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第653章


稀薄?br />
常宇眉头一挑:“送到咱家府上?国丈爷您这是什么意思,眼下朝廷反腐正激,您这是要害咱家呀”。周奎一怔,随即醒悟哈哈一笑:“老夫口误,是捐,此事若成老夫捐银十万两”。
常宇这才展颜,瞧了周奎一眼:“不过话说回来了,哪有先办事后给钱的,国丈爷这是信不过咱家呀”。
这……周奎犯了难:“倒不是信不过常公公,而是……”他真的是怕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啊,常宇见他神态,长叹一声:“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国丈深夜相邀不就是想要咱家一句话么,又让吴大人作陪其实就是做个见证做个保人,这样咱家收了钱就得办事,是这个道理吧”。
哈哈,周奎尴尬一笑:“话都让您说了,老夫就认了,常公公给个准信,几成把握?”
常宇轻笑,从腰间撩起一块玉佩:“这个是皇后赏的,国丈爷瞧瞧值钱不?”周奎识货一眼望去便知非凡品,这么珍贵的东西可不是随手就会赏给别人的,常宇这番做作意思很明了,他很得周皇后看重。
这小子文武双全,用兵如神勇武善战,这数月见更是战功赫赫,名声大噪,朝野上下皆言其好又得军心,被崇祯帝视为心腹宠信有加,整个皇室甚至把他当成了救命稻草。
所以,周奎很容易就信了,他相信常宇有这个能力,只要他愿意此事必成,不过他心中还有一个疑惑未解,那就是皇后怎么突然间就和他断了关系了呢:“这事常公公应该有所耳闻吧?”
“国丈爷,说句不该说的话,您在外边打着皇后之名敛财倒也罢了,但用着人家的好,却骂着人家的坏这可就不地道了啊吧”常宇似是而非的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周奎却是皱眉:“常公公这话怎么说,周皇后是老夫亲闺女,我怎么会骂她呢?”
“您是没骂他,但其他人,太子和皇上呢?”常宇冷笑,周奎变色一变,他的确私下不止一次的悱恻过皇帝和太子,特别是前阵子皇上让他捐钱的事,回到府上没少罗嗦,不过这事怎么会被皇后知晓,突然间他想到了锦衣卫,隔墙有耳,锦衣卫最擅长这种事,看了一眼不吭声的吴孟明,原来如此,有人打小报告。
人在家里坐,锅从天上来,正在低头吃喝的吴孟明还不知道自己被周奎恨上了。
“常公公,多久能有信?”周奎心理暗骂吴孟明,却更关心他和周皇后的事。
“这取决于国丈的银子什么时候捐银子了”,常宇轻笑,抹了抹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竟是上好茶叶。
“明儿一早准时送至锦衣卫衙门”周奎赶紧道,见常宇笑而不语又问:“常公公奉旨督战,此时鞑子兵临城下听闻要攻城了,您看鞑子……”
常宇瞥了他一眼道:“若是钱粮充足问题不大,若是人人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士兵无钱五粮为何要替你们卖命?”
周奎略显尴尬,正欲说几句场面话,常宇已经起身:“公务繁忙还需上城巡察,先告辞了”。周奎赶紧起身相送,突然又道:“内城已关闭,可否随常公公一起回去”。
常宇想了想:“这大世界有吃有喝有玩的住的地方也不错,国丈爷既来之不如多玩玩”说着拱手抱拳离去。
这啥意思?周奎一头雾水。
哪有啥意思,常宇只不过不想与其同行而已,顺便让其多在大世界消费罢了。
“厂督大人,这银子当真赏给我们了么?:出了大世界,宋洛玉悄悄问道,她有点不太相信一下会有几百两赏银。
常宇回头笑道:”自是真的,你和乔师傅跟着我这般辛苦赏点银子怎么了,再说了你初来乍到咱家怎么着也得给你一份见面礼不是,何况银子也不咱家出,一点都不心疼“说着抬脚上了车突又想到了什么,扭头问道:”当初你刺杀咱家收多少银子?“
”一百两,先付二十两得手后付余款“宋洛玉脱口而出,常宇靠了一声钻进车里:”以后再遇到这活,低于一万两别接“。
”为何?“宋洛玉一怔。
