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并非不可泄》第423章


后人形成伤害。尽管如此,飘荡的灵魂就像孤苦无依,流落街头的孩子,无一刻的安宁。”
我说到这里,五鬼唏嘘不已。甲鬼问道:“真人,您说,小鬼们的灵魂是否找到了小鬼们的肉身。小鬼至今也不知道自己的肉身在哪里?”
我看着伤心起来的五鬼,安慰它们道:“本真人曾答应过你们,忙过这一阵子,定然查清你们的身份,定然给你们一个好的归宿,所以,你们无须过于伤感。”
戊鬼释怀的最快,笑着对四鬼说道:“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你们不觉得咱们的不幸反而成就了咱们的最大幸运。”
戊鬼一句话说的四鬼豁然开朗起来,不约而同说道:“若再给次选择的机会,我宁愿舍去所有,还认真人做主人。”
丙鬼说完继续问道:“主人,您给小鬼们讲讲‘引魂幡’的讲究,让小鬼们长长见识。”
“引魂幡讲究颇多,无论男女,六十岁往下的逝者,灵幡长度不能超过三尺,六十岁至七十岁之间的需用三尺,七十岁至八十岁的用四尺,八十岁至九十岁的用五尺,九十岁往上的用五尺五。”
灵魂不仅仅是从灵幡长度上识别此灵幡招引的是自己,还要看灵幡上书写中‘故’前边是何字,再次确定灵幡引领的是否是自己。
六十岁往下年龄亡故的,‘故’字前书写的是‘世’字。六十至七十之间亡故的,‘故’字前书写的是‘髦’字,七十至八十之间亡故的,‘故’字之前书写的是‘耋’字,八十岁往上亡故的,‘故’字之前书写的是‘期颐’二字。
如这位名叫‘潘小芬’的老太太,殁年在七十至八十之间,她的灵幡长应四尺,应写成‘髦故显妣赵门潘氏小芬之引魂幡。’
这道引魂幡的字数和制作样式也有严格的限制。一是逝者男女的区别。亡灵是男性,灵幡下端以及灵幡左右飘带下端,定要剪成‘箭头’的形状。亡灵是女性,则剪成‘凹’形。
其二,引魂幡的中间,秉行‘男剪圆形’‘女剪方形’之暗合乾为天,天圆;坤为地,地方之意。并且男剪圆形数量为十三个,女剪方形数量应为十四个。这两点也是灵魂在辨识中不可或缺。
接下来的讲究便是逝者后人葬下亡者之后,将因葬得到的结果,是先贤、地师、堪舆师们迎合天道自然催生吉祥的一种秘术。此术在地师、堪舆师的祖训里只须做,不许说,说了,便失去了摧吉意义,这便是‘天机不可泄’中的内涵之一。
这个摧吉方法遵循着两点。其一,亡者为男性,灵幡上书写十三字,亡者为女性,灵幡上书写十四字。
其二,灵幡书写完备,地师或堪舆师对着灵幡字体诵念‘生旺墓绝’四字咒。诵念这个四字咒更有讲究,非是盲目的对着灵幡诵念,而是用意念将四字咒中的每一个字分别加注到灵幡上的每一个字中。
以这位潘老夫人应该用的灵幡为例,老夫人的灵幡应书写为:‘髦故显妣赵门潘氏小芬之引魂幡’十四字,风水师诵念四字咒‘生旺墓绝’时,把‘生’字加注在灵幡的第一个字‘髦’上,‘旺’之加注在灵幡第二个字‘故’上。
以此类推,‘墓’加注在‘显’上,‘绝’加注在‘妣’上。而后,‘生’再加注‘赵’字上,‘旺’加注于‘门’,‘墓’加注于‘潘’,‘绝’加注于‘氏’。
再之,‘生’加注于‘小’,‘旺’加注于‘芬’,‘墓’加注于‘之’,‘绝’加注于‘引’。
‘生’复加注于‘魂’,‘旺’加注于‘幡’。至此,很明显的发现,十四字幡最后‘幡’字被加注上‘旺’字,这个‘旺’字便是所要的结果,便是个大吉之象。
由此不难理解,男性所用的十三字灵幡,加注在灵幡最后‘幡’字上的四字咒,定然是‘生’字,这个‘生’之,也是风水师所求之字。
假如亡灵姓名字数不一,则在书写灵幡至最后用‘引灵幡’或‘引灵宝幡’来增减字数,务求达到‘男占生’‘女占旺’的大吉之数”
我为五鬼讲解到此的时候,地师指点着给丧家帮忙的人们已经改了灵头文,也已经做好了潘老太太的灵幡。
五鬼检验过之后纷纷对我说道:“主人,地师改好的所有,都与您讲的一样。但不知地师用啥法将潘老太太的灵魂招来。”
第539章 可怜母心(1)() 
