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有三千虎贲》第274章


击将是致命的。那么也就等于说,以色列取得了自保的砝码,至少不像现在一样,随时都可能被四方吞并。
李不凡不是没有想过这点,可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诱惑。因为在他看来,即使他承受了印度的难民的压力饮马中东,只怕也很难从以色列获得多大的帮助,因为一色了更本就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和中方合作,也不可能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毕竟犹太人无数的财团的财富都在西方。
李不凡笑了笑道:“我承认这的确是个好机会,但是形势有变化,我们也有我们的计划。”
鲍尔万分惋惜心痛地道:“实在是太遗憾了。”他可不敢在李不凡面前指责李不凡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战略,既然李不凡这么做,那自然是有自己的计划的。他甚至在想,也许这个世界没有那个军事家或者将军敢在军事上和李不凡比肩的。
吴敌突然笑道:“鲍尔先生,您来这里,不单单是为了这件事情吧?”
鲍尔认真地道:“当然。总司令阁下,我们得到一个非常危险而且不好的消息,听说由于南亚大战的失利,西方联军损失惨重,为此美国在联合会议上提出了对中国实用化学武器的建议。”
李不凡和吴敌大吃一惊,对方一眼,李不凡沉声道:“果然不出大军师所料啊。这帮西方蛮夷砸狗急跳墙之下,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顿了顿,问道,“结果怎么样了?”
鲍尔正色道:“英法为首的欧洲各国表示反对,因为他们不能确定中国是否也拥有化学武器。万一中国也拥有大规模的制造化学武器的能力,那么整个战争可能都会变成化学武器战争,那将是一场世界浩劫。而且根据我们的消息,贵国似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因为联军发现贵国在向前线输送一批防毒面军,贵国既然有了这个准备,那也很可能拥有化学武器。尤其是总司令是参加过欧战的,根据英法的分析,他们认为总司令一定会投入人力物力来生产化学武器。”
吴敌傲然道:“老大,你看我猜得没错吧。这帮杂碎真的敢使用化学武器的。”顿了顿又对鲍尔道,“我国的确有生产化学武器,如果西方联军敢使用的话,那我们奉陪到底。”
鲍尔松了口气道:“贵国有那就最好不过。这种武器使用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我希望贵国能将拥有化学武器的消息传递给西方,免得西方世界使用这种惨无人道的武器。”
李不凡点点头道:“您的建议我会考虑。”
鲍尔松了口气,迟疑一下问道:“总司令阁下,贵国之所以放弃进攻印度的大好机会,是不是因为北方的苏俄?”
李不凡苦笑道:“可以这么说。苏俄的‘贝加尔军事演习’让我们北方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鲍尔皱眉道:“可是,我不明白,贵国在东南亚依然有四百万左右的兵力,要抽调部分兵力攻占印度依然是轻而易举的。可是贵国没有这么做,反而是摆出了防守的姿态。”
李不凡叹息一声道:“您是不了解我中国的国情,我们地址薄,发展时间段,工业能力有限。实不相瞒,南亚大战基本消耗了我们储备的战略物资,而且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有可能在北方和苏俄发生冲突、乃至战争,我们就不得不放弃夺取印度的机会,否则如果我们苏俄爆发战争,而在印度方面联军又增兵印度和我军陷入消耗战,我国的火力将无法承受两面作战的消耗,极可能导致最后的失败。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鲍尔沉重地点点头。
可吴敌却为李不凡的睁眼说瞎话震得目瞪口呆,其实李不凡真正的的原因哪里是这个,这让他不得不佩服政客的无耻,演技简直就是影帝级别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52、压力() 
克里姆林宫变得异常的忙碌,所有人都行色匆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北上的两百万大军不断的在东北集结,中国的空军机群也不断的北迁,侦察机更是肆无忌惮的突破苏俄的领空进行侦查,中苏边境的中国国防军已经进入战备状态。
斯大林看着沙盘脸色极其的难看,转身对雅戈达喝道:“莫洛夫同志那边有什么进展?”
