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破印》第200章


而后楼一个单独房间,徐成在里面端着茶壶,做在那里背诵书籍。十几个学子在一旁记录整理。一些学子边抄边说,“徐哥慢点,跟不上了”。徐成喝一口茶,闭上眼睛一副装13样。
申元来郑家的这十几天,只与大家见过一次。而哪次徐鸿名和徐成都没在。二人第二天专门拜访一次申元,而这时候申元已经去廷尉衙门闯祸去了,这一下子就是十多天。
李天成带申元进了翰林,招呼来徐鸿名和徐成。将申元介绍给二人。徐鸿名顾不得身上全是油墨,上前一下子抱住申元。然后激动的说道“见过公子,”
徐成则盯着申元注视了一会道“徐成问公子一个问题”
申元道“请问”,他在来的时候就听说徐成性格怪异,有些死读书,读死书了。
徐成道“请问公子,什么是道?”
申元脱口而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嘴一张说出前世最标准的回答。
徐成一愣,喃喃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一时间呆住了。
李天成也琢磨了片刻道“先生,这句话好象没有说完”
申元不觉骂自己嘴欠,笑道“这是我曾经在一卷古籍上看到的。这古籍道理深奥,仅五千言,但道尽了世间道理。阐述了一派学说。”
“先生可说一下后面几句?”李天成道。
申元苦笑一下,接着说出道德经前一段“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徐成道“这书我没有读过,我竟然没有读过。我家里竟然没有收藏”。而徐鸿名眼睛已经放光。
李天成道“这几句道理深厚,确实境界非凡。我也没有读过,先生可否刊印出来供天下人读”
申元道“这道是没什么。我说出来你们记录即可”
徐鸿名当即要安排人去记录。李天成喊道“等等,凡是大道之书都必须用青玉书简记录,否则天地不能承载,根本记录不下来。我当修书一封给祖师,让人送来青玉竹简来,先生先默写此书与青玉竹简上。由竹简承载后,才能记录印刷”
申元一愣道“这是为何”
李天成笑道“当年道祖成道后,欲要记录他的理解之道,好传授弟子。但无论在纸上、布上绢上都不能存留。轻者字迹消失或当即焚烧。重者引动山川地震。这天地的规则似乎不允许道之流传。
道祖寻找多年,终于找到了青玉竹做承道载体,制成竹简。用青玉竹简记录所悟之道。然后传于弟子,但那时青玉竹极为难得。道祖的弟子后来发现,只要青玉竹记录一次,即可在其他载体上抄写。道祖的弟子认为,这青玉竹是这天地的灵根。只要在灵根上记录,则这道既被天地认可。则可以其他载体上承受。
后来仲尼圣人感觉学问道理发展及快,这天地间的青玉竹不够使用,在这样下去天地间缺少承载道体之物,那样的话学问不能流传,传承会断绝。于是仲尼圣人在嵩阳山玉竹峰种植青玉竹,才有今天的儒家盛世。”
申元道“原来如此。那麻烦天成兄书信给守仁祖师”
李天成立刻准备书信。书信的开头就是申元说的那一段话“这段话除了前一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外其他的全部隐去。李天成看看申元,申元也愣了。
李天成换了一张纸,这次更加过分。字迹过处不仅隐去,还成了部分烧糊痕迹。李天成道“先生确定这文章是在古迹残片上看见的”
申元挠挠头道“应该、可能、大概是吧”
李天成苦笑道“先生别忽悠我了,这如果在残片上记载,必然能写到纸上。但现在这样,先生也看到了。这字迹根本不显,分明这书卷还没有在这世上面世。这卷书乃先生所做。”
申元苦笑道,“真的不是我”
徐成和徐鸿名在一旁一副不信加鄙视的样子。徐成道“老师,可以用蝉丝道线绢维持一段时间,这时间足够给守仁祖师看到的了。”
李天成道“不错,正是如此。鸿名安排人到太子府一行,太子一会要来这里。让他带蝉丝道线绢来”
徐鸿名应声立刻出去安排。
李天成对申元道“怪不得先生说,你的道不在这里。原来先生早已有了自己的大道之术”
申元心中说这不是我的道“这是道祖他老人家的道。但既然是道祖的道,为何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现世呢。难道这个道祖和前世道祖不是一个人?可能是这样吧”
第180章 姜恒() 
李天成带申元参观了翰林。李天成对申元道“上次先生提出组织学子交流,将交流的文章理解刊印。我们试做了一次,虽然简单,但效果不错。”
“哦”申元看看李天成道“这个要搞好了可不简单啊”
李天成没在意,而是道“学子们在一起讨论学问,共同进步却是不简单的事。”
申元知道李天成没有理解这交流刊印的深层次含义。申元停下对李天成道“天成,可知道什么东西可抵万军,杀人于无形吗?”
