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早已滔天。
昨日一场猛攻,给明军造成了极大伤亡以及视觉和心理上恐惧,可清军同样伤亡惨重,除却那些掳来的大明百姓火炮死掉十之七八,他麾下精兵也损失数千之众,这也是最让他难以原谅自己的地方。
一时之怒,意气用事,心存侥幸做了个仓促决定导致数千兵马伤亡,士气也低落到了极致,这个责任多尔衮决定自己来抗。
酒不离手,一夜宿醉的多尔衮睡到半晌午,闻外间嘈杂不已隐隐喝骂声,迷糊爬起来洗了个脸,走出帐外见不远处,阿济格正在挥鞭抽打一个被绑在木桩上的汉人,那汉人浑身血肉模糊早已不省人事。
多尔衮并未去问何事,阿济格暴虐残忍,平日打人杀人从来就没理由只看心情。
抬头往天空阴云随风疾逝,阳光若隐若现,这等天色不冷不热当时最好放马饮水抢劫杀人的好日子。
不过多尔衮并不着急立刻拔营走人,他还需要麾下兵马多休整一日,再趁机重振士气,于是着急麾下诸将入账议事。
帅帐内,诸将围城一圈,主位上的多尔衮使劲的揉着脑袋,酗酒过甚头疼如裂,强大精神听着各部汇报最新情报。
明军一早探马四处侦缉,南下北上不下数十股,甚至主动挑衅清军,前后发生数起小规模厮杀,双方各有死伤。
后明军遣人出城打扫战场,清理尸体,并以重兵出城严阵以待,以防清军趁机出兵袭扰。
多尔衮闻言冷笑,小太监做事果真是滴水不漏,他认准了此时大明帝都内掌兵的一定是那个什么东厂的提督太监。
原因很简单,京畿兵力空虚且无大将,而那个太监曾领兵出关大败自己,此时自然会被委以重任,且这数日间数次交手已让他看出端倪,手法,战术,诡计,太他们的熟悉了,没错,还是那个配方还是那个味道,一定是那个狗太监。
大明竟然出了这么个难缠的玩意。
“南边明军可有异动?”多尔衮沉默半响问道。
“自昨日一战,大兴明军入城闭门不出,城外数座军营防守严密水泄不通”多铎轻声道,然后又问:“十四哥咱们要不要发兵南下?”
多尔衮且了一声,翻了个白眼:“南下作甚?李自成那帮泥腿子前些日子都打到保定府,他走过的地方如同蝗虫过境,还能剩下个些什么玩意,咱们又犯的着和南边的明军磕一架后去喝他的刷锅水?”
诸人哦了一声点头,阿济格却冷哼:“先不说喝刷锅水的事,合着听老十四的话,咱们过去那些明狗还敢动手不成,怕早早就夹着尾巴跑了,哪来的胆和咱们磕!”
多尔衮闻言气的眼睛都闭上了,久久长呼一口气指着阿济格骂道:“你何时才能用些脑子,你说明军不敢动手?昨儿都主动跑来找你干了,还说人家不敢?老十二,你到现在还没发现变天了么,这会儿的明军不知道是不是发疯了,见人就咬,不管是李自成那帮泥腿子,还是咱们,他们都敢咬,咬的过咬不过是一码事,但他们敢!”
阿济格脸上一红,闭嘴不语,余下诸将窃窃私语,想来还真那么回事,往年入关,明军数十万大军都不敢靠近一步,只是远远旁观,而且是很远的那种,近则数百里远则千里之外。
但现在明显不一样了,先不说在关外被明军揍成了个猪脸,半月前突袭入关在密云时,周边的明军闻讯竟然直接杀来,先是昌平的马科,蓟州的唐通,兵马都不多,但胆子都不小,虽说最终都败走,但真的敢打了。
还有兵临城下那几天,明军甚至都组织了敢死队来袭营,还有昨日从大兴奔来的那支明军……天真的变了,明军长胆了。
“王爷准备何时拔营,此地久留无益不若早日挥掠劫一番早早出关,以防夜长梦多”尚可喜提议道。
多尔衮嗯了一声:“大明虽然还有点硬骨头,但却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虽然此时尚未丧命咱们一口啃不动他,但也不用心忧夜长梦多之事,夜可长,但大明已无做梦的实力了,不过你说的有对,早吃饱早回家妥当!”