五鬼检验过之后纷纷对我说道:“主人,地师改好的所有,都与您讲的一样。但不知地师用啥法将潘老太太的灵魂招来……”
地师开口打断了五鬼的话:“赵大先生,你抗起灵幡,带上一半挂孝之人随本师回家招引老夫人的灵魂来此。”
然而,地师连说三遍,赵大就是不做声,这一下急坏赵二,他扛起灵幡说道:“先生,在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赵家老大,灵幡本应在下来抗。先生,您这回明白他为何不怕乱了丧葬礼仪,招来伤害长子之灾的说辞了把。亏得爹娘在世视他为亲子,并且把掌家的大权也交到他手,此刻狼子野心尽现。先生,在下随您去招回母亲灵魂,安葬了母亲,赵家人再给这个白眼狼算账。”
“不可二先生,大先生即便不是老爷老太太的亲生,可在赵家兄弟排序中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这是天道上苍认可了的,昭穆排序也是冥冥中有了安排的。若然您这次扛了此幡,大先生虽然最先遭殃,可他的遭殃,也或多或少影响到整个赵家的运势。算了,和为贵,还是在征求一下大先生的意见吧。”
赵大听了地师这番话,竟恬不知耻的说道:“先生,在下只顾悲伤,枉顾了其他,在下这就跟您去招引老娘灵魂。”
赵大站起身来,一把从赵二手里夺过灵幡,头也不回的往家走去。地师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对赵二说道:“二先生,您也随本师去吧。”
赵二在灵棚里点名叫上几个守灵的晚辈,一同跟随地师走在赵大身后。得当大家快走进镇口的时候,只见两个四十几岁的中年媳妇慌慌张张、匆匆忙忙的迎向身披重孝,肩抗灵幡的赵大。
两位妇人迎上赵大,虽然对赵大连连摆手叫停,却只顾弯喘气,却说不出话来。等地师及赵二等人走到赵大和两位妇人近前时,两位妇人这才把气喘匀,其中一位较胖一点的妇人说道:“大兄弟,二兄弟,您快去镇北头三奶奶家趟吧,您家大娘不知咋的就上了三奶奶家小儿媳妇的身,众人好说歹说,大娘就是不愿离开。”
赵家人听了此话,面面相觑,谁也没了主见。因为按照当地习俗,孝子是不能擅自去往别家的。据说孝子去了别家,会给别家带去霉运的。地师显然清楚赵家人的心中顾虑,只听地师说道:“二先生,您先回府,本师随两位大嫂去趟西头三奶奶家,兴许本师有办法把老夫人请回府去。”
两位妇人急忙说道:“这样最好,先生您请。”
地师跟随两位妇人来到村西头的一户中富人家,此刻这家人的天井里站满了妇孺。这或许是因为村里的男壮都去赵家坟地帮忙的原因。
众人看到两位妇人身后的地师,纷纷让开门口,地师则疾步进到厅堂。此刻厅堂里一为三十几岁的妇人盘腿坐在八仙桌上,一会哭诉,一会狂笑,完全没有了正常人的行为举止。
妇人身旁坐着位年近八十的老太太正在劝说着什么。我想,这位老太太可能就是三奶奶。
细听之下,三奶奶说道:“她嫂子,咱两虽然娘们辈分,可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咱这辈人,都不容易,这不,你算是熬出了头,马上就要与他大哥团聚了,还有啥放不下的?你这一闹,折腾的秀莲没了人形,你一辈子最有材料,总不能临走临走丢了一世得好?你还是走吧,享福去吧……”
尽管三奶奶说个不停,坐在八仙桌上的夫人却置之不理,兀自哭着说着。
地师走到八仙桌前,诵了几句咒语,之后,我看到飘身在夫人头上方的一个老太太样貌的灵魂,恋恋不舍的看着哭闹着的妇人出门离去。哭闹着的妇人,对头顶离去的灵魂没有知觉,仍在急言快语的说着。
地师又诵了几句咒语之后见仍不能将附体在妇人身上的鬼魂驱离,便对妇人说道:“本师先礼后兵,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你若还不离去,本师可就对你不客气了。”
地师说着话,已经在身背的巾箱里取出一套金针。此刻,妇人双眼却有了一点生机,只不过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