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下落。
凌晨之际,乌云滚滚隐隐有雷鸣之声,四下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又有毛毛雨落下,恰此时当是酣睡,然则清军却悄无声息的拔营南下。
凉水河,大运河的分流,先是和运河并肩向北十余里然后突然折向正西,而后蜿蜒流向北京城南汇入护城河。
或许天生有缘,多尔衮从通州烧城拔营至两河交汇处扎营,而相隔三十多里外的凉水河南畔一处桑园,常宇的大军行至此地已是深夜便下令扎营,同时派出探马紧密这茬清军动向。
君主凉水头,我住凉水中,未多时斥候便摸清了多尔衮大营所在,并禀明周边清军探马密集,常宇心知多尔衮亦在紧盯着自己。
想来深夜无事,便命将士休整只待明日一场大战让多尔衮便陈丧家之犬,于是洗洗寻了入了帐篷倒头睡下,心中却也挂念李岩那边会不会出了什么状况,眼见就要收网可别出什么乱子。
迷糊间不知不觉的进入梦乡,不知睡了多久,天上一声惊雷如在耳畔炸裂,吓的翻身而起,亲随皆亦惊醒,闻声辨雷大骂不已。
这便是旱地惊雷么,声势这般夺人,常宇略显心慌走出帐外,却见李慕仙正在抬头望天,阴云密布不见一丝星光,道长,本督近日是不是沾了啥不干净的东西,走哪都雷声滚滚的,莫不要劈了我。
李慕仙收回目光,侧头瞧了常宇呵呵一笑,督主麾下千军万马,手握生死大权,其势其威不下天雷,谁劈谁还不好说呢。
好!常宇伸出大拇指给李慕仙点个赞,虽知道你瞎扯,但听着舒服。
李慕仙微微一笑,目光又望向天空,常宇眉头一蹙,道长你不会真看出什么来吧,可别在本督跟前装神弄鬼。
督主,修道入境者可窥天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贫道对天象一门也略有研究……李慕仙尴尬一笑,随即又正色道,可常宇哪吃他这套,挥挥手止住他,去忽悠那几个去,抬手一指亦被惊雷惊醒的黄得功几人,本督还得补补觉,明儿要和多尔衮掰手腕呢,说着转身入账。
督主……李慕仙欲言又止,长叹一口气,抬头望天眉头紧皱。
丑时过半(凌晨两点左右)正是最寂静时,然则香河县内却热闹翻了天,无论老幼皆奔至街头涌向城门,因为他们的大恩人来了。
这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可把香河的老百姓惊的魂飞魄散,突然冒出来的鞑子一照面就把他们的县老爷给射杀了,眼瞅着就要城破人亡鸡犬不留时,不知从哪冒出的明军惊走了鞑子,而后至夜间城外杀声大起,胆大者登城观战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觉得外间杀声震天,火光冲天,敌在哪官兵在哪,谁负谁赢都不知晓。
直至丑时,有官兵至城下叫门,言之乃御赐正义军李岩将军杀退鞑子,此时要入城休整,望城中乡绅略近绵薄之力。
县太爷已死,城中百姓群龙无首,谁也没听说过啥御赐正义军是个啥玩意,李岩又是个谁,可不敢开门,便举荐几个德高望重的乡绅上了城上说话。
那几个乡绅见下边官兵说话有礼有节,汉话流利绝非鞑子所扮便信了大半,又问了些话也没发现啥纰漏,心想若是鞑子即便不开最终还是会被破城的,于是一咬牙便让人开了城门。
惶恐间,这些明军入了城,却军纪严明,便在城门附近休整并无袭扰之事,百姓这才安了心,看来真的是官兵,而是还是一支好官兵,便纷纷涌向街头相互打听,这正义军啥来头啊,那李岩又是谁啊。
他们自然打听不到李岩以前的黑历史,却惊叹原来是一个后起之秀曾在关外杀过鞑子并且被皇帝接见御赐正义军番号,这是天大的荣耀啊,至于此时奉东厂督主调令前来围剿鞑子军什么吧啦吧啦的就一头雾水了,东厂不都是坏蛋么……
士兵使劲的吹嘘丰功伟绩,李岩却没这等虚荣心,入城之后便寻了城中乡绅说明来意,粮草已尽,求捐军粮。
乡绅得知这位年轻将军为了伏击鞑子已在香河暗伏半月之久,吃尽苦头,加上刚刚若非他们及时来援,恐怕此时香河城已是废墟,感动之下立刻发动百姓有粮捐粮,有力出力已经要伺候好这些救命恩人,更有甚至捐了银子,李岩拒收,乡绅以为其做样子哪知这年轻将军道,督主赏罚有令,麾下无人敢违。
乡绅们好奇,敢问督主何人?
