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剑侠》第85章


由我唐门来办,怎的忘了?”
石明义一拍脑瓜子,笑道:“对,对!不知道少门主有什么良策?”唐元平道:“不是晚辈自夸,我家有良田万顷,加上同宗同族所有的,就更难计数了。我回唐家堡时,已令人准备粮草,装好便用最大的竹鹊运到君山脚下,这一次运来的,足够四百人支用五个月啦。到了快用尽时,即刻回去再取,不消几日便又能运到。”
群丐听了,都抚掌称善。高大富道:“少门主如此筹划,的确是好。但时至今日,怎的还没送到?”唐元平道:“高长老稍安勿躁。封装粮草,本来就要费些功夫,更何况从唐家堡到君山,路远日久,或许运粮的兄弟们走了弯路,也未可知。”程在天见唐元平说话不急不慢、有理有据,更加钦佩。
高大富命群丐端来水酒,又切了好几块野猪肉,大家席地而坐,吃喝了一顿。唐门子弟吃山珍海味惯了,如今只能喝淡酒、生吃猪肉,连一粒米也吃不到,只好挠头苦笑。反观群丐,个个吃喝得津津有味。
吃喝完了,又闲聊了一会儿,便有几个叫化来报:“禀告高长老,石长老,山下有一群黑衣人,驾着竹鹊飞上来了。”石明义笑道:“嘿嘿,果然到了!”忙叫群丐分立两侧,以便迎接来客。
原本这君山之顶就不算空阔,等那群黑衣人陆续上来后,更显挤逼。那群黑衣人拜见了唐元平和高大富、石明义、唐承欢,正想说明来意,石明义笑道:“一个字都不必说啦。你们的少门主说得够清楚明白了。”
高大富等粮草都交付齐了,笑道:“如今人全来齐啦,不如都来说说:谁要去那抗击南诏的义军?”程在天抢先说了声“我”,但自己的声音不大,随即便被群丐的叫声淹没。
石明义等众人静了下来,才说道:“初时我和唐少门主计议过了,丐帮共选出三百人,唐门选出一百人,另选一百人输送粮草、军械。你们若是都来了,这可乱了计划。”谁想在场的群丐都不肯相让,个个争先恐后,最后一发叫道:“二位长老,兄弟们都想去!”唐元平、唐承欢知道许多手下弟子留恋往日富足的生活,不愿流血拼命,只有十来个报了名,都羞赧无比。
高大富走到石明义身边,道:“你自作主张,事先不跟老夫说定,如今一问之下,叫化们个个想要去,如何是好?瞧他们这态势,不许其中一个去,他们都不肯罢休了。”石明义忙问唐元平:“少门主,可否多运些粮草?叫化们都想要去,这么一来,多出了两百人。”唐元平道:“在场的丐帮兄弟,可有五百人?”石明义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数目。”
唐元平无奈笑道:“那就对啦。说来惭愧,我手下弟兄们难舍富贵,只有十来个人肯去。既然如此,对敌的主力,全由贵帮兄弟们充当好啦。五百弟子,四百个组成军队,另选一百人,由我那十来个兄弟带头输送粮草、军械,如何?”石明义道:“好,就听少门主的意思办。”又跟高大富说了。高大富气他行事自主,不事先征询自己的意见,过了好一会才点了点头。
计议已定,唐元平、唐承欢领头,带着十来个唐门弟子、近百个叫化回去再运了一次粮草上山来。其余的唐门中人,都被唐元平遣送回唐家堡去了。
粮草清点完了,群丐欢声动地,人人耀威、个个逞勇,恨不能即刻便冲到沙场上,痛击南诏军。程在天心里由衷地道:“他们衣衫褴褛、浑身发臭,又有何妨?这才是世间的真汉子、伟丈夫!”
第85章 三伏南诏扬威(1)() 
过了几日,等到一应事项都齐备了,石明义提议道:“兄弟们,如今再不出征,更待何时?”大家都一齐答应。
高大富却道:“老石,你把我这五百个精干手下都抽走了,你说这笔账怎么算?”石明义笑道:“你去找刘、张两位长老罢。若找不着他们两位,还能去各处分舵‘抽壮丁’,谁敢不听你的号令?”