李天成道“毒药?”
申元摇摇头道“舆论。众口烁金、积毁消骨。谁控制了舆论,谁才真正控制天下。”
李天成忽的明白了什么。这些人能成道大儒,都是非常聪明人。只是受限于眼光见识,只是差人来指点。李天成对申元道“先生是指将这学子交流办成控制引导天下舆论的刊物”
申元点头道“正是如此,届时你李天成说谁坏话,只要往刊物上一登。那人全家就会被灭了。”
李天成苦笑道“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申元笑道“你不要小看这刊物的威力。只要能印刷天下,天下每个角落都能读到。而且保证是学术上的权威或者能吸引大众。以后这必然可一语杀人”
李天成脑袋上有些冒汗,申元看李天成道“天成兄已经明白这东西的威力了。请天成兄不要紧张,我相信天成您弄好好利用这个利器,因为你心中无私”
李天成道“但如何将刊物运做到整个帝朝?”
申元道“只要定期办好交流,定期刊印天下。而且每一期都有特色,都能吸引学子和天下读书人就行了。至于推广天下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
李天成一愣道“谁是专业人士”
申元哈哈笑道“货通天下的少掌柜姜恒啊。天成兄放心,等一会他看到这个东西后必然会感兴趣的。天成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奸商”
李天成摇摇头,申元又道“你这翰林看起来地方已经不够了。得要扩大地方了”
李天成笑道“我在太学附近有一个大院子。我准备将印刷搬到那里,这里只作为学子聚会和印刷书籍出售的地方”
申元笑道“原来天成早有谋划”
不一会,姜恒进了院子。姜恒见到申元道“见过公子。几个月没见,公子却闯下了赫赫威名。名震帝朝啊”
申元苦笑道“不是闯威名,而是闯祸啊”
姜恒笑道“公子来上京就走丢,然后偶入柳巷邂逅梅儿姑娘已经成为一段佳话。那一句唯有暗香来传唱天下。风流公子已经深入人心了”
申元摸摸头上的汗,心说这称号千万别传到俩小妹那里啊。
李天成道“我们还是进屋内座会,等太子前来。”
三人到了后楼,将徐成摆谱的地方霸占了。徐成只好到院内去了,一边走一边嘟囔“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致理啊”
姜恒看徐成样子道:“这徐公子嘟囔什么呢,似乎在闻书悟道”
李天成哈哈道“正是,是先生的大道。先生只是偶然说了一句,就是我等需要很久领悟的了”
姜恒眼睛闪着小星星道“书在那里,可否借我一观”
李天成道“书还没有记录,需用青玉竹做承载之体。然后方可出书”
“什么”姜恒蹭的站起来道“是道书。公子的道书”
申元苦笑一下点点头。李天成道“五千言的道书,前无古人啊。需要大批的青玉竹简。我一通知太子速带些蝉丝道线绢来。我用这个做载体,请祖师送青玉竹简来”
姜恒对申元行了一礼道“在下有兴可见道书成就啊。”说完姜恒又对李天成道“天成公子,我观这满院印刷的书籍,不知资金足够否,需要我来资助吗?”
李天成看看申元,心说申元说的没错,果然奸商。对姜恒道“资金已经落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