”本督才值一百两啊“常宇大吼。宋洛玉吓了一跳,缩头吐舌,乔三秀嘿嘿笑着,心里却在想着这赏银自己能分多少,攒点钱很快就能在京城买套宅子吧,到时候就可以安置了家……
第710章 各方准备() 
城北清军大营篝火通亮,营外布下数道拒马,巡逻兵更是外扩数里之外,有前车之鉴多尔衮不敢再有一丝的大意,深怕明军又搞夜袭。
说来也怪,明军自从那晚夜袭之后便如缩头乌龟一般,任由其如何挑衅辱骂都不再露头,甚至佯攻试探时也是消极抵抗,不知是心中有底还是一筹莫展,不过对于多尔衮来说这两日可没闲着,一边纵兵抢劫,一边让掳来的那些大明百姓伐木造车,割皮搓绳,短短两日间造攻城车十余,抛石机近百以及百余攻城梯,然则对于帝都这种大城来说,这些装备不过毛毛雨,若我火炮加持不过挠挠痒而已。
当然前提是明军奋起反抗才行。
但若消极反抗或者不反抗呢?那可就又一说了,多尔衮其实也在赌,毕竟和年头明廷太弱,一旦动手攻城真正抵死相抗的没几个。
想想历史上李自成攻打京城时,他何曾想过这么的容易就打进去了,因为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他当时的心态其实和现在多尔衮是一样的,没抱什么期望,赌一把。
入关数日所获不菲,帝都之北方圆百余里数县被其掠劫一空,其中密云和平谷城破可谓鸡犬不留,京城其余三个方向方圆二十里内也是寸草不生,但这些尚远远满足不了多尔衮的胃口。
他本欲东去掠劫而去,却被常宇激怒,决定打一下京城再说,若破则所得无法估计,不破立刻离去,于是下令造车备战又把阿济格和尼堪部全部召回,准备奋力一击。
帅帐之中,众人狎酒议事,皆言无火炮攻城压力大,且分兵四下攻击明星兵力不足,只好寻一门集中火力猛攻,所谓的火力便是大明百姓那些炮灰,以及多用抛石机和弓箭……
直至天晓各自方才散去,却惊闻北方二十里外明军逼近,多尔衮皱眉,尼堪怒极而笑:“前日放他一马,今儿竟不知死活送上门来”便请令提一支人马出营。
多尔衮点头默许,又令鳌拜助之:“提那明将狗头来见本王”。
几乎同一时间常宇从五军都督府走了出来,一向只闻其名难见其人的东厂大太监因眼前鞑子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浮出水面,召集京城中掌兵的各部门在五军都督府开会,各位大佬总算见到了这个威震朝野的大太监却无不惊讶其年少如斯。
王家彦总算松了一口气,自从夜袭之后常宇再也不露面,让其惶恐不安,经这一夜之间小太监已明确了各种防御战术,让各位心中有了底:只要抵抗,城就不会破!
“不管鞑子怎么打,从哪儿打,诸位众志成城,多尔衮想破城无异登天”常宇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在座的大佬都渐渐乌云散去,信心慢慢凝聚。
“清军没实力也不会四面其攻,最多会寻一处佯攻,然后集中火力猛攻一门”常宇敲桌子划重点:“南城为佯攻点,清军必从北城两门攻击,所以把东西城上的火炮北移,各战备物资也转移过去”。
为何这般肯定?以王家彦为首的人皆质疑。
常宇没有解释,就说感觉!
扯淡吧,诸人议论纷纷很是不满,虽然说你会打仗,但也不能依据感觉行事啊,若是一个判断失误后果不堪啊。
最终还是跟着常宇去开会的李慕仙开口解释:吾等有援兵在南边虎视眈眈,清军必然防备,所以派一支人马去南城既可攻城亦可盯着那边明军,第二,南北两城相隔太远,这样分开攻击会让明军首尾难顾,疲于奔波,至于为何确定他会从北城攻打,理由更简单,距离清军大营近,没必要再跑几十里到南城主攻。
诸人恍悟,却也尴尬至极,原来小太监不是不愿意解释,而是这么简单的理由他们本该想得到的,难道自己等人都是猪头么,这么简单的道理竟然……
“督主大人请留步”出了五军都督府,王家彦突然叫了一声,常宇扭头望来:“王大人何事?”
“以督主所见,今儿鞑子会攻城么?”王家彦拱手问道,常宇略一沉思,抬头看了看天色,漆黑未明:“准备不足,若是本督绝不会如此仓促开战”。
王家彦松口气:“也好,咱们也多些时间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