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斗神将》第275章


墓治锞啦途×勘芸!?br />
修毓和唐天骄二人说的不错,此时形势虽称不上急迫,但也算是刻不容缓,必须抓紧时间,其他人听完皆是赞成,于是不再耽搁,重新整理一下随身装备,各自相互嘱咐几句,然后再次出发,向着这座虚塚地宫的更深处走去。由于刚才变故,众人都变得谨慎,谢可风拿着阴阳镜边走边照,以防幽灵鬼怪,杨依天生夜眼,大霜芈本性通灵,二人照顾四周,一左一右为谢可风保驾护航,修毓和唐天骄反而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墓道空旷,黑暗延伸,不见尽头,众人迈步前行,迎面未知而来的深邃,给人以一种虚幻空灵的感觉,好像前方只是一片虚无飘渺,你将永远地不停走走将下去。可能是因为当初赶工抢时间的缘故,虚塚内部,所经过的地方,并没有看到过多的装饰,除了路上又遇到几间岩壁上开凿出来的小屋,和前者极为相似,里面画有壁画,画的都是有扈氏农耕生活场景,屋内还摆有水胆翡翠之类的东西外,其他所视之处极具简洁,石壁上毫无纹饰,路旁也没什么石鸟石兽,更没什么用于殉葬用的坑室,更谈不上陪葬物品了,整个墓道中,甚至连灯盏都没有一个,按照谢可风的话语,这次运气背,进了一座穷墓。修毓边走边看,若有所思之时,却听身边的唐天骄轻声对他说道,“你说刚才的那只幽灵,会不会是从伏羲墓中跑进来的,而并非辛吾或者有扈氏族人的鬼魂。”
修毓闻言一愣,出言反问,何以见得?
唐天骄说,“辛吾掌握了伏羲墓的建造方法,如果这样的墓葬对埋在里面的人有利的话,死后想要葬入其中,何不另外选址,重建一所,毕竟这种虚塚建造的仓促,另外,这座虚塚紧挨着伏羲陵,也容易被其他人发现,实在没必要如此将就,我觉得无论是辛吾,还是有扈氏的后人,应该都不会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坟墓,而且这里又连通着伏羲墓,所以我才有此猜想”,说到这里,天骄又好像想到了什么,轻轻摇头,似乎推翻了自己的推测,“可是,辛吾把龟甲留在这里,还特意留下金板文,这又是为什么呢?”
天骄的话说出了悖论,修毓细细思索了一下,然后回道,“天骄,照你这么分析,症结应该全在辛吾身上,他为什么会做出自相矛盾的事情,这确实值得让人深思,是不是那金板上刻的内容是假的?或者并不全真?咱们全被他给骗了”,修毓的话刚说完,不仅是唐天骄,就连前面行走的三人也都有些意外,大霜芈忍不住出言相问。
“金板文上大部分应该是真的,除了最后辛吾对自己族人说的那两句,伏羲误我,伏羲误我,这个误我,究竟是伏羲耽误了他,还是他误会了伏羲?”
“修毓啊,这不是一个意思么,他先是误会了伏羲,然后说伏羲耽误了他,有什么区别,我说你就别钻牛角尖胡思乱想了,别刚刚开窍,又把自己给折腾回去了,动脑子的活儿,就交给别人,不劳你费心”,谢可风听完,不以为然,反而又开始操心起修毓的脑袋了。
世上之事,有果必有因,至少这座虚塚中让人种种不解的地方,修毓隐约觉的全是辛吾的缘故,甚至是他深谋远虑,精心策划的一个局也说不定,可从目前所知的线索中,又无法自圆其说,证实自己的猜想,看来要见水落石出,还得走到尽头之处,此时此刻,也多说无益,听得谢可风出言奚落,修毓讪笑一下,“蟹壳儿,刀越磨越快,脑子越用越活,我现在就应该多思考多锻炼,你放心,我跟你呆在一起,就这么会儿的工夫,耳熏目染,各种智慧蹭蹭地往上涨,多亏了你,我想在重新变傻都难啊。”
正在边说边行之际,杨依和大霜芈忽然止住众人,不用说,前方一定又出现了古怪的东西,等走至近前,这才看清楚,原来道路来到了一处空旷之所,这空地似乎呈凸字形,此时众人正站在凸字的顶端,而就在开阔地带,有一尊人像,树立在高台之上,不须走近,都要微微抬头仰视,其形高大威武,周身有淡淡的氤氲缭绕,看不清面容着装,这倒没什么古怪,让人惊奇的是,高台人像下面,竟然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死人,残肢断臂,有的身上还插着刀剑,更有甚至,尸首分家,脑袋都被呼撸下来。
