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第944章


“刘爱卿,你这次功劳卓著,朝廷素来公正,有功须得赏,再说,朕也知道,你在冀北道任上做的不错。”崇祯皇帝笑吟吟道:“朕拟让你入朝,担当礼部左侍郎。”
他并没有问你意下如何之类的话,身为皇帝,他给臣子安排了差事,那自然是不容许臣子拒绝的。我让你做什么官,你就要做什么官,我何必问你的意见?而且,在他想来,刘若宰也不会拒绝。对于刘若宰来说,由冀北兵备道而一步走到礼部左侍郎的位子上,乃是连升好几级,这样的大好事,刘若宰岂能拒绝?
听了这句话,其实刘若宰心中没有丝毫的高兴,反而是一片黯然。
他不想入朝。
朝中大员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无尽的龌龊,不休止的争斗,这种情况,在崇祯朝一直存在着。而他身为礼部左侍郎,已经可以是称作一支相当不弱的力量,他已经猜到了,等自己正式做到那个位置上去之后,肯定会被一方拉拢,而只要是自己贴近了一方,就会被另一方打压。
就此,便要身不由己的卷入这种争斗之中。
但是他能选择不加入超然物外么?如果他的地位更高一些,权势更大一些,可能还有可能。但是现在,他这个礼部左侍郎的官位,说小不小,但是在朝中这些大员们看来,也着实是不算多大。他还没有资格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游离于这些势力之外。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毫无疑问会遭受到各方势力的攻击。
只要入朝,就会身不由己的被卷入这些事情中,躲都躲不了。
刘若宰对这一点认识的非常清楚。
事实上,他还在大草滩的时候,就通过种种渠道得知了朝廷可能对他的任命,当时他就知道自己很大可能是要担当礼部左侍郎的,当初他就非常抗拒。
他不想被卷进朝争之中,他想切切实实的做一些事情,而且他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在礼部这种清贵而且权力不是特别大的衙门做事,他想要独掌一方,手握重权。他想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他想要施展自己的心中抱负。
如果让他入朝之后担任一个权力更大,更重要,同时也是时时刻刻能接触到皇帝的差事,哪怕是被卷入朝争之中,他也认了。但是现下这种局面,他觉得不成。
从大草滩开始,他就想着该怎么着能推却了这次任命,或者是改变皇帝的想法。他动用了种种手段,想了很多办法,结果都是没用。
而现在,皇帝都亲口说了,自己还有什么改变的机会么?
不可能了是吧?
只是在此时,刘若宰心中忽然涌现出一股极其强烈的冲动,心中更有莫可名状的力量在翻涌奔腾,他内心深处忽然有个想法浮现出来:“我既然不愿,我为何不直说?我为何用那些私底下的手段想要改变皇帝的想法?我直说就是了!”
“我一心为了大明,一心为了朝廷,一心为了陛下,我就把我真实的想法说出来,陛下圣明,想来也能理解我的苦衷。”
想到此处,刘若宰心中的这个冲动再也按捺不住。
他霍然起身,把曹吉祥和崇祯皇帝都给吓了一跳,刘若宰一撩下摆,跪倒在地上,高声道:“陛下明鉴,臣,不愿入朝!臣愿继续为陛下统领边镇,操练士卒,为我大明,练出一支强军来!”
乾清宫东暖阁中一时间陷入难言的死寂之中。
崇祯皇帝紧紧的盯着刘若宰,一言不发,刘若宰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上铺设的平滑金砖。一旁的曹吉祥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喘口气就打破了此时的局面。
他心中暗叫不妙,骂道:“刘若宰啊刘若宰,你怎地这般不识抬举,不知好歹?皇爷破格提拔与你,你还不领情?陛下想让你入朝享福,你非要自己去苦寒边地受罪?你这是何苦?激怒了陛下,只怕你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捞不到啊!”
