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第725章


李岩轻轻摇头:“贝勒都说了,英亲王是我的护身符,岂能说放就放……”
“你这是何意?”尚可喜怒吼打断他,李岩微微一笑:“先把价码谈好,不然我放了人你们立刻翻脸,我找谁去!”
“你就是不放人,老子翻脸你又如何?”尼堪大喝,李岩则嘴角一挑:“那至少英亲王会给我陪葬,且摄政王若知是你二人见死不救,故意致英亲王丧命,岂能饶你等”。
此言一出,尚可喜和尼堪不由一怔,对视一眼看出对方心有顾及。
“你既是要谈,总要拿出些诚意吧?”尚可喜语气略松,不似先前那般咄咄逼人。
“比如?”李岩微微一笑,尚可喜望其身后,抬手一指:“令汝部弃械”。
“智顺王莫不是说笑,事尚未定就让我等弃械,手无寸铁甘为板上鱼肉,敢问王爷,若是您,您会同意么?”李岩淡淡一笑。
尼堪大喝:“便是你全副武装又怎样,老子一声号令尔等皆为肉泥”。
原本一副风轻云淡的李岩,此时变了脸,嘿嘿冷笑:“若真的黑白皆不容我等,去留皆是死,那我麾下八千兄弟倒也要死个轰轰烈烈,即便为被踏成肉泥也要刮掉你半身肉,且还有那个英亲王陪葬!”
话里之意很是清楚了,大不了就拼了!
尼堪大怒:“你吓唬老纸……”
“好了!”尚可喜眼见要谈崩,赶紧出身喝止两人,冷冷看着李岩:“说说你的条件,谈得来就谈,谈不来咱们就打,休得在这浪费时间,而且提醒你,若是想拖延时间就别浪费心思了,此时摄政王就在二十三里外领数万铁骑赶来,而你的东厂太监却尚在七八十里外睡大觉呢!你最好死了拖延之心”。
李岩淡淡一笑:“你所说的我都清楚,若非如此,我岂能轻易投降,便是知上天入地皆是死路方才咬牙走这条道”。
尚可喜嘿嘿一笑:“既是明白人,就爽快点”。
李岩嗯了一声:“吾自知身份卑微,不入摄政王法眼,但为了八千兄弟性命还是要向摄政王求个保证”。
“什么保证?”尚可喜问。
“白纸黑子,摄政王签字画押的保证书,保证我部投降后不杀一人,且由三顺王共同担保,若摄政王应了,我部立刻弃械投降,助其抵御明军”。
李岩说的真诚,但尚可喜脸上怒气却渐盛:“李岩,你太让我失望了”。
“王爷如何这般说?”李岩一怔,尚可喜冷哼:“如此繁琐手续岂是一时可为,你依然不死心,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
哈哈哈哈,李岩大笑:“智顺王如此说才是当真可笑,你刚才言摄政王不过在二十里外,这一去一回能耽搁多久?绝不会超过一个时辰,但一个时辰明军援兵就是插翅也赶不过来,且中间还隔着摄政王的主力,即便他们赶到亦救不了我了”。
见他如此说,尚可喜和尼堪对视一眼,两人低声商量几句便对李岩道:“本王现在便遣人回报摄政王,但你也做好心理准备,或许不是你要投降,我大清便会接受,一切唯摄政王来决定,若其不授,你部也不过多活半个时辰!”
李岩微微一笑:“尽人事,听天命,若真到了那一步,也就豁了出去,见个生死!”
尼堪嘿嘿冷笑:“说实话,老纸特想看到那一幕”。
李岩笑而不语。
尚可喜见气氛又陡然激烈起来,便打了个哈哈:“但李将军在大明亦算威名赫赫,又足智多谋摄政王向来爱才,必为重用,咱们且等等再说,十之八九吾等将来同殿为臣”
“与其干等岂是无趣,不若找点乐子呗”尼堪似笑非笑,抬手一指正北香河县城:“李将军你们大明有个仪式,叫投名状应该不陌生吧”。
李岩脸色一沉,看向尚可喜却见他也是一脸似笑非笑。
第794章 谁说我在等他() 
投名状李岩自是晓得什么意思,而且绿林中最喜欢弄这一套他最为熟悉不过,于是嘿嘿一笑:“贝勒的意思是让李岩破这弹丸小城献与摄政王么?”
