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的时候,是很快乐,但是糊涂也实在难得。鲁迅先生曾说:“糊涂主义,惟无是非观等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吧,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坚持着什么”(准风月谈)郑板桥便是这样,他固执,他坚持的,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郑板桥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常常不顾场合,随口议论,未免不合时宜。这一点板桥自己也承认,他曾在给侄子麟儿的家书中这样写道:
第276章 清朝(30)()
吾壮年好骂人,所骂者都属推廓不开之假斯文。异乎当世恃才傲物者之骂人:动谓人不如我,见乡墨则骂举人不通,见会墨则骂进士不通;未入学者见秀才考卷,则骂秀才不通。既然不空一切,自己之为文,必能远胜于人,讵知实际非特不能胜人,反不如所骂之秀才、举人、进士远甚。所为不反求诸己,徒见他人之不通,自己傲气既长,不肯用功深造,而眼高手低,握管作文,自嫌弗及不通秀才,免得献丑,索性搁笔不为文,于是潦倒终身,永无寸进。
把那些假装斯文,实际腹内空空的人骂得狗血喷头,真是痛快淋漓。
郑板桥胆大包天,什么人都敢骂,包括他的顶头上司。做知县时,上司们都很器重他,一天在趵突泉饮酒,命郑板桥做诗一首,板桥作曰:
原原本本岂徒然,静里观澜感逝川。流到海边浑是卤,更谁人辨是清泉。
极言官场的浑浊腐化。诗成,满座怫然,认为他诬蔑上司。也正是这件事,使他更坚定了罢官的决心。
从京师回南方后,板桥曾写了一首[沁园春恨],最能反映他愤世嫉俗,又极其失望的心理: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满纸是怨,哪里像个“糊涂”的样子。对此板桥自己也不是不知,曾有一番话,是他的自白:“今日醉,明日饱,说我情形颇颠倒,哪知腹中皆画稿。画他一幅与太守,太守慌慌锣来了,四旁观者多惊异,又说画卷画得好。请问世人此中情,一言反覆何多少,吁磋乎,一日反覆何多少!”语意戏谑,与上首词一庄一谐,相映成趣,但意相似,都在“一言反覆何多少”。
由此可见,难得糊涂,糊涂难得呀!
儒林外史反君权
吴敬梓(1701—1754年)乃旧时代一特别人物,雍正七年(1729年)夏天,他去滁州应科考,考试前后与友人闲聚小酌,出言略有“出格”之处,险些被黜落,理由即为“文章大好而人大怪”。“文章大好而人大怪”是对吴敬梓其人颇精到的概括。然这所谓“人大怪”也绝非一日而就。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旨在抨击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对“八股取士”进行了根本的否定,可他毕竟身处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况且世代望族、自其曾祖起科第不绝,又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教育,故一度执意赴试。
雍正元年,其父病中命敬梓前去应试,敬梓匆匆赶去滁州,由于父亲病危,未待完卷即赶回南京。待他考取秀才的消息传来,其父却与世长辞,那一年吴敬梓二十二岁。考取秀才是他一生中最高的功名,然父亲去世,及不久后嗣父的病逝对他打击很大。亲眼目睹族人瓜分、侵夺财产的争斗,又使他感到人情的凉薄,一并看清了封建家族伦常道德的虚伪。于是肆意挥霍财产,涉足花柳风月之地,又一向乐善好施,很快“千金散尽”,随即变卖祖传的田地、房产。其间又屡次参加乡试而不能中举,如此更受乡人歧视,以至有“乡里传为子弟戒”之说。
开篇提到雍正七年吴敬梓应试由于“大怪”而险些被黜落,只是当时学使宽容,破格入取,但终又在当年乡试中在劫难逃,再度铩羽而归。这次落第结束了他的“赶考生涯”,开始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而且科举的失败也引发了他“秦淮十里,欲买数椽常寄此”的念头。雍正十一年,吴敬梓携家眷背井离乡,定居南京,把宅邸落在秦淮水亭,附近六朝遗迹斑斓点缀。敬梓素来熟稔六朝文史,推崇魏晋名士,此际更是如鱼得水。由此日渐进入南京文人圈子,广交文酒之士,吟酒作诗,凭吊古人,豪放洒脱。
在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中借高先生之口对杜少卿的评说,吴敬梓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独到的面貌:
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得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在吴敬梓此时眼中,这番世道即所谓“正经人”的自然人心已被功名富贵和虚伪道德所吞噬,倒是“和尚道士、工匠花子”生活得具有盈盈太初本色。
虽说吴敬梓在南京生活得超逸无羁,可是绝不阔绰,直至修葺先贤祠,他不惜“售所居屋以成之”(儒林外史跋),此后愈发窘迫,以卖文和朋友接济勉强度日。好友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有这样的记叙:“冬日苦寒,无御寒之具,敬梓乃邀同好乘月出城南门,绕城堞行十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
作为时代“怪人”,吴敬梓的辞世也可谓不拘一格。乾隆十九年(1754年)十月一天在扬州,吴敬梓莫名地倾囊买来酒茶,与朋友宴欢,席间醉意阑珊,反复吟诵张的诗句:“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在座人都有几分诧异。几天以后敬梓猝然病逝。检点其遗物,除了典当衣服的钱还剩少许,已经一无所有。程晋芳事后所作哭吴敬梓中写道:“涂殡匆匆谁料理,可怜犹剩典衣钱。”
银镀金唐草纹八棱把杯吴敬梓一生著述颇丰,而真正的传世之作却是为当时正统文人所鄙薄的儒林外史。南迁后,进入不惑之年的吴敬梓以科举制度的失败者与批判者的双重身份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经过十四五年的写作、修改、补充,约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到十五年成稿。这部外史当时并不为人所理解重视,连好友程晋芳也未能成为知音,他有诗云:“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然而,儒林外史却以其反君权的不群视角与深刻的文化内涵流传于世。吴敬梓对中国科举制度的百年反思直至今日仍别有一番意蕴。
