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破印》第153章


之后徐山长见过太子等一众人,到申元跟前的时候特地行了一礼道“望公子这次成就大儒,成为儒家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儒。”
林有在一旁低声说道“儒家最年轻的大儒是梅绛雪,十九岁证道。而李天成今年证道,二十二岁。先生你有希望十六岁证得大儒。”
申元苦笑一下,然后对徐山长还礼道“多谢先生错爱了。但小子认为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只要他走在了我等前面,就有我等可取之处。”
徐山长哈哈一笑道“我着像了。公子必然可超凡脱俗。公子请”说完侧身请申元先行。
前方天一阁学子已经列在道旁,一直延伸到远处两做巍峨的大殿。学子们身着儒家服饰,期待着看着申元。看着有可能会打破梅绛雪记录的天下第一公子。
有人偷声说道“这上天待我儒家何等厚爱。先有梅师兄,后有李天成,今天有申元公子,儒家一万年来没有的盛世即将开启。生在这个时代,看三位公子改造世界,是一种福分”
申元看看远方的殿堂,看看殿堂上那翻涌的白色气运。踏步向前。太子也跟在后面。
申元看看道两边的学子,看看这些崇拜的面容。有青涩的、有成熟的、有充满沧桑的。回头看看太子,见太子和这些人挥挥手,不时的还和对方拍几下。申元心中鄙视。这小子真的是天生政客。
看到前方一个苍老的面容,申元来到他面前停了下来。申元拱手道“老先生,还在这里读书?”
这年老的学子急忙还礼道“不敢当公子的一句先生。我在这里读了快四十年书,一直不得其法,现在已剩残年,只能在此回忆过去了。”
“老先生可曾入世”申元问道。
年老学子道“早年游走过天下,后来又在家乡做过几年官吏。但一直没有悟得自己的道,后来又回到这里读书。看自己有寸近否。”
“老先生现在觉得如何?”
“想我这年龄,此生还有几年可活?只有混吃等死,或者看看这些年轻学子,回忆一下也曾青春年少过。”年老学子说完唏嘘不已。
旁边的学子也在感叹。天下学子千万,能成就大儒的不过千人。几万人出一人,这比武道成就宗师还要难。
申元看看周围的人道“老先生,你可曾记得当年是为何读书?”
年老学子愣了愣“为什么?当年好象是羡慕大儒成就,还有渴望从书中了解知识,了解天地的奥秘。还有是希望我妻子爱我。”说完笑笑“我妻子与我从小长大,她自小喜欢读书人,当年我为了她才读书。后来终于娶她为妻”
申元看看老者道“老先生,现在自问可比当年有所寸进?”
“当然。我也是家乡中学问最好的学子。与当年起可相比”
申元对老者行礼道“老先生已经学有所成了。”
老者一愣,然后哈哈笑道“是的,是学有所成了。当年的目标早已实现,何必在拘泥于此。谢公子教我”
申元笑道“曾听说,朝闻道、夕死足以。人生短短一百五十年。用尽这一百五十年也读不完这天下之书,研究不完这天下道理。前方不可预测,但回首往事,只要觉得比自己当时的目标更近一层,足以。老先生何必执著于这里。”
老者喃喃道“朝闻道、夕死足以。”身上的气势越来越盛,天空上已经形成气运旋涡,几十年的积累同时迸裂出来。几年来的心结一旦解开,前路在也无法阻挡。现在只差积累运势成就大儒。而这天空异象是有突破的意思。
列队观看的学子惊呆了。申元公子几句话成就一位大儒。徐山长等人也是惊的合不上嘴。看这天上的气运旋涡,大家都知道,这老者就差点点运势积累了。即使今天不能成就大儒,只要在玉竹峰上悟他十天半个月后自然可证道。
不知到是谁先鼓起掌来,然后掌声此起彼伏。学子们自发的为老学子鼓掌,为申元鼓掌。林有在后面苦笑道“不出几天,申元一语点大儒必然传便天下。”
小妹和小胖子在一边昂首挺胸。而郑清风在一旁苦笑下道“以后拜访的人会踏破郑家会所的门槛,反正那里有老三和老十一处理。我到上京后立刻躲远点”
太子在申元身后深深鄙视一下。心说抢我风头。但伴随着掌声依然厚着脸皮挥挥手,好象这掌声似为他而鼓。
等到了天殿前后太子问申元道“老师,你怎么这么厉害。竟然几句话就将那老者说突破了。”
申元看看太子道“不告诉你。”
第139章 天殿(二)() 
两座天殿几十仗高,巍峨雄伟。丝丝白色气运缠绕在天殿雕栏之上。徐山长对申元和太子道“请二位选择入那座天殿”
申元问太子道“你选那座?”
