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为核心,建立桐城文派的古文理论体系。因此,可以认为桐城派是清廷文化政策的必然产物。
乾隆中,经学家程晋芳,周书昌说姚鼐“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这虽为“一时兴到之言”,却已拈出“桐城”名义,而在乾嘉时,还没有人敢于尊奉这样的观点,只要略一举口,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但当时以桐城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古文宗派已经形成,到道光中叶以后,桐城诸子更是堂而皇之地张大其帜,“各诩师承”。
方苞,为桐城派“彻组”,自许为“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为学恪守宋儒,称“孔孟以后,舍程朱而谁与?若毁其道,是谓戕天地之心”。为文追踪韩愈、欧阳修,摒弃六朝骈俪藻绘,以唐宋八家、左史、六经、语孟为文章正宗,论文持“因文见道”之说,尤重“六行合一”,谓为文应“开通”“大义”,“明孔子之道”。需要说明的是,方苞及其以后的桐城诸家,对时文与古文之别,尚有所洞见,并非尽“以古文为时文”,但方苞的时文理论,有时却可通于其古文理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方苞古文约选、钦定四书文,均为时文所作,其中所列举的“义法”、“清真古雅”,也均为其时文理论用语,但同时也可视为其古文理论的文学范畴,仅有外延宽窄之别而已。他在又书货殖传后中曾说“义以为经而法以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所谓“成体之文”,即指时文,也当然包括古文及其它文章在内。而古文约选序一文,在论及“制举之文”的“义法”的同时,又称“古文气体,所贵澄清无滓”。所谓“澄清无滓”也即“清真古雅”。是见方苞是时文、古文相提并论。而方苞的“义法”说,从其内容的丰富性来看,更可以说主要是对历代古文创作规律的理论概括,绝非明代及清初八九十年的八股时文所能涵盖。
作为古文最高境界和理想风格,或衡文标准的“清真古雅”,表现为“理”与“辞”的统一。即“文之‘清真’者,唯其‘理’之‘是’;文之‘古雅’者,唯其‘辞’之‘是’”。而“理”之“是”,在于“创意”,“溯源于六经而切究宋元诸儒之说”;“辞”之“是”在于“造言”,“取材于三代两汉之书”。方苞又用“雅洁”具体说明这种“理”与“辞”的统一。方苞在文统上,奉归有光为祖师,而对柳宗元却多訾诟,因为他不能归一于“道”。所谓“雅”即“古雅”,指“辞”不伤于繁芜俚鄙;“洁”即“清真”,指“理”不流于“肤末肢离”。而“稚法”,即辩理论事,“明于体要”,行文雅驯,刊络浮词,以清淡简朴的艺术风格,表达阐道翼教“发明义理”的思想内涵。“因文”以“见道”,“文”无非为其“见道”之器,为“文”之“所归”在于“立德在功以仰答我皇上爱育人才之旨意”。所以方苞及桐城派诸人,不仅是文人,而且想兼做“道学家”,重新遵奉宋明理学的一套。方苞所谓之“义”,即文章之内容;“言有物”即内容充实。“法”,即文章之形式“言有序”,即条达通畅,文法变化,虚实详略合于戒律。方苞为文,从唐宋八家入,师法韩欧,归有光,而不失其“静重博厚”,他的汉文帝论、左忠毅公逸事、狱史杂记、送冯父子序等作简练雅驯,叙事扼要,确属有物有序,传世之佳构,尽扫前后七子“摹临古贴”竟陵诸家“幽情单绪”之风,而开创清文新局。但方苞为求清真古雅之境,“义法”或流于过苛过细,到了姚鼐门人吴德旋更是提出“忌,忌语录,忌诗话,忌时文,忌尺牍”的古文“五忌”,从而使古文陷于枯瘠,生气荡然无存,难于摆落“道学家”高头讲章的窠臼。
第275章 清朝(29)()
刘大櫆康熙末年以文谒于方苞,经其揄扬,而知名于京师,后上承望溪,下启惜抱,成为桐城“三祖”之一。刘大櫆论文“以品藻音节为宗”重“法”而讲求文人“能事”。称“古人文章,可告人者惟法耳”“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作文本以明事理,适世用。而明义理,适世用,必有待于文人之能事”。以文人之“能事”,即作家对艺术规律的掌握,及其语言表达能力,置于首位,“以品藻音节为宗”,强调古文以文学为特征,已与方苞的“文行合一”,春秋“义法”,以文人之“立德在言”为重,异其趋向。所谓“文人之能事”,具体而言,即“神气”、“音节”以及“字句”等文章要素的运用之“法”。神气,即指作家创作个性与文章气势,形成作品的情感义蕴与审美风格,渗透于文章形象体系,或情韵声彩,参差纵敛之中。由“精”至“粗”,自“幽”而“显”,使文成体。读者则“揆文以入情”。刘大櫆古文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对文论史中创作论、鉴赏论的深化与发展,更在于把“义法”论从抽象引向具体,示人以“法”,以“文法”为初阶,进窥文之“高妙”。
姚鼐,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师刘大櫆学为文之法,是桐城派古文理论集大成者和著名散文家。乾嘉时期,惠栋、戴震等朴学家各重一时,“家诵许郑,而群薄程朱”,姚鼐自称“吾不敢背宋儒,亦未尝薄汉儒”,论学主张“祛末士一偏之弊,为群才大成之宗”,而兼收汉学之长。论文倡义理、考据、文章相济之说,讲求“文章之美”。称“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述庵文钞序)。不废“考据”,尤重“义理”,而谋求“义理”、“考据”、“文章”之合一,以形成“文章之美”。姚鼐又本着颇具有道家色彩的“天与人合”之说,论述了“天地”论及文章的审美风格,并认为有“阳与刚之美”和“阴与柔之美”两种风格。
姚鼐晚年在钟山书院讲学,方东树、管同、姚莹、梅曾亮为其四大“高第弟子”。后来跟随的人越来越多,从而使一时天下学者,都以桐城派为旨归。
桐城之所以形成文学宗派,在于其“法愈严而道愈尊”,但它的失败也在这里。“道愈尊”,则识见益卑下,偏蔽:“法愈严”则文章益贫瘠、枯燥。桐城派的论敌,多从“辞”、“旨”两处发难,攻驳其“义法”说。