儒林外史开宗明义第一回,吴敬梓为人们重塑了元朝末年的诗人和画家王冕,具有历史的预言意味,王冕其人即成为笼罩全书的理想人物。王冕有才能学问,“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学问无一不贯通”,又有主张“以仁义服人”,是为真儒;而他偏又不肯出来做官,为躲避朝廷征诏,连夜逃往会稽山,直至悄然辞世。而且,吴敬梓又有意隐却史实中王冕屡试科举不中的经历,使其超越于科举制度之外,特写其少年时“牧童画荷”的图景,更使他有如一枝凌波高举的荷花,清新高逸,具有魏晋名士之风范。
寄托着吴敬梓的人文理想的真儒名贤即由此开篇,挥洒开去,演义了一批理想人物,他们名教精神与六朝风流兼而有之、融会互济,使其倜傥风流之超凡境界绵延至千古。
这班人多是离经叛道,淡泊功名利禄,其中以杜少卿为最,是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此人纵心肆志,恣情任性。他出身“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官僚地主家庭,却瞧不起功名富贵,鄙弃科举。李大人举他入京见皇帝,他以“麋鹿之性,草野习惯了,近又多病”为托辞。李大人不允,委托县令敦请,他却“做个十分有病的模样,路也走不全”。后李大人恰好调离,他暗喜,遂“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他慷慨好施,轻财好奇,他给读者第一印象出自其堂兄之口,即为:“他是个呆子纹银九七他都认不得,又最好做大老官,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大捧出来给人家用。”很快田产卖尽,却仍无怨无悔,移居南京,卖文为生,“布衣蔬菜,心里淡然”。
借一些真儒贤士,吴敬梓充分显扬了自己对六朝名士风流的崇尚,亦与“指?
小说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作者:冯国超1 开天辟地的神话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 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 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譬如
- 最新章:第134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爱你上下五千年作者:子少言文案淡定从容的男人和任性妄为的女人的故事。男主是考古学家。考古+爱情文章涉及考古,但是作者并非考古专业的,因此肯定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非常欢迎大家指出来,我也很乐意得到大家的指正,会虚心改正的。
- 最新章:第77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作者:子少言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03-04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207226 总书评数:1733 当前被收藏数:1283 文章积分:28,765,912文案"教授,这块石头在古代也是一种货币吗"嗯"那我用这块石头买教授一晚"左煜"我不收钱《爱你上下五千年》第二部,左煜和司玥
- 最新章:第87章
-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 作者:刘国光主编】内容简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制定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我国在半个多世纪中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认真回顾和总结制定五年计划以及实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方面的教育,对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作者简介:刘国光,经济学家,1923年11月23
- 最新章:第197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执手千年·上下
- 洗衣丫鬟邂逅今生男友:执手千年·上下 作者:木轩然第一章·穿越(1)今天,2006年11月7日,立冬。明年,丁亥年,也就是我的本命年。本人是一个小猪尾巴,据各大八卦网站解说,需要从立冬这一天开始佩戴吉祥物。怎么说都算是本命年,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就算再怎样都得带些东西也好趋吉避凶。俗话说,宁可信其有
- 最新章:第168章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 作者:非玩家角色内容简介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 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 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 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 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 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 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标签:变身
- 最新章:第373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征战五千年
- 作者:维斯特帕列简介一枚神秘的虎符将李悠带到了异界,还给了他穿越时空召唤军队的能力;虎牢关下,李元霸锤打吕奉先;汴梁城外,戚家军大破金兀术;山海关前,皇太极疲于奔命.华夏春秋五千年,吾身不死,征战不休。征战五千年!带着从各个时空收集到的强大军队,李悠开起了自己的争霸之路。第1章 神秘的虎符“今晚上就
- 最新章:第6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