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攻略》第262章


受了三兄妹的大礼,凌寒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许慎之得的是一柄刀,不大,只能割肉而已,但是寒光闪烁,宝器森然,非是玩具,而是利刃。许谦之得的是一枝笔,不是竹管笔,而是铁笔,沉重肃然。许惠的却是一本女则和几样首饰,不值一提。
几日后的大朝会上,凌寒宣召许家父子朝见,当殿认亲,许家父子复姓为芈,同时封芈昭为宁王,封芈慎之为燕王,封芈谦之为卫王,封芈惠为慧明郡主。另外,芈昭已经出嫁的长女,也封为福安郡主,其夫封郡马,并派人将之接回西京。
朝野上下,无不惊诧莫名,先帝时被认定是假冒皇族,怎么到了今上手上,就成了真皇族了?皇帝此举,究竟是几个意思?是打算遏制即将于秦国公主联姻的晋王,还是直接冲着楚皇去的?
凌寒当然不会解释得太清楚,他把陶华平又拎出来背了一回黑锅,表示当年查实了芈昭确实是西楚皇族遗落民间的血脉,只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陶华平隐瞒了此事,骗过了先帝,幸而顾凤寻接掌宗正寺之后,从旧档里寻找到了当年的证据,证明了芈昭确实是皇亲,然后就出示了由顾凤寻亲手炮制出来的“证据”,总归,让人纵然心中生疑却也无话可说。
找不出证据中的破绽,又有一个已经死了的人背着黑锅,自然便没人会不识趣的挑这几位新鲜出炉的宗室亲王的刺儿,反正西楚皇都认了,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哪管得那么多,倒不如多关注一下西楚皇位继承权的问题,要知道,新封的三王中,有两位是有继承权的。
卫王年纪还小,估且放一放,燕王却是值得重点关注,一则,这少年年纪与晋王相仿,气度上却明显比晋王还要稳重得多,看着就像个小大人,不像晋王,一身浮躁,干的事儿也不知所谓。
二则,这少年与西楚皇在容貌上也太过相似了,别说是族兄弟,就是说是亲兄弟都不带让人怀疑的,这还是年纪差得不够,不然,西楚皇说这是他遗落在民间的私生子估计信的人也会很多。
很多人都在评估燕王和卫王给朝局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朝臣们的反应还不算强烈,但在西楚民间,议论声可就大了,以致于行成了某种浪潮,将整个西楚都往生机勃勃的方向推动着。
正如顾凤寻说过的那样,有了明确的继承人的西楚,就像是有了定海神针,不会再让人觉得随时会崩溃,人心一定,就会不由自主的迸发出一股往前冲的气势。
这种事态落在有心人的眼里,自然会产生出震撼的感觉,如韩察和林阁老,为之欣喜,如赵汶庆,则正好相反,震撼之余,却是阴沉了脸。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晋王已经不再是最合适的联姻对象,燕王的存在,尤其是他那张脸所代表的意义,让燕王一下子跃居于晋王之上,进入了秦国使节团的视线里。
但问题是,西楚使节团已经出发了,带着晋王的请婚书,赵汶庆就是想反悔,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除非秦国再舍出一位公主,但这是不可能的,就算秦国肯,西楚也不会拿出两个王爵来与秦国联姻,一个几乎等同于废子一样的晋王,就是西楚的底线。
那么,他这些天来拼命往晋王府安插人手,又是为了什么?晋王,已经是废子了啊。
赵汶庆很清楚,他这是着了西楚的道儿了,费了好大的力,不但没有达成目的,反而还将一部分人手暴露在了西楚凤仪台的目光下。
此事,必须立刻传回国中去,这念头一起,便又消散,西楚皇封王的诏书颁布天下,同时也给秦国和楚国送去了副本,不用他传消息,秦皇也能知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他得把燕王父子几人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推测出西楚皇抬举这几人的真正目的,才好向秦皇禀报。
最好是弄死燕王和卫王,这样,晋王就从废子又变成了活子。
就在赵汶庆这里谋划着接下来的行事方向时,有人匆匆来报,说赵沉香往燕王府去了。
“胡闹,怎能轻举妄动!”