随后多尔衮下令,兵马休整一日,明早拔营东去,同时令探马四出,一部盯紧昌平和顺义的两路明军,一部东去侦查,一部南下盯着大兴的明军。
清军蠢蠢欲动准备再有大动作的时候,京城里常宇也在有条不紊的备战,抽调兵力动员集训分派任务,只要清军前脚走,他后脚就出城追。
同时间也是探马尽出,一边盯着清军动向,并且以重赏鼓励探马挑衅清军引起火拼,这样既可练兵又能鼓舞士气,激励将士杀敌之心。
另一边快马联络城外各部,注意隐蔽做好战斗准备。
其中以南下那支人马人数最多且身份最特殊,因为里边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他们此去可并非仅仅传信那么简单。
第740章()
大兴,京城之南数十里外的弹丸之地,往昔冷清无比,近日却是热闹非凡甚至太过喧嚣嘈杂,只因数万有数万明军驻扎于此。
数日之间从南边调回来的各部人马全部就位,小小的大兴城变得拥挤不堪,不得已史可法严控入城人数,将数部军营扎在城外。
鞑子兵就在京城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咫尺之遥大兴的明军自也不敢大意,城外各军营防守严密水泄不通,十里内布满各种明暗哨。
前几日鞑子探马入境,自也引得一些慌乱,很多人以为鞑子兵要大举南下了,以至于军心惶恐,直至史可法出面安抚,鞑子正在围攻京城和小太监火拼,根本无暇来此,即便来此也没什么可怕的,一顿吧啦吧吧,士兵们才长松一口气,没来就好,至于史可法说的不可怕,操,当我们三岁小孩呢,鞑子若不可怕,边军那么牛逼都被打残了,以至关外城池一丢再丢,现在只剩宁远那个小破地了。
若不可怕,为何鞑子数次入关,明军每每远望而不敢靠近,闻声便逃……
虽说月前小督主率兵出关大战清军,杀的他们丢盔弃甲,可事实谁又知道,若真的是那样的话,鞑子怎么会又突然入关了,还有实力围攻京城?只怕东厂那个大太监也掺水了吧,一时间军中各种传言横飞。
流言蜚语最容易乱军心,史可法等一众大佬急急灭火,各种安抚却始终治标不治本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没办法,明军的恐清症非一日之寒,稍微一个小火苗都成燎原之势。
然而就在即将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军中的流言和各种质疑声却在昨日突然戈然而止!
用事实来说话远比一千句话更有说服力。
京城保卫战大捷的消息传来立刻堵住一大半人的嘴,小太监果然有实力,用城中那些菜瓜们竟然挡住了鞑子们的疯狂攻击。
而完全让那些质疑声闭嘴的人,却是个十分出人意外的人。
那就是军中人称黄闯子的总兵官黄得功。
黄得功为人粗鲁豪爽,善战勇武没史可法那些文官能说会道,喜欢简单粗暴直接实际的,在昨日清军攻城之际他率兵万余精骑兵冒大雨前去支援,在荒野中和阿济格五千清军铁骑血战近半个时辰。
后因大雨爆发双方鸣金收兵各自退走,这一战既让黄得功和明军体验到了清军骑兵的强悍战斗力,同时明军也杀出了血性,鞑子并非无敌,一刀下去照样死翘翘。
黄得功一直觉得若非这场大雨所阻,他能全歼这支鞑子骑兵,反正他就是这么自信,以至于退兵时候钢鞭指天怒骂老天爷坏其好事。
退兵数里他突然想到,这么回去了,史可法等人一定认为自己战败了,自己就是在怎么吹嘘别人也不信啊,必须弄点实料证据,于是他又遣人返回战场把那些杀掉的鞑子头颅割掉带回大兴。
“鞑子不过尔尔,若非这场狗日的大雨碍事,老子最多两个冲锋就能灭了那支鞑子骑兵……”黄得功回到大兴就是这么嚷嚷的。
有人觉得他吹牛逼,但是几百颗鞑子的头颅就挂在城墙边,谁都可以去看。
很多明军都没见过鞑子什么样的,纷纷冒雨去城下观望,纷纷伸出大拇指,暗赞黄得功牛逼,然后到晌午时鞑子攻城不利撤兵的消息传来时,所有的质疑声全没了。
黄闯子大败鞑子骑兵的消息,全军都在八卦,各种消息涌来,全是有关那场大雨中的血战,鞑子骑兵有多少多少,但明军都杀出了火气,多勇猛,多牛逼……
史可法也是喜出望外,他安抚数日的军心,到头来不如黄得
小说推荐
- 扶明
- 《扶明》作者:阴阳镜【完结】纵横中文网12.11.24完结红票:2160票 总点击:178929简介:杨梦棋满脸幽怨道“相公,奴家是你的最爱吗”不甘示弱的楚寒露,甜腻腻道“子默哥,人家才是你的最爱吧”显露出无奈的林子默,答非所问道“我的最爱是抄别人的家”小说关键词 救亡官场后宫穿越种田第一卷 平步青
