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十五年》第817章


作为我来说,即便是跟奥马尔关系修好,他们也没打算派人护送盾构机,如何到达西摩达亚克的矿场基地,就要看亚建自己的本事了。
万幸,这回亚建领导发威,我国维和部队装甲车队伍出现,在前面开道,震慑一切宵小。
盾构机的问题解决,何若男也松口气,我的意思是回国休假,她却摇头,看着几十个黑人士兵若有所思,最后做出决定,“我要训练这些人,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战士。”
这个提议让我很担忧,“你不怕他们学会战斗技巧,反过来对付你?”
何若男笑,“不会,我会给他们发制服,给他们身份,让他们有认同感。”
我摇头,“太难了,光是不吃猪肉这点,就很容易和中安的职工起冲突,更别提其他。”
何若男笑,眼神笃定,“会解决的,这里既然这么乱,安保护卫需求量必然不小,若是不在这里扎旗,怎么好意思做安保公司?”
根据最新的行情,每万吨巨轮护航费用为两万美金,十万吨就是二十万,这是普通货轮。还有些是按照货物价值估算,大洋上过一趟,光是护卫费用都要几十万美刀,利润大概在半数,比沿海的渔民利润高。
这费用虽然高,但和赎金相比就便宜多了。就像希腊被劫持的油轮,价值两亿美金,他们提出赎金七百万,石油公司自己算,看看是否划算。国际油价一直在低走,多在海洋上呆一天就损失一大笔,要是被海盗扣半个月,两亿美金的石油可能价值1.8亿,还不如给他们七百万美金划算。
要知道,海盗们下手非常有经验,上去后油轮瞬间和公司失去联系,动用卫星搜寻,能看到油轮在某处,但是没办法解决。
强攻,要死人,海盗的命不值钱,自己的职工却损失不得。逼急了,海盗手中按钮压下,整艘油轮都毁掉。
这种事几乎不用怎么犹豫,希腊石油公司就得出结果,赶紧打钱,别耽误,这点钱损失了还能赚,就当出门被狗咬一口。
至于以后的打击报复,海盗一旦回到陆地,就变成老百姓,找谁报复?
何若男从这种环境中看到商机,海盗们抢船是要钱,中安护卫也是要钱,但抢船名气坏,护卫名气好,如何做,每个人心里都有谱。
索国排斥所有西方白人,对华人相对能好点,如果在这里展开护卫业务,雇佣当地人,效果比华人白人护卫要好许多。
甚至说,有些海盗摇身一变,成了良民。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所招收的保安必须是有家庭,最好是有妻子儿女的,让其获得自豪感。在摩加迪沙监狱参观时,看到很多海盗,外表很老实,见到有摄像机拍他们,还会发出请求,不要拍脸,不要登报,不要给家里人知道自己在外面做海盗。
所以说,索国海盗相对世界来说是毒瘤,但一样有家庭观念,一样有亲情,最基本的人情味是有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做海盗,他们只是想活下去。
我在这句话后面加了备注:他们只是想懒散的活下去。
何若男要在摩加迪沙开中安护卫分部,不光是做海运护航,也做陆地护卫,别看索国乱,来这里发财的人并不少,历来战争财都是最容易赚的。
比如,中华清凉油和马应龙痔疮膏就在这里很受欢迎,但是没有代售点。
另外,索国的基础工业发展很低端,不要说汽车轮船等重工,就是简单的服装鞋帽发展都很差。
联合国想过要帮他们恢复,也给予技术指导,但本国人的思想很难改观。
在白皮猪来之前,他们养骆驼,卖香料,地里有香甜可口的各种水果,还能找到形形色色的野生物吃肉。他们的生活悠闲惬意,不存在谁比谁更富有,大家一样的生活,饿了吃,困了睡。
然后白皮猪来了,让他们觉得生活有压力,要建工厂,每天工作十二甚至十五个小时,黄皮猴子还妄想让他们耕地,种植庄稼。要知道,他们的祖辈是靠骆驼为生的,骆驼是最好的动物,浑身都是宝,奶可以喝肉可以吃,皮毛可以缝制靴子,家里有四五头骆驼,他们一年四季都不愁吃喝,干嘛要种地?