雅戈达道:“没有进展。中**方领袖李不凡一直没有接见他,中国外交部依然一口咬定那是‘演习’。”
“见鬼的演习。”斯大林愤怒地咆哮,他要是相信两百万大军在战争期间调动是演习,那就白痴。胸膛因为怒火而不断的起伏,他努力使自己平息一些,,问道,“中国方面还有没有什么动静?”
雅戈达正色道:“有的。中国已经在向新疆方面加派两个集团军,这是新组建的集团军,装备的是英军制式装备。他们的火车可以直接抵达玉门,就是这里。”雅戈达用手指向沙盘上的方向,顿了顿道,“随后他们会徒步行军进入新疆,中国人进入新疆的公路已经基本完成,他们的物资将可以通过汽车快速进入。而且中国人在玉门有开发一个油田,目前的年产量大约在二三十万吨,还有酒泉钢铁厂,并设置了一个中小型的兵工厂。”
斯大林的脸色更加难看,沉声道:“中小型的兵工厂?有了这个基础,如果中国人要发动战争,他们完全可以快速迁移设备,将这个兵工厂弹药生产规模扩大,最大限度的减轻后勤补给压力。”
雅戈达正色道:“是的。从贝利亚取得的消息来看,中国人在酒泉玉门一带形成一个重工业基地,有着各种金属的冶炼和开发,完全能支撑一个兵工厂一切的金属用度。哪怕是生产飞机坦克都没有问题。我们中亚方面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中国这两个集团军如果抵达新疆,那么中国在新疆的兵力就达到五十万左右,而且还另有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也有近二十万人。总兵力近七十万。”
斯大林目中杀气升腾,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道:“其他方面有动静吗?”
雅戈达点头道:“中国也同时向蒙古方面增加两个新组建的集团军,不过他们的铁路进展较为缓慢。为此基本是徒步行军,但是他们的物资据调查配备了三千辆东风汽车运输。这么一来,在库伦…买卖城一线的中国国防军兵力将会超过五十万。最主要的还是东北,中国人北上的两百万精锐几乎都是开往东北,而且似乎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之间似乎在大力的开发油田,并命名为大庆油田。这里也同样有中国新组建的三个集团军。如果加上原有驻军,中国仅仅在东北亚的兵力就接近三百万。”
压力,就如一座座大山一样的压下来,苏俄最高军事委员会内高层都一个个脸色铁青。
中国把人多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加上在远东方面中方的交通便利,轻轻松松就能扩军。原本中国还要受到军工的限制,可李不凡一系列策划的战役。歼灭了西方联军五六百万大军,缴获的物资不计其数,能让中国轻松的大规模扩军,虽然不是中方的制式装备,可是英法美的制式装备比苏俄此时的装备也只强不弱,更要命的是,英法美为首的西方联军财大气粗,给部队准备的物资多。为此被中方缴获也多,短时间中方完全不必担心物资,而且中国之前有太多的杂牌军火,能生产各种弹药,也能有一定的自给。
托洛斯基沉声道:“看来‘贝加尔演习’真的是触痛了中国人的神经,他们甚至放弃了攻占印度的最佳时机北上。如果处理不好,那么战争将一发不可收拾。”
布柳赫尔脸色极其难看地道:“我们不能和中国人打这一仗。姑且不论胜负。可不管怎么样只要战争爆发,得利的都是西方帝国主义。”
斯大林沉声道:“可中国的军事完全是李不凡一手遮天,莫洛夫同志连他的面都见不到,我们更本就没办法和中国人沟通。”
托洛斯基道:“我相信李不凡对于莫洛夫同志在南京的行动是了解的。他应该知道我们想化解这场纠纷,但是他没有看见我们的诚意,因为我们也同样一直在向东西伯利亚调集部队。”
斯大林冷哼一声道:“中国人在向东北亚集结几百万大军,如果我们不向东西伯利亚调集部队,而敌人发动进攻,那我们将更本没有还手之力。”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
这话一点都没错,兵力调动就跟军备竞赛类似,而且更加致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