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仙剑奇侠传》第130章


现。
其实很简单,凡人的智慧大多数没有用在需要的地方上,而是将这些让所有外族都妒忌的智慧用在利益纠纷上面。
不想着怎么自己去强大去弥补自身各方面的不足,总想着怎么去蚕食同类,吞并同类,奴役同类,来彰显自身比其他同类的高贵。
掌权者看不起同类而尊崇外族,自视高同类一等,低外族一头。如果说打压同类是为了剔除那些害群之马,尊崇外族是为了让对方麻痹大意,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外族的文化,摸透外族的不足,以达到超越外族的目的,那这些正是智慧的体现。
但是这些人并没有这样做,打压同类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彰显尊贵。尊崇外族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非为了种族的繁华昌盛。把无与伦比的智慧用在这种地方上,实乃对大地之母女娲娘娘的一种侮辱。
魔族不管怎么神秘,踪迹不明,只要有心去寻找总会找得到,魔尊再是强大,也不过是一个人。蜀山历代七宫或许一个人比不上魔尊,但他们有七个人,如果对付不了魔尊那蜀山在百年之前已然覆灭。龙皇敖广修为也不低,比之魔尊孰高孰低没有人知道,但是能够带领龙族屹立神州大陆三大势力之一,其修为绝对不会在魔尊之下。那为什么凡人不主动出手去降服这些外族呢,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利益二字,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出手。因为第一个出手的必定会元气大伤,能够得到多少好处不说,最后还有可能被同伴调转势头,背后插刀,最终的结果便是被吞并。大义凛然的蜀山是如此,不谙世事的大悲寺是如此,其他门派也是如此,不到生死存亡之际绝对不会团结在一起。
第一百七十五章 落幕() 
蜀山托大悲寺出山寻找李修缘等人的高僧,终于在消灭天命教第十五日之后来到建业城。
如今的建业城已经恢复了以往那般繁荣,车水马龙,街道拥挤,大人们种地耕田,走商卖艺。孩童河边打闹,欢声笑语,一片祥和,欣欣向荣,丝毫没有因为前翻袭击而离开建业城远走他方。
凡人就是这样愚昧无知,危险的时候会害怕,不知所措。安全的时候只徒享乐,无忧无虑,这也是外族看不起凡人的另外一个原因。
古人曾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这个道理。生活在内忧外患的地方上,往往能激发人的求生本能,使其不断进步,强大。一旦稳定了,安全了,人便忘了过去的艰辛,只徒享乐,直到有人打破这份平静,欢乐,才会记起要反抗。
这天,城门外聚集了许多人,年轻的背上挎剑,手提包裹,年长的秃顶无发,手持金杖,不用猜想,这行人正是李修缘等人。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筵席,老夫此次下山时日良多,也该回去了,承蒙各位师侄多日来悉心照料,老夫的伤势已经基本痊愈,老夫谢谢各位了。”空明双手合佛,微微朝李修缘等人行了一礼。
空明的辈分比在场的所有人都要高,加上两次仗义出手,险些丧命,李修缘等人照料其伤势至痊愈本就是应该的。这下哪里敢受长辈如此大的礼,常逸快步上前一把托住空明的双手,连声说道“师叔使不得,使不得,折煞我等小辈了,师叔此次仗义出手,我们几位师兄弟还没来得及感谢,如今岂敢再受师叔这般大礼。”
“大师兄说的对,承蒙师叔两次出手,我与天若才有活命的机会,若不是师门有要是急召我等回去,我必定与大师兄以及天若登门拜谢师叔的救命之恩。”李修缘也站了出来,朝空明微微行了一礼。
“呵呵,几位师侄客气了,大家即为正道,立志降妖除魔,保天下太平,那我们便如同一家人。常言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亲人有难,我们岂能袖手旁观,师兄你说对不对。”空明转身朝另外一名秃顶老者微微笑了笑。
