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攻略》第250章


“人都死了好几年,怎么就将皇叔吓成这个样子。”赵沉香轻蔑的一撇嘴角,别人会被赵汶庆装出来的强硬样子吓到,她可不会,明明就是只纸老虎,看看,她不过才提了一句姓沈的,就吓得脸上都没了人色。
死了?对,是死了,死了好几年。
赵汶庆感觉到自己突然又能呼吸起来,他用力吸了好几口气,才渐渐有了力气,用手一抹额头,竟全是冷汗。
“沉香儿,以后不要再提他,永远都不要再提起这个人。”
赵沉香见他回过劲儿来,还是这副纸老虎的模样,从心底里越发小瞧了这位皇叔,轻笑着打了个哈欠,道:“不提就不提,瞧你吓的,侄女都觉得心疼。这么晚了,侄女回房歇息去,皇叔你可别忘了查一查那姓顾的,弄不好啊,又是一个呵呵呵呵,瞧侄女儿这嘴,不提,不提了就是。”
说完,她从椅子里起身,小小的伸了个懒腰,依依袅袅的去了。
赵汶庆伸手对着她的背影点了点,半晌,才无奈的叹了口气,喃喃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然后一皱眉,再次回想起顾凤寻在国宴上对赵沉香一踩一拉的手段,果然真真的与那个人的行事作风十分相似,不,不对,是一模一样。
赵汶庆从椅中惊跳起来,情不自禁的来回踱步,尘封已久的记忆,被刻意的挖掘出来,如果他没有记错,当年,那个人曾经出席过一次应酬宴会,当时有人企图向那个人献媚邀宠,沈碧空就是用这番话打发的人,几乎一个字都没有改变。
怎么可能?这是巧合,一定是巧合。
冷汗再一次浸透了赵汶庆的内衫,他几乎控制不住的颤抖起来。
查,一定要查,绝对绝对不能让这世上,再出现一个——秦司空沈碧空。否则,秦国完了,秦皇完了,他赵汶庆也完了。
纵然赵汶庆的暗查行动再隐秘,但身在西京,又怎么可能瞒得过凤仪密卫的眼睛,很快,秦国使节团的动作就被禀到了凌寒跟前,甚至连这对叔侄的谈话,都一字未漏的写在纸上送入了宫中。
凌寒拿着密报去给顾凤寻看,笑道:“朕竟不知,顾卿如此凶恶,竟把吉王吓成那副熊样儿。”
这还是已经“死”了几年后的威风,他几乎不能想象,当年还活着的沈碧空,到底在秦国是怎样的威名赫赫。不过却能理解赵昊为什么要对沈碧空下杀手了,一个内心懦弱无能的人,自然不能容忍身边有个如此强悍的存在,一日不除,便一日只能匍匐在身下如狗儿一般的摇尾。
秦皇,真是可怜啊。
看着几乎把“可怜”两个字写在脸上的凌寒,顾凤寻唇角微翘,道:“今日可算是让陛下识破了臣青面獠牙的真面目,陛下可是也怕了?”
凌寒凑过来,盯着他上看下瞧,还伸手亲昵的摸了摸,用指腹描画他的眉眼,笑道:“眉目如画,夭夭若春色满园,何来的青面獠牙?朕是越看越喜欢。”
顾凤寻拍开他的手,道:“陛下自重。”他这里正忙着呢。
凌寒哈哈一笑,挨着他的肩坐下来,看了一眼顾凤寻正在翻的册子,顿时脸色怪异起来。
“这是宗正寺里收藏的牒册名录,你翻这个做什么?”
第二百八十二章寻找() 
顾凤寻漫不经心道:“当然是找人,陛下这一心守身如玉的,臣身为代宗正寺卿,总不能眼看着西楚皇嗣断绝,让陛下身后连个香火祭祀都没有。”
凌寒愣了一下,道:“你想从牒册里找幸存的芈姓族人?”