太子看看指指左面的道“我入左面天殿”
申元指指右面道“那我就进这里”
太子一眼幽怨的看这申元。
徐山长道“打开殿门,请太子和申元公子入殿”
殿门徐徐打开,申元感觉从殿内传来规则的变化。天殿内似乎一个通道,一个连接天地之外的通道。申元心中一动,莫非这里能连接这天地之外。
望着打开的大门,申元大步走了进去。太子也向另一个殿内走去。随着殿门关上,列队的学子静静的座在地上,似乎也在一同参与天殿中的大道。
徐山长对林有和李秋水道“请老师和郑家一行人随我到玉竹峰下休息。小林也去悟道证得大儒之位。”
正说着见太子所进的大殿丝丝金光渗透出来,光芒越来越胜。殿外众人看到这一幕纷纷住下脚步。徐山长道“没想到太子这么快就悟道了。太子本人很有悟性啊”
伴随着那年老的学子头上气运越来越盛,忽然他站了起来道“我悟了”
徐山长等大儒过来纷纷道贺,徐山长对老者说道“随我一起上玉竹峰参见祖师,并巩固修为。”
老者道“谢过师兄”
玉竹峰上,守仁祖师看着这一切。心说:这申元果然厉害,几句话竟然点破这人心中的障碍,一举成就大儒。不知道他在天殿中能有什么成就。然后看见太子所进天殿中金光渗出,自言自语道“这太子到是个天才。当年洪武大帝进去三天后才有金光渗出。看来李秋水以前对太子的教育是有问题。等申元出来后好好交流一下”
随着太子所入天殿中的金光越来越盛,天一阁四周的气运开始聚集。天空中白色的浩然之气似乎渐渐下沉。在天殿下悟道的弟子对儒家的道理体悟更深,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学子们开始回忆自己所学,不断的领悟。少部分学子开始在一起交流,道理也越交流越明。天空中,一些小小的旋涡开始形成。
守仁祖师看着这一切,心说这似乎比梅绛雪入天殿哪次还有成就。学子们悟道的更多。但申元那座为何没有变化,这不应该啊。王守仁仔细看着那做天殿,不对,那做天殿有变化。但这变化很微小,不易察觉,但王守仁还是感觉到变化。
申元所在的那座天殿不是没有异像,他的异像是内敛。那座天殿在吸收周围的气运、规则。向一个空间通道,将周围的气息吸了进去。这种现象是王守仁看到无数次入天殿悟道来第一次有这样的现象。申元在里面悟的是什么道?
徐山长带林有和那名老年学子上玉竹峰顶。王守仁回身对老学子道“你叫什么名字。”
老学子行礼道“参见祖师,学生王成”
“哦”王守仁道“还是我本家。恭喜今天突破心魔证得大儒”
王成道“学生读书多年,今天终于有所悟道。感谢天一阁的教诲,也感谢申元公子的指引”
王守仁道“还是你平日积累已深。自己修为已到。”然后对林有道“你就是林有吧。看你也已经到了临门之处,在玉竹峰感悟几天,争取证得大儒”
徐山长、王成、林有道“谢守仁祖师”
王守仁又对众人说道“你们好好观悟申元所进之殿,或者有其他的体会”
申元进得天殿后,见天殿中间宽广、穹庐圆顶,一排排书架列于周围,将中央盖住。申元站在天殿中央,感觉自己分外渺小。看向四周和上方,半球型的穹庐上星星点点。却是青玉竹简镶嵌上面,竹简上发出星光,这穹庐象瀚的星空。
申元感受这天殿中的规则。穹庐上的点点星光是一条条大小不一的丝线,将这里单独成立了一个空间。申元闭上眼睛,感悟这天殿中的规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