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界传说》第350章

设置字体大小:

华夏帝国退役的原来的国家安全部的那些达到虚神以上的人来帮忙做教练。小华夏帝国的官僚机构根深蒂固,要执行大变革,肯定会触碰到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工作量巨大,可不像当初华夏帝国那样,官僚机构初建,国家初建,没有这些阻力,现在的工作量大得多,而且小华夏帝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也由于它自身的实力没那么强大而复杂得多,对外的工作量也大得多,所以需要大量的国家安全部的人手,这一点不是一般的教育或者秦世民的意愿或者努力就能搞定的。
最后,易懂事在大局掌控的注意事项上给秦世民好好上了七八天的课,把太子秦长虹还有四十多个公卿也叫来一起听。小华夏帝国的发展不能照搬华夏帝国的模式。首先,小华夏帝国是内陆国家,唯一的港口汇贤港还是易懂事当初给它争取来的,可是由于是飞地,离小华夏帝国的主体有几个国家远,现在除了做一个贸易港以外没发挥多少作用,而贸易也主要是笔墨纸砚、茶叶和丝绸,其他没发展起来。所以可以在那里大力发展生产。由于汇贤港靠海,轻度的污染,由于大海的自净能力不会有后遗症,小华夏帝国以后的生产都可以往那里放,除了丝绸、茶叶这些有农业属性的产业外,其他生产没必要放到小华夏帝国本土。当然以后生产做大了,一个地方是绝对不够的,那么可以到其他几个大陆的沿海国家去租借荒芜的土地,或者占领无人的离大陆近的岛屿,作为新的生产基地和贸易港。
至于有人提到的沿海港口太远,管理起来太麻烦,时间久了连失控的可能都有,这也是现在的那个港口几乎没得到大发展的原因。易懂事提到的小华夏帝国发展的第二个思路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小华夏帝国可没有大量的神来挣贡献值修公路、修运河、修大桥,也不可能有华夏帝国初建时大量的战俘奴隶用来搞建设,也就没办法形成蜘蛛网般的公路和水路交通,那么它的发展就应该以发展空中运输和航海运输为主,这两样在二号地球都没有,既避开了短处又前景广阔。前期自己可以让华夏帝国的一个空军师的飞艇和一个海军师的战舰退役,改装后卖给小华夏帝国使用,那样一来,小华夏帝国也就有十六艘大小飞艇和二十二艘大小钢铁舰了,汇贤港与本土、土神大陆与其他大陆的日常联系就能勉强建立了。
不过此时秦世民却是请求老祖宗把那些东西保养后直接送来就行了,不用改装的。易懂事看了秦世民一眼,哎,每一个有抱负的帝王,都是免不了想发动战争。有了这些战舰和飞艇,加上几百年来小华夏帝国的储备和潘先宇的照顾,除了那些虚神、侍神外,武神也有一百多个了,虽是不能与八大宗主国媲美,但在二流国家中也是无敌的了,加上这些坚船利炮,加上虚神以上现在无人敢介入普通人的战争,小华夏帝国完全可以在海外去称霸了。易懂事没有反对也没有答复秦世民的请求,算是默认了。
事后,易懂事还是单独留秦世民下来,劝他在其它大陆也好还是土神大陆也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基地就行了,想华夏帝国那么强大,都没有进行土地扩张,就是担心在现在的通讯条件下管理不过来。
至于如何把那些东西从华夏帝国送过来,以及后面的战舰等的生产,易懂事就暂时委托给高风云了。反正他将有不少的时间会来辅导小华夏帝国建立国家安全部,长期在这里,天长日久会和秦世民见面,秦世民有什么事要找易成定就可以给他讲,转告易成定。易懂事又给了高风云一颗有自己一点灵魂的储魂石,这样他就能随时出入乾坤石和仙界了,不用每次都来麻烦易懂事跑腿了。易懂事还把自己的乾坤戒给了高风云,否则高风云还真没办法把那些大型战舰和飞艇什么的运来运去。这倒不是说高风云现在的本事不强,现在的高风云也早有了排山倒海的能力,别说一艘战舰了,就是一只舰队,他一个法术下去也就灭了,把一只舰队一手之力拿走也不是问题,但是要拿着这么庞大的东西进出仙界或者乾坤石的小小的进出口,打死他也做不到。
