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楼外霜飞雪》第18章


失落的转身,却听见身后传来一个陌生人的声音,“小二,给他开一间房,算我的。”
陆羽吃惊的看着这一切,那帮助他之人走到他面前,“在下皇甫冉。”他又指了指旁边,“那是愚弟皇甫曾。”
“在下陆羽,多谢二人今日出手援助。”
“阁下若是不嫌弃,可与我们一同进餐。”
陆羽没有拒绝的道理。落座之后,他品了一口茶,当即皱起了眉。
皇甫曾看见了他的异常,出声问,“这茶可是有什么问题?”
“难以下咽。”陆羽也丝毫不客气地说到。
当即两兄弟都来了兴趣,“陆兄何以出此言?”
“茶叶为上品,泡茶之人为下品。”
好在这里是雅间,不然让店家听见了绝对是要赶人的。
“陆兄可会泡茶?”
“会。”
“那请陆兄煮一碗可好?”
“无妨。”
皇甫两兄弟惊奇地看着眼前之人一丝不苟的煮茶,心想这可真是个妙人。
“陆兄此行去哪里?”趁着陆羽煮茶,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柳州寻故友。”
茶的香气已经弥漫了出来,皇甫曾像是想起了什么,“那陆兄不妨去丹阳一趟,鄙府中种有茶树,可我与家兄对煮茶一事不甚精通,还烦请陆兄前去品鉴一番。”
听见是去品茶,陆羽一口答应的下来。
“茶好了。”说着给他们兄弟一人到了一碗。
尚未品,光闻气味就知他刚才所言不虚。茶一入喉,带着清冽的芬芳,甘甜无比。
隔天,陆羽就坐上的皇甫家的马车,向丹阳而去。
所谓君子之交,无话不谈。
皇甫两兄弟是专程回去探亲,皇甫冉是当朝状元,在无锡做官,任职时,将他弟弟也一并带去了,丹阳老宅中只有一对老夫妇看管。 
马车一路前行,最终停在了皇甫老宅外面。
老宅有些旧,不过不影响。
陆羽本想带着青青一起进去,可青青不知怎么回事,就是不肯进,显得很焦躁。
陆羽皱眉,青青以前从不这样。
作者有话要说:
注意注意,本章所用的人名是真实的,但故事绝对是乱编的,还有,作者对茶艺一窍不通,将就着看哈。
第23章 花笺茗(二)
也不再强迫青青进府了,陆羽随皇甫兄弟进去了。
府中的这对老夫妇夫家姓孟,确实有老态龙钟之感。
“孟姨,后院中的茶树还在吗?”皇甫曾问,“我们请回了一个泡茶很厉害的客人。”
孟姨面露难色,“可能枯死了。”
“那我再去看看。”说着就要往后院走去。
“你别去,后院草多,还是我去吧。”
“好嘞,那您再让孟叔打壶井水。”
陆羽看着夫妇两都去忙碌了,就随口问,“孟姨他们来你们府上多久了?”
两兄弟都茫然了一会儿,似乎谁都没记起,“不知道,忘记了,反正很多年了吧。”
陆羽点点头。
孟姨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手中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茶叶。
茶叶断口整齐,每片皆有三片叶子,这是最好的采摘手法。
陆羽赞赏地看着孟姨,“孟姨以前采过茶叶?这手法太好了。”
“也没有,只是以前老爷在的时候爱喝茶,都是我去采,那里不允许其他人进去的。”
“这样,我原本还想去看看。”陆羽一脸遗憾。
皇甫兄弟也发现了,陆羽只要碰到与茶有关的话题,话就多起来。
井水取来之后,陆羽又开始煮茶。蒸汽袅袅,将他包裹在其中,宛若仙人一般。
煮好之后,陆羽给孟家夫妇送去了。
夫妇两人一品,都若有所思的看着陆羽。
陆羽在丹阳休整了几日,在皇甫兄弟的陪同下,去了周边好几座深山,没发现什么野生好茶,不过泉水是格外甘甜的,伴着优美的景色,皇甫兄弟还作了好几首诗。
他不再逗留,决定启程去柳州了。
皇甫兄弟送了他许多东西,包括盘缠。
连孟家二老都是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可最后还是没有对他说任何话。
等他到了柳州才发现,国辅兄已经病逝多日。好不惋惜。
人生得一知己,何其难!
