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武天魔》第84章


苏长生这话说得有点难听,就差指着石泰的鼻子痛斥:“你这老牛鼻子,长得挺丑想得倒是挺美的”了。
石泰闻言却丝毫没有挂怀,反而露出几分了然之意:“真人但凡有所吩咐,泰无有不从!”
大道当前,心情激荡之下,石泰没有把张伯瑞的金身拿出来卖就已经是定力惊人了。
苏长生微微一笑,心知此时是敲竹杠的最佳时机,正如石泰所言,但有所求,无所不成。
不过苏长生也并未太过贪婪,诺大的紫阳派,最珍贵的东西之一已经在自己手中了。
所以苏长生眼神闪烁一下,转过头对薛式,王中孚两人问道:“尔等可愿入我门下,承继我华山道统?”
从古至今,最为珍贵的就是人才,道门之中更是如此。
如果说苏长生现在唯一还有所遗憾的,便是崛起太速,没来得及替刘海蟾寻找一位承继道统的传人了。
而这两位,一个是南宗五祖之一,一个是北宗五祖之一,可谓是当今世上最顶级的天才了。
两者得其一,便足够苏长生向刘海蟾交代的了。
紫阳派中,除了镇派功法三阳大法和张伯瑞的金身之外,再也没有比这两位灵秀聪颖的后起道种更加珍贵的了。
“某家自有师承,不劳真人费心了!”听得苏长生所言,薛式脸上露出一丝愠色,闷声闷气地说道。
“这”儒服士子打扮的王中孚却沉吟片刻,露出几分为难的神情。
犹疑不定的眼神落在石泰身上一触而收,显然是有几分动心了。
“痴儿,缘分自有天数。”石泰何等心思通透,心中洞若观火,洒然笑道:“汝之机缘至矣!”
说着袖袍一卷,一股沛然大力便将王中孚承托而起,如履青云一般向岸边飞去。
再一挥袖袍,孤舟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远处电射而去,眨眼间便只剩下一点黑影在辽阔的江面上了。
“老道之所以一直不肯将你收归门墙,便是因为你的机缘不在老道身上,既然机缘已至,毋需挂怀,切莫辜负紫微真人厚爱!”
人无影,踪缈缈,唯有石泰清越温润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洒脱自然。
对于石泰所言,苏长生心中嗤之以鼻:什么机缘不到?都是狗屁。
固然王中孚与华山道统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历史上更是成为了道门北宗五祖之一,开创的全真道号称北全真,南正一,两分天下道门气运。
但是若非有求于苏长生,他会这么轻易地把吃进嘴巴里的肉吐出来?
“莫非是想行李代桃僵之计,将我们华山道统划拉进紫阳派的碗里?”苏长生远眺着石泰离去的背影,心中不无阴暗地想道。
“你叫王中孚?”
崖岸之上,苏长生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的青年士子,心中升起一种古怪的情绪。
“是,学生王中孚,见过紫微真人!”王中孚躬身重新行了个礼,心态调整得倒是极快。
只不过王中孚不时偷瞄他的眼神和隐藏极深的一丝崇敬狂热,让苏长生生出一种不详的预感。
莫非这厮是在觊觎我的美色?若是果真如此,该怎么办?刚他吗?
苏长生看着浓眉大眼的王中孚,心里面乱七八糟的念头一闪而逝,口中却说道:“从今天起,你就连王重阳吧。”
说着,想了一下又吩咐了一句:“以后不用真人前真人后的,就叫我师兄吧,我是替师尊海蟾子收下你这个弟子的。”
“好的,师兄!”
王中孚,不对,王重阳闻言乖巧地应道,心中却是舒了一口气。
虽说道途之上,达者为先,但是让他开口叫眼前这个看起来比自己还小的少年师尊,王重阳心里还是有些障碍的。
要知道这位威压天下的紫微真人可不是那种一大把年纪还舔着张老脸装嫩的老不休。
(王文卿:啥?劳资都挂球了,还鞭尸?麻麦皮!)
据传闻,这位紫微真人至今为止,年方冲龄,乃是实实在在的少年俊彦,只不过以他的修为和地位,绝对没人敢把他当成少年俊彦对待而已。
“走吧!”