- 最新章:第285章
- 弃妇扶摇录
- 文案沈清月嫁入张家七年不孕。夫君张轩德跟她继妹暗通款曲。和离之后,沈清月想好好地活下来,却在深夜被族人偷偷捂死—死后的沈清月重生到了十四岁这年,她正把香囊交给了张轩德的当天,沈清月只好告诉他“麻烦张公子帮我把那荷包交给你的老师,顾先生”张轩德大吃一惊“那个死穷鬼”沈清月不语,再过不久,顾淮就是大业唯
- 最新章:第232章
- 贵女扶摇录
- 贵女扶摇录作者:季贤文案重生一世,虐渣已经不止是必备技能楚芙瑶的终极目标是活的肆意善恶心有数可好不容易来的圣母念头却让她后悔不迭将军啊,你可知道,娶我要三、从、四、德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楚芙瑶,顾衍 配角:林玉娆,牧恒之 其它:宫廷侯爵、第一章 骤雨急下,打在窗框上劈啪作响,溅起的水珠进了屋
- 最新章:第80章
- 空明传烽录
- 《空明传烽录》作者:公子易空明传烽录 前传 昔我往矣楔子 天灾大明天启六年六月丙子。山西大同府蔚州,灵丘县。时候已是三更,县城空廓的道路两旁家家房门紧闭,街道上隐隐扬着一层薄薄的黄尘,夜静得怕人,只是风刮着树叶,不时地刷刷作响,是这个无星无月的夏夜里唯一让人们听得见的声音。整个世界仿佛都沉睡过去了,
- 最新章:第256章
- 神隐·黎明录
- 作者:莫风卿晋江2019-09-03完结文案在遥远的北海之上,神秘的国度隐于六合之中,魑魅魍魉无处不在,妖魔鬼怪无奇不有,那是一个血腥邪恶的世界,而他却以一个凡人的身份在那里挣扎了八年!猩红妖艳的桀骜不曾被无止境的黑暗吞噬,他在残暴恶劣的环境中惨烈而顽强地活着。一饮一啄皆由天定,他又能否以手中之刀获
- 最新章:第35章
- 无限万象通明录
- 《无限万象通明录》作者:希帕蒂亚第1章 热情的友邦官员“伊藤先生,孙君已经来了”小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田中隆行对着坐在沙发上唤作伊藤川的名古屋入国管理局副局长躬身说道。他的身后便跟着他嘴里所说的孙瑜孙君“伊藤先生,你好”尽管是中国人,孙瑜还是入乡随俗地和田中隆行一样对着伊藤川鞠躬问候,虽然看上去像
- 最新章:第542章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 作者(明)太宗文皇帝敕撰【由文】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序自古帝王之有天下,其言行政治必有史臣纪载,以垂鉴戒。此古今之盛典,朝廷之先务也。朕皇考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统承天命,龙飞濠梁,扫灭群雄,除暴救民,拨乱反正,不十余年,而成帝业。其间,战攻讨伐指麾号令,动如神明,无往不克。及功
- 最新章:第388章
- 王阳明全集之四(顺生录)
- ,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1 陈言边务疏弘治十二年,时进士。迩者窃见皇上以彗星之变,警戒修省,又以虏寇猖獗,命将出师,宵旰忧勤,不遑宁处。此诚圣主遇灾能警,临事而惧之盛心也。当兹多故,主忧臣辱,孰敢爱其死!况有一二之见而忍不以上闻耶?臣愚以为今之大患,在于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而内为固禄希宠之计;为
- 最新章:第80章
- 王阳明全集之二(静心录)
- ,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1书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与辰中诸生己巳谪居两年,无可与语者。归途乃得诸友,何幸何幸!方以为喜,又遽尔别去,极怏怏也。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自非豪杰,鲜有卓然不变者。诸友宜相砥砺夹持,务期有成。近世士夫亦有稍知求道者,皆因实德未成而先揭标榜,以来世俗之谤,是以往往
- 最新章: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