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三国》第91章


“陆离,我们现在需要的可不是把事情闹大。”贾诩静静地看着陆离,“韩遂大敌当前,就不要玩那些权力的游戏了。”
陆离深以为然,他邀贾诩一同走上去向丁原行礼,贾诩却轻轻推开陆离的手:“我不爱凑这热闹,你一个人去就好,妥善行事,不要鲁莽。”
陆离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贾诩的意思:现在还不能让李儒下不来台。
于是陆离独自上前,脸上也挂起虚伪笑容:“原来是李儒李长史,怎么扮起我的人来?你看这玩笑开得,让我刚才多有失敬,还请李长史包涵。”
李儒彬彬有礼地笑着,眯起眼睛打量吕布:“明夷贤弟,现在可不是我们两人的主场。”
现在倒知道避免成为话题中心了?陆离心中冷笑,却也是装作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是啊是啊,吕布将军这也是浪子回头了,可喜可贺。只是不知道这次回归并州军,是什么出于契机呢?”
吕布低头道:“并州将士,都是我吕布的兄弟;丁原将军,更对我吕布恩如父母。吕布流浪五年,途中都常常感怀自己不应该离开并州军;今晚见到义父,更是觉得心乱如麻。出于痛恨,我竟然射杀了义父的掌旗官,想来实在是心中惴惴不安!这下前来,就算义父要我吕布项上人头,我吕布也没半点话说。”
陆离心中冷哼,这显然是贾诩教的台词。吕布本性贪鄙无比,原本就是觊觎董卓能给自己的某些利益,这才与李儒暗中联手坑害丁原。只不过贾诩一定提示了他一些什么事情,这才让吕布改了心思。
原本几乎都要逼死恩重如山的义父,这下又装出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样,陆离真是觉得全天下都欠吕布一张电影票。
然而与知根知底的陆离不同,丁原和并州诸将,都对吕布早先的阴谋并不知情。看到吕布诚心悔改的样子,并州的铁血汉子们都觉得这是浪子回头了,一个个都劝说丁原:“主公,吕布将军既然能痛改前非,就让吕布将军将功赎罪吧!”
丁原热泪盈眶地扶起吕布,感概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是重重地拍了拍吕布的肩膀。狠狠咽下一口唾沫后,才把心一横,将慈父的形象压了下去,换上严苛治军的将军铁面:“叛离军队、射杀同袍,这两件事几乎罪无可恕!吕布,要不是看在众将求情,我一定杀你示众。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虽然将士们都为你告求,可军令如山,你先去领一百军棍,贬为士卒,日后在阵前效力,如果能有战功,才可以再被任用!”
说完,丁原连忙别过脸去,生怕看到吕布的表情,让自己心中不忍。
“义父教诲,吕布记住了,这就去领军棍!”吕布早就听贾诩说明会有这样一出。不过为了更大的利益,一时屈辱又如何?多亏了贾诩,才没让自己上董卓那个老贼的当!
心中这么恨恨想着,吕布立刻走向校场。
目送着吕布的背影,丁原吩咐道:“陆离,上前来。”
陆离不知何事,连忙上前。
丁原道:“我说过,破了函谷关,就把你升成五百人将。现在,是我兑现诺言的时候了。”
什么?这不都是贾诩的功劳吗?陆离正要辞让,却想起贾诩绝不愿出头的性子。
“多谢将军,那我现在就去挑选……”此时也是增长自己势力的好时机,陆离决定当仁不让,然而刚刚要谢丁原,丁原却抬起手,示意话还没说完。
“丁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丁原细细端详着陆离,道:“陆离,我知道你麾下都是私兵,我在你的阵营里安插人并不好。但是我确实有个不情之请,还希望你能答应。”
“将军但说无妨。”
丁原微微叹气:“我要把吕布交到你麾下。”
说完,丁原就像什么都没说似地离开了,留下陆离一个人在风中激动又忐忑。
吕布!这可不是什么一般的小兵,这是吕布啊!这个“卒”的威力,怕是比“车”还大。想到能利用吕布陆离感觉自己心中有一部分简直兴奋得想跳起来。
然而另一部分却是充满了抓狂:吕布如此傲狠难驯,而且终究是个不能久居人下的家伙。像这样的人,我怎么敢用!
