幅样子?”
“今儿一早,街市上开了一家新的粮铺,”管家急道。
“新的粮铺?是不是哪家商户觉得现在卖粮食赚得多,所以新开了粮铺,”吕三爷喝了口茶,嘲讽一笑,“也是,现在粮价,一日比一日高,今日收了粮食,明日就可用更高的价格卖出去,睡在枕头上就能赚银子,只要他能收购的到。
有商户新开铺子卖粮食,也在意料之中,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吕三爷抬起头,淡淡问道:“是谁家新开的粮铺的啊?”
“三爷,是定安侯夫人新开的粮铺,”管家道。
吕三爷疏懒的神情顿时一凝:“是她,定安侯夫人?
怎么回事?”
管家道:“定安侯夫人开了家粮铺,取名为宁氏粮铺,铺面极大,五层楼的,而且粮食的卖价,极为便宜,比市面上的粮价低的多,差不多是粮食上涨之前的价格。”
“什么?”吕三爷一惊,几乎打翻了手里的茶杯,“低价卖粮?”
“是的,三爷,”管家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
吕三爷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屋子走了几步:“呵,他们想的倒是简单,整个江南的粮商都在抬高粮价,多少商户人家,压上全部的家财,囤积粮食。”
吕三爷眼眸中划过阴狠:“想要把江南的粮价降下来,也要看看粮商答不答应,也要看看江南大大小小花了银子,囤了粮食的商户答不答应。”
“三爷,这宁氏粮铺,我们怎么办?”管家问道,“要不要用些手段”
吕三爷垂眸思索片刻,摆手道:“宁氏粮铺是总督夫人开的铺子,我们想用手段,也没这么容易。何况”
他冷笑一声:“江南的粮价关系到大小粮商的身家性命,粮价若是真的跌到原来的价格,江南不知有多少粮商要倾家荡产。
为了自己的身家,江南的大小商家定然会死咬着粮价,囤着粮食不放。
江南的粮商因为粮价会联合在一起,形成一块铁板,共同抵抗总督府。
定安侯想要把市面上的粮价降下来,怎么可能?
我们什么都不用做。”
“是,三爷,还是三爷英明,”管家说道。
吕三爷随意一笑:“你也不用挑好听的讲,你我主仆多年,这马屁就不拍了,以后遇事沉着一点,不要慌慌张张的。”
“是,三爷,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做。”管家应道。
“恩,”吕三爷轻摇了一下脑袋,“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定安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些粮食卖。呵呵,我就不信定安侯能弄来多少粮食,能和整个江南大大小小粮商加起来的囤货量相抗衡。
宁氏粮铺?等宁氏粮铺的存粮卖完之后,我们就可以接着抬过价格。”
“好,小人知晓,”管家说道。
——
街市上,宁氏粮铺门前排起了长龙。
这长龙的秩序并不好,有时因为插队发生争执,有时会发生抢粮食买的状况。
宁仪韵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娥眉微微蹙了起来,她招来一个管事,吩咐道:“将铺子里所有存放粮食的库房门打开,让进进出出的百姓都看到我们铺子的库房里,到底有多少粮食。”
“是。”
宁氏粮铺总共五层,每层都有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