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青天侠义传》第214章


包拯也点头道:“刺杀这一手他可以用,我们却不行。如今我们已经大张旗鼓地将消息放了出去,事情就不能莫名其妙地解决。就算要杀庞昱,也只能公开审理,当堂证实他所犯下的罪行才可以。”
白玉堂微微皱眉,不解地道:“他的罪行累累,到了陈州自然就可以真相大白,这又有什么难办的呢?”
未等包拯答话,公孙策却笑了。展白二人不解,都皱眉看向公孙策。展昭更是问道:“公孙大哥,你为什么笑?”
公孙策笑道:“我笑的是你们太天真了。”
说到这里,公孙策认真地看了展昭一眼,收敛了笑容,说道:“小白不明白是情有可原,展昭,你多少也当了几年的官,你不明白,却说不通了。”
听了公孙策这句话,展昭陷入了短暂的思索。片刻之后,他脸上的迷惑也被凝重取代,深深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公孙大哥你笑的对。”
说着,展昭看向依然有些迷惑的白玉堂,解释道:“你刚才的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到了陈州以后,包大哥固然可以大开府门让百姓来告状。且不说百姓们会不会惧怕庞昱的势力不敢来告。假设,百姓们的确来告状,我们能不能就以此扳倒庞昱呢。答案是,完全不可能。
鱼肉百姓,残害乡里,这些罪证对于庞昱来说,没有丝毫的杀伤力。不要忘了,庞昱是一个侯爷,侯爷的手下,有家丁,有门客,还有府兵。这些人都为庞昱做事,但他们做下的事,却完全可以跟庞昱无关。”
“你是意思是。”白玉堂眉头一皱,“庞昱可以把这些罪行完全推给他手下的这些狗腿子,自己却不需要负一点责任?”
展昭苦笑道:“最多是一个管束下人不严,罚他一点银子也就算了。”
“岂有此理!”白玉堂怒道,“那项福呢?如果让项福指证他,起码一个谋杀钦差大臣的罪名,跑不了他!”
白玉堂刚刚说罢,包拯便点头道:“小白这话说的有点道理,这也是一个办法。”
说着,便看向了公孙策。公孙策思索片刻,沉吟道:“陈州查赈,本就是一件难办的案子。昨日之前我一直在想,要如何查,怎么查,才能将安乐侯的罪行查得一清二楚。本来还是一筹莫展,只打算来到陈州以后见机行事。今天项福的刺杀却让我有了一点思路。
刚才项福亲口说出庞昱在陈州是如何作威作福,骄奢淫逸。我想,以他的贪婪,陈州的赈灾粮款一定是被他贪污一空。那些钱粮他贪了以后必然不会全部吃掉,一定要勾结奸商贩卖赚钱。如果能够查到相关的账目,再结合项福的口供,扳倒庞昱,也就不是难事了。”
公孙策一席话说罢,展昭便点头道:“公孙大哥说的没错。这是两条路,而这两条路中,最难走的恰是第二条。有了账册,扳倒了庞昱,项福这样的人证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如果拿不到账册,就是有了十个八个项福,想要扳倒庞昱,恐怕也只是缘木求鱼。”
展昭话音未落,白玉堂便点头道:“如今之计,不如我们两个先走一步,去庞昱的安乐侯府探探虚实?”
展昭皱眉道:“我们走了,两位大哥怎么办?万一再有人来行刺呢?”
白玉堂道:“这好办,我这就召集丐帮兄弟来保护包大哥。如果来的都是项福这种货色,有他们在,包大哥肯定不会有闪失!”
第4章 。陈州案(5)() 
最近这几天,白锦堂的心情简直舒服到了极点,每天都春风得意,满面红光。白锦堂的好心情影响了跟随在他左右的下人随从甚至是暗卫们。他们在心中不住地歌颂着一个最近回到他们主子身边的人,展先生。因为展先生的回归,两年前的好日子也终于跟着一起回来了,让人忍不住就想仰天长啸,大哭三声。天,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蓝啊!
没错,此番前往陈州的并非只有白锦堂一个人,展辉也跟他同行。在八月的会试即将开始之前的一个月,跟这个曾经让他避之唯恐不及的家伙一路同行,前往陈州。
这两年来,白锦堂每个月少说也有一趟往京城跑,每次跑来的目的都是见展辉。但是整整两年,展辉愣是一面都没有见他。无论是正式拜访还是私下上门,展辉的原则就是白锦堂来他就走,反正京城这么大,随便找个房子一呆,白锦堂就是再有本事,也不能把京城翻过来吧?