在吕布咬牙忍受军棍的闷哼声中,凉并联军踏过了已成废墟的函谷关,到函谷之中下寨,这才结束了一整晚的闹腾。
就这样,陆离辗转反侧地睡了半宿,直到天明。
天还蒙蒙亮,陆离就听到帐外有人呼喊自己:“陆兄!快起床了!”
是庞德的声音。
“怎么了?”陆离生了个懒腰,准备出帐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然而陆离发现,今天的阳光十分惨淡,天空已经被铁灰色的乌云遮蔽,朔风渐起,风沙漫天。
庞德瘦削的脸上,表情却比天色更严峻:“牛二回来了,他带来了一个消息,重要消息。”
第112章 函谷行军() 
“你说什么?!”陆离瞪着牛二,整个人全然被牛二带来的消息震慑得毫无困意。
牛二几乎匍匐在地不敢看着陆离,好像陆离会以为他带来的这个消息打他一样:“韩遂在函谷末尾,又建起了一道新的要塞!”
这怎么可能呢?陆离简直惊呆了。
函谷关是自古以来就矗立在函谷当口的雄关,而函谷末尾是什么关卡?陆离展开地图,细细一看,只见一条细小的水流从函谷尾端流过,那河水名为潼水。
潼关。
陆离只觉得自己身体里的血液都被抽走了一半。
潼关,这是取代了函谷关历史地位的重要关卡,如果说汉末以前函谷关为东进长安的大门,那么汉末以后,潼关就成了长安门户。
潼关离长安更紧,而且能将东进之军阻于狭窄的函谷内,纵然有百万大军,在潼关下能用得上的战力也只有数千而已,其余人只能站在射程之外望关兴叹,连战场都进不了。
“打个长安有这么难吗?”陆离几乎都要哭了,心中也是对韩遂的精明佩服不已。难怪长安囤积的数万军士不知道在干什么,原来正在营造潼关!
不多时,宁儿、贾诩都被召到陆离身边来:“对于这个潼关,大家有什么意见?”
宁儿一边揉着鼻子打喷嚏,一边不以为然道:“潼关毕竟是新建立的关卡,建设的时间最多不过是十天,能有多坚固?”
贾诩则裹在厚重的棉衣里,皱着眉:“既然韩遂敢弃函谷天险于不顾,而去建造这个潼关,恐怕就足以证明他对潼关有着充足的信心。虽然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花十天时间建起一座关,更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敢去守潼关……或许只有我们抵达潼关下,才能知道发生了什么怪事。”
“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这关卡是何人所建?”陆离捏着拳头又放松,试图用这样的方法抵御寒冷,“庞德、牛二,你们把所有的哨骑都撒出去。这一次,我一定要知道对方的主将是谁。”
吩咐完毕后,陆离带着宁儿,径直去选取充任五百人队的士兵了。
骤起的寒风令许多士兵都打起哆嗦来,挑选士兵的事反倒因此变得简单。
“怕冷那是体质弱呀,体魄强健的,不应该这么容易受风寒吧?”宁儿一边说着,一边打着喷嚏,没办法,这个六道境四星的高手只能点燃玉火取暖。
毕竟还是弱女子。陆离看着宁儿哆哆嗦嗦的样子,不禁莞尔,他解下自己的披风,给宁儿盖在身上:“要是冷,你先回帐篷里去?”
“不要!”宁儿固执地摇头,“你今天挑选的士兵,以后都是你最倚仗的力量,是你生死相托的战友。在你向别人托付生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在你旁边!”
陆离听了大为感动,连那些站在寒风中的士兵听见了,也都一个个挺直脊背,不再蜷手缩脚。
陆离向预备兵们说道:“有你们做万里长城,我何惧于一座小小潼关?你们之中,谁是家中独子?”
士兵们面面相觑,有小部分人站了出来。
“剩下的,谁是家中年纪最小的那人?”又有一部分站出来。
“谁成了家但没有生子?”又是一部分。
“谁家有父母需要赡养?”最后,只剩下一些老兵了。陆离放眼看去,这些老兵一个个都很精壮,说是老兵,年纪也只是三十多岁左右。他们普遍都有一气境界,有几个甚至有两仪境。此时所剩的人数,恰好在四百人左右,足以填补五百人队的剩余空缺。
“身上有伤的,不适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