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生活不可能那么正经》第314章


于是乎,三万卫戊部队,据城而守,抗住了尚德的十万兵。
这表明,不管尚德王是好是坏,他都在造反。
——
刚开始,皇帝没想发布檄文。
后来,在卫戊部队的将领阵前被斩,以及卫戊部队多次失利之后,皇帝慌了,这才发下檄文,邀天下所有英雄,进京勤王。
——
关于勤王,关亭自然想去。
这是因为,要成大业,没有人才不行。要吸引人才,没有声望不行。
勤王,等于就是提供了一个赚取声望的舞台。
但是,关亭手下四县,武将只有四个,文臣只有三个,士兵只有两万。带多少人去勤王呢?
如果人带多了,盘踞在文海郡另外两个县的郡守,焉知他不会抄关亭后路。
——
一个文臣说:“主公,郡守手里,士兵不路一千,他应该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个文臣说:“郡守手里没兵,但那两个县令手里有兵。郡守,至少是名义上的上司,在明知道会取胜的前提下,郡守向县令借兵,县令会不借?”
“唉,如果能够先把那两个县兼并过来就好了!”关亭感叹。
前一文臣说:“既然这样,不若主公召集所有人,大家盘算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
关亭一想,很有道理。行不行,商量了再说。于是,关亭就叫了人,分别去通知三个武将和剩余那个文臣。
——
关亭以及那两个文臣因为心中有事,就没有处理文案了。
这之后,吕林兰五人回来了。
高秋,身份是小姐。五人以高秋为主,但她却不宜直接与外人交谈。
上前交谈的,自然是演技精湛的邱书仪了。
邱书仪没多事,开门见山,直接说起买房的事。
这座县城曾遭兵乱,房屋损毁严重。启动的重建计划里,最值钱的部分,是官属区。第二值钱的部分,则是附属租赁区。
关亭原来的想法是买一套官属区的房子。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改变了主意,将租赁区的一套房子,以一年六十两银子的价格,租给了吕林兰五人。
第230章 没有借口() 
前面说过,关亭手下有武将四员,文臣三个。其中有一名武将,也就是骑马奔驰,快速通过城门,与吕林兰五人遭遇的那个;他正携带了关亭的信函,前往另一个重要诸侯势力。等于就是,他出差在外,短时间内回不来了。
此时,关亭的势力下,有四个县。维护四个县的日常治安,需要多少武将呢?
如果是太平盛世,很可能一员武将都不需要。
但现在是乱世。
乱世之中,要维持治安,就需要更多的威慑力量。这就相当案件多发地区需要更多的巡警一样。
于是,四个县至少就需要两员武将。
并且,那两员武将还很辛苦。今天在这个县巡视,明天就需要到另一个县巡视。
这样一来,武将就剩下一员。
一员武将,要进攻汉江、阳绍两个县,够吗?
当然不够。
现实不是游戏。
一员武将在率兵攻打某一县时,现实之中,另一个县肯定是要出来救援的。
问题就出来了——至少差一员武将。
——
最早,在城门口遭遇吕林兰五人的那员武将,让检查点的人,引吕林兰一行到主公面前,倒也带了个口信。
只是,那口信说得笼统,只说吕林兰一行人是人才,没有说清是哪方面的人才。
很明显,吕林兰一行人都是女子,并且还都是年轻女子。就算装扮比较老气的陶念和东方以巧,看上去年岁都不大。
年轻女子,能是哪方面的人才?
常人能够想到的,通常是刺绣、纺织,等等。一般不会联想到武艺。
所以,关亭等七人商量了很久,都没往吕林兰等人的方向去想。
最后,一名叫周弘致的文臣说:“今天不是来了五个女子嘛。主公不妨去问问,或许她们有认识的武将也说不一定。”
就这样,因为没有别的办法,抱着万一的希望,七人就来到了吕林兰等人租住的屋子。
——
这是两进院子。
平面图上,相当于两个四合院,再加上后面的小院。
一名武将上前拍门。
刚拍了一下,门就打开了。吕林兰五人迎了出来。
拍门的武将一边退到关亭身边,一边说:“几位初来,没有劳力,不知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
吕林兰五人都没理会,都往关亭看去。
关亭见状,也没来虚的,上前一步,抱拳,开门见山地说:“几位身怀经世奇才,愿随关某为天下黎民奔走乎?”
