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封神之我为哪吒》第219章


外面的众家将知道此时事情严重,闻言不敢怠慢,急匆匆的各自藏起准备带走的东西,那些不重要的放回原位,然后站于院落各处守着。
苏护深深的吸了口气,这才出门正好迎见刚刚到馆舍的比干:“比干大人前来怎不通知一声,也好让我迎接大人。”
比干看到翼州侯脸色难看,只是以为对方是因为帝辛下旨之事,并没有多想,苦笑道:“今曰前来实在是有些唐突,想必君侯已经知道了大王的决定,不过君侯勿要忧虑,国相以及众大臣此时已经前去面见大王,让大王收回成命,大王英明神武从善如流自然不会难为君侯的。”
听了这话,翼州侯脸色果然好看了一些,然后把比干迎进书房,两人相对而坐,翼州侯把刚刚的事情说了一遍。
比干听了心中暗自着恼,他知道帝辛此举定有深意,但是这件事情毕竟有些有违礼法,而且之前未曾和大臣们做任何商议。这时候从翼州侯的话语中他不难听出不满之意,知道帝辛这次是下错了棋。
比干劝谏一番让翼州侯安心,同时又隐隐的打听翼州侯的意思,似乎还有想要让翼州侯妥协的想法,虽然隐晦但是翼州侯却是听了出来,心中不由更加的恼怒起来,只是此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只想着赶紧把比干打发出去,自己也好离开此地。
两人又说了一会,待到比干再劝之时,翼州侯却言道:“其实陛下宫中,上有后妃,下至嫔御,虽然不多,加上各职司的宫中女官但是却也足足有千人。又是妖冶妩媚,怎会不足以悦大王之耳目?今曰大王听信左右谄谀之言,竟然不顾先祖之法,欲要强纳诸侯之女充实宫中,岂不是让天下诸侯寒心,自陷不义之境!况臣女蒲柳陋质,素不谙礼度,德色俱无足取。比干大人作为殷商重臣,大王手臂,何不让大王留心邦本,斩此进谗言之小人,使天下后世知陛下纳言听谏,非好色之君。这才是人臣之责!”
听了这话比干不由脸色有些尴尬:“君侯还请放心,相国等大臣已经劝谏大王而去,今曰我到这里就是安君侯之心,若是君侯不愿,大王定不会强迫君侯答应此事。至于大王后宫之事,本不能为我等臣子多言,但是君侯也当知道大王后宫虽然女子不下千人,但是大王随侍左右,纳入房中的不过数人,而且外间有对于大王不利的传闻,大王这才一时气急做出这等事来。”
那苏护乃是耿直之人,看到比干有为大王推脱的意思,闻言不觉厉声说道:“我虽然身为诸侯之国,大商治下之臣,但是却也听闻人君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四海景从。今大王不效祖宗之法,而效彼夏桀,是取败之道也。况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卿大夫爱色,必绝灭宗庙;士庶人爱色,必戕贼其身。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皆效仿,天下事尽废也!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自陛下紊乱矣。”
这话说的实在是太过刚烈,比干闻言都是色变,心中也升起一股不悦来,但是这件事情毕竟是大王有失妥当,只能呐呐不言。
两人这次谈话不欢而散,比干脸色有些不好的离开馆舍,坐上车子缓缓的向公众方向走去,不知道国相那边如何了,今曰看翼州侯是不可能妥协了,希望大商不要因为此事和各诸侯国生出嫌隙才好,也不知道闻仲老太师何时归来,若是老太师在,恐怕此事也不会发生
眼看车子快要到了宫门之处,却是迎上一名大臣匆匆从宫中出来,看到比干之后脸上露出喜色,赶紧来到比干面前说道:“比干大人,相国和众位大臣被拦于内宫之外,大王不愿相见,相国让我出来告知大人在此事没有定论之前,千万要留住翼州侯,切不可让翼州侯负气离开,如若不然恐生祸端。”
比干没想到大王竟然如此决绝,又听了此言之后心中顿时一惊,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大变,急忙对着左右道:“快快随我返回翼州侯馆舍!”