赵汶庆猛的站起来,走了两步,又停下来,眉头一挑,他这侄女儿虽然冒失了些,但此举倒也有奇效,正好可坐观双王斗,且看晋王这浮躁的毛头小子,有没有胆子跟燕王不死不休。
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是一场好戏呢。
这消息也到了凌寒的案头,看得他直叹气,这位秦国公主还真是让人无语,不过,倒也不是坏事,他正可以看一看,燕王会怎么处理此事。
贫极乍富,本就容易使人心态失衡,而燕王,不但富,且贵,更是容易动摇心志。若此时他还能稳得住,倒真是西楚最好的继承人选了。
不过结果挺让人失望的,凌寒失望,赵汶庆也失望,赵沉香更失望,因为燕王府大门紧闭,燕王根本就没见她,借口都是现成的,燕王初入主,府中正在上下整顿,诸事杂乱,不宜待客,待燕王府整顿完毕,必大开门庭,邀西楚各方权贵以及秦国友使为坐上宾。
燕王的名字没白起,他很谨慎,甚至谨慎到了小心翼翼的地步,初入西京,他连西京的情况都没摸清,哪敢露什么头,不但自己没露头,也让卫王报了个养病的名头,闭门谢客。只有宁王,还在外头偶尔露个脸儿,但那毫无意义,宁王一则身子也不大好,二则又没有继承权,空有个名头而已,屁事儿不顶。
第二百九十六章劫狱() 
凌寒虽然失望于没有看到燕王面对美色时的反应,但对燕王的小心谨慎还是相当赞许,对顾凤寻笑道:“此子算是有心,顾卿何时抽个空儿,再提点提点他,他是燕王,一味躲事儿可不行。”
顾凤寻眉一挑,笑道:“何用臣抽空儿,待燕王府整顿好了,陛下钦点燕王到宗正寺来历练便是了。”
把人放在他眼皮子底下,既方便观察,也方便调教。
凌寒一哂,点头道:“也好,到时候安排他半日往国子学上课,半日到宗正寺历练,顾卿,手下留情啊,朕对慎之,期之盼之。”
可千万别把人给整治废了,想想李敏那惨样儿,凌寒都要掬一把同情泪。
顾凤寻唇角一勾,道:“自然还得要陛下的人格感化,臣能教导的,只有术,陛下能教导的,才是道。”
芈慎之的年纪,正好和当年他遇到赵昊时差不多,真要按照他的方法来教导,难保不是又一个赵昊。顾凤寻不是不懂得吸取教训,然而人心叵测,人性更是难以捉摸,只能引导,不能控制,他本身就是个剑走偏锋的,又如何能导得人心向正,人性端方,反倒是凌寒的胸襟气度、心性品格,才是最能引导人心人性的。
有光明在前,谁还甘愿沉沦黑暗,在某个方面而言,人和飞蛾一样,都有趋光性,向往光明,向往温暖,遇到了,就再也不能远离。
就在君臣这番对话不久之后,就传出了晋王和赵沉香大吵一架的消息,范九斤还特地忙里偷闲去听了壁角儿,回来后跟顾凤寻汇报说晋王被赵沉香按在地上打了一顿屁股,哭着鼻子回去的。
以顾凤寻的城府,都不由得为之惊愕,赵沉香还真敢啊,晋王也太窝囊了,虽然年轻小了点,但好歹也是个男孩儿,连女人都打不过,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这件事很快就在西京里传为笑柄,臊得晋王连课业都不管了,闭门不出,转头就对外称病了。
这表现就越发的窝囊了,许多人私下里叹气,晋王还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倒教他们以前对晋王暗里的防备警惕都成了笑话,就晋王这样儿,何须防备警惕,就是他们放手任晋王施为,都难以成事。
不过转头又出了一件事,却是任谁也料不到的,更将这些人给甩了一巴掌。晋王可不是窝囊,他闭门不出只是假象,私下里,竟然偷偷干了一件大事。
他劫了凤仪台的大狱。
简直匪夷所思,晋王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最关键的是,他哪里来人手劫狱?
人是赵沉香的私卫,不知晋王是怎么说动的她,她很大方的把自己的私卫借给了晋王,总共二十五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偷袭了凤仪台大狱。
不过这些人的运气不大好,当夜,正好是罗锋亲自坐镇大狱,这二十五名私卫虽然也是一等一的好手,但跟罗锋这种堪称当世顶尖高手的人物一比,全是豆腐渣。
当然说是豆腐渣也不尽然,这些人还是有些能耐的,尤其是他们中还混了五名千鳞卫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