吕林兰立即用手往邱书仪肩膀一按,其意,自然是为了阻止邱书仪说话。
这边说来五人,实际上,出面答话的,通常就只是邱书仪和吕林兰两人。
吕林兰阻止邱书仪说话,是担心其说出“仙人不问凡人事”之类的话。
“仙人不问凡人事”,是对的。只是吕林兰认为,自己知道就行了,不可说出。说了,有可能会受到约束。
譬如,仙人不杀凡人。那是肯定的。但如果凡人反复挑衅,仙人也是可以杀掉凡人的。仙人不杀凡人,只是因为不想多沾因果,避免心魔,减少戾气。并不意味着,仙人就该遭受凡人的侮辱。更不意味着,杀死一个凡人,就会立即受到天道的惩罚。
吕林兰知道,世上的凡人,并不都是好人。如果说出“仙人不问凡人事”,某些凡人就有可能仗着“仙人不杀凡人”得寸进尺,反过来侮辱仙人。
所以,吕林兰上前一步,抱拳说:“不好意思,我等五人,来此是为了开宗立派,是要收学生的。故不宜在关县令手下做事。不过,若关县令有事,偶尔倒也是可以出手相帮的。”
关亭听到“收学生”,就想到文治方面去了,猜想眼前五人多半是文才,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是,文才也是才。此时用不上,往后却是用得上的。就算照对方所说的,不依附官府,以民间的方式治学,也同样是有益的。
因此,不能得罪。
关亭这一迟疑,旁边就站出来一人,说:“刚租下的院子,打扫起来很是麻烦,不如大家一起来,人多好办事嘛。”一边说,就一边往前走。
这人的走,倒也不快。给了吕林兰五人阻拦的余地。
但对方是来帮忙打扫,吕林兰五人似乎并没理由阻拦。
既然没人出言阻拦,关亭等六人随后也就同样往前迈步了。
吕林兰率先往旁边一让。另外四人有样学样,同样让到了旁边。
——
从街上过来,先是五步阶梯,就到了门厅。三步之后,进门。
两步前面,是一道照壁。照壁的解释,说其主要功能是阻挡只会走直线的鬼。那解释当然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照壁,和小一号的屏风,最主要的功能,是挡视线;次一等的功能,是挡风。
过照壁,左转右转都行。
关亭一行七人,四人右转,三人左转。
谁知,转出照壁之后,眼前居然是一个大湖!
湖面面积,至少在千亩以上。
这是到什么地方了?
七人当即往后看,见照壁还在。七人不约而同的,就想退回。
但是,吕林兰等五人跟上来了。已经不方便退回。
七人退开,吕林兰等五人也就出来了。
好在,照壁这儿,离湖边还有一段距离,有的是地方可以站人。
吕林兰说:“这湖水,刚从别的地方移过来,还没打扫过,有些浑浊,碍了各位的眼睛,不好意思。”
“这……”关亭准备说的,是这么大一湖水是从哪儿来的。刚说一个字,就发现对方对方已经回答了,是从“别的地方移过来的”。于是关亭就说不下去了。
其实关亭想问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两进院子的空间,怎么变得这么广阔;这么多水,又是怎样移过来的。
吕林兰停顿了一下,又说:“这么多水,既然关县令已经看到了,往后,县内若是出现大旱,需要降个雨什么的,尽管吩咐。”
邱书仪说:“我们呆在这儿,这儿还会出现大旱么?”
“当然不会了,”吕林兰说,“我不过随口那么一说,反正是不需要兑现的承诺,没什么的。”
只要这五人呆在这儿,这儿就不会出现大旱!关亭似乎又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