尤其海盗业务发展起来后,他们才发现,原来钱来的这么容易,那干嘛要辛苦耕种?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来形容他们最合适不过。
何若男要开展海运护航业务,不仅仅是为赚钱,她心里有股气没撒出来,没能亲手枪毙杀害中安职工的军阀头子,是她永生的遗憾。
她要用索国人来对付索国人,跟整个索国海盗作对。她奉行的是高压打击政策,还不信了,如果每个国家的商船联合起来,见到海盗二话不说直接开枪,还能让海盗这么猖狂?
心意已决,我劝不动,只好由她去,自己则经由索马里兰,前往坎帕斯,去看看张雅婷。也不知道,她的华文学校办的怎么样了。
索马里兰是实质独立,自称为国,但没有得到世界承认,他们的钱都无法在其他地方流通。但相对而言,没有索国其他地方那么混乱,经济要好些,当地人能安居乐业。
途径索马里兰首都,竟然发现,有不少华人面孔,跟当地人关系融洽。
于是心想,能不能借助索马里兰的力量,向外整个扩散,带动整个国家,改变他们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只有工作,才能生活的更好?
当然,这只是一种想法,具体实施的话,估计耗费巨多,以我当前的状态,是没办法展开的。
坎帕斯属于中非,同样是伊斯兰为主,不过近些年民族融合的多,摩洛教兴起,伊斯兰的影响逐渐降低。
从教义上讲,摩洛和伊斯兰差不多,但更为人性化,减少了许多极端禁令,比如妇女要包头巾,男女不能单独说话,吃饭男女分开等等。
摩洛融合了基督和佛教的一些理念,主要还是导人向善,让大家更热爱和平。从历史发展来说,摩洛是新教,但因为国家支持,所以冒出很多能人异士,来蛊惑人民。
比如,他们弄出一部《摩洛世界编年史》,里面讲这个世界如何形成,日月星光如何运转,非洲大地又是什么样的历史,黑人又是多么的崇高,大概内容是剽窃圣经和大日如来经,又加入六年级小学自然科学课文,山海经神话等等,糅合在一起,成了神书。
并且,这神书不是人为编成,而是某天开矿的时候挖掘机挖出一块石碑,石碑巨大,六米高一米宽三十公分厚,碑下还有神龟驮着,上面刻着弯弯曲曲的坎帕斯土语文字,无人能识。
这件事引起当局注意,广告天下,让坎帕斯所有的文化人过来辨认,看看石碑上写的什么。经过三十多位教授,老师,学者,历史学家,耗费一个月,研究辨认,得出碑文内容,大字为:日月重合时,摩洛女神出!其他小字内容就多了,写的是摩洛女神的威能,可以让大家吃喝不愁,让黑人生活的更加美好。
那些内容全部翻译完,就是摩洛世界编年史。
背面还有训诫:不信女神者,终生运气不顺,疾病缠绕。亵渎女神者,必遭暴毙。
很多神棍过来辨认,他们查遍资料卷宗,都没发现任何摩洛女神的记载,于是怀疑,这个石碑是假的,是人为埋入土里,再让挖掘机挖出来。
这个说法得到反驳,这是不信女神,会带来厄运。
反驳者无所畏惧,朝石碑上吐唾沫,“我不但不信,我还要吐女神一脸,她有本事从石碑上扑出来咬我啊。”
三天后,那个反驳者路上出车祸,死于非命。
石碑上还有个人脸浮雕,经过辨认,那是个女性,如果以非洲人的眼光看,那是个很美很美的女性。
但是没人见过有这么美的姑娘,学者们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碑文研究上,主要是那几个大字,日月重合,摩洛女神。
日月重合,那不就是日食咯?当月亮挡住太阳时,就会发生日冕,这是自然现象。
那么这句话的含义就不难理解,当日冕时候,会有女神出现。
普通人不知道,专家学者们都将这事放在心上,因为很快就有日冕发生,太阳被月亮挡住,大地一片黑暗。
新闻电视都有报道,让大家去户外看半边脸的太阳,官方为此特意在首都设立了个大型观测台,上面有个大号天文望远镜,据说是从中国进口来的,供应各个专家学者轮流赏日。
日食来了,先是个老教授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