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斜》第100章


闻此言,乌力滔和花谦古一头雾水,连听都未听懂。季朝则皱起了眉头:一般来说,只需将回文诗在纸上写成一个圆形,便可读之无穷,很简单。窄长的纸条么,若勉强将头尾相将,折成纸环,也能达到此效果。但要在纸条正反均要题字,还能有此效果,这几乎是不可能之事,因为人的目光不可能同时看到正反两面。
季朝沉思半晌,想了数十种方法,甚至连耍赖的方式都想过,竟全然无法办到,只得暗自无奈摇头。
江山则先是一愣,忽然笑了,自语道:“题目不难,但题名是何意?”,稍一思忖,露出释然的神色:“原来如此”。
林少一瞧江山表情,便知他成竹在心,问道:“你能办到么?”。
“大致可以吧”江山笑笑,“不过荀侍姑娘的这道题恐怕只是引子,重点还在‘刹那永恒’上,我不知道能否猜中她的心事”。
林少愕然:“猜女孩的心事?”。
郭芒笑嘻嘻道:“书呆子,你还有这手呢?那还不展现一番?只是莫要再像上次那‘蔷薇露’事件,给弄砸了”,眼神有意无意瞟了下岳荦。岳荦轻哼一声,未有说话。
江山尴尬一笑,却听季朝遥遥问了句:“江先生,你可有妙法解之?”。
季朝竟然主动开口询之,江山慌忙起身回道:“季公子,在下正欲一试”。
众人眼光齐齐望向江山,荀侍也微微动容,扬声道:“先生果有妙法?”。
江山轻轻颔首,走上鸾台,拂袖席地,与荀侍对面而坐,一副坐而论道的姿态。
岳荦低声骂了声:“解题就解题,坐下来干嘛?”。
江山冲荀侍展礼而施:“不才江山,古城一介秀才,见过荀侍姑娘”。
荀侍还礼,道:“江先生今晚大放异彩,让人惊叹。荀侍静受赐教”。
江山微微一笑,取过纸条,执笔下书。荀侍见之眼前一亮,且不知他胸中有多少才学。只那一枝笔,拈在手中,便如龙飞凤舞;落在纸上,便如倒峡泻河,矫矫如云际孤鸿。
江山书之极快,在纸条正面写上:“赏花归去马如飞”,翻过纸条,在背面等距写上“酒力微醒时已暮”。然后将纸条从中一扭转,两头用手指夹住,取了糯米糨糊,将两头黏在一处。如此一来,本来有正反两面的纸条在这种奇怪的扭转方式下,变成了一个曲面的纸带。这个纸带,像极了麻花的形状。
再沿着这个纸带曲面的方向,从“赏花”两字开始读起,果然首尾相衔,回环成趣,读之无穷也。
江山背厅而坐,众人也看不清他使了何种办法。荀侍清淡的面容却顿显讶然,忍不住道:“你。。。你是如何想到。。。?”。
江山随手把麻花一般的纸带放到桌上,反问了句:“姑娘是否来自大夜弥天?”。
——大夜弥天,弥夜国最神秘的一座城市,常年笼罩在荒漠的海市蜃楼中。
荀侍闻言浑身一震,未等说话,江山又道:“高绝的幻术,精妙的数理模型,在汉唐国皆是罕见,却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怕不是巧合吧?”。
荀侍深吸一口气,稳稳心神道:“先生以此两点猜测我为弥夜国人,倒不意外,却如何直接说中大夜弥天?”。
江山笑了笑:“答案便在姑娘的题名当中”,一指桌上的纸带:“这种像麻花一样的单曲面模型,在弥夜国称之为‘莫比乌斯带’,是大夜弥天城一位天才的数理大师所发明的,他也正是推导出‘六幻方’解法之人。而莫比乌斯带,代表的意义则是——无穷。就像某个人,如果站在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带上,沿着他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他就永远不会停下来。而弥夜国也以这个麻花形状的符号表示‘无穷’之意”。
说到这,江山眼神炯炯盯住荀侍:“无穷的意义,不仅仅是永恒,而是刹那——和永恒”。
第90章 烟花易冷() 
荀侍眼中乏出异样的光芒,悠悠道:“请先生续以妙手,以解禅机”。
江山摇摇头,一指青雀舫上方的星空:“荀侍姑娘所求者非佛家‘芥子须弥,刹那永恒’的禅机,而是那烟火”。
“烟火?”
