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荣宠之路》第241章


一片地方,居住的百姓只有这么多,如果在附近再建立一座棋馆,新的棋馆,便不会再有多少客人。”
“恩,”宁仪韵赞赏道,“言之有理,倒底做了这么久端王管事了。”
戚初九正色道:“都是东家栽培的好。”
宁仪韵摇摇手:“是你自己用心。”
她接着道:“初九,你说的不错,如果再在附近建一座棋馆,我们便会面临客源不足的情况。
建在城北就不同了,城北有大片的民居,有民居,便是有客源。
城北客源丰富,我们就去那里开发。”
“好,”苏承庭道,“还是用珍珑棋馆的牌子吧。”
宁仪韵浅笑道:“当然是用珍珑棋馆的牌子。
除了牌子以外,和中常分馆一样,里面的摆设装束,都要和隆升街老馆的一样。
要让人不用看店招匾额一进屋子,就知道这里是珍珑棋馆的分馆。”
苏承庭说道:“嗳,嗳,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之前,这法子用在中常分馆上,就是极好的,现在用在新馆也一定有用。”
“隆升街老馆,中常分馆,和新馆一样的招牌,一样的装饰,在京城宛如三组之鼎。”宁仪韵说到,“除了这些以外,每年也要举办两次围棋大比,作为分塞馆,选出前三。这其三和另外两家棋馆的前三再决一胜负。”
梅香雪赞叹道:“仪韵,看来很快整个京城都会知道我们珍珑棋馆,围棋大比到时候,就更加热闹。”
“恩,日后,我们珍珑棋馆的围棋大比将会是大楚声势最浩大,也是最权威最专业的围棋大比。”
宁仪韵浅浅一笑:“珍珑棋馆也会成为全京城下围棋的人心中的圣地。”
“东家,城北挺大的,我们具体把新分馆建在哪里?”戚初九说道。
宁仪韵道:“具体定在哪里,要实地考察才行,看地图是看不出的。
我们先实地考察,把具体的选址定下来,定下来之后装修棋馆。”
“好,”苏承庭说道,“那从明儿开始,我就去城北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戚初九说道:“苏掌柜,我也去。我从北往南找,您从南往北找,我们总能找到合适的地方。”
几人在雅间里,就开新棋馆的事情讨论了许久,又对初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四人小会开完之后,宁仪韵便回了离开雅间,回了棋馆内院自己的屋子。
“仪韵,你在屋子里啊?”
宁仪韵刚回屋子没多久,就听到苏芝如在门口喊她。
“娘,我在屋子里啊,没有锁住,娘,你推门进来便是。”宁仪韵向门口喊道。苏芝如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沓纸:“仪韵,瞧瞧,我给你带了什么来?”
“娘,是什么?”宁仪韵迎上去,探头看苏芝如手里的宣旨。
苏芝如递给宁仪韵看:“你看,都是嫁衣的样子。”
“这些都是嫁衣的样子啊,这么多。”宁仪韵接过来,翻看起来。
“是啊,你和定安侯的婚期定在今年的秋季,现在已经要入夏了,嫁衣当然要准备起来了,”苏芝如说道,“原本啊,这嫁衣应该是出嫁的新娘子自己绣的,不过你这女红”
宁仪韵呵呵笑了起来:“我这女红还是算了吧,真的让我给自居做嫁衣,这做出来的嫁衣,不是丢人现眼么?娘,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啊?”
