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门醉子》第215章


中还在重复着半个月前铸剑的情景:
从师傅的洞府离开时,他还一时失神,想不到第三种灵材竟以这样的方式解决了。那似透明胶质的地心熔金确实罕有,若不是师傅亲口告诉他经郝所鉴定,他实在不敢相信此物能用来代替赤炎玉。
经过数次到坊市寻找加上郝师伯的帮助,终于将铸造至阳宝剑的材料准备妥当。
虽然他花了大量心思琢磨灵剑的铸造,但终归放心不下,毕竟铸剑他并无半分经验,万一有个差池,损失之大简直不可估量。
于是,请得郝师伯出手,自己在一旁协助观摩,而此老也欣然同意了。
两人一早便来到了“辰”字号冶坊,偌大的冶坊内只有三个黑色鼎形冶炉。过了如此多年,刘逸文自然知道它们是用来炼器的,大异于提炼所用。
古鼎静静地悬浮在半空之中,身上密布的符文为此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郝师伯径直来到中间冶鼎的面前,盘膝坐下。
刘逸文心中凛然,在离他七步外的地方驻足不动。此次铸剑关系重大,尽管他对郝师伯信心十足,却也莫名地紧张。
“炼器首要之事是控制火候,其次是灵材比例,再次是冶炼时间的控制,你定要留心观摩!”郝师伯肃然道。
“是!弟子一会用心谨记!”
郝师伯口中细密念咒,抬手一道法诀打在了冶炉之上。嘎吱!乌黑发亮的古鼎似苏醒了过来,开始缓缓转动,其上的符文开始涨缩着,如同呼吸一般。
郝师伯袖袍轻拂,霞光闪过,数十个玉瓶、玉盒在他身前排开,五颜六色的宝光涌涌,让此处的空间亮度微增几分。
他对着古鼎一指点出,鼎盖应声向上打开,兀自在上方缓缓旋转。再看准某个玉盒,遥遥一引,一抹金光飞速地划过,正好落入了鼎中,接着又有数道各色宝光跃入鼎内,郝师伯从容诵咒,一一施为。
法诀变幻数次,鼎盖安然合上,亮起了刺目的毫光。
一道法诀飞快地落在面前一尊奇怪的兽首上。嗡地一声,它似陡然活了过来,兽瞳猛睁,张嘴吐出一根三指粗细的亮白色液柱,在鼎底形成一蓬凝而不散的深蓝色火焰。
此焰方一出现,周身温度大增,饶是刘逸文修为大进也略感不适。再看鼎身之上,其上符文毫光更盛,烁烁生辉。
郝师伯口中的法诀忽缓忽急,忽而低沉忽而高亢,古鼎回应般地发出轻微的低鸣,鼎身上的符文也开始溢彩流光。
每隔半个时辰左右,郝师伯都会将鼎盖打开,从面前的材料中选中部分添入其内,继续祭炼。整个过程中,郝师伯都凝神控制着冶鼎,除了偶尔向刘逸文解说几句其中的窍诀。
如此这般,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地上的玉瓶、玉盒全部空空如也,鼎盖再未被打开过。古鼎按照着某个恒定的速度旋转着,如同天上的日月星辰,循着自身的轨迹亘古地运转着。
郝师伯的汗水沁湿了额前的花发,露出了一丝疲态。这么久的凝神控制和法力的输出,让他也有些不支了。刘逸文亦想过稍作替换,但这炼制出不得丝毫差错,万一功亏一篑,那就追悔莫急了。
于是他只能静静守在一旁,心中也多了几分期许。
第282章 宗门任务(二)() 
忽然,鼎内有低沉的异鸣声响起,符文上的灵光忽明忽暗,变得有些不太稳定。刘逸文心中猛沉,如此情况是炼器不稳的迹象,情况不容乐观。灵剑能否铸成变得难以预测,他面色微变,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双拳紧握,手心不自觉地沁出汗来。
郝师伯瞳光微缩,接着郑重打出数道法诀,速度奇快,一道比一道迅疾。虽然让古鼎平静了一刻多钟,但是不过多时,异响又开始大作,变得更加急促了。而那鼎上的符文亦如风中的烛火苦苦挣扎,一副随时都会湮灭一般。
刘逸文心中大懔,暗呼不妙!