但是此后,在易成定那里秦世民就没讨到多少好处了,所有的东西都是收钱的,大量的白花花的银子被易成定的对外贸易部长要去。秦世民忍,虽然亲兄弟明算账没有讨到好处,但是只要易成定愿意卖,这些东西能带来的利益哪是银子的价值能估量的。所以在此后的二十年,他购买了能装备差不多二十个海军师和十个空军师的装备,还有大量的运输用舰艇和飞艇,真的是把小华夏帝国打造成了超越八大宗主国的军事强国。随后很多生产项目在军事实力的保护下上马,八个大陆八大生产和贸易基地的建立,使得小华夏帝国的经济实力在三十年后赶超了八大宗主国,一百年后,八大宗主国的经济实力的总和还不到小华夏帝国的一半。秦世民真的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一代明君。
易懂事的另一个建议就是小华夏帝国别要想同华夏帝国那样建立那么美好的花园城市,这在秦世民的发展规划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可是实际的条件是完全不同,完全不允许这样做的。华夏帝国统一战争的时候,大量的灭国贵族被杀,没被杀的,也被剥夺了对土地的直接管理权,由国家统一管理,所有权人只能从官府领取该得到的粮租,使得官府对土地有极高的控制权。加上几次神战,原有的城市,除了神龙港和安顺外其他的地方只要是有那么一点规模的,都被彻底破坏,所以不得不重建,也是因为这样,易懂事才能统一规划,千年下来,才成了花园城市。
而小华夏帝国没有既经历过这种毁灭性的战争,贵族们的土地也都有严格的控制权,试问如何把城市建筑推掉建下水道?如何建立自来水网?道路如何拓宽?在哪里修建公园?这一点秦世民仔细衡量了一下,也认为老祖宗说的是对的,但在十五年以后还是决定在现有的王城一百一十里外的一座山上重新修建帝都,既然老地方没法动,那就在全新的地方动,所有的阻力不就没有了吗?秦世民之所以有这一手,那是因为后来小华夏帝国在其它七个大陆租来的和抢来的土地上修建新城的时候就是模仿华夏帝国的城市规划来的,很成功。加上小华夏帝国越来越有钱,促使他下决心不计成本修建新帝都。
新帝都的修建花掉了不少时间,花掉大量的钱财,但也成就了银汉城的美名,在二号地球没有再超越的城市。银汉城修建好没多久,秦世民完成了迁都的壮举之后,交出了权力,小华夏帝国开始了皇帝民主选举制。这些种种事迹,使得他和先祖秦汉都成了二号地球的千古一帝。
只是易懂事自认为在二号地球也好,小华夏帝国也好,自己没得到任何好处,就得到一个小华夏帝国的称号而已,有些亏。若干年后,二号地球也成了道教内门的传承地之一以后,易懂事才没有了这种想法。
第215章 铁匠打铁() 
其实易懂事现在也没有了要从二号地球和小华夏帝国得到好处的想法的,那是三十来年后的事情,现在的易懂事在教育完秦汉等的第二天,脸色就大变了。
念头所到之处,自己从那个世界到这个世界的地方,有剧烈的时空波动刺激着自己的神经,下一刻,四十多个人从那里穿了出来。而且是一个个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单人都有撕开世界壁障的实力或者有穿越的方法,反正自己没有仙界、乾坤击、乾坤石等的帮助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他们来的地方,正好是自己来的地方,除了是找自己的麻烦之外,还能是别的可能吗?而且他们一出来,每个人的念头都快速锁定了易懂事,易懂事的灵魂感知度和敏感度那么高,是觉察得到的,看来不是只有易懂事才有这本事,只不过易懂事的表现有时比较变态和不太符合他的实力等级,常常是大大超过等级的平均实力而已。
其实这些人都不是撕裂世界壁障来的,而是被外人撕开送进来的,看上去就直接出现在了世界中,就像是撕开世界壁障一样,才会给易懂事那么大的压力。原来十多年前,鸿蒙中的几人想到三十年之期到了,该是再去折磨易懂事的时候了,于是老三把世界拿出来,大家开始了寻找。然而让几人大吃一惊的是不但是易懂事找不到了,他的老婆、父母、亲人、徒弟、国家都找不到了,甚至那个易懂事叫大地球的地方和大地球的次神界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