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有三千虎贲》第226章


卡尔叹息道:“中国的兵法的确是好东西,可再好的东西也要有人会用,运用得好不好是关键。就算给你一把机枪,你不会用,那有什么用?还不如给你一把你会用的手枪。中国人的兵法实在是太狠毒了,太可怕了,那是利用了大自然的伟力,更本就不是渺小的人力所能抗拒的。”
纳森点点头道:“是啊。不过限制实在是太多了,李不凡用了一系列的手段来掩饰了他的谋略杀手锏,中国人的军队为此一直打到了印度中部,谁会想到一两千公里外的陷阱是为他们准备的?中国人洗劫了印度的财富,所有人都以为中国人攻进印度是为了抢钱。可没想到这一切都是为了转移视线,为了确保成功,中国人还一度假装在藏南河…蒂斯达河一线防守。三大步骤,一个出错,整个计划都可能破产。”
卡尔感慨万千,苦笑道:“是啊。如果不是联军分兵,只怕损失会更加惨重,这场会战甚至已经基本结束。”
他们当然不知道,其实李不凡是真心不希望列强分兵,可当时的情形却由不得李不凡。如果当时李不凡不分兵,而列强却分兵攻击缅甸,乃至向北攻占密支那,那后果不堪设想。就算密支那一带坚守住,可如果列强一路向东进攻,打进中南半岛,甚至攻占马来半岛,那南洋诸岛形势也将不堪设想。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李不凡当然想一场洪水把列强两百多万大军一举干掉,多省事啊。中国不得不分兵,可中方的分兵也同样迫使列强联军不得不分兵,这简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纳森叹息道:“霞飞在缅甸的百万联军只怕也支撑不了几天就要投降。当时我国被要求参与后勤运输,我们都知道,那里出现了粮食危机。缅甸方面只抵达第一批粮食,够用十五天,而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天,第二批粮食现在还没过藏南河。中国的精锐部队正在快速向孟加拉一带穿插,以切点缅甸方面联军的后路,一旦成功,霞飞的百万大军将陷入重重包围。如果粮食充沛,他们还可以凭借百万大军坚守待援。可没有吃的,他们怎么坚守?不想被饿死,只有投降。”
“厉害啊,太厉害了。”卡尔对于中**队的战术谋略的运用惊叹不已,甚至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他们不是军人,可是商场如战场,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几乎是一通百通,商场虽然更加诡异,但是却远不如战场凶险。他们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倍感惊心动魄。
纳森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厉害好啊,这就证明我们的策略是对的。我看以目前的战争形势,中国人很快就可以攻克印度,兵锋直指中东,一旦我国和中国人的势力范围接壤,那么我们就能真正的左右逢源,摆脱西方的控制。”
在这一刻,纳森和卡尔分外感觉当初“留条后路”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财富积累到了他们这一地步,已经只剩下一串的数字,他们的追求早已转变为家族的生存,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主。。。
李不凡“共工计划”的成功,阿萨姆邦第二次会战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中国国内那些崇洋媚外的东西在媒体舆论上的叫嚣嘎然而止。
短暂的沉静后,以李不凡一手扶持打造的中央日报为主的媒体迅速出击爆发,胜利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中原大地人们奔走相庆。主战派的声音瞬间淹没了反战的声音,以无数的溢美之词赞扬李不凡的英明决策。
历史典故的“水淹七军”已经不再是传奇,新的记录已经创立,李不凡的“共工计划”一举淹没了西方百万联军,这是何等的大手笔、大战略、大气魄。
国民党党部会议室内,一片鸦雀无声。
孙文、蒋伟人、汪精卫等一干国民党高层其实一直想去质问李不凡,为什么一退再退。可李不凡一直避而不见,居然还跑前线去了。他们只能等,没想到等来了战局的惊天逆转。
“好手段啊,我不如他啊。”孙文深深发出了叹息,哪怕他再自视甚高,眼高手低,也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愧不如。
蒋伟人苦笑道:“我们中国的兵法不是没用,而是之前更本就没有人学得精,用得好。‘挥手间,强虏灰飞烟灭’,李不凡果然神奇,真乃神人啊。”他幻想着李不凡下达这个计划的神情动作,那绝世风采,不由悠然神往。
汪精卫却依然忧虑地道:“就算胜了这一仗,就整体实力而言,西方世界依然占据绝对的优势。我不否认李不凡能力卓绝,领袖群伦,无与伦比,可以一己之力和整个世界抗衡,难啊。”
孙文脸色阴沉了下来,冷哼一声道:“我们有李不凡如此统帅领军,何惧西方,兆铭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看着无比英俊的汪精卫,可内心却无比的失望。
在这一刻,孙文想起李不凡的话——既然头上的辫子已经割了,心里的辫子还留着干什么?