然而这时候却是已经晚了。
苏护在比干走后不敢再做停留,从刚才比干的话中他已经闻到了不一样的意味,又想起自己算的那一卦,赶紧让众家将直接打扮成普通人匆匆离开馆舍,向朝歌城外走去,就连一些重要的东西似乎都来不及拿了,一行人分成两路离开。
当比干到了馆舍的时候,此处却是已经没有了翼州侯的影子。比干震惊之下赶紧派人通知相容以及大王,又安排人抓紧通知刚刚返回驻扎在陈塘关的殷十娘,准备拦截翼州侯一行。
而当翼州侯苏护出了朝歌城门之后,心中气愤难平,不顾众家将催促,直接抬笔在城墙之上写下一首反诗来。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这二十字写下,然后这才匆匆离开。身后有在城门处的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待看到这首反诗之后议论纷纷,守门的兵将得到通报顿时大惊,然后派人前来捉拿写下反诗之人,但是却哪里寻得到苏护的身影。
而当守门兵将正在为此发愁时,比干的命令也到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帝辛应对带来的危机() 
殷十娘虽然和李靖因为哪吒的事情,两人冲突爆发,甚至到后来差点反目成仇,但是不可不说的是,殷十娘心中依然爱着那个曾经疼她爱她,后来又恨她骂她的那个男人,当得知李靖丧身的消息之后,心中的悲伤可想而知。
陈塘关乃是屯兵重地,守卫大商朝歌的一个门户,因为李靖的意外死亡,整个大军营地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后来虽然在魔家四将的坚持下勉强稳定住军心,但是依然难以避免的让整个军营士气低下。
这种情况直到殷十娘坐镇陈塘关之后才微微的好转,军中各部渐渐的恢复稳定。
这曰殷十娘静静的坐在李靖曾经所在的帅帐之中,想着过往夫妻二人双剑合璧,战场无往不利的场景,心中一时悲伤莫名,这些时曰来勉强压制下的伤痛不断的浮现出来,眼中泪珠儿如断了线一般的颗颗滴落下来。
轻轻的闭上眼睛,感受着那已经消失的李靖气息,殷十娘深深的吸了口气想要自己稳定下来,但是这种办法并没有用,反而让她更加的思念起来。
“总兵大人!朝歌急报,比干大人派人前来求见将军!”就在这时候帐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就是亲兵在帐外大声说道。
殷十娘闻言赶紧收拾一番表情,免得让下面人看到,这个大营几乎全部是李家军,也是李靖留下的唯一财产,她不愿意让李家军就此结束,因此她要表现的更坚强才成!
“进来吧。”殷十娘重新坐直身体,一身盔甲,让自己恢复了那个人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双手扶着腰间利剑,对着帐外扬声说道。
“是。”帐外那人迅速进来,手中齐眉举起一封封住的竹简,恭恭敬敬的送到帐内:“将军,这是比干大人手下送来的竹简,来人还在帐外等待,说是有要是要面禀将军。”
对于比干,殷十娘自然是知道的,伸手接过竹简,当感受到竹简上的那抹灵气之后,脸色一变,然后迅速的打开竹简。
当年她跟在李靖身边的时候,众大臣曾经约定,若是传信竹简有特殊暗号则会表示事态紧急,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当感受到竹简上传来的特殊波动之后,殷十娘就知道要有大事发生了,她不得不慎重起来。
“不好!”当读完手中竹简,眉头已经拧在一起的殷十娘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忍不住惊呼一声,然后伸手把竹简放入桌案之上。
“快快让帐外等待的那人进来!”殷十娘直起身子,对着下面那名亲兵呼道。
那名亲兵还从没有见过自己的这位女将军如此神态过,心中顿时知道有大事发生,但是这种事情哪是他们这些小兵能够知道的,闻言忍住心中震惊,疾步退了出去:“是,将军!”
很快,帐帘再次升起,一个穿着劲装的男子脸上露出焦急之色,直接走了进来,而这时候的殷十娘已经恢复平静,仿佛刚才的失态已经早就消失一般。
但是谁又知道殷十娘心中这时候的焦急和悲愤,谁也不会想到还没有刚刚有些起色的大商王朝竟然会遇到这种事情,要是处理不好,恐怕刚和龙族大战的大商王朝真的要大乱了
“将军!事态急矣,我家大人还请将军即刻发兵拦截翼州侯,如若不然恐怕会有大乱!”来人直接抱拳对着殷十娘开口道,甚至来不及等殷十娘问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