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鬼城》第180章


那军官咳嗽连连,好不容易缓过劲来,听到仇八说话,忙不迭点头。
“你是哪一国的军士?”
“我是咳咳是大唐国骁骑尉。”
仇八疑道:“大唐的骁骑尉,跑宋国来做什么?”
那军官又咳了一声,然后说道:“如今如今已没有宋国了。”
“没有宋国?”
仇八正欲再问,忽然听见远远一个声音传来:“道兄,不如让我给你解惑如何?”
仇八循声望去,只见鸡鸣关里又出来一队兵士,兵士簇拥着一人,一身道袍,面容红润,颌下一缕长须,看着倒是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
仇八眼睛微微眯起,出声道:“修行之人?”
那人已来到仇八边上,拱手道:“修炼多年,才到引气境八层,倒是让道兄见笑了。在下温召辉,现为大唐国供奉堂供奉,不知道兄仙乡何处?”
见对方礼数周到,仇八也不好冷着脸,便道:“仇八,无名散修,幼时出生宋国,此次回来看看。”
温召辉稍稍变了脸色,问道:“道友有亲人在此?”
仇八摇头,道:“早已不在人世。”
温召辉松了口气,道:“如此就好,我还怕道友有父母亲人在此,兵荒马乱的,误伤了就难办了。”
仇八奇道:“兵荒马乱?莫非宋国和大唐在交战?”
温召辉点头,道:“说来话长,不如进关我慢慢说与道友听。”
然后又转向稍远处的几人,在看到宗秀的恶鬼面具时一愣,不过很快如常,修行之人很多行为古怪,也没必要太过惊奇。
他又转回面对仇八,问道:“那几位都是与道友一起的?”
仇八说道:“有两位是与我一起的,那位带着面具的道友,是我们半路碰到的,并不算熟悉。”
温召辉表示知晓,然后朗声道:“诸位道友,不若进关一叙,辅国大将军就在关内,他若是见到诸位,一定极为高兴。”
邓信鸿与禹莹琇都是听仇八的,见仇八没有意见,自然不会反对。宗秀本欲离开,眼角忽然瞥见一人,转而改了主意,道:“也好。”
温召辉露出笑容,道:“诸位道友请。”
然后又对身后一名年轻人说道:“宗供奉,你去通知辅国大将军,就说有贵客来。”
那年轻人点头,转身先入关内,而温召辉则陪着宗秀几人一起进去。
鸡鸣关本就是一座小关,而且地处偏僻,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又加上宋国与大唐国已有一百多年没有战事,因此更显得破落,平日里就几名要退伍的老兵在值守。
但此时这小关内却密密麻麻全是精锐兵丁,宗秀匆匆一览,怕是有上千人,很多关内站不下的,都是列队在外面空地上,纵使那些休息的,亦是兵甲不离体。
温召辉将宗秀几人引到一处重重兵士把守的土楼前,道:“诸位道友,这边请。”
仇八嗯了一声,却是停住了步,然后暗暗给身边的禹莹琇和邓信鸿递了个眼色。毕竟他们刚杀了大唐的兵士,虽然这温召辉看着和气,但肚子里藏着什么心思谁也不知道,可别大意下中了埋伏。
一旁的宗秀却是直接迈步进去,对他来说,世俗中能让他顾忌的近乎没有。
况且他神识早已扫过,土楼中共有五人,其中三名修士,一人引气境九层,一人引气境七层,一人引气境六层,另有两人是世俗武者,宗秀能觉察到他们体力流动的内力。
仇八见宗秀这么随意就进入重重布防的陌生之地,也是有些惊愕,不知宗秀是有底气还是单纯没戒心。
不过他稍一犹豫,也是跟着进去了。
若是在世俗界也畏首畏尾,真不如隐姓埋名去过富家翁的日子算了。
或许大军也是匆匆到来的缘故,里面的布置很是简略,就几条土坎,坐着四人,主位是一位威严老者,应该就是辅国大将军了,他身侧站着一名佩刀将官,目光凛然,可能是辅国大将军亲卫之类的。
见温召辉带人进来,那老者站起身来,拱手道:“老夫大唐国辅国大将军李纯显,见过几位仙长。”
而李纯显右首边一人也是起身道:“在下乃是供奉堂外堂副掌堂严秉白,诸位道友请坐。”
大唐国与宋国一样,供奉堂分内、外二堂,内堂由有修行天赋的皇族子弟组成,不对外招人,外堂则不一样,只要入了引气境,都可以去申请加入。
