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攻略》第240章


那侍女嘴巴极硬,但到底没扛过罗峰的手段,没过两天,审讯的结果就出来了。
和推测的差不多,兵防图确实是陶华平动了手脚偷绘了摹本,然后通过女儿的手交给了永宁公主,这次陶华平当殿提出与秦联姻,也是永宁公主的意思,至于永宁公主这么做的目的,自然不是区区一个侍女能知道的。不过罗峰还是察觉出,这侍女是一名死士,她身上的训练痕迹,跟当初刺杀凌寒的少女林沧浪是一路的,也就是说,这侍女和林沧浪的背后,是同一个主人,也就是永宁公主。
审讯的结果让凌寒沉默了许久,当年的“西京二月红”惨案和永宁公主有关,成皇帝遇刺与永宁公主有关,自己遇刺也与永宁公主有关,西楚皇室到底和永宁公主有多大的仇怨,竟让她二三十年来,从未停下过对西楚皇室斩尽杀绝的动作。
为什么?
“有些女人的心,如海底的针,你永远不会明白她们的爱从何来,恨从何来,陛下不必纠结此事,若是实在不解,就把事情交给范九斤,让他想法子把永宁公主从楚国抓回来,自然能解惑。”
顾凤寻从旁劝慰着,他挺理解凌寒的心情,正如他一直都不懂纪玉人为什么会选择用那样的法子报复他一样。人活着,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像她们这样的女人,却宁可用极端的方法,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不过论起狠毒来,纪玉人还是差了永宁公主一大截。与之相比,越国夫人、韩王妃倒显得万分可爱可敬了。
凌寒抹了一把脸,振作精神,摇头道:“西镇抚司不容小看,为一个永宁公主,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更不值得牺牲朕的凤仪密卫,若要将她抓回来”他嘴角往斜里一撇,露出一抹狠戾,“待朕收复楚国,且看她再往何处逃去。”
顾凤寻怔怔看了他片刻,神色间慢慢的露出了几分欣赏,往日的凌寒,身为西楚皇,都显得太过宽和了,而这一刻的他,才有了帝王应有的狠辣果断,更有了对整个天下的野望。此时他说收复楚国,不再是为了实现祖上的愿望,而是他的心中,对于收复楚国这件事,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哪怕这个目标,仅仅是为了抓回永宁公主。
看到顾凤寻露出这样的神色,凌寒脸上的那抹狠戾之色迅速消退,扭过头,有些尴尬,过了好一会儿才转回身来,道:“以前朕是不是让顾卿很不满意?”
顾凤寻教出了秦皇那种野心勃勃的皇帝,除了秦皇本身就心怀大志之外,也是因为顾凤寻刻意把他往这方面培养的吧,相比之下,凌寒这个皇帝当真是温和无害了。
这个问题让顾凤寻哑然失笑,半晌方道:“不,无论什么时候,臣对陛下都满意之极。”而且,越来越满意。
凌寒的眼神亮了,耳根却悄悄红了。
侍女的失踪,让陶宛如很是惊慌,在找寻一天无果之后,她毫不迟疑的就辞别陶华平,带了人连夜往扈县赶,但人才出城,就被范九斤率领凤仪密卫给截下了,将陶宛如秘密关押进了凤仪台里,其他随从全部灭口。
陶华平送别了女儿之后,就在府里闭门不出,直到凌寒派人来宣他入宫,才被人发现,他已经死在书房里,是饮了毒酒自尽的,未留下只言片语。
没想到陶华平会死得这么干净利落,凌寒意外之余,还是给了他一点体面,没有公布他的罪行,让他风光大葬。不过空出来的宗正寺卿一职,由谁来接手,却成了一大难题。
西楚宗室没人了啊,唯一够得着边的,只有晋王,但晋王太年少,而且宗正寺卿还兼管着一部分宫中事务,那是绝对不可能让晋王插手的。
不过眼下凌寒没工夫为这事儿费神,很干脆的下了一道圣旨,把顾凤寻推上了宗正寺卿的位置,当然,为了减少非议,前头还多了一个“代”字,代宗正寺卿,品级没动,但手上的权柄却大了不少,毕竟,管着一部分宫务嘛,尤其是采买进贡这一头,油水十分丰厚。顾凤寻前些时候收拢了那么多人手,是拿职缺吸引的人,手上却没什么可动用的银钱,现在有了这一块来补贴,自然更是游刃有余。
朝中对此自然有异议,顾凤寻又不是宗室,连跟宗室的边儿都没搭上,宗正寺卿一职落在他头上,名不正言不顺带不合惯例。