后来白锦堂登门拜访的次数多了,就连不常在京城的余天曜也看出了一些问题,再看白锦堂的一举一动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开始旁敲侧击地打听白锦堂到底为什么对二弟如此关注。白锦堂见展辉的大哥产生了怀疑,便不再拜访,而是换了另外一招。他开始耐心地在京城住了下来,并且继续寻找能够见上展辉一面的机会。
可是自从调整策略几个月以来,他一直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机会,直到那天展昭因为生玉堂的气,突然跑到丰乐楼一阵开砸。当时白锦堂的心里简直是欣喜若狂,因为他知道,展昭砸了丰乐楼,白锦堂就有理由去找展辉算账了。就算是再吃一个闭门羹,也总比这样不冷不热地僵持着要好。再说,以白锦堂对展辉的了解,这一次他的亲弟弟让自己吃了亏,展辉于情于理也不会让自己吃闭门羹了。
果然,白锦堂对展辉的了解还是到位的。就在展昭砸了丰乐楼之后的几天,展辉真的出面见了白锦堂。但他并不是上门给白锦堂一个说法的,而是来兴师问罪的。
“你知道吗?”展辉见到白锦堂以后,第一句话就是,“你弟弟留书挑衅,把展昭引上陷空岛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展辉的满脸都是怒气。白锦堂心中一惊,他知道展辉对展昭这个弟弟有多看重,而他更吃惊的是,白玉堂就在京城他的眼皮底下做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而他竟然对此毫不知情。
出于对展辉此行的郑重,也出于对弟弟的关心,白锦堂派出了手下调查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最后也终于搞清楚了一个大概。他安抚展辉让他不必担心,另外一边开始着手安排,让人盯着白玉堂从陷空岛出来以后一路的举动。
但是还没等他的人出去,白玉堂和展昭竟然一起回来了。不仅两个人回来了,而且恨不得一路敲锣打鼓,什么盗三宝、闯皇宫、猫鼠斗,这些东西竟然转眼统统就不是秘密了。
白锦堂这些年来没少跟官场中人打交道,他一眼便看出来,这两个臭小子此番举动肯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他没有声张,而是暗中盯着这两个人以及开封府的一举一动。自然,当日的公审他也全程派人观看了,了解了整个案件的全部进展。
如今京城的一切都结束了,开封府拐了他的弟弟玉堂一起去了陈州。白锦堂自然不能放心,便也决定自己跟着一起去。当然,于公于私,他都要拐着展辉跟他一起赶往陈州。
展辉倒也痛快,听说是为了赶往陈州给展昭和包大人帮忙,他二话没说便同意了。虽然上路以后一直不怎么搭理白锦堂,但是也比之前拒不见面的态度要好得多了。
包拯他们因为是大队人马,而且沿途带着三口铜铡,十分引人注目。大部队走的缓慢,远远比不上白锦堂与展辉轻车简行的行进速度。因此,当福的时候,项福的干爹白锦堂却早就进了陈州城。此时,已经在别院下榻休息了。
这是他们一路人第一晚进入陈州城,刚刚用过晚饭,白锦堂正端坐在书房里品茶。而就在他喝了没有两口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轻轻的脚步声。
听见这阵脚步声,白锦堂的眼睛猛然一亮。他认出了这个声音,是展辉。
果然,脚步声在门口停下,然后是三声不轻不重的敲门声。就像两年以前,展辉还在白锦堂的身边当账房先生的时候,每一次进白锦堂的房间之前,他都会这样敲门。
白锦堂的心中突然感到十分的感慨,一种物是人非之感让他忍不住眼底有些发热。这两年的时间看似过得飞快,但是又十分漫长。白锦堂轻轻叹了口气,淡笑道:“小辉,进来吧。”
房门被一只手轻轻推开,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迈步走了进来。白净温润的面庞,平静无波的神情,沉静之中带着几分忧虑的眼神。白锦堂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心中忍不住一动,问道:“小辉,你心情不好?”
展辉看了白锦堂一眼,随手将门带上,迈步走到白锦堂的对面,皱眉道:“这一路上我都在想一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