郝师伯瞳光微闪,面色一沉,忽地一道白光从他袖袍中激射而出,来到了此鼎的上空悬浮不动,细细一看却是个玉质铃铛。
刘逸文微怔,正在纳闷此举何意,一声浑厚的音响,似庙宇里的梵钟,玉铃之上一道白光激射而下,没入到鼎中,消失不见。
而经此铃声一振,古鼎似脱离了魔咒,奇迹般地恢复了“清明”,恰如之前安稳的模样。刘逸文大讶,不禁朝此物多打量了几眼。玉玲晶莹剔透表面虽有些古拙花纹,却无宝光外露,看似平平无奇一般。他心中暗赞一声,郝师伯确有不凡手段,刚才的一幕,自己是万万应对不来的。
经此一番波折后,古鼎再未发生异样,冶坊又恢复了平静。
古鼎下方的蓝焰借着地心的高温,不断地煅炼着灵材,鼎身上的符文闪烁着柔和的宝光,似乎永不会停歇一般。
刘逸文也记不清渡过了几日光景,眼前的景物让他觉得都有些木然了。
叮呤!一声轻响,似暮鼓晨钟。刘逸文浑身一振,目光汇聚在了冶鼎之上。
古鼎停止了转动,只余鼎身上的符文溢彩流光。刘逸文眉头一抬,心中略紧,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哐!
鼎盖徐徐向上打开,里面飞出一块头颅大小的半透明液团,郝师伯提起精神,冲此一指一点,口中法诀急诵,手指再如车轮般地或点或划。
液团立即以肉眼可以的速度飞快拉伸变长,渐渐变成一柄长剑模样,剑柄在上,剑尖指地,垂直于半空之中。
千百个符文如花蝴蝶般绕着此剑上下翻飞,最后全部没入其间,在剑身上落地生根了。待最后一个符文也消失不见,宝刃开始飞速地旋转,散发出阵阵灵力涟漪,还伴随着欢快的剑鸣之声。
冶坊被灵力激荡之后,回应着嗡嗡的和鸣。
刘逸文心中大喜,喑呼一声“成了!”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思绪倒流而回,刘逸文此时手中多了一柄样式古朴的宝剑来。他轻轻的摩挲着剑身,不停来回翻看。
宝剑约有四尺来长,泛着微微的橙光,剑身的一边印着密密的晦涩符文,另一边迥然不同,绘有一个波浪形的凹槽,近柄处有两个古篆小字“曜离”。
刘逸文稍微用力一握剑柄,宝剑似有灵犀般的轻鸣一声,似在回应。“曜离,矅离”他口中喃喃重复着。
忽然,刘逸文发觉身后有异,神色微动,将宝剑收了起来,“许师兄,你好!”他微笑地转过头打了个招呼。
许季右大步走来,笑了笑道:“逸文,在想什么呢?”
刘逸文道:“没什么,只是想出来随意走走。”
许季右来到他身侧,仰望天空,喟然道:“看!又是一弯新月!与古剑峰映月湖畔的一模一样。”他以为刘逸文记挂着袁素兰的事,才独自来此,于是隐晦地提及一下。
一道白色的倩影霍然浮现,刘逸文似有些无可奈何,叹道:“不错,确实是一模一样。”许师兄对他与袁素兰的事情一清二楚,自己也无隐瞒的必要。
他回宗之后,曾找过机会去古剑峰,但是袁素兰依然没有记起自己,让他有心想交谈也无从开口。而且,每次余思烟都在一旁,颇多不便。一念至此,心中郁闷不已。
两人一时无言,凝立不语。
一炷香功夫后,许师兄劝道:“好歹她现在苏醒了,以后有的是机会,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了。莫说是你,就是我这个表哥他没有多少印象了。”
刘逸文望着天上的月亮,点头道:“嗯!我知道了。”他又似记起了什么,“许师兄,你可知道此次缉拿的宗门叛徒,来历如何?”
他们此行的任务是为了捉拿一名宗门叛徒,刘逸文只看过画像,乃是名青年男子,其余的领队万青松亦未多作介绍。
许季右微怔,神色复杂地道:“此人我认识,正是出自藏剑峰门下,曾与我是同门师兄弟,十多年前就背叛了宗门了。”他微微摇头,苦笑一声,“他若不叛出师门,我恐怕要称呼一声师兄哩!”
刘逸文讶道:“竟有此事!他是因何背叛呢?为何事情过去了十多年才予以追究呢?”
许季右脸颊微微抽搐一下,不肯定地道:“听师傅所言,似乎是为了一些修炼资源吧具体原因我也不甚清楚。至于宗门为何现在才来缉拿他,应该是最近才发现此人踪迹吧!”
刘逸文疑窦丛生,却也不便多问,毕竟事情涉及宗门尊长,或许有忌讳的地方。他不再追问,若有所思。
两人转移了话题,又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