东厂提督常公公。李岩一脸热切道。
东厂的会不收钱?乡绅有些懵逼了,见其坚决不收便也罢了。
不多时百姓自发组织弄了吃喝的给明军送来,并且帮助救治伤病尽显军民一家亲,看的一侧李岩却感慨万分,曾几何时能看到这样一幕。不论在贼军中还是当世的其他官兵都绝难一见,偏偏小太监出世之后,一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现象都发生了,当然都是好的现象。
县太爷的尸体还躺在衙门里,李岩瞧了一眼,长叹一声转身入了大堂,瞧了被捆在柱子上的阿济格厉声道,吾久闻你恶迹,此时为阶下囚本不欲辱你,然则终是难忍你对大明百姓犯下的血海深仇,说着挥拳打去,阿济格惨叫一声,破口大骂,你这瘪犊子玩意,有种放了本王单挑。
李岩嘿嘿一笑,使了个颜色,左右亲兵冲过去对着阿济格就是一番拳打脚踢,直至这厮喷了口血防止!
饿他三天!李岩冷哼,示意麾下将其带下严加看管,又招麾下部将秦松旺和高亓议事,此番大捷,诸人皆兴奋不已,但也知大战将至,待小太监各部兵马合围时,他首当其冲还要打一场艰巨战。
据斥候所报,清军主力尚在五十里外,周将军部不明,小督主跟在清军其后少说也有二十里外,清军一路掠劫若至香河当需明日晚间,也就说若所料不差明晚便是收网之时,最迟至后天一早,吾等当好生休整,准备迎战,这将是一场异常艰苦的大战,但也是我部扬名的机会……李岩手指在桌上点着。
干就完了,鞑子也特么的不是三头六臂,今儿不也被咱们揍的丧家犬一眼,秦松旺嘿嘿冷笑,高亓亦在侧起哄,有这个什么格格在手里握着,搞不好不用打呢……
报,就在这时,房外有人疾呼,却是亲兵至,将军,有军情。
李岩蹙眉,报来!
正北二十里外,发现清军数股探马且越来越多,与我等厮杀欲深入此境……
咦,秦松旺和高亓也皱了眉头,清兵刚刚兵败逃走,怎么转眼间就就急不可耐的遣探子入境,来者不善似有备而来。
将军,鞑子是不服气么……高亓刚出口,李岩就抬手止住他,眉头紧锁在堂中来回踱步,突的一声惊呼,不好!
怎么不好了,秦,高二人大惊!
鞑子窥破小督主企图,这是要先发制人,趁我等尚未合围之际要突围了……不得不说李岩聪慧异于常人,转念间便想通关窍。
可鞑子既然看破小督主的计谋,为何不退反而更进……秦松旺问道,李岩却道,若是本将以以进为退……然后把猜想说与二人听,却与多尔衮所想八九不留。
秦高二人大惊失色,如此说来吾部岂不危也!
却也未必,咱们以香河城为守,鞑子未能能奈何我等!高亓道。
李岩则摇头,若我等龟缩不出,鞑子岂非顺势而走,不费力气就逃了出去,吾等必须出城,说着大喝,来人传令集合人马立刻出城。
wxi7
第789章 尔虞我诈()
明军入城休整不过片刻却紧急集合,令城中百姓略显惊恐,诸乡绅寻李岩闻讯,李岩未隐瞒直言鞑子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众乡绅大骇:“鞑子来官兵若走了谁来保护我们”纷纷哀求李岩不要走。
“本将若在城中,鞑子必然溜走则误了督主大计,此万万不可,且众人乡亲亦不用担心,鞑子此番过境绝无时间亦无心思破城,诸位只管紧闭城门坚守不出便可”
一番细说,才算稳定民心,李岩又将伤兵留下托城中百姓照顾,这些伤兵亦可协助乡勇守城,百姓欣然接受。
寅时,李岩率部出城,直奔正南而去,同时撒出大把斥候,紧盯正北清军动向,他已作出死守防线的准备,一定要拖到小太监和周遇吉的兵马合围全歼清军,否则这大半个月的准备就是个笑话,一切努力皆付诸东流。
决心是坚定的,现实是极其残酷的,李岩麾下此时能战兵马不过数千,香河附近无险可守如何抵挡清军数万骑兵的冲击?