凌寒倒也没跟朝臣们客气,一句“朕能托以性命者,非顾卿无他”就把朝臣们给打发了,这不是废话嘛,宗正寺卿管着一部分宫务呢,不是信任亲近的人,怎么能担当这一职。
朝臣们被堵得心头发闷,再一想顾凤寻如今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还有皇帝的圣眷,至今都被皇帝安置在含光殿里,原来的顾宅都改姓苏了好吧,有些比较敏锐的人,已经有些回过味儿来,皇帝心尖尖上的人,怎么能说名不正言不顺呢,怪不得皇帝死活不肯纳后宫呢。
可看出来归看出来,却不能说出来,陶华平就是前车之鉴,不过在朝上提了一句“与秦联姻”,当场就被皇帝落了好大的面子不说,没几日连性命都没了,死得还不明不白的,知道的是他畏罪自杀,可凌寒除了跟几位重臣交了底,并没有公布陶华平真正的死因,所以不知道的人居多,难免就猜测陶华平的死是不是跟犯了皇帝的忌讳有关。
再一个就是相比西楚眼下的局势,宗正寺卿的更替,已经算不上什么大事了,所以朝臣们的议论连个水花儿都没有掀起来,就这么揭了过去。皇帝高兴,由他去吧,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先解决眼下的大问题再说。
大问题就是两楚边境再一次告急,楚军二次压境,已经打过一场,被谢谨言打了回去,楚军未能建功,但谢谨言要钱要粮要军备的折子却送进了西京。
问题是,西楚国库已经捉襟见肘了,之前收复两关时,已经是勒紧了腰腹,如今又下了征兵令,又是一大笔军费支出,谢谨言的折子,自然是雪上又加霜,让西楚不少朝臣一夜急白了不知几根头发。这时候倒要庆幸皇帝不立后了,否则,连大婚的钱都拿不出来,那得寒酸成什么样儿啊。
第二百七十一章吃惊() 
吕子川就是赶在这个当口进了西京城,当然,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跟着海安州太守胡文敬一起来抵达西京,他们带来了满满二十车的越地贡赋。
越地投楚一年多,其实没人指望越地能给西京进贡交赋,那破地方,没要倒贴就不错了,何况当初凌寒登基时,为了安定越地民心,采取了不少措施,除了让越国夫人和韩王妃回归越地主持大局之外,还免了越地三年贡赋,所以当年初时,越国夫人上表,说越地准备了一些礼物要进献给西楚皇,同时还有二十车贡赋,西楚满朝上下,没一个人当真,甚至还有人在暗地里嗤笑,说越国夫人这是打肿脸充胖子,明着说送贡赋,别是送些不值钱的东西来,然后从西京这里讹上一笔回礼去补贴越地。
所以当越地的贡赋车真的拉进西京城时,很多人都觉得越国夫人这是添乱来了,明知道西楚这会儿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军费都不知道要从哪里挪出来,怎么可能再有钱粮去补贴越地,甚至有人看着车轮咯吱着在泥地上压出深深的车痕时,不无恶意的猜想,越国夫人该不是直接从山里挖了二十车的石头给送过来了吧,反正越地多山,最不缺的就是木头和石头,正好木头造了车,石头当了贡赋。
抱着这种想法之下,胡文敬这一行人受到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先是被扔在驿馆里冷落了三天没人理会,后来还是吕子川报出了顾凤寻的名号,这才得到了几分礼遇,然后胡文敬请求晋见献贡的折子,在迟了几日后,终于摆到了韩察的面前。
韩察起初也没当一回时,底下人跟他说越地来人中,有个少年自称是秦司空的侄子、尊顾凤寻为兄时,才引起了他的兴趣,打算百忙中抽空见一面,然后才派了人去检查越地那二十车贡赋,总得先看看是些什么东西,如果真是烂大街的货,他把这折子再呈到皇帝面前,那简直就是闹笑话了。
派去的人兴趣缺缺,拖拖拉拉到黄昏时分才去,然后连滚带爬的回到令尹府,这个时辰正好是韩察好不容易才抽出工夫来见吕子川的时候,少年人才刚向韩察行了一记正儿八经的古礼,就见那人跌跌撞撞的闯进来,失态的高声道:“令、令尹大人那二十、十、十车贡贡贡贡赋是是是”
是什么?后面的话偏偏就卡在嗓子里说不出来,急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