208、丹纳特的反击() 
中国的“共工计划”让整个西方世界国家哀鸿遍野,其无数的小国当初看到中国“溃退”,以为有便宜可以占,都纷纷派出国家常备的精锐部队加入联军,参与这场“世纪讨伐”行动。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人为制造的洪水让他们的精锐灰飞烟灭,粉身碎骨,用悔青了肠子也不足以形容这些小国领导人此刻的心情。
李不凡的形象在西方世界已经被彻底“魔化”,一些无良的小报社为了提高知名度,更是把李不凡描述成为西方神话中的邪恶魔法师,这场战争的惨败,压根就是李不凡施展了恶毒的水系禁咒所致;中国的空军为什么这么厉害?那都是被李不凡加持了风系魔法所致。一时间,整个西方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们惶惶不可终日。
纵观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战争对于军队的打击是如此的彻底,那是毁灭性的。损失百万并不是不可接受,让西方无法接受的是连军官都损失殚尽,西方世界也有几亿人口,发狠之下兵不怕招不到,可优秀的军官哪里那么多?任何一个国家最优秀的军官都是现役军官(整体而言)。
一百五十万大军得有多少连长?一万多个吧。得有多少排长?三五万吧?得有多少班长?十几万吧。得有多少营长、团长、旅长?得有多少优秀的各级参谋?一系列的军官加起来,怎么也得二十来万。一下子哪里去找这么多优秀的军官?
如此多的官兵死无葬身之地。连尸首都找不回来,让欧洲官兵家属哀鸿遍野,本来就反战的欧洲各国差点闹暴动,被弄得焦头烂额,尤其是一些原本不想干却硬去凑热闹的小国政府,当场倒台。
李不凡“共工计划”的恐怖不仅深深打击了西方欧美世界,就是连在北方的红色帝国也被吓到了。
这场战争给斯大林带来的震撼是无法想象的,他才知道原来战争是可以这么打的,是可以以这么小的代价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的,这简直和俄国历史上数次利用严寒对付敌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斯大林乃至整个军委会立即下令让人把中国所有和兵书相关的书籍翻译。他们需要学习。否则他们今后如何面对这样神鬼莫测的对手?别忘了,虽然当时为了破坏西方世界“祸水北引”的计划将远东还给了中国,可他们依然占据了中国大量的领土。现在的中国是如此的强大,如此的可怕。一旦中国和西方帝国主义的战争结束。毫无疑问是绝对不能容忍他们的领土被苏俄占据的。可苏俄有如何能甘心将几百万平方公里领土拱手相让?
“。。。根据我们的情报,就是这样。”雅戈达在一份世界军用地图上讲解着中方和西方联军战争的形势变化和行军路线,当然如此大规模的决战和部队调动。几乎瞒不了人。
斯大林、托洛茨基和几个元帅脸色都非常的难看,布柳赫尔元帅苦涩地道:“中国人穿插包抄的路程几乎比霞飞缅甸方面军少了一半,而且还有一半的路程可以水运运兵,减少体力消耗,霞飞更本就不可能来得及跳出中国人的包围圈。”
托洛茨基叹息道:“霞飞的部队快速穿插想攻占密支那切点中国人的补给线,因为行军过快,补给携带有限,如果补给线源源不断的输送物资,还能勉强支撑战争。可如今直接被切断补给线,能不能突围都是个问题。中国人这手厉害啊。综合目前的情形判断,中国人更本就是引诱霞飞攻击密支那方向,只有把霞飞的主力引诱到缅甸中部,这样霞飞才更本来不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