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华山掌门路》第253章


“师父,那李遵项虽然是枢密使,号称掌控西夏所有兵马调动,但是他手上一兵一卒都没有,他如何犯上作乱?”既然已经开口了,王元贞也就不再避讳什么了。
听到儿子的疑问,王焕章解答道:“一品堂!!!我的细作传来消息,当年李遵项以自己保护不力,导致崇圣寺高僧战死为由,在崇圣寺斋戒三个月。为了赎罪,他甚至让自己次子在崇圣寺出家为僧,并被西夏帝师收为门下。另外,据说李遵项对一品堂统领有救命之恩,所以为父猜测,李遵项可能会采取斩首行动,篡夺皇位”
听到一品堂,林不凡眉毛一挑,拱手道:“那王将军此次叫林某前来,可是为了”
王焕章看着林不凡,咬咬牙说道:“不错,王某希望林掌门能去一趟西夏兴庆府,我需要让西夏十年内不能南下”
王焕章刚说完,王元贞立马就炸了,指着王焕章咆哮道:“西夏兴庆府是什么地方!!!龙潭虎穴都不为过,师父能全身而退就已经得天之幸了。你还想让西夏乱十年,想什么呢!!!”
“我也知道这样是强人所难,但是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让西夏乱上十年,可能是不太现实但是至少我不希望李遵项这个强人,安安稳稳的成为西夏皇帝,那样林掌门”说到这里,王焕章已经有些哀求的意味了。
林不凡有自知之明,尽管他自信武功在武林中,算是天下第一了。但是要去一国之都兴风作浪,那纯粹就是找死,谁知道皇宫大内隐藏着什么妖魔鬼怪。但是王焕章说的也不无道理,李遵项自己见过,倘若他接掌西夏皇位,那么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关中。
他在脑海里把李遵项的牌面捋了一下,发现他的赢面非常大。最重要的是,西夏襄宗到现在都认为李遵项是忠心西夏的,只是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而已。在这个前提下,林不凡实在是找不到,西夏襄宗活命的理由
只要李遵项利用一品堂高手,执行斩首战术,杀掉西夏皇帝,那么凭借他的声望和能力完全可以直接登基,他让次子出家为僧,更是斩断了最后一丝障碍,那就是西夏的帝师。
西夏和我们不同,要是中原王朝,你这样搞斩首战术,是得不到天下臣民认可的。但是西夏不一样,他们信仰强者为尊,弑父弑君都是平常事只要你有能力能够驾驭整个西夏,为西夏带来富强,西夏百姓就会由衷的拥护你。
再过不久,南宋的开禧北伐就会拉开序幕,那时候,王焕章和他这些年来训练的精兵,肯定会被调到中原,和南宋厮杀。不想去?就只能揭竿而起。那时候,关中就会面对西夏和大金,两面夹攻
那时候,不用成吉思汗出马,关中就会变成人间地狱
虽然林不凡自己都没有多少把握,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有必要去试一试!!!(。)
040 父子() 
看到林不凡点头后,王焕章终于长出了一口气。om
不知道为什么,王焕章对于林不凡能否搅乱西夏有着充足的信心。九年前由于完颜洪靖的临阵脱逃,导致横山防线全面溃败。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可怕景象,王焕章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自己的部下,死守横山要塞。把自己的生命当成祭品,献祭给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而就在王焕章万念俱焚之际,一个年岁不大的少年,来到了两军阵前。并运用不可思议的手段,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逼得西夏大军黯然回返。
这种扭转乾坤的本事绝非凡人可以拥有,这位来自华山派的少年,莫非是天神下凡吗?说实话,这种念头不止一次在王焕章脑海里浮现,但是马上,就被他扔到西伯利亚去了
王焕章自小深受儒家的教育,对于这样神神鬼鬼的事情,一向是敬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一直都是儒家弟子,面对一些神异之事的基本处理标杆。
当年孔子在教育弟子之时,对于怪、力、乱、神四类奇谈怪论一向是三缄其口的。
怪,说的是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天文现象,比如日食,月食,彗星等等。和一些反常的气候现象,比如六月飞雪什么的孔子对于这类事情一向不多话,因为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制约,孔子不可能知道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既然不知道那就闭嘴,胡乱的猜测,只会造成庸人自扰。
