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女神的日子》第89章


可除了这个理由,蒋妤也想不出其他的理由,毕竟这许薄苏最近举止反常,实在不能用常理推断。
“别管他,咱们播咱们的。”
“行。”
没多久,陶蓁蓁将陆争带了过来。
或许是职业关系,陆争整个人凌厉的像一把开锋的剑,寒芒迸射,陶蓁蓁这么个连许薄苏的颜值都能啃的女孩,离了陆争好几米,甚至于还在蒋妤耳边嘀咕,“蒋妤姐,这谁啊黑着一张脸,吓死人了。”
蒋妤笑道:“朋友。”
说完,伸手向陆争,“你终于来了。”
陆争看着蒋妤的手,没有迟疑便伸手相握,“来赴蒋主播的约。”
这话其实也没什么,可是在休息室一群不明所以的员工听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纷纷眼神表示,不可说,不可说。
“这个赴约的时间挺不错的,你如果再晚来十分钟,我这节目都开场了。”
陆争的语气一如他的表情生硬,“既然答应了你,就不会迟到。”
蒋妤笑笑,“行吧,蓁蓁,你帮我带他去演播厅找个座位。”
陶蓁蓁应了。
观众席上坐满了人,陶蓁蓁在侧门看了片刻,找到现场导演,能不能排出一个位置,现场导演想了想摇头,“不行不行,除非过道上加座。”
“那算了。”
既然是朋友,肯定不能过道加座委屈人家。
更何况这么一大小伙子,座过道,多不方便。
陶蓁蓁又将陆争带去后台,那儿可以将演播厅的情况尽收眼底。
只是——
“许副台长,您怎么在这?”陶蓁蓁看着坐在后台与导播交涉的人,惊讶出声。
许薄苏目光随之扫了过来,停在陶蓁蓁身上一瞬,便将目光移至到陆争身上,眸瞳猛缩,眯起双眼打量面前这个男人。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个男人,就是之前送蒋妤回星光台的男人。
“这位是?”
陶蓁蓁回道:“他是蒋妤姐的朋友,这次是蒋妤姐特地邀请他来看这期的节目的,可是观众席没座位了,所以我带他来后台”
“蒋妤的朋友?特意邀请?”许副台长的副台长架势十足,他冷冷望着陶蓁蓁,“星光台什么时候规定,非星光台的员工,可以随意进出节目后台?”
陶蓁蓁一愣,只顾着照顾蒋妤的朋友,倒是把这茬给忘了。
其实这事也没什么,都是节目组的员工,你瞒我瞒也就过去了,哪里知道冒出个墨守成规的许薄苏。
陶蓁蓁连连道歉,“对不起,许副,我忘了。”
许副台长将目光从陆争身上转移到导播视频上,不再多说。
陶蓁蓁低声对陆争说道:“不好意思,我还是带你去观众席吧。”
陆争对于在哪看,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全程第一时间看到蒋妤的直播,知道蒋妤直播的内容,就足够了。
抬脚正准备离开时,许副台长心思难测,又开口说话了。
“算了,留下吧。”许薄苏看向陆争,眼神冷峻淡漠,似乎并未将陆争放在眼里,“下不为例。”
许薄苏看向陆争的同时,陆争也在打量着他。
男人与男人之间赤、裸裸的敌意并非感受不到,只是第一次见面,这个所谓的许副台长对他的敌意,从何而来?
陆争想不明白。161
第81章() 
蒋妤站在演播厅侧门门口;手中拿着资料细细研读;所有的工作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围着蒋妤忙碌着。
“蒋妤姐;耳麦有声音吗?”
蒋妤目光不曾从资料上移开;只淡淡点头说了句,“嗯,有。”
“蒋妤姐,三分钟之后登场。”
“知道了。”
“一分钟,蒋妤准备!”
蒋妤将资料交到身边工作人员手上;从侧门方向扫视一圈观众席,缓缓扫过的视线中,并未看到陆争的人影。
陶蓁蓁从外走进。
“蓁蓁,我那个朋友呢?”