“不用想了,有这几个死人在,这座陵墓不管埋没埋辛吾,都不再是虚塚了”,杨依眼利,未至近前,便远远看清,然后断然说道,“这些人在咱们之前,捷足先登,来过这里,刚才阴阳镜中看见的鬼影,或许就是他们的鬼魂。”
谢可风闻言,连忙上前几步,走到近前仔细一看,转身冲众人喊道,“我的乖儿,这真稀奇了,这几人好像是自相残杀啊。”
第295章 谢可风偶得天子剑() 
谢可风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地上两具尸体给众人看,只看见一位拿着剑刺在对方的前胸,刺了个对穿,另一位手中握着匕首,深深地捅进对手的腹中,而且还保持着互相搂抱的姿势,一副同归于尽的状态,不是自相残杀又是什么,其余倒在地上的,还有三具,身上也都是各具伤口,伤处致命,瞧其形状,皆为搏斗而亡,可能是此地风水极佳的缘故,这些死人,都成了一具具缩水的尸体,却并未腐化,面容依稀可辨,只是皱皱巴巴,丑陋无比,身上的着装,并非壁画中有扈氏族人的服饰,反而和近代相仿,由此判断,这些人定是后来进入者。
“这些人肯定是盗墓贼,分赃不均,然后大打出手”,谢可风双手抱胸,手托下巴,摆出一副捕快办案,所有所思的推理架势,忙不迭地对众人说出自己的判断。就连修毓也潜意识地恢复了职业本能,自然而然地走到谢可风近旁,看了几眼现场,向谢可风询说道,“言之有理,就目前的状况看,这些人肯定是他杀,而不是自杀,而且除了这五人外,肯定还有另外的人,而且活着离开。”
“那是自然了,不然这铜铃怎么会流到外面”,谢可风回道,“不过,这倒是个好兆头,有人能离开,就证明一定有离开这里的办法。”
修毓和谢可风出于职业习惯,对地上的死尸,颇感兴趣,仔细查看,而杨依,唐天骄和大霜芈,却早已把注意力放在了面前这座人像上面。面前这座人像,立于三尺青台之上,身高过丈,必须仰视,由于距离太近,三人皆是仰直了脖子,才看清人像细节。那人像腰间悬剑,一手抚在剑柄之上,一手伸直指向前方,一身盔甲征袍,其姿势动感十足,威严霸气,颇有君临天下的气概,再往脸上瞧,顿时让人又是一番惊异,原来那人长了四张脸,分别朝向四方,目光炯炯,仿在审视天下一切。
“黄帝四面,这人像应该是轩辕黄帝吧”,唐天骄喃喃说道。
“轩辕黄帝?这有扈氏建造的虚塚中,怎么会立黄帝的雕像”,众人皆是不解,便以言问之。
唐天骄略一思索,似乎想明白了其中关系,对众人解释道,“相传黄帝在击败东方的炎帝和南方的蚩尤之后,得到四方部落的拥戴,被推举为天下共主,为了表示对黄帝的敬重,便将黄帝神话成了四张脸,面朝东南西北,巡视管理四方天下,所以看到这座人像有四张脸,分别朝着四方,又如此威严,我才猜想可能是轩辕黄帝的形象,至于有扈氏建造的虚塚中,为何会立黄帝的像,这也好理解,有扈氏本来就属于黄帝部落的一支,和尧舜禹所属氏族一样,都是黄帝部落的后裔,据史传记载,有扈氏曾做过黄帝时期的‘虞官’,掌管天下山林水泽,为黄帝治下的盛世,立下大功。”
唐天骄的话刚说完,一旁的谢可风便朝着黄帝的像拜了两拜,嘴里还念念有词,“伟大的圣皇轩辕黄帝,请您务必保佑我们几人顺利地离开这里,等我出去后,一定禀明朝廷,在京城里风水最好的地方,给您建造一座宗祠,让您天天享受老百姓供奉祭拜”,谢可风一脸虔诚的样子,可一起身,就变了嘴脸,一跃跳上青石台,够着身子,便要去摘轩辕黄帝像腰间悬挂的宝剑。
“蟹壳儿,你要干什么?”,众人奇呼,连忙阻止。
“你们没瞧出来么,他腰间悬的这把剑是真家伙”,谢可风从高台之上,扭过头来,冲着众人嘿嘿一乐,说完再也不顾众人阻劝,继续伸手取宝剑,唐天骄见状不对,就要上去把谢可风给拽下来,修毓瞧的清楚,连忙拦住了她,“这宝剑是武器,可作不得什么风水秘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