“师兄说的不错,些许小事,各位师侄不必如此挂念了。”接着这名秃顶老者转身又朝赵天若说道“赵师侄,天资聪慧,实乃百年难遇的奇才,但你手中的那柄剑似乎非同寻常,需好生使用,日后大成之际,切莫一时糊涂,迷失心智铸成大错,切记,切记阿尼陀佛。”
赵天若不解,当日师尊见到此剑也是大为失态,心想,如今大悲寺高僧又这样说,想来一定知道些什么。旋即,上前行礼,问道“小侄愚钝,着实不知这剑藏着什么秘密,还请师叔赐教。”
一旁的常逸好像生怕赵天若知道什么一般,连忙上前挡在其身前,拱手说道“空衍师叔的教导,常逸日后一定督促我这小师弟谨记。常逸有一事不明,传闻仙翎族在数千年前已然消亡,为何如今会突然出现,小侄着实参悟不透,还请两位师叔教诲。”
空明、空衍两人对视一眼,沉默了好一会,后者这才忧心说道“仙翎族乃上古种族,老夫着实不知,但其突然重现人间只怕事情不会那么简单。近年来魔族蠢蠢欲动,一直在我凡间四处寻找心存邪念之妖魔,老夫担心这当中会跟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有所关联。”空衍深深的叹了口气,旋即又说道“只怕这凡间安稳不了多久了,常师侄回去之后需将仙翎族现世一事重点提及,并提醒太清掌门不管发生任何事皆不能离开蜀山,一定要好生守护妖神大阵。如若需要帮助,我大悲寺必定会倾全寺之力与蜀山共进退,共保苍生太平。”
“小侄明白。”常逸自觉空衍话中有话,虽然不知道对方在暗示什么,但肯定没好事,既然他不愿意说出来常逸也不便追问下去,拱手深深朝空衍两人行了一礼,以示感谢。
“各位师侄,我们也该回去了,此番回蜀山路途遥远,珍重。”空明、空衍两人同时双手合佛,朝众人施以佛礼,旋即一前一后离去。
“两位师叔保重。”众蜀山弟子齐声喊道,皆双手合佛,朝远去的空明、空衍鞠躬行礼,待两人身影完全消失之后这才御剑离去,望西面而行。
这时城楼上走出一道妖娆身影,秀眉紧皱,眼神复杂,目视李修缘远去的方向好一阵子,旋即银牙一咬,狠声自言道“你的命是我的,岂能让你就这样离去。”话毕,张开背上一对雪白的翅膀腾空追去。
“师兄你观那姓赵的小子如何。”建业城不远处官道之上两名秃顶老者缓缓而行,一身红色袈裟十分显眼,手中金色权杖在朝阳的照耀下金光闪烁,煞是好看。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离开建业城的空明、空衍两位大师。
“天纵奇才,百年难得,我不如其也。”那名老者幽幽叹了口气,羡慕之心尽在言语之中。
“是啊,蜀山当真是人杰地灵,只是那把剑居然会选上他,当日初见,我几近以为二十八年前那人复活了,他们真的太像了,只怕日后悲剧会重蹈覆辙。”
“师弟所虑不无道理,常师侄不让老夫言明当年之事,想来是蜀山有意不想让这事传到小辈耳中,老夫也不好越位点醒。只希望悲剧不会重演吧,如此奇才他日当真误入歧途,实乃让人惋惜。”
言到此处,两人皆独自叹气,不再出言,神色之中尽显惋惜之意,似乎在赵天若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但有因为门阀缘故不能向其点名,实属无奈。
第一百七十六章 飞来横祸() 
“我大悲寺虽立寺千余年,盛名远播,但无奈佛法戒律甚多,不是人人都可以敛身清修。有才志士宁愿费尽心思入到各门派之下碌碌无为,也不愿意拜我大悲寺门下,唉,这门阀之见,不知毁了多少有才志士。”一声长叹,道尽了空明对世事的无奈与惋惜。
其实凡人也好,修仙者也好,皆逃不过当年世俗前朝末帝说过的一句话。外战可以输,无非割地赔款,称臣纳贡;内战必须赢,事关江山社稷,自身利益。人总是自私的,与其让同道强大威胁到自身地位,不如自损己身打压同道,以确保自身地位。
各大门派也是如此,宁愿把修仙炼道的好苗子烂在门下,也不愿意放其出山到各派修习功法。蜀山闻名于天下的是外功并非内功,而大悲寺恰恰相反,佛法主旨在于修心,其次才是修仙。虽近年来蜀山一直极力将修心养性放在首位,但历代传统岂是说变就能变。以赵天若急躁的性格,如若能到大悲寺潜心修佛数年,那其成就必定会高于现今,虽说修为不一定能够比现下出色,但一定能够削减其心中的仇恨,使其免于误入歧途的可能。只可惜如蜀山这等闻名天下的大宗派,也逃脱不了世俗门阀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