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第441章


八月二十九日,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美国政府注意。十二月,美国总统泰勒在给国会的咨文中,建议美国派正式代表来华,与中国建立商务关系。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五月,美国派以著名政客、律师、国务委员顾盛为专使,以当时国务卿的儿子弗勃斯脱为秘书的使团来华,早在中国的美籍传教士伯驾、裨治文、卫三畏担任使团翻译。美国政府给顾盛训令,在中国新开放的口岸里,美国必须获得与英国相同的通商条件,否则,美国不与中国和平相处。
次年二月,顾盛等到达澳门,先以进京面见皇帝来恫吓清政府,继之声明除钦差大臣,不与其它官吏谈判,不承认两广总督程采为交涉对手。在顾盛恫吓下,清政府只好另派耆英为钦差大臣,到广州与顾盛交涉。六月,耆英到澳门界栅外望厦村,与顾盛会谈。由于他抱的宗旨是所谓“一视同仁”的外交原则,因此,很快接受了顾盛的全部要求。双方在七月三日于望厦村签订了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共计34款。除依据利益均沾的原则,取得了英国所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获得了南京条约中没有,或者虽然有而尚未明确规定的权利。其主要内容:
(1)美国商人来华贸易所纳出口、进口税,俱照规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倘若中国日后税率变更,须与美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别国,美国商人应一律均沾;(2)美国商人准其携带家眷,在五口居住贸易。五口船只载装货物,互相往来,俱听其便;(3)美国商人在五口贸易,须各设领事官管理,中国地方官应加以款待。如地方官有欺藐该领事各官,该领事将申诉中国政府,秉公查办;(4)凡美国商船赴五口贸易,均由领事等官查验船牌,报明海关,按所载吨数缴纳货税,因货未全销,复载别口转售者,领事等官报明海关,于该船出口时,将税已纳完注入红牌,以免该船进别口时,重征税;(5)美国商船进口,只起一分货物者,按其所起一分货输纳税饷,未起之货均准其载往别口销售完。倘在未开全即欲他往者,限二日之内出口,不得停留,亦免收税饷,待到别口发售时再照例纳税;(6)美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及中国该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谊;(7)美国商船进中国五港口停泊,仍归各领事等官同船主等经营,中国无从统辖;(8)中国人与美国人有争斗、诉讼、交涉事件,中国人由中国地方官提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美国人由领事等官提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但须两得其平,秉公断结,不得各存偏护,致启争端;(9)美国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美国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国照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10)美国商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借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医院、礼拜堂及殡葬之处。必须由中国地方官会同领事馆,体查民情,择定地基;(11)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易更改。至各国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在1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成为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国家与中国所订条约的范本。
中法黄埔条约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在越南推行宗教侵略的法国阿德兰区主教百多禄,给法国王路易十六写一个封议,建议对越南用兵,以抵制英国在亚洲的商务。“此外还有其他的利益。这是从这个国家建议一条达到中国中部去的商道,将获得莫大利益”。这个奏议成为法国政府制定亚洲侵略政策的指导思想。
但是直到鸦片战争前,法国对华贸易远在英美之后。当时,中法关系比较中英、中美更为疏淡。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后,法国开始注意中国形势,企图乘机渔利。第二年派真盛意来华,调查远东情势,从事侵华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取得许多特权。法国见状不甘落后,于是决定派遣正式代表来华。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八月,法国使臣拉萼尼到达澳门。清政府派耆英与他办理交涉。但拉萼尼在正式谈判前,拒不透露来华的具体任务,只是派人放出各种谣言:说他要与中国结好,共同抗英;又说他将与中国为难,图据虎门;还说将要求天主教驰禁;并说他要北上进见皇帝。莫衷一是的传说,使耆英处于被动地位。十月初,耆英和拉萼尼两人才正式谈判。由于拉萼尼详细研究了中英、中美条约,并掌握了清政府的底细,于是援引英美先例,提出订立商约的要求。耆英等投降派认为“抚夷不外通商”,便很快答应了拉萼尼的要求,于十月二十四日,在广州附近的黄埔法国的阿吉默特号军舰上签字,即中法黄埔条约。
黄埔条约共三十六款。根据这个条约规定,法国取得了英美已经得到的各种重要特权,如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此外,法国还攫取了一些新的特权。例如:法国人在五口地方租赁房屋行栈或租地自行建屋建行,其“房屋间数,地段宽广,不必议立限制”;规定法国人在五口建造礼拜堂及坟地,中国政府予以保护。
黄埔条约实际已超越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的特权内容,但拉萼尼并不以此为满足,又在条约之外,抓住天主教驰禁问题,进行新的讹诈。这样,十一月十一日,即黄埔条约签订不到20天,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准许他们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太平天国起义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洪秀全吸取了劝世良言中所宣传的创造天地万物人的“神天上帝”,是唯一真神及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最早接受洪秀全拜上帝思想的是他的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第二年,洪秀全与冯云山一起到广西贵县一带进行“拜上帝会”的宣传和组织活动。不久,洪秀全又回到广东花县洪秀全像家乡进行理论创作。洪秀全先后写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三篇著作。原道救世歌宣传宇宙间唯一主宰,拯救万物的真神是上帝,“开辟真神唯上帝,无分贵贱拜宜虔”,“天父上帝人人共,何得君王私自传”。又说,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这就否定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男人都是兄弟之辈,天下女子都是姊妹之群,不应存在此疆彼界之私,更不应存在你吞我并之念,同时还宣传了经济上的平等思想。原道觉世训中明确地把皇帝指作“阎罗妖”,把贪官污吏指作“妖卒鬼徒”,蔑视皇权,号召人民群众起来消灭“阎罗妖”。在同一时间里,冯云山在紫荆山区进行“拜上帝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上半年,“拜上帝会”会员已达二千多人。是年八月,洪秀全再次到广西,在紫荆山与冯云山会合,共同制定“拜上帝会”的各种宗教仪式和十款天条。并派人四处发展会员,其会员主要是贫苦农民。第二年七月,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和洪秀全、冯云山结成异姓兄弟,“拜上帝会”从此有了领导核心。
“拜上帝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同封建势力的斗争逐渐公开化,会员开始捣毁甘王庙及紫荆山区的神庙社坛,与地主团练也展开了斗争。道光三十年(1850年)广西群众的反抗斗争继续增多。同年七月,洪秀全发布“团营”总动员令,各地会员纷纷变卖田产房屋,向“拜上帝会”总机关所在地金田村进发。十一月,各路会员均汇集在金田村,约二万人。在“团营”过程中制备器械,编制营伍,一同拜上帝,广大分散的农民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武装团体。
第281章 清朝(35)() 
太平天国圣宝道光三十年(1851年1月11日)十二月十日,“拜上帝会”会员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正式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随即东进,占领交通要道江口镇。“天地会”罗大纲、苏三娘等率众几千人也投入太平军,声势更加壮大。三月,太平军转而西进,入武宣县境。洪秀全在武宣东乡即位称大王,封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冯云山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