这时,朝廷果然如同国辅兄以前推测的那样,动乱了。
不得已,他又辗转到了湖州。
盘缠用尽,最后还是只有求助寺庙。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生的知己。
妙喜寺内,皎然住持正在和陆羽谈诗论道。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将自创的《六羡歌》唱了出来。
“好。”皎然住持敲打着杯沿,为他伴乐,“要是此时有青山相伴,绿水环绕就更美妙了。”
“那就去。”陆羽一锤定音。
“好。”说着就收拾东西,往后山走去。
妙喜寺的背后是崇山峻岭,巍峨壮观。
“你说,这群山之中可有好茶?”陆羽眺望着远处,发呆。他的确爱茶成痴。
“兴许。”皎然住持态度不明。
陆羽神色一喜,“你知道什么对不对?”
皎然住持喝了一口茶,“我曾在妙喜寺的文集中看到过,‘群山之中,独有一隅,临溪傍水,遍地紫色,细细嗅之,方觉忘忧。’”皎然住持没有说下去了,但是陆羽一听已是激动不已。
“紫色?我还从没见过紫色的茶树!不行不行,我要去寻它。”
“可这只是传说。”
“传说也应去看看。”陆羽坚持。
“既然如此,我同你一起去。”
陆羽惊喜地睁大了双眼。
初进山时,一路无忧,因为这是最外层,平时他和皎然住持也会到这些地方来,煮茶饮酒做诗。
陆羽把青青留在了妙喜寺;毕竟这次不知结果如何;也不知时长多久;还是把它留下更为稳妥。
在山中行进了几天,二人一直是沿着一条小溪走的,因为干粮不多,又不知会在山中待上几天,所以才沿着小溪一路前行,皎然住持会抓鱼,但他是出家人,所以鱼都归陆羽吃了,陆羽则把干粮给留给皎然主持。
三天后,二人已经进入山腹。
但当夜却下起了稀稀落落的小雨,他们只好四处避雨的地方,幸好,没找多久就发现了一个山洞。
陆羽和皎然住持商定,皎然主持守前半夜;他守后半夜。
前半夜安然无恙,他开始守后半夜,可能是跋山涉水,加之又是后半夜,所以感觉整个人都在天旋地转,昏昏欲睡,直到凌晨才陡然惊醒,转头一望皎然住持,他还在睡。
幸好,没有因为他的过失而酿成什么大错,不然追回莫及。
这件事陆羽没有和皎然住持说,免得他担心。
可后来越前行,二人越感到不对劲,周围高大的树木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稀落,简直,简直就像是在出山!
果不其然,继续沿着溪流走了半天之后,皎然住持突然开口,然后说,不用往前走了。
说罢,带着陆羽转了个弯,绕上了一条小路,没一会儿,陆羽竟看见了炊烟,那个,那个方向是妙喜寺!
作者有话要说:
'捂嘴哭'这个故事我就随便写写,你们也就随便看看吧,是真的
第24章 花笺茗(终)
引言:平生总怨多愁苦;相思多化相思泪;寄情红豆不堪磨;一茗花笺渡残生。
我叫陆羽,喜欢煮茶,喜欢满山遍野的去寻好茶,更喜欢翻阅古籍,想开创更好的品茶方法;我有一只宠物,是只大雁,叫青青;我还有知己,从前是国辅兄,现在是皎然住持。
妙喜寺身后的那片群山中;藏有花笺茗的秘密;我和皎然住持要去一探究竟。
回到寺里之后,小僧们都很激动,一个劲儿的凑上来想问山中情况,但看到陆羽与住持都阴着脸色,他们也就没敢问。
修整了半天之后,小僧们都跑过来问陆羽情况。他们还是有点怕住持的,听陆羽讲无功而返时,一个个小脸儿都塌了下来,掩不住的失望。
突然,一个小沙弥跑过来说,住持有事找陆羽,陆羽飞奔而去。
房内的皎然住持正聚精会神的研究这一份地图,旁边还摆放着许多古籍。
见陆羽来,就招呼陆羽过去。
“你来看,这是我早年间偶然得来的一份山中的地图,虽然只是部分,却包含有去山中腹地的部分,这份地图很绕,但我们将原主走过的路线简化成部分捷径,这,这,还有这,连起来就刚好是这条河流,我不明白我们怎么就转出来了。”皎然住持不时地在图上指指点点,让陆羽了解。
陆羽不由得更加敬佩皎然住持了,走之前连地图都分析好了,而他自己,只知要进山,而怎进,如何进,什么都不知道,到时候不知又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