文学家袁枚称“尊之者诗文必弱”。经学家戴震称“今之博雅能文章,善考核者,皆未志手乎闻道”。因“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从根本上否定了桐城派之“义法”。经学家钱大昕更称方苞“所谓古文义法者,特世俗选本之古文,未尝博观而求其法也。法且不知,而义于何有?”文选派骈文家阮元、李兆洛,则以骈文为正宗,抑散扬骈,与桐城古文分庭抗礼。出自桐城的恽敬,亦以方苞之文有“袍袖气”,“有死文无生文,有卑文无高文,有碎文无整文,有小文无大文”,而与张惠言、吴仲纶别创“阳湖派”。
如来头像曾国藩,以湘军魁渠,而为“文章领袖”,道咸间与友人刘蓉、郭嵩焘、吴敏树等竟为桐城占文,皆卓然成家。“曾门四弟子”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又播其师说于四方,如吴门子弟注籍者即达数千人,盛极一时,形成“湘乡派”,号为桐城“中兴”。曾国藩论文不墨守桐城义法,而以洋务派的经世济民之学,充实桐城“义理”。曾国藩为文宗韩愈,而辅之以汉赋,扫桐城之空疏,有壮美雄直之气。
吴汝纶死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湘乡派古文也告式微。林纾称湘乡诸老中,吴汝纶为最后一位。而攻桐城者,益日见其烈。文选派李详“正告”称“古文无义法,多读古书,则文自寓法;古文无派,于古有承者,皆谓之派”。另一文选派大师刘师培则反对奉“方姚之文”为“文章之正轨。”李、刘二家继承阮元、李兆洛之说,从根本上否定桐城之宗派。国学大师章炳麟认为韩愈“局促儒言之间,未能自遂”,方苞、刘大櫆等“以效法曾巩、归有光相高,亦愿师程朱为后世,谓之桐城义法”,而“本未得程朱要领,徒续引肤末,大言自壮,故尤被轻蔑”。也是从根本上否定桐城之派。
吴汝纶门生贺涛、林纾、严復、马其昶、姚永概等人,虽仍株守桐城,传徒授法,但已无力以自身的变革或中兴,抵御外来的冲击,而挽回颓局。
梁启超所发动的“文学革命”?
小说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作者:冯国超1 开天辟地的神话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 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 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譬如
- 最新章:第134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爱你上下五千年作者:子少言文案淡定从容的男人和任性妄为的女人的故事。男主是考古学家。考古+爱情文章涉及考古,但是作者并非考古专业的,因此肯定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非常欢迎大家指出来,我也很乐意得到大家的指正,会虚心改正的。
- 最新章:第77章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
- 爱你上下五千年II作者:子少言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03-04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207226 总书评数:1733 当前被收藏数:1283 文章积分:28,765,912文案"教授,这块石头在古代也是一种货币吗"嗯"那我用这块石头买教授一晚"左煜"我不收钱《爱你上下五千年》第二部,左煜和司玥
- 最新章:第87章
-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 作者:刘国光主编】内容简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制定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我国在半个多世纪中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认真回顾和总结制定五年计划以及实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方面的教育,对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作者简介:刘国光,经济学家,1923年11月23
- 最新章:第197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执手千年·上下
- 洗衣丫鬟邂逅今生男友:执手千年·上下 作者:木轩然第一章·穿越(1)今天,2006年11月7日,立冬。明年,丁亥年,也就是我的本命年。本人是一个小猪尾巴,据各大八卦网站解说,需要从立冬这一天开始佩戴吉祥物。怎么说都算是本命年,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就算再怎样都得带些东西也好趋吉避凶。俗话说,宁可信其有
- 最新章:第168章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 作者:非玩家角色内容简介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 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 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 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 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 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 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标签:变身
- 最新章:第373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征战五千年
- 作者:维斯特帕列简介一枚神秘的虎符将李悠带到了异界,还给了他穿越时空召唤军队的能力;虎牢关下,李元霸锤打吕奉先;汴梁城外,戚家军大破金兀术;山海关前,皇太极疲于奔命.华夏春秋五千年,吾身不死,征战不休。征战五千年!带着从各个时空收集到的强大军队,李悠开起了自己的争霸之路。第1章 神秘的虎符“今晚上就
- 最新章:第656章