皇权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很少有全身而退的,西楚皇室子嗣稀少并不是从“西京二月红”一案后才形成,事实上在之前,西楚皇室里能活到成年的皇子就并不多,活到成年后,又要面临残酷的皇位之争,别看西楚设立了四个拥有继承权的王爵之位,但事实上,这四个王爵从来没有满额过,最多的一次也不过是三王并立而已。成皇帝在位时,就只有凌寒这一个韩王,而到了凌寒当皇帝,便只有一个晋王,这晋王还是被他硬塞的,不然,局面更惨淡。
所以凌寒对于顾凤寻试图从牒册中寻找芈姓族人并不看好,但凡还有一个活着的,早该被叔父找回来了。真想寻到有血脉关系的,还不如去楚国找更容易些,西楚恐怕是没有了。
顾凤寻笑了笑,道:“臣并不是一定要找出个人来,但陛下该明白,天下大势已注定是合为一处的,而西楚眼下,不缺钱粮,不缺能臣,不缺干将,不缺悍卒,却只缺一个继承人。”
一个继承人,看着好像没什么用处,却代表了一个王朝的延续,一个能平稳过度的王朝,才能使君臣一心的去争夺天下,否则,这天下夺来了,又能维持几年?难道要眼睁睁着自己为之付出所有的王朝,因为没有继承人而又面临崩溃?若是如此,那当初为何要去争?
所以西楚群臣明明没有一个是蠢的,明知道凌寒不想与秦联姻,偏偏却想不出别的法子来解决问题,为什么?不是他们没有别的法子,而是只有秦国公主,是凌寒不能轻易拒绝的。不管秦国公主是人是鬼,只要她能让西楚拥有一个继承人,那就值得西楚臣子们去争取。
表面上看,是凌寒退了一步,让秦国主动提出了联姻,还推出了晋王来作为联姻人选,而实际上,也是西楚臣子们退了一步,用晋王联姻当然不行,反正不管凌寒怎么想,先把秦国公主骗过来,等人来了,该怎么做,就值得再商榷了。
凌寒将顾凤寻的话琢磨了几回,乐呵呵的捅了捅他,弯眼笑道:“怪不得你要翻这个呢,顾卿,吃味儿了啊,朕就说呢,国宴上你一反常态,那么的不赏脸,削得秦国公主都快没脸见人,也吓得朕那些臣子们不敢吭声。”
西楚臣子打的什么主意,他也瞧明白了几分,国宴上愣是一个人都没敢帮着秦国公主出声,可不是被顾凤寻那几句“玩笑话”给吓着了,那时候要是有人敢出声,赶明儿个,满西京就会疯传他成了秦国公主的入幕之宾,那乐子才大了呢。
顾凤寻白了他一眼,继续翻名录,口中道:“总之,陛下需要一个继承人,能找到最好,找不到,编也要编一个出来,摆出来当个吉祥物,顺带也能警告一下晋王。”
连国宴都不出席,晋王哪儿来的胆子,哼!不给凌寒脸面的人,也不必替他留着面子了,年少不是妄为的借口,真当谁欠了他的。
凌寒全身上下暖洋洋的,眉开眼笑道:“原来顾卿是为了替朕出气才这么上心的,依朕说,也不必在这上头寻来寻去了,朕瞧着子川就挺好,要不是你上回拒了,朕早就将他封王了。”
顾凤寻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儿,又翻过一页名录,突然手一顿。
凌寒知他必有发现,便探头去看,却见那一页上记载着的是他曾祖父一个同辈堂兄弟的名字。要是没记错的话,他这位曾叔祖就是以谋逆之罪被处死的,还牵连到他的子孙,这一支芈姓皇族都没有活下来的人。
“有什么不对?你该不会是想从这里头挑个人来冒充吧。”
顾凤寻点头道:“有何不可?我听宗正寺里的老人说,成皇帝初登位时,还有人曾冒充这一支的幸存族人,只是后来宗正寺查出破绽,才没教他冒认成功。”
既然曾经有人冒充过,就证明当初处决这一支族人时,肯定出过岔子,说不定真的有人逃出生天。哪怕没人逃出来,只要有这个可能,他就可以从中大作文章。
听他这么一说,凌寒就想了起来,道:“确实有这回事,朕还曾经见过那个冒充的人,长相上倒真是有些芈姓族人的特点,要不是这样,他也不敢冒充”顿了一下,他又道,“其实朕不觉得他是冒充的,虽然当时那个人拿不出什么证据来,但是朕看他总有几分亲切感,血脉之间,大抵是有所感应的吧。”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当时凌寒年纪也小,西楚才经历了“西京二月红”,正是风声鹤唳的时候,成皇帝那时候初登大位,立足未稳,加上还有他在楚国为质时中了暗算不能人道的风声传出来,这种情况下,突然冒出一个芈姓族人,而且还是血脉极近的一支,一旦承认了他,可想而知会对当时的西楚造成怎样的动荡,指不定就又是一轮皇位争夺之战,以成皇帝当时的处境,胜算并不高,偏偏那个冒出来的芈姓族人,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再加上还有一个楚皇正虎视眈眈。
所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