陶蓁蓁迟疑片刻,面带难色说:“观众席腾不出位置,我就带他去了节目后台。”
“后台?”蒋妤微楞,她可是记得;后台那,许薄苏来了。
“许副还在后台吗?”
陶蓁蓁点点头;“在。”
蒋妤凝眉;正想说话;耳麦里传来导播的声音,“蒋妤准备;5;4;3;2,1,进场!”
蒋妤强迫让自己摈除杂念,沉了口气,拿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坦然走进了演播厅。
蒋妤的出现,以致全场掌声雷鸣,无数绚烂的灯光照在她身上,成为全场焦点瞩目的所在,灯光扫射下来的灼热,竟让蒋妤生出了一股难耐的燥热的错觉。
蒋妤站在演播台中央,拿起话筒,观众席上的掌声登时心有灵犀般的偃旗息鼓。
“欢迎收看真相周刊,我是主持人蒋妤。”她望着镜头,脸上没有笑容,严肃,沉重。
“几天前,我看到了一则新闻,我知道这则新闻很多人都看到了,因为这则新闻在几天前,网上一片讨伐之声。”
背景屏幕上,是一则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
——镇雄塘房镇芒部山村瓦房组失踪后死亡的两岁男孩范文杰,警方调查后发现死因是“机械性窒息死亡”,而调查结果显示,“过失致人死亡”的竟是邻居家不到十四岁的女儿范某。
蒋妤指着屏幕,“这个案件的最终结果大家应该清楚,因为范某不满十四岁,依法不用承担任何的刑事责任,不过她的监护人需要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也就是说,范某在杀死两岁的男孩后,不用得到任何的惩罚,而其监护人只需要赔偿一笔赔偿金,这个案件,便过去了。”
屏幕上的新闻再次划过。
——湖南邵东县新廉小学,刘某、赵某、孙某三人预谋对在校教师实施抢劫。当日12时许,三人窜至新廉小学宿舍楼,将被害人李某云叫出宿舍,持木棒对李某云进行殴打,并拖至卫生间用布堵住李的嘴巴,被害人李某云继而死亡。后刘某、赵某、孙某将李某云的手机及2000余元现金抢走。3人搜走财物后,将女教师尸体藏匿在床底,清理现场血迹后逃离现场。更令人惊讶的是,3名嫌疑人均为在校学生,年龄最大的13周岁6个月,最小的不满12岁。
一字一句,触目惊心。
蒋妤深吸口气,“因为三名犯案人员均不满十四,均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所以杀人之后不用承担任何的刑事责任,最终的处理结果是,送到邵阳市工读学校教育。”
“大家可能对所谓的工读学校不太了解,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大屏幕上出现几行解释的词汇,“工读学校是为教育挽救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学生开办的学校,对去工读学校的学生,在城市要经区以上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公安机关联合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审査批准,还要征得家长的同意。在工读学校教育好了的学生,应送回原学校或调换学校继续上学,或安置就业,不应影响升学、工作分配和参军,这是选自百度百科上搜索的内容。”
蒋妤顿了顿,继续说:“可能大家还是觉得不可置信,为什么一个不足十四岁的孩子,对自己老师会有如此大的恶意,”她摇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大屏幕上的内容紧接着变成了一段视频,是张斐那段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校园暴力的视频。
视频中的施暴者,以及被施暴者都被打码。
“这则视频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正是不久之前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关于校园暴力的视频。”蒋妤看向观众席,将所有人凝重的目光尽收眼底,“而这期暴力事件中所参与的所有人,都属于未成年人。”
观众席上一片唏嘘之声传来。
蒋妤继续说道:“我并非是在夸大事实,也并非刻意将这几则新闻挑出来吸引眼球,”蒋妤指着大屏幕,一条条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赫然在大屏幕上滚动着,“仅仅三天的时间,我们节目组找到了近五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五年间,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年间上涨68%,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
当蒋妤看到这些数据的第一眼,许久没说话。
你不深入了解一件事,是不会觉得它有多么可怕的。
没有搜集这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是不会觉得这个社会竟然有这么多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
而这些新闻之所以从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不是因为漠不关心,事不关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