“不可么?”尼堪一脸玩味。
李岩又看了看尚可喜:“智顺王也有这意思么?尚可喜耸耸肩”笑而不语。
李岩哈哈大笑诸人皆异,疑惑的看着他。
“若是此事定了,李岩无可推卸定去破此城又或刚刚智顺王不提醒一句,李岩亦有可能头脑一热就去做了,可眼下若见不到摄政王的白纸黑字,两位休想指示李岩做任何事!”
尚可喜眉头一皱:“本王提醒你什么了?”
“智顺王刚刚不是说了么,此事当由摄政王决断,他未必瞧的上我李岩,若其不受降吾岂非白忙活了白受累了!但若此时了定,李岩第一时间破了此城献于摄政王”
呵!尚可喜和尼堪一怔,而后哈哈大笑:“人道李岩多谋果真名不虚传,别人若投诚都先拿出诚意,你倒好却是想要诚意,算盘打的好啊,得!即是如此,咱们就稍等片刻,此事若成便瞧瞧李将军手段,若不成的话……嘿嘿,则瞧瞧李将军的风骨”。
“定不会让二位失望!”李岩气定神闲话里有话拱手抱拳淡淡一笑。
“既是如此,待会再见”尚可喜觉得与其在这尬聊不如各自回去准备,于是拱了拱手便和李岩道别各自返回阵中,两军相隔二里地对峙着。
天还是阴沉着,毛毛雨还在飘着,闷雷时而滚滚,但多尔衮的心却异常的轻松,从窥破明军企图那一刻他就浑身一身轻,是那种霍然解脱的感觉。
此时方觉为什么入关后虽一路突进但心头却犹如千金巨石压顶喘不过气的感觉,只因自己步步皆在对方算计中,去哪做什么都是被那小太监牵着鼻子。
不过眼下如破土而出跳出了明军手掌心,接下来他们将被自己牵着走,就像遛狗的那样……多尔衮此时别提有多痛快了。
即使阿济格被俘亦未受多大影响,如同常宇所料那般,虽意外但绝不恐惧,因为他相信明廷不敢杀阿济格,这样会激怒自己在大明境内疯狂报复,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以此来谈判,甚至可以说,俘虏了阿济格对他没有多大打击,甚至可能会成为明廷一个烫手的山芋,当然这一切要看自己怎么操作了。
这一路上多尔衮就在和麾下诸将商讨此事,如何反将明廷一军,当然最大的欢喜还莫过于,窥破常宇企图,可笑的是小太监此时应还在沾沾自喜吧。
多尔衮不声不吭的拔营南下,却令探马不动,甚至故意在明军周边盯梢,让明军产生错觉,清军一定尚未拔营离去……
小太监果然被蒙住了,但其反应之快依旧出乎多尔衮的意料之外,大军行十余里时,便有探马汇报,明军出动重甲骑兵强行驱除清军探马深入警戒线探查。
看来是怀疑了?多尔衮冷笑。
又行十里地,探马急报:明军拔营急追,主力在四五十里外,另有千余先锋跟在去后边三十余里,其中有重甲骑兵。
额,诸人眉头一挑,重甲骑?小太监来了。
多尔衮则微微一笑:惑敌之计罢了又叫围魏救赵!诸将不解纷纷闻讯。
“小太监此时想必已知晓咱们窥破其意发兵急行,他自知道前方拦兵不敌,咱们一准轻易破围而出,但想必前头有什么重要人物要救,又或他不甘心我等如此轻易逃脱,故意以重甲兵为诱饵追来,让咱们以为他在其中,必会出兵擒之,实则他不过是为了拖住咱们,为前边拦路的明军分担压力,而且一旦拖住咱们主力,前方先锋必然回兵来救,他又将趁机提前发动合围,那样局势主动权又重新回到了明军手里……”
众人恍悟,明军这手段看似不咋地,竟然都是组合拳。
“若要那小太监真在其中呢?”孔有德竟有蠢蠢欲动,上次险些得手让其十分不甘,多铎哼了一声:“事分急缓,勿以小损大,他想追就让他追,追的近了就当头一刀,勿要上他当与其纠缠被他拖住,待前方破围后,有的是时间整他!”
多铎此言甚得多尔衮心思,连连点头:“便以你所说来应对”抬手一指孔有德:“你率一支兵马殿后,不能让其跟的太近,但也不要与其缠斗……”
大清最忠实的狗腿子孔有德领令而去,多尔衮率部继续南下,不多会有探马急报送来尚可喜口信,本以为是前方破围的喜讯,哪知……
还有这等好事!原来前边拦路的是李岩,而此时李岩要率部投降!
诸人惊喜之余也是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