江山微微一笑:“汉唐国擅于‘技’,技者,经验营造之学,如同那烟火,从最初的爆竹、花炮,到现在的烟火、焰火,代代改进,每一代之‘技’如刹那云烟,却能迭新换代;而弥夜国工于‘学’,学者,理之基础也,如同那纸环,其蕴含至理永恒不变。弥夜国困于荒漠之中,空有‘学’而无有其‘技’,空守‘永恒’却无法绽放灿烂的‘刹那’,自身的国运亦囹圄于汉唐和贪狼之间,此为弥夜之伤也”。
荀侍低下头,眼中恍有水雾:“欲求无穷者,刹那和永恒,缺一不可”。
江山颔首道:“正是如此,弥夜国工于‘学’,却虚于‘技’。汉唐国擅于‘技’,但并非空于‘学’,只是较之弥夜国稍逊。这亦是我大汉唐国盛无双的缘由”。说到此处,江山的脸上显出一抹骄傲——盛事之民,傲由心生。
荀侍轻叹一声,缓缓道:“三百年前,贪狼国纳兰先生孤身一人,竹杖芒鞋,入弥夜取其‘学’,踏汉唐得其‘技’,终成‘饮水’,传与后世。一改贪狼国摇摇欲坠的国运,贪狼自此中兴,昌运不绝。而今弥夜国运衰落,大夜弥天城诸学后继匮乏,民风渐颓,故土如此,让人寸心如割。我入汉唐之土,曲身青楼之间,只愿穷生终老之时,能有纳兰饮水百之一二成就,学汉唐诸技馈弥夜故国,也无愧于恩师临终之托”。言毕,眼中竟有泪水滑落,滴在江山折成的纸环上,晕开了笔墨。
江山正色道:“荀侍姑娘,无需如此。纳兰先生自有天命之运,姑娘心间豪情却丝毫不逊。汉唐国纵有万千男儿,千万学子,能与姑娘媲美者,吾平生未曾一见”。
荀侍几欲又泫然泪下,却倔强地咬了咬嘴唇,郑重又坦然道:“世间若真有知己,我愿与先生相结”,便欲起身拜之,竟完全不顾众人惊愕的目光。
江山慌忙半起身,揖道:“在下才薄,与姑娘坐而论道,已可慰藉。何敢受此大礼”。言辞之下,婉然拒绝。
荀侍眼中闪过一抹失落,但也未再勉强。
江山还完礼,似想起了什么,慌忙解释道:“荀侍姑娘,在下并非是看不。。。”。
“我知道”荀侍轻轻打断了江山的话,“先生绝非肤浅之辈”。
“多谢姑娘谅解”江山松了口气,准备起身离开。
荀侍却转了转眼珠,道:“江先生,小女子有一请求,不知你可能答应?”。
“姑娘请说”江山刚婉拒了对方一次,虽不知道此番有何请求,也连忙先应了口。
荀侍一指桌子上的几样东西:“今晚皆是我等出题,先生能否只以桌间之物出上一题,以为凑趣,不过,要难倒所有人哦”,说着话,眼中隐有笑意。
江山略微一愣,尴尬道:“这。。。这不太好吧”。
荀侍之所以有如此请求,皆因心中深知:争票的十道题中,最难的便是第一题和最后一题,第一题考地是才气,最后一题考地是算理之学和哲论大道,竟皆被眼前的江山所解。最离谱的还是那道猜骰子的运气题,一击即中,自己至此看不透其中玄机。虽然与齐画一、季朝同样胜了三局,但含金量绝不可同日而语。
心中有不服好胜之情,想额外再刁难他一次,故此为之。
“先生做不到么?”荀侍脸色淡雅寻常,眸中笑意却愈来愈浓。毕竟桌上之物有限,仓促之间出一道难住所有人的无解之题,岂是简单之事?
江山顾望下桌上几样东西,稍一沉思,抽过一张硬黄纸,点了点,抬头缓缓道:“好,此题名为‘九折纸’,将这张纸对折九次,便算解题”。
荀侍顿时愣了,瞧了瞧那张硬黄纸:“这有何。。。”,话未落音,自己先收住了口,伸出芊芊玉指,蹙额曲指而算,越算脸上越发惊然,自语道:“以周髀算经测之,阴数地盘,首折为二,左旋九,此便为五百一十二之数”。
又暗自思索:“每次对折,面积减之一半,厚度则增之一倍,越往后,纸越厚。弯曲过程中绷得越紧,张力愈大。以眼前这张纸的大小来粗估,第九次对折时,所需劲道怕是要千牛之力方可能为之”。
念及此处,荀侍忍不住脱口道:“九折纸,纸九折,果为无解之题”。
江山点点头:“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