龟缩香河城中固然可保性命,但清军却可大?
小说推荐
- 扶明
- 《扶明》作者:阴阳镜【完结】纵横中文网12.11.24完结红票:2160票 总点击:178929简介:杨梦棋满脸幽怨道“相公,奴家是你的最爱吗”不甘示弱的楚寒露,甜腻腻道“子默哥,人家才是你的最爱吧”显露出无奈的林子默,答非所问道“我的最爱是抄别人的家”小说关键词 救亡官场后宫穿越种田第一卷 平步青
- 最新章:第285章
- 弃妇扶摇录
- 文案沈清月嫁入张家七年不孕。夫君张轩德跟她继妹暗通款曲。和离之后,沈清月想好好地活下来,却在深夜被族人偷偷捂死—死后的沈清月重生到了十四岁这年,她正把香囊交给了张轩德的当天,沈清月只好告诉他“麻烦张公子帮我把那荷包交给你的老师,顾先生”张轩德大吃一惊“那个死穷鬼”沈清月不语,再过不久,顾淮就是大业唯
- 最新章:第232章
- 贵女扶摇录
- 贵女扶摇录作者:季贤文案重生一世,虐渣已经不止是必备技能楚芙瑶的终极目标是活的肆意善恶心有数可好不容易来的圣母念头却让她后悔不迭将军啊,你可知道,娶我要三、从、四、德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楚芙瑶,顾衍 配角:林玉娆,牧恒之 其它:宫廷侯爵、第一章 骤雨急下,打在窗框上劈啪作响,溅起的水珠进了屋
- 最新章:第80章
- 空明传烽录
- 《空明传烽录》作者:公子易空明传烽录 前传 昔我往矣楔子 天灾大明天启六年六月丙子。山西大同府蔚州,灵丘县。时候已是三更,县城空廓的道路两旁家家房门紧闭,街道上隐隐扬着一层薄薄的黄尘,夜静得怕人,只是风刮着树叶,不时地刷刷作响,是这个无星无月的夏夜里唯一让人们听得见的声音。整个世界仿佛都沉睡过去了,
- 最新章:第256章
- 神隐·黎明录
- 作者:莫风卿晋江2019-09-03完结文案在遥远的北海之上,神秘的国度隐于六合之中,魑魅魍魉无处不在,妖魔鬼怪无奇不有,那是一个血腥邪恶的世界,而他却以一个凡人的身份在那里挣扎了八年!猩红妖艳的桀骜不曾被无止境的黑暗吞噬,他在残暴恶劣的环境中惨烈而顽强地活着。一饮一啄皆由天定,他又能否以手中之刀获
- 最新章:第35章
- 无限万象通明录
- 《无限万象通明录》作者:希帕蒂亚第1章 热情的友邦官员“伊藤先生,孙君已经来了”小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田中隆行对着坐在沙发上唤作伊藤川的名古屋入国管理局副局长躬身说道。他的身后便跟着他嘴里所说的孙瑜孙君“伊藤先生,你好”尽管是中国人,孙瑜还是入乡随俗地和田中隆行一样对着伊藤川鞠躬问候,虽然看上去像
- 最新章:第542章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 作者(明)太宗文皇帝敕撰【由文】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序自古帝王之有天下,其言行政治必有史臣纪载,以垂鉴戒。此古今之盛典,朝廷之先务也。朕皇考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统承天命,龙飞濠梁,扫灭群雄,除暴救民,拨乱反正,不十余年,而成帝业。其间,战攻讨伐指麾号令,动如神明,无往不克。及功
- 最新章:第388章
- 王阳明全集之四(顺生录)
- ,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1 陈言边务疏弘治十二年,时进士。迩者窃见皇上以彗星之变,警戒修省,又以虏寇猖獗,命将出师,宵旰忧勤,不遑宁处。此诚圣主遇灾能警,临事而惧之盛心也。当兹多故,主忧臣辱,孰敢爱其死!况有一二之见而忍不以上闻耶?臣愚以为今之大患,在于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而内为固禄希宠之计;为
- 最新章:第80章
- 王阳明全集之二(静心录)
- ,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1书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与辰中诸生己巳谪居两年,无可与语者。归途乃得诸友,何幸何幸!方以为喜,又遽尔别去,极怏怏也。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自非豪杰,鲜有卓然不变者。诸友宜相砥砺夹持,务期有成。近世士夫亦有稍知求道者,皆因实德未成而先揭标榜,以来世俗之谤,是以往往
- 最新章: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