刘若宰和曹吉祥都以为崇祯皇帝要大发雷霆了。
但是却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许久一语不发。曹吉祥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却见崇祯皇帝此时眼神怔怔的,竟然是在出神!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竟然在这种时候走神了。跪着的刘若宰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走神儿了,对于他来说,这种等待皇帝裁决的时候,每一秒都过去的极为艰难,极为漫长。很快,他额头便有大滴大滴的汗珠滴落了下来。
第981章 九九九 大同巡抚!() 
曹吉祥看了不落忍,有心想提醒崇祯皇帝一下但又不敢。
还好崇祯皇帝走神儿也没走多久,很快就回过身来,他瞧着刘若宰,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他有一次起身,将刘若宰搀扶起来,这已经是他今日第二次亲自搀扶刘若宰了。曹吉祥在一边都呆住了,崇祯皇帝召见过许多臣子,但能够有这等待遇的,可是寥寥无几。
被崇祯皇帝搀扶起来之后,刘若宰也是呆了片刻,但他接着便是心中涌起一阵狂喜:皇帝有这等举动,这说明,自己方才的那一番话,并未激怒他?
崇祯皇帝看着刘若宰,温和道:“刘爱卿,如你这般忠君之臣子,现如今,当真是不多见了。不入朝中,而自请去往苦寒边地,为朕戍守边疆,操练强军,刘爱卿,朕,当真是没有看错人!你没有让朕失望!”
说到后来,他一时哽咽。
刘若宰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瞬间脸色一片通红,高声道:“为陛下,为大明,乃臣之本分!”
“好,好!”崇祯皇帝嘴角露出一抹讥诮:“可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连这本分都做不到!当真是该杀!”
他狠狠的说了一句,便接着就醒悟到,这会儿说这种话似乎有些不合适,便立刻转移了话题,道:“刘爱卿,你想去哪儿?”
刘若宰瞧着崇祯皇帝,沉声道:“陛下,臣愿去大同!大同镇,臣更熟悉,而且这大同镇,离着察哈尔部要迁去的下水海很近,臣去了那里,更方便处理和察哈尔部的一应事宜。察哈尔部跟臣颇为熟悉,做起事来,想来也比别人得心应手一些。”
“好,那就去大同!”
崇祯皇帝没有丝毫的犹豫,断然道:“焦源溥在大同巡抚任上做的一塌糊涂,朕早就有心撤掉他,正好,你就去大同!”
他高声道:“曹吉祥,拟旨!”
“是!”曹吉祥赶紧应道。
他这会儿当然是寻摸不到纸笔,不过先记下来,待会儿再写也没问题。
崇祯皇帝朗声道:“大同镇冀北道兵备副使刘若宰,功勋卓著,国之栋梁,迁兵部右侍郎,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钦此!”
曹吉祥赶紧记下来。
“刘若宰,你去大同,朕对你,可是期许颇高。”崇祯皇帝道:“去岁建奴入寇,大同镇残破,弃城失地,朕当时也很震怒,杀了不少人,撤了不少人。但是现下想来,大同镇之弱,是弱到了根子上,弱到了骨子里!军兵羸弱,将官怯战,怎么可能打得赢建奴?”
“大同镇原来那些军兵,已经不能指望了!刘若宰,这一次你去了,便给朕练出一支强军来!若是建奴再度入寇大同镇,大同镇还是去岁那般表现,朕便要杀你的头!”
崇祯皇帝盯着刘若宰,厉声喝道:“朕说得出,做得到!”
刘若宰沉静无比,重重点头:“若是臣做不到,陛下杀臣,臣毫无怨言!”
他心中沉甸甸,却又欢愉无比,终于能回去了,能回到大同镇,回到那个能让自己大展宏图,大施抱负之地!
等到自己在大同镇做做出一番大事来,再回朝中的时候,那才真正是可以影响朝堂,影响陛下,彻底实现自己的宏愿。
很快,刘若宰告退。
不多时之后,这道圣旨便到了内阁,内阁极为阁老面面相觑,都是有些呆了。之前不是说,要让刘若宰当礼部左侍郎么?怎么忽然任命他为大同巡抚了?
陛下未免也太,太草率了些吧?当然,这话都是在心里说的,谁也不敢说出来。
温体仁也有些摸不清头脑,皇帝这忽然的任命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如果刘若宰不当这个礼部左侍郎的话,那文震孟就很有可能成为礼部左侍郎,而文震孟跟温体仁素来不合,他当上礼部左侍郎,温体仁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
这让温体仁有些恼火。
只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压下心中的恼火。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一直呆在首辅的位子上,因为陛下的旨意,他不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