苏芝如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姑娘家的,谁不会制衣裳啊,你呀,还有脸说。”
宁仪韵陪着笑:“娘教训的是,这是哪里来的嫁衣样子。”
“我去了京城里最好最有名的绣房,容绣坊,请里头最好的裁缝给你做嫁衣,最好的绣娘给你绣花。”苏芝如道。
“这么许多”最“,我这嫁衣一定是最好看色,娘,待我真好,”宁仪韵说道。
苏芝如道:“嫁人是大事,一点一滴都马虎不得,嫁衣这样重要的事情更加马虎不得,再说,我们现在又不差银子,嫁衣自然能做好的,就做好的。”
“好,娘想的周到,我都听娘的,”宁仪韵说道。
“等裁缝和绣娘做好嫁衣之后,你最后再缝上两针,就当是你自己也亲自动过手了。”苏芝如说道。
“那我到是占了便宜了,”宁仪韵笑道。
“好了,别贫嘴了,来看看这些嫁衣样子,有没有喜欢的,这些嫁衣样子是容绣坊的绣娘给我的,让我拿来给你选选的,”苏芝如说道。“我看看,”宁仪韵说罢,拿着这些嫁衣样子,坐到桌子前,一张一张看起来。
宁仪韵虽然不会绣花制衣服,但审美还是不错的,这些嫁衣样子,繁复华丽,穿起来一定高贵雍容。
她喜欢漂亮衣服,便绕有兴趣的看起嫁衣样子来。
嫁衣样子都很好看,看得宁仪韵心情十分欢畅。
但是这些嫁衣样子,似乎又少了什么。
宁仪韵想了想,这些嫁衣样子,华贵是华贵,雍容是雍容,就是太宽大了,不是很显身材
脑中一个念头闪过:“娘,你等等,我画几个嫁衣样子给你看看。”
宁仪韵提起毛笔,蘸了墨,刷刷的给画了几个草图。她把自己画的嫁衣样子给苏芝如看,苏芝如的回复不是“惊世骇俗”,就是“伤风败俗”。
“仪韵,别胡闹了,婚嫁是终身大事,你万不能穿成这样上花轿,恁地让旁人笑话一辈子。”
宁仪韵叹了一口,想想苏芝如讲的话,也有道理。她想把前世的见到的婚纱旗袍弄到这个时代来,对这个时代来说,确实不是倾世骇俗,就是伤风败俗。
罢了,宁仪韵垂头丧气。
转眼,她桃花眼又迸出神采,她嘿嘿一笑:“娘,穿在里头的就没有管是惊世骇俗,还是伤风败俗了吧。”
第210章 他会不会来() 
苏芝如怔了怔:“里头穿的衣服?”
宁仪韵嘴角上扬:“娘,那容绣坊在哪里啊?我去找那里的绣娘。”
“你找那里的绣娘做什么?”苏芝如问道。
“做些别的衣裳,”宁仪韵说道。
“那这嫁衣样子”苏芝如看着宁仪韵手里的嫁衣样子,迟疑道。
“这些嫁衣样子都不错,不急,左右要等秋天才大婚,等我好好看看,选一件心仪的,再让容绣坊做,”宁仪韵说道。
“也不能耽搁太久,制好一件嫁衣,也需要一些时日的,”苏芝如嘱咐道,“别耽误了婚期。”
“知道了,娘。
娘,那蓉绣坊在什么地方啊?”
宁仪韵从苏芝如那里问到了容绣坊的地址,第二日一早便去了一次容绣房,找到蓉绣坊最好的绣娘,花了许多银子,定制了一些衣物。
都要用大红绸缎制,制的不是穿在外头的嫁衣,而是穿在里头的贴身衣物。
这些衣物的样子,是宁仪韵前一天晚上就着灯火连夜画出来的。
款式有些不可描述。
当容绣房的绣娘知道这些衣物的用处和穿法时,羞的面红耳赤。
但是看在宁仪韵给的银子多的份上,绣娘还是答应给制了。
——
定安侯府,书房。
书案上叠着厚厚一沓大红的帖子。
乔安龄握着一杆上好的狼毫,一张一张写着帖子,修长的手握着笔杆,笔走游龙。
写完一张,放到一边,再写下一张。
“侯爷,”书房门口传来宋修书的声音。
乔安龄头也不抬:“进来。”
宋修书走进书房:“侯爷。”
“恩,”乔安龄继续埋头写着帖子。
宋修书看了一眼书案摆着的厚厚一沓大红帖子:“侯爷,这是写帖子”
“恩,喜帖。”乔安龄写完一张帖子,抬头看了看宋修书,又拿来另一张空白红帖,低头写起来。
“这么多喜帖,侯爷打算都亲自写”宋修书讶异的问道。
“也不算太多,怎么了?”乔安龄抬头道。
“无事,”宋修书说道,“我记得侯爷大婚是定在秋季,现在才刚刚入夏”
“早些写好,早些发出去,也好让人有所准备,免得到时候来不及安排事务,因为有旁的事情,无法参加我的婚宴。”乔安龄淡淡道。
宋修书心中腹诽,你定安侯的婚宴,谁敢找借口推托不来。再说,整个朝堂的官员都巴不得能来参加婚宴,谁又会放弃这个和定安侯套近乎的机会。
秋天婚宴,夏天就发喜帖,实在是太早,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多中意这门婚事。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