将王重阳收入门中,苏长生心中也是大为畅快。
那可是重阳真人,日后的天下第一大宗师啊!
话音未落,苏长生便一卷袖袍,卷起一阵清风将两人承托而起,轻飘飘地向着辽阔的江面上荡去。
“为兄带你去见识一下,我们华山道统的威风!”
第107章 神仙府邸龙虎山() 
江西,龙虎山。
龙虎山山水天成,拥有千峰竞秀、屏矗墉回、灿若朝霞的丹霞绝景。
一江翡翠般清莹碧透的泸溪河水在神奇隽美的群山间静静流淌,山刚水媚,俨然是一幅天然大国画。
顺着泸溪河乘筏漂流,筏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两岸风光神奇迷离,令人恍若置身于梦中的世外桃源。
山水之美固然誉满天下,但是龙虎山最为有名的,还是它作为正一道祖庭的身份。
昔日正一道祖师张道陵便是在此地创立正一道,练就一颗龙虎大丹,立地成仙,羽化飞升。
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也因此得名,成为千载以降的道家祖庭之地,素有“千古名岳,道家仙山”的美誉。
而张道陵一手创立的龙虎山正一道,至今已经传承至第三十一代了。
是日。
天清地宁,草长莺飞。
泸溪河上一方竹筏顺流而下,竹筏之上站立着两名青年,一者俊逸,一者儒雅。
俊逸者羽衣星冠,面容绝美,修长的身姿挺拔如剑,墨玉般的长发在清风吹拂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泽。
人在画中游,人画相映照。
仿佛就是寻常游学士子与玄学道人相约踏青游玩,寻幽访胜,谈玄论道的组合一般。
然而放在今日的龙虎山,却显得格外地扎眼。
因为最近一个月来,龙虎山一直处于封山的状态,游人早已绝迹。
要知道龙虎山可不是寻常的道门宗派,而是一个宫观遍及天下,组织严密的半军事管理的顶级大派。
早在三国魏晋时期,以龙虎宗为祖庭的正一道,可是能够介入争龙,列为天下诸侯之一的势力,便是在南北朝时期,正一道分支在江南都曾建起过地上道国。
相对比其他隐世清修,以求长生的宗派,比如妙真道之流,龙虎山的世俗气息要浓郁许多。
在世俗间的影响力和势力也是极为的惊人。
龙虎山的战斗基因,在初祖张道陵创立之初,破山伐庙的时期便已经根深蒂固地烙印在骨子里了。
若是要评定一个战斗力最强的道门宗派,非龙虎山莫属。
即便是现在,龙虎山上依然供养着五百道兵,清一色以一当十的精锐,在整个江南地区,尤其是江西境内有着广泛而又深厚的影响力。
龙虎山说要封山,方圆数十里范围内连只母蚊子飞过都得张开腿证明一下它是来自“本土”的土著,否则后果自负。
所以,只要有陌生人出现在这个范围内,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敌非友了,根本就无从遮掩,更别说暗中潜入了。
不过苏长生也并没有遮掩的意思,大摇大摆地顺流而下,似乎已经陶醉在这无边胜景之中了。
然而貌似满不在乎的苏长生,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惊讶的。
道门南宗这些个宗派不愧为底蕴深厚,紫阳派出了张伯瑞,石泰两个天纵之才,所以方才能发扬光大。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有薛式,白玉蟾等大宗师辈出的紫阳派估计还会兴盛数代。
但是论起底蕴深厚,十个紫阳派都比不过一座龙虎山。
即便是骄傲如苏长生也不由赞叹:不愧是出过真神仙的宗派,天下道门的祖庭源头之一。
远远望去,龙虎山山门所在的天师府北靠西华山,门临泸溪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华丽的建筑群尽皆廊柱朱红,雕文镂空,尽显华贵尊崇之意。
府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一派仙家气象,不负“仙都”之名。
高达三丈的府门之上,悬挂着一块直匾,金丝紫檀雕刻,上书“嗣汉天师府”几个篆字,金光夺目。
前正中两柱挂有黑底金字抱柱对联,上联“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联“龙虎山中宰相家”,说不出的威风凛凛。
而此时的天师府,延绵的宫室之中,却是暗伏着丝丝缕缕的兵甲之气,不时有兵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