高大富哼了声,没有理他。石明义又道:“高长老,帮主隐居之时,把帮内大大小小的事务,悉数交你裁决,正是因为你功夫又高,手段又好,能瞧清楚大局。俺老石粗人一个,刘、张两个长老武功又平常,怎及得上你十分之一?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不免牵挂帮内弟兄的安危,但只要想到有高长老在,我这颗心就安于……稳什么石……”
程在天和唐元平脱口而出:“安于泰山,稳如磐石。”石明义一阵憨笑:“是,没错。到底是读书人会说。”高大富也被他逗笑了:“你的心意,老夫也清楚啦。你安心地去罢,帮内事务,有我掌舵,又有刘、张两个聪明人协助,出不了什么岔子。”
高大富命叫化们杀牛宰羊,又犒劳了这五百义士一顿。这牛肉羊肉一半是叫化所得,一半是行善助人的赏赐,众叫化在地上生起火,炙烤得熟了,用手抓着便吃。
唐承欢和那十来个手下是唐门中的粗豪人物,如此进食,倒也无妨;程在天和唐元平却文雅惯了,经高、石两位长老半劝半逼,方才用手抓肉来吃。石明义道:“嘿嘿,水酒就先不喝了,免得路上难忍。”众人都笑了起来。
吃完了这一顿,石明义猛拍大腿,道:“哎呀!还有一件事,我这时才想起。我们这支义军,还要挂个帅旗。但该挂什么旗号呢?”唐元平道:“依我看,程兄弟功夫罕有敌手,就挂个‘程’字怎么样?”石明义叫道:“好!”那五百义士愣了一愣,很快也叫道:“好!”原来,他们均知高大富是武林之中一流的人物,而程在天跟他比拼内力时,人人都看得出来前者稳占了上风。以如此本领的人领头,大家也都心服口服了。
唐元平便让唐和、唐睦去集市挑了上好的布料,赶制旗帜,不消半个时辰便制成了。程在天看见这面旗帜上大大的“程”字,心生陶醉,那一刻间,仿若自己就是神威凛凛、勇冠三军的大元帅一样。
只听那五百壮士不约而同地叫道:“程元帅!”他得意地笑了笑,又敛容正色道:“各位弟兄们,我虽挂‘元帅’之名,却不曾领军打仗,军中事体,不敢自专,到时还要跟唐少门主、石长老、唐承欢恩公斟酌。各位兄弟若是见我犯了什么过错,也可当面地说,我有错必定会改。”在场的见他谦让有礼,曾无半分倨傲之态,都觉得心里稳当了许多。
唐元平道:“唐某既成了大帅属下,以后就不该再‘少门主,少门主’地叫啦。”石明义和唐承欢也道:“少门主说得不错。”程在天脑瓜里左想右想,开口道:“既然如此,唐少门主封为左将军,石长老封为右将军,各领一半兵马;唐承欢恩公封为军师,怎么样?”唐元平和石明义均无异议。
唐承欢道:“禀元帅,我唐承欢一个脑袋未必顶用,眼看昌隆、富盛两位兄弟也是机灵的人物,请把他们两个也拜为军师。”程在天道:“好,就依你所说。”唐承欢、李昌隆、李富盛一同拜谢。程在天见唐和、唐睦对自家火药暗器十分娴熟,又把这两人拜为“武库令”,掌管火药暗器。环顾众人,又在人从中找出了唐诵豪,封作“管粮官”,打理粮草。
诸事已毕,石明义嘿嘿笑道:“元帅,兄弟们都等不及了,传令出发罢。”程在天道:“好,左右将军,领军出发!”石明义和唐元平应道:“是!”大队人马便挥别了高大富,驾着竹鹊走了。地上生起的火尚未熄灭,火光和雾气混在一起,朦朦胧胧,高大富望着这五百壮士远去的背影,望得出了神,许久才独自下山而去。
走了几个时辰,不少人都累了,姑且停下歇脚。程在天对石明义、唐元平道:“此处不知是什么地界,不如派个兄弟去问问。”石明义笑道:“这事容易,不劳元帅费心!”即时吩咐手下去问:原来大家伙一晃就到了戎州。再问起有无战事之类的话,对方众口一词,都答道:“没有,连血都不见一滴呢。”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具体情状:南诏前一阵曾来侵扰,却被节度使高骈提兵遣将,斩杀了数千之众,人人丢魄丧胆,至今不敢来犯。
程在天沉思了一刻,叹道:“想不到高骈领兵打仗,倒有一套。唉,唉!”石明义、唐元平见他听知捷报却面无喜色,反而连声价叹息,忙问他有何疑虑。他几次欲要开口,终于还是忍住了,只是回道:“没什么,我只是奇怪罢了。西川军多行不轨,按说对敌之时应该一战即溃才对,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