但是可惜的是,自从汉朝董仲舒提出了制约皇权的天人感应之后。那些儒生不但大谈特谈,而且以这种事情作为武器,去打击政敌,夺取利益
力,说的是勇武。后来孟子曾说过“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我用力量来让别人听我的话叫做霸道,我用德行让别人听我的话才可以称王。武力或霸道不符合儒家
的原则。当然,这也是孔子的看法。儒家认为靠武力征服别人不是正途,将来一定会有不当的后果,譬如等你衰退的时候,别人也可以用武力把你征服。儒家“尚德不尚
力”,德是可大可久的人文理想,力则必有后患。所以孔子对于武力征服这种事情,一向是不谈的。
但是后来的文人为了打击武将,把这句话,断章取义。要知道孔子他说的武力征服和德行征服,都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征服换句话说,无论孔子还是孟子,都是支持国家扩张的他们只是在手段方面有异议,但是目的却很明确征服!!!而且王道,不是说直接给敌国送东西所谓的德行征服,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至少一手甜枣,一手大棒,是最起码的手段。
乱,说的是犯上作乱。春秋时代,礼坏乐崩,昏上乱相固然不少,乱臣贼子随处可见。孔子不去谈论这些事情,因为谈多了,好像心里也跟着受到干扰,人性的负面情绪受到刺激,以为天下都是不正常的人,自己又何必坚持原则呢?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当然绝口不谈“乱”了。
可惜呀!后来犯上作乱,就成了帝王和文官打击异己的一种借口。嗯,不管你是不是犯上作乱,只要你挡了别人的路,必须被“犯上作乱”
神,这个说的不是鬼神,说的是神秘事件。om对于人们信仰鬼神,孔子一向是支持的。比如他曾在孔子说禹很伟大,“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自己吃得很简单,对鬼神祭品却办得非常丰盛。这就是在谈论鬼神。孔子从未怀疑鬼神的存在及意义,那是属于信仰的领域。信仰需要诚敬之心及实践之志,光靠言谈是不够的。孔子反对的是那些自商周流传下来的类似占卜,算命之类的事情。
说实在的,算命的事不能说完全不准,像有些人可以预言将来如何。只是通常一个人算命算十次准一次,九次不准都没人说,那一次准的却被很多人加以宣扬。以今日来说,求神拜佛或者烧香算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人疏忽自己的责任,无法活出人的尊严。
孔子之所以不谈怪、力、乱、神?是因为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理性清明的人文主义者。他认为人生有正路要走,你不要费太多心思在“怪、力、乱、神”上面。在
人的能力所及范围,绝不逃避责任;在人的能力所不及的范内,则乐天知命,不再徒逞口舌或强为说词。
当年林不凡宛如天神下凡一般,帮助王焕章逼退了西夏大军。这件事在当年跟着王焕章死守横山要塞的老兵中,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有些士兵把林不凡当神仙来看待,毕竟在关中到处都流传着陈抟老祖的传奇事迹
现在这些士兵,已经成为了王焕章军中的中层,乃至高层军官。他们现在还会对新兵们,讲述当年的林不凡造成的神迹。当然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真的很像神迹
王焕章从小可是受过正统的儒家启蒙教育的,同时他更是一位杀伐决断的统帅。那些士兵不清楚,但是他很明白。他知道,林不凡之所以能扭转乾坤,那是因为他有一手神鬼莫测的神功。他麾下也有不少是精通武艺的将领,那些将领在战场上配合大军,确实能发挥出不可思议战果。比如今晚跟着他来的两位心腹将领,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王焕章却丝毫没有阻止,因为他的纵容,现在横山防线的士兵们,都对这个神奇的华山派掌门,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王焕章想得很深远啊!!!
为此,他甚至宁愿在延安府等林不凡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