仇八原本来世俗界,就是打算找一世俗国家加入供奉堂外堂,他虽是宋国人,但对加入大唐国也没有抵触,因此在这种偏僻之处见了大唐供奉堂外堂的副掌堂,吃惊的同时,也不免动了心思。
但他还未想好如何开口,右首边第二位坐着之人就当先说话了:“诸位道友可有意愿加入我们大唐国供奉堂?我们现在可是求贤如渴,只要诸位道友愿意,一定会受重用的。”
开口之人正是那位引气境七层的修士,不过看他肥胖的躯体,笑着开口时脸上的肥肉都是一颤一颤,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线,而且身上珠玉满身,实在难以与修行之人联系上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来的土财主呢。
他又是呵呵一笑,道:“忘了自我介绍,在下姚天福,也在供奉堂外堂做事。”
然后又说道:“其实我们陛下对修行者最是优待,自从一年前登基以来,我们供奉堂外堂便迅猛发展。比如这位宗道友,便是那时候加入的。”
第二百三十三章 测灵盘() 
道那位年轻修士见姚天福提到他,便拱手道:“谷城宗子煜,见过诸位道友。”
姚天福笑道:“以后宗道友要改口说是中都宗子煜了,你们家族都已迁到中都,就不用以那谷城边野之地自居了。”
宗秀却忽然出声道:“为何家族要迁往中都?”
“这位……”
“鬼秀。”
“原来是鬼道友,鬼道友是刚来这世俗之地吧?”
“是。”
姚天福露出恍然的表情,道:“难怪道友不了解现在的情形。这么说吧,自从一年前先皇薨殂,秦王登基以来,一改供奉堂不出中都的状况,更是大力吸纳各方修士扩充外堂,不止宗道友的家族,大唐境内七个修真世家,全被陛下征召迁到中都了。”
宗秀道:“那些家族之人都会同意?”
姚天福拍着胸口道:“自然是同意,当今陛下对修行之人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大唐国运蒸蒸日上,又何必窝在山野之地?”
说完转向宗子煜,道:“你说是吧,宗道友?”
宗子煜显得有些愣神,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忙道:“是、是。”
姚天福微一皱眉,不过马上又得意洋洋道:“陛下扩充供奉堂之后,就着手改革军制,现在每一支军队都有随军供奉,而且精锐之师还能装备我们供奉堂绘制好灵纹的铠甲和箭矢,这样对上他国普通军队,自然是所向披靡。”
“我们大唐国只用半年时间就攻入宋国都城,边上的邓、蔡两国被吓破了胆,立刻递上降表,只剩下南面的梁国还在妄图抵抗。现在骠骑大将军还率领着大军在扫荡宋国余孽,等完全平定宋国,便能抽出手来,对梁国一战而定。”
姚天福讲得慷慨激昂,说到高兴处甚至手舞足蹈,再配合他那肥胖的体型,显得有些惹人发笑。
他最后终结道:“现在加入是最好的时机,要是稍晚一些,天下大定,就捞不着功劳了。”
姚天福的话自然带有夸大的成分,邓、蔡都是小国,全国兵力加起来可能都不过万,和平时还好,战事一起,自然只有投降的份。
这附近只有大唐、梁、宋三国是大国,但宋国重文轻武,猝不及防之下被迅速攻破都城也没什么稀奇。但想要完全平定宋国全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不用说积极备战的梁国了。
不过也正因此,才越发体现供奉的作用,要真是一面倒的局势,大唐此时也用不着这般大力招揽修仙者了。
仇八略一沉吟,便正色道:“愿为大唐效劳。”
又转向外堂副掌堂严秉白,朗声道:“散修仇八,愿入大唐供奉堂,还望副掌堂接纳。”
严秉白微笑起身,正要说话,那姚天福已抢先道:“此事我来办即可,不用劳烦副掌堂了。”
严秉白的笑容僵在脸上,有些不悦地说道:“人是召辉带进来的,为何姚供奉要横插一手?”
带着宗秀几人进来的温召辉也是附和应是。
姚天福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